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这类红蟒,奇毒无比,当年在野人山中,见过一条,长才丈许,就有满口毒烟喷射,十余步外,人就觉得头目晕眩,腥恶欲呕。这条长达四丈,想更厉害。此刻已将猛虎缠住,虎口蟒口,上下相对,凶睛互瞪,双方伺机搏噬。不知怎的蟒口竟无毒烟喷出,否则猛虎早已毙命。
悟元大师暗提真气,悄无声息,顺壁滑下约有十丈,恰好藏身一束山藤之后。离那蟒虎纠缠之处,只有三四丈远,暗器已可见准。这悟元大师以一掌铁莲花暗器,驰誉关中。十二朵花中,九黑三黄。黑色无毒,黄色系用九种绝毒药物炼制,见血封喉,无药可救。名为“九毒金莲”,专门对付生死强仇,轻易不肯妄用。此刻见这红蟒,忒已长大凶恶;猛虎死后,应付更难,并立意为黄山山民除此一害。探手人怀,把“九毒金莲”,取了两朵,觑准蟒头,伺机待发。
那只斑斓猛虎也非常物,比条水牛还大,锦毛硬密如针,身躯虽被红蟒缠住,头及四足却能转动。知道敌势太强,一对虎目注定红蟒七寸之处,静以待敌。红蟒倒也不敢冒失发动,只用蟒蛇惯技,把那长身尽量收束,缠得那虎双睛暴瞪,四爪拼命抓地,口中连连闷声怒吼。
悟元大师见再有片刻,猛虎就要活活被蟒缠死,那蟒失去纠绊,如何能制?不敢再延,故而左手一扬“九毒金莲”。分打红蟒双目。哪知此时猛虎被蟒束得几乎不能透气,难过已极,意欲与蟒拼命,笆斗大的虎头一低,一头咬向红蟒颈间,恰好代蟒挨了一下。
悟元大师为想一击成功,用的是内家重手,一朵“九毒金莲”正中虎头,头骨先被打碎;莲瓣往外一张,莲芯往前一吐,果然奇毒无伦,一口巨虎立时了账。
红蟒哪里知道有人在旁暗算,“九毒金莲”黄光闪处,左目也被打瞎。“呱”的一声惨啼,长身甩却死虎,在山石上盘成一堆,昂首中央,血口开张,红信吞吐。一只未瞎右眼,瞬瞬如电,四周扫射。神态依然极端狞恶,那“九毒金莲”的无伦剧毒,竟似对这红鳞巨蟒毫无效力。
那红蟒目光好不锐利,略一流转,便已看出悟元大师藏身所在。蟒首微低,阔腮怒张,周身皮鳞不住颤动,独目凶光炯炯,注定壁间山藤,作势欲起。
悟元大师不由暗念“弥陀”,心中自忖:“我这‘九毒金莲’,从无虚发,怎的今日陡失灵效,难道我和尚该在这黄山绝壑的红蟒口中结缘正果不成。蛇蟒异于兽类,不但转折灵活,行走快速,任何阻碍都能飞蹿。在这种腾挪不开的奇险之地,再好武功均难相敌。除却舍命一拼之外,别无他途。”主意打定,自肋下取出一把带鞘的匕首,长才盈尺。软鞘一去,银光夺目。悟元大师将方便铲与匕首并交左手,右掌轻扬,一朵铁莲花照准蟒头打去。
红蟒本来已在蓄势待发,哪里还禁起如此撩拨,蟒头微拱,铁莲花飞向半空,蟒身跟着蹿起,如长虹电射,向崖壁穿来。
悟元大师见红蟒举动,正如意料,心中暗喜,等蟒一离地,方便铲脱手迎头飞掷。红蟒身起半空,一见铲到,蟒首微扬,让过飞铲,突觉腹下奇痛,不由狂怒,加急前冲。只见一片血雨洒处,壑底石上,平添一片红霞、一堆灰影,但均寂然不动。
原来悟元大师跟着方便铲飞掷之势,甘冒万险,随身进扑。恰好红蟒扬头避铲,悟元大师见机不可失,猛挫钢牙,左臂尽力斜抖。果然神物利器,匕首直贯蟒腹,红蟒再一负痛前蹿,那还不来了一个破肚开膛。但悟元大师也中了红蟒的垂死反击,肋骨被蟒尾打断两根,人也飞甩出丈许,晕死石上。
一阵狂风过后,疾雨如倾,悟元大师被这冰凉山雨一淋,悠悠醒转。胸腹之间,疼痛欲裂,匕首倒还紧握手中。回忆前情,恍如梦境。勉强挣扎,翻身仰卧,让那雨水直浇面门,头脑才稍觉清醒。探怀摸出两粒灵丹,嚼碎咽下,忍痛自行拍上断骨。
少顷,风停雨住,悟元大师慢慢坐起,手抚胸腹,疼痛略减。眼看四五丈外的红蟒遗尸,心犹有余悸。忽然见那蟒尸之中,似有碧光微闪,不由大奇,缓缓调息起立,踅将过去,用手中匕首,拨动蟒尸。忽然悟元大师一声惊呼,俯身自蟒尸之中,拾起一只碧玉蟾蜍,大才三寸,通体透明,腹内似有无数光华,隐隐不停流转。闪闪精光,映得人须眉皆碧。
悟元大师久历江湖,见多识广,见这碧玉蟾蜍大小形状,再想起适才红蟒不喷毒雾,及自己“九毒金莲”伤蟒不得的种种情形,恍然顿悟,又喜又惊,连全身都微微颤抖。
原来这只碧玉蟾蜍,向为武林中互相争夺的奇珍异宝,名为“碧玉灵蜍”,通体透明,能辟百毒。无论中了何等毒药暗器兵刃,或为蛇蝎等毒物所伤,只要将这碧玉灵蜍嘴部,对准伤口,但看灵蜍腹内,血丝稍一流转,毒便吸出化尽。倘误服毒药,只要气尚未断,找碗新鲜人乳,将这碧玉灵蜍浸在其内,约一盏茶时,乳呈淡青色,再行服下,百毒均解。此外并能医治聋、哑、盲及不太过份严重的内伤,莫不立见奇效。
但这种天材地宝,想是生来遭忌,历届宝物主人皆招奇灾,无人能得善终。故而这只碧玉灵蜍虽然旷世难寻,但也为武林中一件至凶之物。前任宝物主人,八闽大侠铁掌施明,廿五年前,就在这黄山莲花峰,被仇家埋伏群殴,虽然艺业高强,力毙数贼,终因寡不敌众,身受众伤。自知无法活命,不愿让这只盖世奇珍──碧玉灵蜍,落人仇家之手,故在尽命之时,从莲花峰上,暗将此宝抛下万丈深谷。无巧不巧地被这条红蟒,吞在腹内。以致江湖之中,此宝失踪达二十五年之久,无人知其下落。
悟元大师云游足迹,几遍宇内,对于江湖事迹,原本熟极。此刻从这红蟒腹中,无意获此至宝,前因后果略一思索,便已了然。哪里还有心情找那些陈年古松之下寄生的什么茯苓之类,就在石上打坐调息,运用内功,自疗胸肋之间伤势。 时至申牌,伤痛已好七成。这绝壑之中,因两崖壁立,天光难透,烟雾四起,幕色已深。悟元大师寻回适才打飞的短柄方便铲,借着壁间藤树,慢慢攀上绝壁,略事调息,找家山民投宿。恰巧这家山民,新生一女,弥月未久,悟元大师索得一杯人乳,将新得的碧玉灵蜍,用水洗净,浸在乳内。等到乳呈青色,悟元大师取出灵蜍,将乳服下。果然这万载空青、灵石仙乳所孕之世间至宝,灵效非凡!一股清冷玉液,白喉头下咽,即化为阳和之气,流转周身。不过顿饭光阴,伤痛尽除,真气已然可如平时一般凝练提用。
悟元大师为纪念此行奇遇,立下心愿,就借此山民家中暂居,要在黄山逗留两月;凭借自己的医术及这只碧玉灵蜍之助,把这附近一带的贫困山民,所有盲、哑、聋等疲癃,及蛇虫咬伤中毒等病,尽力量所及,一一疗治。
用心本来极好,谁知茫茫天道,竟自难论。悟元大师这一念慈悲,用碧玉灵蜍替人治病,终于风声外泄,怀璧招灾,把这位奇僧仁侠生生断送。
转瞬之间,悟元大师在黄山逗留,已有一月以上。这日,黄山后海西海门一带,有人被一条追风乌梢毒蟒咬伤,奇毒难医,奄奄待毙。因闻悟元大师灵迹,家属等赶来求治。悟元大师应邀前往,不但手到病除,治好毒伤,并还乘兴将那条毒蟒搜杀,以杜后患。山民等自是千恩万谢,因悟元大师不忌劳酒,纷纷搬出自酿山泉、熏腊野味等物,争相款待。
悟元大师难却众情,尽醉方归,回到莲花峰时,已是薄暮。才到所居山民家门口,不觉一怔,脸上勃然变色。原来房内灯光明亮,悄无人声,一片死寂,与平日山民夫妇饭后抚女谈笑之欢乐情景,迥然不同。再看屋门上角,却钉着一面大约三寸方圆的奇形铁牌,牌上浮雕着四个恶鬼头,神态狞恶,栩栩如生。悟元大师一见此物,心头不觉暗暗叫苦。认识这正是“武林十三奇”中,崂山四恶的“追魂铁令”。
这崂山四恶,不论对任何人,只一下手,从来斩绝根芽,绝不留一活口。在“武林十三奇”的八邪之中,除黑天狐外,连苗岭阴魔与蟠冢双凶,若专论心狠手辣,均尚比不上这崂山上的四个恶魔。但悟元大师自忖与崂山四恶素无过节,不知何故这“追魂铁令”竟会在此出现,只怕这山民一家,性命业已难保。
崂山四恶,盛名慑人,悟元大师哪敢轻率进屋,翻手先拔下背后的短柄方便铲,护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