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董夫子指了一处叫何瑾坐下,片刻后便拿起书卷开始逐一检查昨日布下的课业了。
一日下来,何瑾已经习惯了其他人的有意忽视冷漠,唯有杜墨洳同她说了几句话,出此之外,何瑾也并无不适,前世在陆氏离世之后,何瑾虽为来过书院,陆韵之却是请了告老还乡的翰林院学士给何瑾授业解道,丝毫不因何瑾为女子而看轻何瑾读书的事儿,相反更是要何瑾熟读圣贤,通达事理。
今日夫子所讲,何瑾都已一一记下,学业上的事儿她并无烦恼,唯一让何瑾介怀的便是纪羲禾此人,与纪羲禾同坐一屋檐下她浑身不自在,就像天生对立的两方一样,自重生以来,何瑾就憎恨纪羲禾,突然告诉她有可能恨错了人,何瑾一时半会儿还缓不过劲来,她不想承认自己错了,因为那样就意味着她需要对一个自己憎恶的人产生愧疚。
不论纪羲禾有没有害杜府,不论他与丞相府到底有怎样的联系,他都曾利用了自己勾搭上何婉,且在最后悔婚,陷自己于尴尬境地,何瑾如是想着,她越发觉得自己理应讨厌纪羲禾了。
乘着国公府接送的马车,何瑾不一会就回到了何府,何瑾还未进门就瞧见府门前停着一辆马车,那车夫正将马车赶去后门。
璇鱼正在府门前候着何瑾回来,见何瑾下车,她便忙忙迎了来,和妙珠一起将何瑾扶下车。
见何瑾望着那一辆驶远的马车,璇鱼道:“小姐,那是二姨娘娘家姑娘的马车,今儿个进京来探望安姨娘的。”
“娘家姑娘?”何瑾一愣恍然记起了什么,陡然问道:“那姑娘姓甚名谁?”
“回小姐,”璇鱼一面将何瑾往院里带,一面眨眼思虑了会儿,道:“安。。。。。。安云菱,小姐,那姑娘名讳,便是安云菱。”
何瑾眼底冷意骤然聚起,安云菱,哼,安氏的手可真是越伸越长了。
何瑾挑眉视向小厮安福子,“安子,你且去大公子那瞧瞧今日兄长是否要来何府,若是要来你便问问嫂嫂是否一同前来,若嫂嫂不来,你便拦了大公子,要他也别来了,就说今日爹爹心情不大舒爽,让他别来触霉头了。”
这安云菱不是别人正是前世安氏塞给大公子何筱的妾室。
前世,正是因王桂生病让何筱一人来何府送礼,才让安氏借机将安云菱引见给了何筱,且那日将何筱留在了何府中,能在何府留宿,何筱自然是乐意的,但这一觉睡醒他身边却是多了一人,那人便是安氏娘家姑娘,安云菱。
公子何筱是个老实人,与人家姑娘衣衫不整的躺在一张床上,他内疚不已,当日回去便要将安云菱娶回府中。王桂泼辣却也熬不过何筱这酸腐书生硬骨头,最终安云菱还是进了府。
何瑾活了一世,别人瞧走眼,她对这安云菱却是看得清清楚楚,比拆皮扒骨还要看得明白。这安云菱早在老家与别个男子有染,且给人拆穿坏了名声,来帝京便是来寻安氏躲风头的,在府中带了数日安云菱便缠上安氏不放了,安氏为了摆脱这牛皮膏药就逮住了何筱这冤大头。
安福子领命离开,何瑾一众进了府中,路上何瑾细细回想,前世安氏待她这娘家姑娘可谓是咬牙厌恶,却又是百般顺意,何瑾进到屋中眯眼坐下,前世她并未深究,但眼下想来此事必有蹊跷。
安氏一贯以纪广居远戚自居,这是真是假最清楚的莫过于她娘家人。若何瑾猜的无错,那安云菱必然是知情的,要说安氏为了封住她的嘴,才对她百依百顺也不无道理。
何瑾撩唇一笑,眼波荡开,安云菱自个儿赶着送上门来,不物尽其用,可真对不起她来帝京的这番车途劳顿。
作者有话要说: 相信我,书院戏份不会太多(但为推动剧情,还是不会少的),主要还是斗极品~~
哦,王桂嫂嫂,你终于快要出场啦~~
ps今天有事,更了这章晚上可能就不会更了~~~
☆、第三十五章
书院里厌恶何瑾的不在少数,其中以仰慕何婉又贯来与齐方瑜狄子安称兄道弟的安尚书家嫡幼子,安靖柏为首。书院的学子终究与那些个市井小民不一样,折腾羞辱起人来都是斯斯文文的,不动口,不动粗,只动脑子。
比如今日安靖柏又作词一首,以表达他对在惠风楼里筑巢安家的叽叽喳喳扰人烦心的燕子的不满,然后由此生出无数感慨,含沙射影何瑾就如这不识眼色,不知高低,与人作对打扰人的燕子一般。
“区区小物,扰人忧,待到何时长篙弄柳,恁般小样不复有。”
安靖柏念出最后一句,董夫子微微颔首,给安靖柏圈了个红,安靖柏便是过了。
打何瑾身旁过时安靖柏嗤鼻冷哼,何瑾目无旁骛,给董夫子递了自己的答卷,由夫子批了字便回了原位。
夫子携书离去后,安靖柏所做的词便在书院里传了开,尤其是最后一句,明明只是一小儿之词,却被人向千古佳句一样嘴不离口地说着,几乎人人会背,且句句无误。
何婉是个善心人儿,当着众人帮何瑾“打抱不平”,却是越说越将事情闹了开,原本听着只是句抱怨燕子的诗作,但经何婉的嘴巴一说,众人的目光都瞧向了何瑾。
何婉劝人时模样委屈可怜,凭谁瞧都知背后有深意,再给那有心人解说上一番,这词中讨人厌的燕子也就变成了何瑾。
岳嵩书院一代名院,教出的学子定不会个个都是傻子,也非个个都与何瑾有深仇大恨,多半人只是凑个人数,唯有存心作乱的小人才会喋喋不休,甚至拉扯上之前白玉杨花簪的事儿搬弄是非。
饱读圣贤,却并非人人都是圣贤,聪慧的看得清各中曲回的大多都绕道而行,只有几个性子耿直的实诚人会替何瑾讲道几句公平话。
岳嵩书院山长,南元卞,曾在书院燕橪亭中留下一句警策身心之语,用以垂教万千学子: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处至大之事愈宜平,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何瑾谨记山长的教诲。
其他几句先不论,“处至急之事愈宜缓”此句,何瑾最是记得深刻。
何瑾当务之急是让安氏露馅,安氏败露,何婉的身份也就如那逐渐到来的春风一样吹进各家各户,书院里的烦心人,扰心事也就会自个儿消失踪影了。
但安氏之事急不来,何瑾现在便要等着安氏自露马脚,而后伺机而动。
何瑾不是个宽厚的,但她明白何为寡不敌众,眼下书院里那群有心挤兑她的,呈群起而攻之势,此时迎头而上为莽夫,何瑾从不鲁莽行事,重生一次更是如此。
燕儿啁啾,何瑾捧着书卷站在惠风楼里,她侧首扬眸,便瞧见了那只被安靖柏好生羞辱了一顿的可怜春燕,何瑾颇为无奈,她仿佛能理解这燕子心中的委屈,望着那将脑袋探出泥巢的毛茸茸的小脑袋,何瑾不禁柔声喃喃道:“燕子呀,燕子,快快寻了别处去,莫待到长篙弄柳时,真真叫人捅了窝失了家。”
何瑾轻叹。
陡然,兀自出现的悠然闲逸富有磁性的男声,洋洋盈耳,略带笑意,“玄鸟,玄鸟,你衔泥千万次,筑成一窝巢。闻人有心扰,切莫搬离去。长篙若来犯,啄瞎贼人眼,叫他不得好。”
话中笑意浓浓,听似在说笑,却是藏着股狠劲。
何瑾恍神,是纪羲禾,何瑾死也不会忘记这她厌恶至极的声音,但用这种悠闲语气说笑的纪羲禾只存在于何瑾最不愿想起,最让她羞恼的那段记忆里——皇上赐婚,她年幼无知对纪羲禾芳心暗许之时。
成亲后杜墨洳只是礼待何瑾,话未说开,两人之间终是隔着层若有似无的屏障,与已与何瑾成亲的杜墨洳相较,未与何瑾切断关系时的纪羲禾更像是与何瑾两情相悦的郎君。
只是过后想来,何瑾仅觉那时的纪羲禾虚伪不已,一副柔情满满的模样,转眼却是投向了其他女子,他终归是利用欺骗了自己。
纪羲禾慵懒地依着窗旁的美人靠上,修长的腿随意地支起,他手握书卷,书同手一起搁在那支起的腿上,翩翩广袖散漫地随风飘扬,他颈脖后的一缕青发给微寒的春风调皮地撩拨开去。
在今时今日这般处境瞧见了旧时人,明明早已扒皮露骨被人瞧穿了他的狰狞面目,而今却还敢以这伪善的嘴脸出现在自己面前,何瑾对此恶心不已,她更因自己初闻男声时的那片刻恍神羞恼至极。
自进书院以来,何瑾处处避着纪羲禾,但今日她却恼了,何瑾没有向以往那般疾步离去,而是讪笑一声,望着那巢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