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牛嫂子应着,“二郎媳妇倒是个麻利的,村里有几个没受赵寡妇的气,她倒好,把赵寡妇给气走了!”
牛嫂子乐呵,收起针线,把被褥铺好。
“他爹,我可把话说在前头,赵寡妇这事你可别瞎插手,听二傻媳妇说,前几日湾头卖豆腐的钱氏在镇上,看着赵寡妇跟镇上的何三搅合在一起,何三是啥人,这方圆百里谁不知道。村里前些时候,还有人说二郎想娶赵寡妇进门,你说这赵寡妇咋就不嫌膈应人,咋就不能安分在家带着狗蛋,瞧瞧狗蛋是啥德行,要是大牛还在,指不准气成啥样……”
夜慢慢安静下来,屋子里,偶尔还能听见几声牛嫂子抱怨声,伴着轻微的打呼声……
**********
徐母将小狗子放上炕,回头望向刘怡,“二郎媳妇,赵寡妇这事跟二郎没啥关系,你别往心里去,今儿也晚了,小狗子这边我守着,你们早点睡!”
刘怡想了下,点点头,回了正屋。
“娘和小狗子睡了?”徐二郎提着水,进了屋,身上还滴着水。
听着隔壁响起几声交谈声,没多会,正屋就暗了,估摸是睡了!
“嗯,娘看着小狗子在西屋睡了。”刘怡点点头,揉了下头,转悠了一天,还真有些累了,“明儿你还有啥事没?”
想起明天得回门,刘怡抬头看了徐二郎一眼。
徐二郎摇摇头,“没啥事,明儿回门,小狗子让娘看着,你先去洗澡,我去屋里看看明儿回门的东西都备齐没有。”说着,便去了东屋,看了看,又从后边仓库拿了不少东西放进去。
徐家出过秀才,那时候徐家是殷实人家,虽没落了,却还有些田产。村里大多数农户都是租的,要交佃租。徐母想让二郎读书,考取功名,可碍着二郎没那心思,大郎和三郎更不用说,无奈,徐母只盼着孙子里边能出个读书的。
待刘怡洗了澡,徐二郎刚从东屋回来。
“去哪了?”刘怡问着,擦着滴水的头发。
“东屋,看了下回门的东西,我添了些。”徐二郎说着,“明儿我去趟村里,让二傻赶牛车送咱们去刘家村。”
“刘家村隔得又不远,没必要坐牛车。”刘怡摇摇头,她又不是什么娇贵小姐,村里没马车,得去镇上才有,牛车倒是有不少,去镇上赶集时,大伙就坐牛车去镇上,不像刘家村,细细三三二十几户人人家,没有牛车,只能走路去镇上,一来一回就得一天功夫。
“来回两个时辰,还要带东西,就这么定了。”徐二郎说着,来回两个时辰对他来说倒不算远,可他不想委屈刘怡,这天气日头大,容易中暑。
看着徐二郎这神情,刘怡点了下头,知道徐二郎是怕她受累。
徐二郎揽着刘怡上了炕,倒也没做啥,明日回门是大事,看着娇小的刘怡,徐二郎没敢用太大力气,小心搂着刘怡睡了过去,火气大,却也没动手,想着把媳妇养壮实些才好。
翌日,一大早,徐母就起来忙活,小狗子趴在床上,哭闹想跟着一起去,徐母拦着不让,徐二郎提着东西,放上二傻的牛车,二傻家里有事,不能送他们过去,好在徐二郎会赶牛车。
刘怡手上提着两条鱼,是徐二郎一早就准备好的,刘怡没说什么,脸上笑容却多了不少,刘家对她极好,徐二郎能顾着刘家,她心底自然高兴,早上出门时,徐母脸上微微闪过抹不自然,刘怡却没在意,刘家是她娘家,徐母估摸是怕她吹枕头风。
“二郎,回门不用拿这么多东西。”看了眼牛车后边的白面、大米,“出门时,娘脸都变了,村里大伙都见了,大嫂那边怕是不好说……”
“娘和大嫂那边你不用担心,家里的东西都是我挣得,跟他们没关系,你用不着跟他们说啥,大嫂这些年往周家拿的东西可比这多得多,大哥不也没说啥,娘跟大哥过日子,咱家的事,她插不了手。”徐二郎憨憨笑了下。
“真没事?”
“没事。”徐二郎小心抱起刘怡,放在腿上,赶着马车朝刘家村走去,他媳妇他不对她好,对谁好。孟氏死得早,娘虽然关心他,可碍着大嫂那一层,几时关心过他生活,还是媳妇好,手摸了摸衣袖,那是刘怡给他缝的,上次不小心挂烂了,放在家里好久,都没人给他缝。
这边两人甜腻说这话,那边徐母很是纠结,站在院子里,看着躺在炕上的小狗子,又瞅瞅隔壁徐三郎一家,死劲绞着手,脸上时青时白,心想:还以为二郎媳妇是个好的,没想到……这回门用得着拿这么多东西,二郎怕是把家里都搬空了……
徐母咋就忘了,几年前周氏回门,拿的东西可比这多得多,整整两牛车……
☆、第二十一章 娘家
“他爹,你说二妞咋还没回来?”赵氏搓着双手,站在院门口,朝村子的方向眺望。
刘大军在院子里纳凉,三儿掬着身打水,旁边筛子放了不少新鲜的枣子,眼看着日头都高了,刘怡他们还没来,赵氏急了,难不成有事耽搁了,可下河村徐家没传口信说不来。
“娘,急啥!”三儿看了赵氏一眼,“下河村离咱村一个时辰,哥不是才刚带着大嫂出发,去下河村,没那么快。”
“他娘,三儿说的在理。”刘大军抬头,“你别瞎转悠了,二妞能出啥事。”
“可……我这不是担心……”赵氏捏着衣角,进了屋,忐忑不安朝院子张望,不知道徐家好不好相处,二妞有没有受气,这一日没见到人,她这心就安不下来。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三儿坐不安,频频在院子里晃悠。
“爹、娘来了,来了。”
突然,三儿大声唤着,屋里纳凉的刘大军和赵氏,倏地起身,远远看着牛车,几人迎了上去,许是晚上刘大荣和刘父说了什么,宋氏一早就出了屋,说是下地忙农活去了。
牛车停了,徐二郎下了车,刘怡从后边探出身,身上穿了件碎花衣裳,梳了个妇人发髻,头上插了根桃木簪子,知晓赵氏他们会担心,为了让刘家看着她好,今天刘怡特意装扮了下,看着很是精神。
赵氏看着就红了眼眶,二妞真是大了!
徐二郎长臂一伸,就把刘怡从牛车上抱了下来,刘怡脸瞬间就红了,低着头,朝徐二郎瞪了一眼,到没多少凶意,看得徐二郎心尖痒痒的。
“爹、娘——”赵氏迎了上去,看着自家二妞满面桃红,一脸喜庆,跳到喉间的心算是踏实了,眼眶漾起的薄雾消散下去,满嘴带着笑意。
“二妞,可算是回来了,娘都等急了。”说着,转身望向徐二郎,“姑爷快进屋,天儿热,可别热坏了身子。”
三儿伸手牵过牛车,徐二郎跟着刘大军进了屋。
两人回屋给刘大军和赵氏端了杯茶,刘怡跟着赵氏去了西屋,留着刘大军和徐二郎在正屋说话,本想让刘大郎晚些回门,让刘怡见见徐氏,赵氏想着徐家那边,一早就打发刘大郎和徐氏回了徐家。
刘怡跟着赵氏进了屋,赵氏牵着留意的手坐在炕上,木桌上放了些枣子,上下打量着刘怡,半响没开口,刘怡笑着轻声说着在徐家的事,不时赵氏接两句,无非就说徐家那边怎么对她?徐母人好不好相处,妯娌怎么样,最后自然是徐二郎待她好不好。
被赵氏这一问,刘怡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却一一应着,徐家分了家,徐母由大房养着,一大家子没住在一起,大嫂周氏心思重,可毕竟没住一起,弟妹确实不错,至于徐母,刘怡到没旁的想法,左右她也没跟徐母住一块,加之徐二郎也说了,家里的事她做主,她觉着日子不错,家底不错,以后日子自然会越来越好。
有些个问题,倒也不是什么大事。
一家子坐在一起,吃了个午饭,徐二郎憨厚老实,跟刘大军倒也处得来,三儿不时拉着徐二郎问捕鱼的事,徐二郎没藏私,一一都说了,不过刘家村可没下河村临着湖,三儿就算想下河捕鱼,都去不成。
闹了半天,徐二郎不得不应着,有时间带三儿一起去。
头一回离家,刘怡痴缠着赵氏,时间过得很快,日头偏了。
赵氏想留两人住下,刘怡想了下,摇头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