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雅则精心地伺候着外院的大豆和绿豆。
在她的心里,这些儿豆子可是有大用的,自然要好好伺候着,不然,她这大半年的心血可就白费了。
大丫则不同,见了单雅,总是劝慰几句,希望她能够回到镇上住。
她劝了多次,见没有用,便不再继续劝了。
转眼儿半个月过去了,不管是大豆、还是绿豆,都有九成熟了,单雅便忙着收获起来。
由于这大半年单雅照顾得很精心,大豆和绿豆长得饱满喜人,一棵上面竟然长了几十角。
单雅用了三天的时间,才把这些儿豆子收回来了。
她不想去打谷场脱绿豆和黄豆,便把豆子一角一角地摘下来,在院子里晾晒着。
这样虽然麻烦,却不张扬,仅有几家相熟的人知道。
大丫依然每晚都回来,见单雅终于把大豆和绿豆收回来了,却仍是不得闲,便想过来搭把手帮忙。
单雅见了,看着她连连摇头说道:“大姐,你还是不要做这些儿粗活了,仔细你的手。”
大丫见了,连连地看着她说没事儿,硬是要帮着她做。
单雅见了,晚上便不再忙活了,省得大丫一再坚持要帮着摘豆子。
几天后,单雅见豆子晒得差不多了,便又一角一角地剥起壳来。
这样虽然有点儿慢,但却精细。
因为单雅都是在白天忙活,因此只有单香、杨秀儿和回来拿面条的杨大牛和杨二牛能看到。
单香和杨秀儿也想帮忙,奈何她们要做面条,因此这些儿豆子都是单雅一个人剥出来的。
待全部剥出来后,单雅借了杨婶子家的秤大致称了一下,见大豆约二百三十六斤,绿豆约六十一斤。
单雅倒是一点儿没失望,毕竟现在生产力低下啊,且又是她第一次种,能收获这么多黄豆和绿豆,她感到已经很不错了。
大丫见单雅终于忙活完了,晚上便跟她商量回镇上的事儿。
单雅见大丫已然在家里住了这么些儿天,不由看着她低语着疑惑问道:“大姐,马府的大少爷允许你在家里住这么久么?就没有意见?要知道你可是他身边伺候的丫鬟啊?”
大丫见了,瞅着单雅笑着解释说道:“大丫,没事儿的,还记得你那记账的法子么?”
单雅听了,不由瞅着大丫点了点头。
就见大丫笑着解释说道:“大姐把这个法子献给了大少爷,条件就是允许大姐回家里来住啊。”
单雅闻言,登时便明白了。
随后,她便看着大丫欢喜地低语着说道:“大姐,你以后是不是天天都可以回家住了,没有时间限制啊?”
大丫听了,看着单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怎么可能啊?不过是这些儿天大少爷让大姐帮他管着账本、教各个铺子的账房们如何记账、别得事儿不让大姐操心罢了,谁知道日后会怎么样呢?”
她说着,看了单雅一眼儿,想着这些儿日子拿着画像的人没有再找来,心里倒松快了许多。
她看着单雅收拾好的豆子,不由笑着问道:“三丫,你这么重视这些儿豆子,是不是还准备发芽菜卖呀?要大姐说,在镇上开个铺子,发芽菜卖,倒也不错。”
单雅闻言,立马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大姐,发芽菜卖也不是不可以,不过这样不划算,三丫倒是想开一个卖现成吃食的铺子,正在琢磨的,等想好了,定然跟大姐好好商量的。”
大丫当即便笑了,看着单雅径自说道:“三丫,你想做什么只管做去,大姐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却会坚决支持你。”
单雅看着大丫那温和的眼神,不由脱口而出说道:“大姐,你还要继续在家里住么?三丫正在想,若是跟二姐和小石头到了镇上,这里怎么办?”
大丫听了,当即便看着单雅笑着说道:“这里不是还有香姐姐和娟姐姐么?就让她们看着吧,村子离镇上也不算远,来回很方便的。”
单雅想了好一会儿,便看着她点了点头。
随后,她看着大丫思索地说道:“若是在镇上开了铺子,怕是回来的时候就少了,这些儿兔子怎么办?总要有人好好照顾吧?”
☆、212。第212章 做什么生意
单雅说着,便沉思地低语着商量地说道:“要不干脆把它们交给大牛哥吧,反正铺子白天有杨二牛帮衬着,晚上有李大柱看着,应该忙得过来的。”
大丫听了,看着单雅笑着说道:“成,你看着安排吧,大姐跟他们接触少,了解得也不多,只要你跟着一起去镇上住,怎么安排都成的。”
单雅见大丫没有任何异议,便这般做了安排,并到隔壁跟杨满根说好,明天一大早,把剥好的黄豆和绿豆用车装了,送到镇上去。
因此,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杨满根便来了,趁着天刚亮,村里的人不多,便跟单雅坐上牛车,朝着镇上走去。
他们来到镇上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当他们赶到自家院子的那条街上的时候,镇上来回行走的人才稍微多了起来。
等到单雅敲开们,二丫已经起了,小石头却仍撅着屁股睡得香甜。
待杨满根把车上的黄豆和绿豆搬了下来,便去了隔壁。
由于他今天起得过早,便想继续睡个回笼觉。
二丫已经做好饭了,因为不知道单雅和杨满根来,所以仅做了自己跟小石头和杨大郎的吃食。
此时,她忙忙地又做起吃食来。
她一边儿忙活,一边儿看着单雅问道:“三丫,如今黄豆和绿豆都收获了,你到底要做什么用啊?咱们还是跟以往一样,继续发芽菜卖么?”
单雅闻言,便把跟大丫的说辞又重复地说了一遍。
二丫见单雅还没有想好,便也不询问了,好心地让单雅回屋歇去。
接连两天,单雅都在琢磨用黄豆和绿豆做什么吃食好。
她最先想到的是豆腐,可又怕黄豆少,卖着、卖着便没得卖了,毕竟这些儿黄豆是从域外传来的,还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耕种啊。
若是发芽菜吧,想来也坚持不到明年。
单雅思来想去,猛然想到前世做得豆腐脑来。
大雍国此时肯定没有人会做,若是作为朝食也不错,磨下来的豆渣掺上杂面或者白面,也能做出极好吃的吃食来。
单雅这般一想,眼睛登时便亮了起来。
前世,她可是亲眼儿看过豆腐脑是怎么做得,每个流程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这还多亏了她前世的妈妈,因着爷爷、奶奶的牙口不好,早上一般都喜欢吃好克化的食物,便每天都出去喝豆腐脑。
后来有一天,那卖豆腐脑的环境因卫生不达标,被政府勒令休整,爷爷和奶奶便只好在家做米粥吃。
妈妈得知情况之后,心疼二位老人,便试着做了几次,最后竟然做成功了,把爷爷、奶奶高兴地连声说还是自家做得好,吃着香,又放心。
从此之后,她们家吃得豆腐脑都是妈妈自己做得,妈妈当时还感慨地说,若是哪一天她下岗了,便去卖豆腐脑。
因此,单雅虽然没有完整地做过,但妈妈做豆腐脑的整个过程,她可是都记得的。
单雅想到这里,陡然来了兴趣,立马称了一斤豆子在盆子里泡上,准备明天早上起来做豆腐脑,让二丫、小石头和杨大郎也都尝尝。
若是他们认为不错,便卖豆腐脑得了。
单雅想到这里,猛然想到这里没有搅拌机,遂哀怨地叹了口气,想着日后有条件了,定要做个机械搅拌机。
唉,现在只能用磨盘来磨豆子了。
单雅想着,便决定去镇上买一个家用的小磨盘来。
若是他们真得做豆腐脑生意,日后还真离不了这个。
单雅说做就做,遂飞快地来到后院,跟正在给菜浇水的二丫和小石头、杨二郎打了一声招呼,便朝着杂货铺奔来。
待她到了杂货铺,还真有一个磨盘,可惜放得日子有些儿久了,上面落了一层灰尘。
单雅看了看,感觉这个磨盘还是有些儿大,便问掌柜的可有比这个小一点儿的。
掌柜的听了,直说这已经是最小的了,若是还要比这个小的,怕是有得等了。
单雅想着自己做生意,磨盘大一点儿,或许磨起豆子来能更快一点儿,与掌柜的讨价还价一番,买了下来。
单雅根本搬不动,店家又不负责送。
单雅见了,想着现在的商家还没有客户第一的意识,便也没有多纠结,转身出来寻了一辆牛车,拉着磨盘便朝着家里走去。
走着走着,单雅猛然想起做豆腐脑还要有一样重要的东西,若是没了它,那可万万做不成的。
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