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以前她是痴痴傻傻的话也不会说,那么她不记得以前的事,不认得以前的人也算是合逻辑的吧。
穿帮的可能性极低!
唐晓榆定了定神,抬头看着唐娘子一脸幸福地捧着陶碗走了进来。
其实她也不是多想吃东西,只不过是要将唐娘子支开好理理思路。眼下的情形对她来说还是有利的,只要自己别表现太过份,应该不会引起人们的怀疑。现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弄清楚自己到底穿到了哪个朝代,家里都还有些什么人,有些什么背景,靠什么做营生……
早知道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她当年一定不会去选农学院,应该去读中国古代史!
唐晓榆挠头。
除了唐宋元明清,她所知的真是相当有限啊……还大多是野史。
她小心翼翼地探问,唐娘子欣喜之下,哪里知道女儿的身子里换了个瓤子,还道她当真是摔了一跌把傻病给摔没了,自然是有一说二,恨不得一昔之间将所有事都她知晓,再不是傻子。
唐晓榆这才知道自己的名字跟以前那个还是有差别的。
小鱼,塘里的小鱼儿。
这跟她的身份倒是合拍了不少。
从树变成鱼,好歹是能自由活动的不是?
唐小鱼泪流满面地接受了自己的新名字。
至于身世亲眷关系,更是乏善可陈。
唐小鱼的爹叫唐明诚,原来在京城里做些生意。后来生意做不下去了,便带着妻女回乡打算投奔父母,怎奈都快到巴郡了,在山路上遇到了劫匪,为了保护妻儿,唐明诚只身将六七个贼人引开,便再也没能回来。
唐娘子等了五天也没等到丈夫的消息,知道是凶多吉少,无奈之下,只得自己带着女儿往家里去。
唐家庄离巴郡只有五六十里路,等她好不容易带着女儿找到了庄子上,见到了唐明诚的父母,却被公婆给撵了出去。
唐明诚少年离家,这媳妇是自己个儿找的,没有父母之命,唐父唐母自然不肯认。
唐娘子见了他们又说明诚被匪贼杀害了,他们更加不肯接受,只说这小娘子是骗子,将她和怀里一脸呆傻的女童儿一起打了出去。
唐娘子走投无路,带着小鱼走到了几十里外的阳明山,清心观的观主可怜她,收留了她们母女在观中居住。
小鱼瘦弱,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已经十岁的孩子看起来就像七八岁,又瘦又矮。虽然平日傻呆呆的,但是不疯不闹,不声不响的,加上周边村子里的人都很淳朴良善,也没有孩子欺负她,反而不少村民会偷偷给她塞点吃食。日子虽艰难,母女相依,倒也平平静静地过了五年。
小鱼问起外婆家的事,唐娘子只说她娘家姓陈,至于娘家还有什么人在哪里她一概不说,唐小鱼猜,十之八|九,她这便宜娘是跟娘家闹翻了,说不定是跟她爹唐明诚私奔的!
唐娘子哪里承认,一再强调当年她嫁与唐明诚是有三媒六证,唐明诚也写信回家得到二老同意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唐家不肯承认,非要说她是无媒无凭的,不认她这个唐家媳妇。
小鱼心里说,儿子死了,媳妇又拖着个傻子孙女来投奔,唐家定然是要赖掉的。省了两个人的口粮,还不会坏了唐家的名声。
谁家家里有了个傻子,将来说亲娶媳妇都会艰难些的。
人性便是如此,你也不能说他们做得就错,听着唐娘子说的,那唐家生计也并不宽裕,人口又多,唐明诚离家早,跟家里长辈也不怎么亲近。
小鱼只能伸手拍拍唐娘子的后背,便当是安慰了。
这清心观不大,只住着五个道姑,观主名叫慈心,已经有五十多岁了,余下两个三十多岁的,一个名叫静言,一个名叫静安,那天便是她们央了乡民遍山找小鱼的。除了这两个主事的道姑,还有两个小的,是静言在山下捡到的一对孤儿姐妹,一个只有八岁,一个十一岁。
小鱼好了,观里最开心的,除了唐娘子,便是这两个姐妹了。
常思是姐姐,常宁是妹妹,虽说是姐妹,容貌并不大相像。姐姐眉清目秀是个美人儿,妹妹浓眉大眼憨态可掬。二人每天忙完了手中的活计,便要来寻小鱼说话。
阳明村属江陵县治下,民风淳朴得很。当年村上有个富户,专事收购贩卖山上的药材,家里在县城开了两间生药铺子,生意十分红火。后来子孙有出息,经科考挣到了官身,家业越来越红火。这清心观一开始就是人家出资供奉的,后来那家人搬去了巴郡,观里便只靠着每年一次的供奉银子过活。这些年下来,银子越收越少,观里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艰难。
好在观里还有一点地,可以种些蔬菜换油盐,只是观里都是女子,又不方便请男人过来帮工,所以也就这么紧巴巴地凑和着过了。
唐娘子就负责伺弄观后头一个七八分地的菜园子,平素里帮着洒扫缝补。
小鱼看过那块菜园子,无非种着些芥韭豆子。观里没有荤腥,大人还行,小孩子吃久了自然对生长发育不好。小鱼吃了几天粗米淡菜,嘴里发淡发苦,想吃点好的哪那么容易。
她再活一次,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的日子实在遭罪,总得做点什么,让她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些才行。
当务之急,先把大背包给扛回来才行。
☆、第3章 盘点家当
第3章盘点家当
古人没有夜生活,为了省点油钱,太阳落山便要上床睡觉的。小鱼儿等着唐娘子呼吸平稳睡沉了之后,摸黑穿了草鞋,悄悄溜出门去。
这夜是个晴天,漫天星光璀璨,将夜幕映出淡淡的幽蓝,就算她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里长大的,都没有见过这么璀璨耀目,美丽得不能直视的星空。唐小鱼深深呼吸了一口纯天然无污染绝对健康环保的空气,缩着身子,抽开门栓,像只兔子一样窜出了门。
说来也奇怪,明明是她头一回出观,她却知道界碑在哪个方向,要打哪条路走。小鱼想,或许是因为这身子以前的主人是个傻子,心思单纯,身体的本能反而比常人都强,估计她的记忆都靠的是身体而非脑子。
不管怎么样,唐小鱼还是顺利地走到了石碑旁,费力地将背包扒出来,然后又费力地将看起来比她还高的背包给一点点拖了回去。
菜园子里有唧唧虫鸣,虽是深夜,星光月光挥洒下来,还是将世间万事映得清晰可辨。
唐小鱼贴着院墙根儿坐到地上,紧张地拉开背包,把里头的东西一件件都掏了出来。
换洗的衣服现在是用不上的,得收起来。IPAD也不能用,这里没办法插电,这玩意顶多能当面大点的镜子使。唐小鱼叹了口气,把IPAD和衣服放到一块儿去。
背包最下头,是一只塑料箱子,里头放着这次要带去太平的种子。土豆、玉米和花生,还有一包菜种。
太平那儿有她导师的实验基地,这次要实验的改良种子早就送了过去,这些是她从老师的地里挑出来的几个,本想着到了基地之后就在屋子后头辟一小块地,种出来做对比实验的,没想到现在成了她的救命宝贝。
唐小鱼小心地摸着种子,双手合什,感谢上苍。
这个世道,什么都没用,有地有粮食才能好好地活下去啊。
唐小鱼从侧袋里把坏了的手机拿出来,小心地拆下了挂在上头的手机挂坠。
那是一只双色琉璃的小鲤鱼,鱼身鲜亮红透,下头是一片小小的碧绿荷叶,荷叶上凝着两颗露珠。
虽然是她只花了二十块钱买来的,但在这儿,说不定很值钱。
唐小鱼抿了抿嘴,将来说不定能拿它换几亩地。
跟衣裳放在一块儿的还有几串平素她喜欢戴的手串,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是图着漂亮好看。
一串粉晶,一串绿幽灵,还有一串红珊瑚。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在这里是什么价,但想也知道,这些玩意儿要是露出来,大半是来催命的。唐小鱼看了又看,小心地把它们裹到衣服里头去了。
观里头家徒四壁,空空荡荡也藏不了东西。唐小鱼绕了几圈也找不到合适藏包的地方,只能又找了个角落刨了个坑,把可怜的背包又给埋了。
只希望这包质量好点,别太早发霉烂掉。
唐小鱼忙了好一阵子,才将三块土豆,一包玉米和一包花生种子分别包好,塞到床板下头,然后睡下。
一大早,唐娘子也没舍得叫女儿起床,自己先去喂鸡。
因为小鱼摔破了头,又摔醒了脑子,村里人都说是神迹,里长特地让人送了两只母鸡到观里,让唐娘子喂着好下鸡蛋给小鱼补身子。
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