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景尘应了一声。
水筠两手托着雪白的脸颊,看一眼窗外沿湖景色,再回头去看景尘,灿然一笑:
“如今有那篇万寿祭文护身,你总算是不必小心翼翼,时时刻刻害怕那计都星发作,煞到了旁人。嘻嘻,师兄,能和你这样面对面坐着,真好。”
这番话,却不经意地透露出,景尘那离奇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从龙虎山一路寻他而来的小师妹竟然是知道的。
听闻她这番感慨,联想到昔日山中岁月,景尘的俊脸上始才露出一丝笑容,转过头看着水筠,慢慢道:
“师叔允你下山修行,你不要总惦记贪玩,等公主府宴后我便请明皇上,送你到司天监中,修道才是正事。”
“知道啦知道啦,”水筠撅起嘴巴,黑白分明的眼珠子转了半圈,小声嘀咕道:“我当然记着正事呢。”
说话间,一行人总算是到了供人院,两辆马车先后在街对面停下,景尘下了车,侧头便见前面那辆马车,薛睿正立在车外,一手虚护车边,余舒是不用人扶,一个蹦跶跳下来,站稳脚后抬头同薛睿说了一句什么,才转头看向他这边,脸上的笑容还挂着,显然心情不错。
供人院的大门朝北开着,门前栽着一横排老杨,两对衣帽整洁的小厮站在门内,迎人出入。
“就是这里吗?”景尘同水筠走上前,问道。
薛睿点点头,这就带着三个没见过世面的进了大门,对着一名跟上来的小厮挥了挥手,熟门熟路地朝东院走去。
这供人院外面看着似同寻常的华宅,里面却没见什么亭台楼阁,一条条长廊穿着一间间花厅茶室,一路过去,余舒几次见到有管事打扮的,领着二三或五个白净整齐的人进了不同的屋子,但因门前垂着花帘,走过也看不到里面动静。
转角处,有一间茶室门前垂着竹帘,似和一路上看到的屋子不同,薛睿停下,伸手推开帘子,先请了景尘和水筠入内,再来才同余舒走进去。
茶室里无人,宽敞是挺宽敞的,只是窗明几净,除却桌椅和墙上两幅字画,并无甚么摆设,薛睿示意几人坐下。水筠挨着景尘坐了,余舒在屋里转了一圈,才在薛睿身旁空出的扶椅上坐下,有些不解地问道:
“咱们就在这儿坐着,不用叫人来招呼吗?”
薛睿笑道:“不急,待会儿就有人来,这地方,要比你想的有趣。”
第三百一十四章 白冉
供人院一间茶室中,余舒一行四人坐等了一阵子,茶换了两盏,才有一名中年须发、脖围棕毛领的管事匆匆忙忙地走进来,不动声色地环扫屋里,抹了一把虚汗,暗自奇怪来这么多人,并不知其余两个都是跟来凑热闹的,他朝着薛睿弯腰,口中歉道:〃小人迟来,薛大人请莫见怪〃。
薛睿是等了一会儿,神色却未有不快,抬了下手,道:“不碍,怎么样,让你挑好的人,有数了吗?”
余舒常听外头的人称呼薛睿都是恭恭敬敬一声“薛大公子”,当然也有唤他“薛大人”的,看得出薛睿比较喜欢后者。
“这是自然,大人昨天让人来吩咐过,小人岂敢怠慢。”这中年管事儿的赶忙上前两步,将腋下夹的册子捧出来,手指粘了下唾沫,一边翻页,一边交待道:“这些日子院里的童子不多,知书达理又懂事乖巧的,满共就四人,小人都挑选了出来。就按出身来说,最好的要数前任江洲节度使白炜之孙,这白家小公子上个月刚满十二,善得画工,且能文能武,家传一套长拳,生辰八字顺当,模样也生的漂亮,在院里管教了一年,脾性温驯,若有什么毛病,只是话少了些。”
听着这管事的报明,景尘和水筠这两个道门中人并未有什么异样,只有余舒面露一丝惊讶,她可是来挑奴才的,怎么这人絮絮叨叨说的人才,竟是官宦之后,不似给人家做书童的料子,足能领回去认个干儿子了。
这、这得多少钱一个啊?
其实,是余舒没有见识了,通常的家丁奴仆,是指卖了身的下人。但下人也有高低贵贱之分,好一点的是长在大户人家的家生子。从小就受教养,但放出来的不多。
差一点的就是因贫、因饥荒走难而卖身为奴的可怜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奴仆,出身不低。又有教养,本身清清白白,偏是家门衰败,罪祸株连而被降为奴身,入了户部在案的奴籍,被朝廷收押,不得脱困的。只能以奴侍人,这一类的下人,在外头是绝买不到的。
再贱就是那青楼窑坊里的妓子倌人。
“行了,不用一个一个地念,”薛睿打断了这中年管事的话,“先把你刚才说的这几个人都带过来,让我过过眼。”
“是,大人稍等。”中年管事合上册子,扭头对着余舒他们道:“公子、小姐也稍等。”
这便退到门口去吩咐。
不多时,便有下人抬着两张小桌子进来。却摆上文房四宝,地上搁一对坐垫,余舒正纳闷这是作甚,就见刚才离开的那名管事领着几个人重走进来。
定睛一瞧,有四个少年,身量不一般,却都有一副好皮相,低着头,看不清神情。但年岁差不多几,身穿着一个式样的棉袍。颜色不一,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中间那一个蓝袍子的,唇红齿白忒的漂亮,若说不是大户人家养出来的孩子都没有人信。
或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看他们个个气色饱满,余舒这副冷心肠。倒没多少同情心去可怜他们过往遭遇,沦落为奴,只是盘算着这么一个书童买过去,得花多少白银,身上带的钱别再不够,还得找薛睿借。
“大人,就是这几个,”中年管事伸手引了引薛睿,转头对身后四个少年道:“这位是大理寺的薛大人,也是尚书府的大公子,还有几位公子小姐,你们还不拜见。”
“小生拜过薛大人,见过公子,小姐。”
不知是否这管事的先前有所交待,四名少年温文有礼地拜过在座几人,若不是余舒先前听说他们不是书香世家就是官宦之后沦落至此,还要以为这是哪一家子养出来的四位少爷,被父母叫出来在客人面前显摆的。
“嗒”,薛睿擦了擦手中茶盏,一个个看过去,对他们开口道:“读书写字应该是都会的,一人随性做一首诗,写来我看。”
“是。”
余舒看着眼前四名少年挨个儿地上坐在那小书桌前书写,才晓得先前摆放的文房四宝是做什么用的。
“把他们的八字四柱拿过来,”趁他们作诗的空当,薛睿从这供人院的管事手里接过一张纸,转手给了余舒,“你瞧瞧,有什么毛病没。”
余舒点点头,仔细对了对手里捏的几条八字,暗暗计算,倒是没有同余小修命格相克的。
这几个少年并不墨迹,很快就有一个写好了诗,由端茶的丫鬟呈到薛睿手边,薛睿一目阅过,点点头,递给了余舒,随口打趣道:“这字写的可比你好看,你瞧瞧。”
余舒斜他一眼,认认真真地瞧了,虽她不怎么懂得诗词歌赋,但好歹瞧得出通顺流畅,至少这五言的句子,才上了几个月学的余小修就做不出来。
“余姑娘,给我也看看。”水筠伸长了手,有些兴致地向余舒讨要。
余舒便传给她,顺口问道:“水姑娘懂得诗词?”
“略通一些,我爹有教过,”水筠点点头,侧头笑看一眼景尘:“不过没有师兄学的好,余姑娘不知,我二师伯说了,要是师兄进京科考,没准儿能中个状元呢。”
“哦,是么?”余舒转头看向景尘,心情有些微妙,不禁说道:“我和你认识这么久,却不知你还懂得诗词。”
说完又觉得嘴快了,这句话听着,怎么都像是在发牢骚,多少还带些郁闷。不过这也是难免,再怎么说,景尘都是她一心喜欢过的人,有过携手度日念头的男子,怎么可能说不在意,就不在意。
景尘对上余舒目光,不知是否察觉到什么,认真地说:“那时我失去记忆,就连武功和道学都能忘记,何况这些。我既不记得,你又如何知道。”
余舒眼神动了动,低声道:“说的也是。”
景尘还想说些什么,就被水筠拉了拉衣袖去看那首诗,转走了注意力。
余舒瞅着眼前这一对关系亲睦的师兄妹,憋不住有点儿不是滋味,一扭头,正好对上薛睿那双漆黑发亮的眼睛,顿时眼皮一跳,怕被他瞧出来她的不自在,掩饰地咳了一声,道:“你不是说这地方有趣么,我怎么没瞧出来?”
薛睿移开目光,信手指点了下面一名少年,温声开口道:“说一说你的身世。”
被点名的,正是之前那个穿着蓝袍子,模样最为漂亮的男孩子,管事地朝他使了个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