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事如易+番外 作者:三月果(起点vip2015-02-19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舒可不管他们怎么想的,坐上马车,顺路将余小修捎到百川书院,就到司天监去点卯去了。
    今日司天监比往常热闹,皇上要办水陆大会,从今个儿起,一连三日,京城七等以上的易师,都奉召参加。
    所以接到了通知的易师们,今天上午都到司天监报道来了,集合一下,点一点人数,由太承司统一安排,下午带进宫去。
    难能有这样面圣的场合,除了生病下不了床的,老婆生孩子的,几乎都赶来了。
    所以余舒一进司天监大门,就看到钟楼底下聚着一大群人,个个新衣新帽,精神抖擞。
    余舒从钟楼走过,一袭精挑的红衣,头挽青钗瘦冠,肩上是罕见的蓝色花补,引来一路侧目。
    他们大多不清楚余舒身份,却有正在登记的会记司主簿官员,见过余舒,这便搁笔起身,行礼问候。
    “女大人早。”
    众人窃窃私语,等余舒走远了,才有人打听起来,那名会记司的官员就好心告诉他们:“刚才那一位是坤翎局新上任的女御大人,说起来名号,想必你们都是听说过的,今岁大衍女算子是也。”
    这一下,就好像一把谷子丢进了雀群里,四下沸腾,接下来众人的话题,都从今天的水陆大会,转移到了余舒这个平步青云的女算子身上。
    。…
    余舒不知背后多少人正在议论她,带着陆鸿和徐青到了坤翎局。
    她正寻思着水陆大会,不妨一抬头,看到了伫立在不远处爬满青藤的回廊底下,一道白色人影。
    早知道难免撞见,也没想过要躲着,余舒脚下却还是踟蹰了片刻,偏头对身后侍卫道:“你们先到外面去等。”
    “是。”
    景尘从余舒进门就看见了她,只是望着,却未上前半步,见她朝他走了过来,手中微一用力,扯下了一片青藤叶子,两手背到了身后。
    等余舒走到他面前丈远处停下,才轻轻出声:“你来了。”
    今日下午开举的水陆大会,景尘必也要到场,身上夏着的右令官服,却是一袭雪白绸缎,左右肩上,深蓝补底,密密银线,绣着北斗星宫,同他俊白逸致的面容,相得益彰。
    “下官见过右令大人,”余舒抬手施礼,“昨日初来,不巧大人外出,不曾拜见,还望恕罪。”
    景尘早料到她是这样生疏客气的态度,趁她低头时候,仔细端详她身穿女官制服,尤为精神的样子,手里摩挲了那片微凉的叶子,道:“免礼,晚些时候要进宫,你去准备吧。”
    余舒不见他唤那一声“小鱼”,心下稍安,点头道:“那我就先进去了。”
    说罢,就绕了道,走下回廊,景尘望着她姣好的侧影,目中凝思,一声低语:“来日方长。”

    第五百八十六章 水陆大会(一)

    午时,司天监众七品以上易官二十余人等候在太曦楼外。
    方正,一袭紫袍金革,肩挂彩云绶带的大提点,准时出现在众人之前,身后两步外,紧随着黑衣玄玄的任少监。
    有些人生来便是具有叫人折服的气质,哪怕他不说一字,不苟一笑,只是一个身形,就使人心生景仰。
    大提点不二风姿,余舒纵观几回,还是免不得神往,与众官俯首礼拜。
    “免礼,”朱慕昭环视两旁,冠上玉链摇曳,音容明朗:“今日宫中水陆大会,乃是东洲各国使节朝贡,圣上怀有教化之心,方令我大安易师能者尽出,讲解授道,汝等司天监易臣,当行表率身为楷模,不可轻忽。”
    众人齐声道:“下官听命!”
    朱慕昭点点头,又扫了众人一遍,抬袖指向前列一人,道:
    “右令系出龙虎山道家高门,今日讲易宣理,由尔奉应。”
    即是说,今天要给那帮外来使节讲解易学道理的任务,就落在了右令郎景尘头上。
    “奉命。”景尘一脸平静,毫不意外,显然是大提点早作安排。
    又指一人:
    “左判掌司器物,展宝一事,由尔奉应。”
    辛雅也是早有准备,上前领命。
    最后才侧头对身后任奇鸣道:
    “少监博学奇术,料想使节会有疑难,便由你随机应变吧。”
    任奇鸣两手合前,低头道:“下官奉命。”
    交代完这些事,朱慕昭回过头。才仿佛不经意看到了立在景尘身后的余舒,面朝微微一笑,不如方才严肃,竟显得几分和蔼:
    “女算子初来乍到。不宜安排事务,此次且做观览吧。”
    二十好几位官员,余舒作为唯一一个无所事事,却被大提点指名关照的人。顿时受到在场众人瞩目。
    心想,看来大提点是很看好这一位年纪轻轻的女算子呢。
    余舒当然知道大提点对他究竟为何对她关注,暗暗冷笑,面上却虚心应话。
    “下官知道。”
    朱慕昭点点头,神情摆正,左手背后,衣袂翻飞,举步领诸官前行。
    一行人前脚后足,虽没有排队。却按照品级高低。所属不同。整齐有致地跟随在朱慕昭身后,无一人闲言碎语,气氛之安静。让余舒这个新来的赞叹。
    能将偌大一座司天监打理的这般井井有条,大小官员奉命唯谨。大提点真乃强人。
    ***
    乘着车马软轿,司天监官员二十余,并京城易师百余人,从晴明街上北走,直达皇城脚下,承天门前。
    下马下车,余舒才发现,皇宫大门口不光是有他们司天监的来人,另一边站着的,还有一些同样身穿官服的文臣武将。
    她试图寻找薛睿人影,但是打望了一圈,直到太监接引入门,都没看到他。
    “嗡嗡”一阵巨号震耳欲聋,吱吱呀呀木轮滑地,城门洞开。
    城墙上方长长伫立着近百名禁军守卫,各个手持枪戢,后背弯弓,腰挂翎囊,面容冷酷地望着城下,但凡发现一点异动,便会毫不留情地当场射杀。
    余舒总觉如芒在背,抬头望了一眼,方知为何,干咽了一口唾沫,看着眼前巍峨城门,深洞洞通往这大安朝心脏的道路,心跳不争气地加剧,又有一些沉甸甸的觉悟,她将来是要与谁作对。
    她,真的可以抵抗吗?
    还是说,会落得当年云华一样下场,不明不白的葬身在这块土地上。
    余舒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当心脚下。”
    耳边传来一声提醒,袖摆被人轻轻拖住了,余舒脚步猛地一顿,回过神来,才发现景尘不知几时落到了她的身后,再低头一看,脚下正有一块铜浇的立砖,突起半尺,险些绊倒她。
    “。。。谢了。”
    景尘手在下一刻就松开了,这通道中段不见阳光,昏暗中,他深深看她一眼,面无表情地越过了前头。
    这一小小插曲,并无人留意到,余舒收敛了心神,注意脚下,专心走路。
    ***
    皇城三重门,一宫环一宫,过了承天门,就是外朝。
    每日早朝就在太和殿,五品以上京官皆熟道路。再向左侧,乃是清平宫,为节日宴会之所,再往右侧,乃是丰庆宫,为举行盛典之所。
    七月水陆大会,正在丰庆宫中举行。
    宫殿之上,可以容纳千人,鸿柱拱天,窗檐斜飞,统有三百六十一扇天窗,日可有照阳,夜可览星辰。
    这一次水陆大会,皇上下令突然,由司天监、礼部、内务府三方操办,紧锣密鼓地安排了下来。
    今日殿上,红毯青帐,二百余座位,左右设列,皆是软席团蒲,长桌矮案。
    司天监与一众易师被安排在西侧落座,东侧则是王公皇子、文武大臣,以及番邦来使座位。中道铺着金霞赤毡,通向北端玉阶,上有一张云龙金榻,乃是帝王宝座。
    余舒他们最先被引入大殿,从上至下入席,她挨着景尘身后,坐在了第二排靠前一个位置。对面文臣武将纷纷落座,却没见到外邦来人。
    余舒因为是迟到司天监,并未参与到这一次操办,所以不知详细,见状疑惑,就问坐在她后头的谢兰。
    “今天来的,都有哪几国的使者?”
    她对大安地理知之甚少,只道北有凶蛮的蒙古金人,西出玉门关有回疆部落,东边儿大概是有倭国和朝鲜王朝。
    再多的,就不清楚了。
    “据说来的有四五个小国,有东洲来的,也有从西海来的,有东瀛使节,高丽使节,琉球使节,安南国使节,还有暹罗使节。”谢兰倒比她打听的清楚。
    余舒听说是这几国世界,差不多都能同五百年后对上号,心里就有了数。要说这当中她对哪一国来使更感兴趣,非是那东瀛倭国莫属了。
    大安强盛三百年,甚比她所知正史上的明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