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鱼跃农门 作者:一树樱桃(晋江金牌推荐vip2015-03-13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鱼恭喜你们。不过你们有没有想过,家里总共就十亩地,家里添了人口,这地要怎么分?”
    杨进宝低着头,闷闷地说:“这不才把老三送出去当伙伴吗。咱家这几个小子,也就老三机灵点儿,旁的出去都是白给。”
    进宝媳妇说:“是啊,不是我夸小山,旁人家送到铺子里当徒工,谁不是三五年只包吃食不能得工钱的。只有我们家小山,去了才一年就能拿工钱回来了。同一年进铺子的伙计,哪个不眼红的。”
    小鱼点了点头。
    枪打出头鸟,小山能得重用,虽然跟他是阳明村出来的有关,但他若是个扶不起来的,东家对他再好也只是给他招惹。看他这一年能游刃有余得了上头的青眼,就知道这小子待人处事上够两把刷子,是个天生的行商料子。不然何崇大概也不会放心只派一个杨小山跟她去京城吧。
    “叔,婶,小山哥你们不用担心。只是家里这十亩地再过几年也就不够种了,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说到这个,进宝夫妇都有些犯愁。
    十亩地不少了,可是家里四个儿子,小山就算到外头,家里这地也不能不分给他一亩半分,小儿子如今也十二了,再过几年也该成家了。孙子们再一个个长大,这点地怎么够种?
    以后小山有出息了,赚了银子再买地也不是不成,只是这片地都是太平山庄顾家的,人家根本不拿地出来卖,再换个地方吧,他们又舍不得这住了几十年的小窝。
    小鱼说:“我有个主意,跟您二位商量一下。”小鱼见他们这表情,知道自己的打算成功了大半,“叔,干脆你把这地就大哥二哥,你带着小川弟弟和我婶搬到我庄子上,给我当庄头吧!”
    小鱼走了之后,进宝媳妇收拾着碗筷跟丈夫闲话:“早两年前儿,我还寻思着要把小鱼给小山说了当媳妇呢,谁成想现在人家成了咱家小山的东家了。”
    杨进宝闷声不语,趿着鞋出门。
    “他爹?”进宝媳妇一转身,发现丈夫已经不见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77章 途遇

第77章途遇
    回去的路上;陈氏问小鱼:“这样真能好?你觉得小山他爹能应了?”
    小鱼笑着说:“为什么不应?他来咱们家当庄头;进宝叔娘您也知道;人家多好一个庄稼把式;人又正直得很,有这样的人在咱家坐镇;我们远在京城也能放心。进宝婶也乐意;您没瞧见她笑成那样儿。我觉得她跟那俩嫂子都不大处得来;与其在家里看着两个儿媳妇抢来争去的闹心;还不如来咱们庄上帮着打理内外,眼不见心不烦的。”
    陈氏双唇抿着;微微蹙着眉,过了一会说:“原先咱们都说好的,虽要帮着村里的人;但不好让人家来我们庄子里做工。”
    “我知道娘您担心什么。”小鱼挪过去,靠在陈氏的身上说,“他们租着顾家的地;顾家这两年对他们也宽松得很。租金收的比旁的村子少了三成。他们现如今除了一个名头,跟咱们庄上的农户们几乎没两样。地里种什么,什么时候种,都是咱们教的,连种子都是我们供的。我们有这条件,能带着他们一道过好日子,大家伙儿都高兴着。进宝叔跟旁人家并不一样。早前儿咱们在清心观里住着的时候,也就他们家对咱们娘儿俩帮衬最多。后头种玉薯,也都是进宝叔出的力。任人怎么攀比,都攀较不上他。小山哥如今在何叔叔手下做事,瞅着将来也是有出息的。等咱们从京里回来,再用小山的名义划给叔婶一块地,也算没白劳他们一番力。”
    陈氏叹了一口气说:“我非是不乐意伸手,只是你进宝叔为人太实在,又是个梗直的性子。他过去了,日后村上有人再求到他头上去,他应了不行,不应也不好,为难不说,真怕他为了咱家丢了乡亲间的情份。”
    “这您倒不必太担心,不是还有进宝婶子在吗。”再说了,若是为了不应当的事情不能遂就继绝了乡邻间的情份,那样的情份不要也罢。
    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小鱼回去就跟萧成和张恒两家说定,在宅子里腾了两间屋出来,安排给杨进宝夫妻和杨小川过来住。
    萧成和张恒两家是唐小鱼买来的,身契在陈氏手上,跟杨进宝一家的性质完全两样。
    反正也不是过来抢他两家饭碗子的,萧张两家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
    只是杨进宝来了之后,算是主管农事的管事,时常要跟杨高成碰面。杨进宝家没租太平山庄的地,对杨高成当年的作为一直心里有气,看不惯他。二人之间倒是小摩擦不断,不过这都是小鱼走了之后的事儿,现在也不需提。
    一切安排妥当,陈氏和小鱼雇了两辆车,加上韩家来接她们的三辆车,一共五驾马车,声势算是颇有些浩大的启程了。
    沈夫人知道陈氏要走,心里特别舍不得,在官道驿站送行时,拉着陈氏说了好久的话,还落了眼泪,这才挥着帕子跟她告别。
    沈大人和何主簿亲自送出来,请陈氏代交致韩纶的信。陈氏这才知道,原来沈初文还曾是韩纶的学生。怪不得沈知县自从到任,对她们家一直十分照顾,这里头原也有这份香火情在。
    车马隆隆,江陵县在尘烟中渐渐远离。
    一路之上自有韩家仆从打点,住食起行一应都十分妥贴。
    路上无话,过了十日,车马已到了离京城十分相近的香河县境内。
    时已近黄昏,韩福安排好了客栈,来请小鱼母女下车。
    香河县离开京城不过三十里地,京兆府辖下五个县,香河县便是其中之一。
    因是西南方进京时的必经之地,离着京城又近,所以香河县十分繁华。一条通渠蜿蜒直入京畿,帆影点点,码头喧闹,十分有人气。
    小鱼远远看着帆篷桨影,不无羡慕地说:“若是能坐船去京里多好,景都不同,一路上还能吃着河鲜。”
    韩福家的笑着说:“我的小姐,那河是流向江南的,不顺道儿啊。不过以后有空,小姐可以坐着船一路下去扬州,那儿是烟花之地,比这儿还热闹呢。”
    那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小鱼托着腮,一脸的向往。
    古时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那时候没有现代钢铁水泥的森林,湖光山色尽是天然,衣香鬓影,香溢秦淮,想来也是风流竟显之地。
    以前有时间,没钱。现在有了俩钱,又没了时间。
    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往江南去游上一游。
    常宁楞头楞脑插问一声:“嬷嬷,什么叫烟花之地?”
    韩福家的捂着嘴笑:“宁姑娘,这词不是姑娘家该说的。”
    “那你怎么还跟我小鱼姐说?她不是姑娘吗?”
    韩福家的怔了一下,忙抬手轻轻打了一下自己的嘴巴:“哎哟瞧我这张嘴,胡说八道的污了姑娘们的耳朵,实在该打该打!”
    小鱼忙摇手:“嬷嬷又没说什么,烟花之地这话原来只是说春景旖旎,古人诗词里头就有‘雨晴云敛,烟花澹荡,遥山凝碧。驱车问征路,赏春风南陌’这一句。只是后来下流人用烟花之地指了下流的地方,白糟蹋了这么好的词,嬷嬷用不着上心。”
    常宁也不过识几个字,韩福家的也就会看看账本,还真没系统念过书。小鱼念的这句是宋代的孙道绚孙夫人所写的少年游。别说这二位,换哪个大儒来都未曾听过的。
    常宁不以为意,韩福家的却是很惊讶。唐小鱼原来是个傻子,后来开了灵智,跟着陈氏学认字习字,却没想到她于诗词一道还颇通,顿时油生敬意。
    进了客栈,梳洗更衣之后,大家聚在二楼的雅间里用餐。陈氏请韩福家的和她们坐了一桌,几个丫鬟婆子共一桌。其他的车夫,下人和护卫就在一楼吃饭。
    楼上刚用完了饭,正在用茶水漱嘴,韩福在外头叩门求见。
    韩福家的出门问了问,转回来对陈氏说:“这可真巧了。”
    陈氏问:“是什么事?”
    韩福家的上前说:“是贵阳府同知大人的家眷,正巧也住了这家客栈。”
    贵阳府同知是正五品官身,陈氏立刻坐直了身,问韩福家的说:“韩妈妈,那我们要不要去见礼?”
    韩福家的忙摇手说:“不用不用,原是亲戚。周同知夫人是我们家夫人的姨侄女儿,论起来是姑奶奶您的姨表姐。也是方才周家下人在外院瞧见我当家的,这才知道您和小姐住在客栈里头了。周夫人说要带着女儿过来拜访,所以当家的才过来请您示下。”
    陈氏连忙说:“既是表姐,哪有让她过来拜访的道理,当是我带着小鱼过去拜见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