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望乡台还生 作者:雨燕儿(jjvip2012.11.16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团茶,气味甘滑,余韵满口,齿颊留香。”

    姚光汉向我道:“龙凤团茶听闻早已绝迹,你竟然还喝过?说得如此头头是道。”

    我低头轻轻咳嗽两声,掩饰住一丝不安,勉强笑道:“拾人牙慧而已,在陈军师面前卖弄,见笑。”

    陈永华接过水壶,笑道:“‘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这水倒是山泉,勉强可以一饮。”

    姚光汉笑道:“若是再论起‘天泉、天水、秋雨、梅雨、露水、敲冰’之别。我可等不得了,先灌上一碗井水再来相候。”一句话说得三人都笑起来。

    我对福建的茶道并不十分懂得,只听陈永华与姚光汉委委谈论着。他们也一一向我解释,何为“焚香静气”,何为“叶嘉酬宾”……

正文 59、兴亡命也

    作者有话要说:

    注释:

    剃发令:满清在早期为同化汉人颁布的法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非常严酷。ucxswm/引起了汉族民众激烈反抗。

    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曾建立大西政权,与李自成齐名。据传为人相当残暴,曾有屠川的暴行。也有研究称此为满洲统治者的污蔑。但是清初时候四川等西南地区人口因战乱锐减是事实,后来就有了著名的“湖广填四川”。

    ‘六如给事’李邺:宋朝人,官拜给事中。曾经出使金营,回朝后说“金兵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濑,其势如泰山,中原如累卵”,宋朝人骂他胆小,称其为“六如给事”。周晚在此用同样的话形容满洲与台湾。又自嘲的意思。微风习习;院中虫鸣阵阵;唯有红泥小炉上一捧炭火燃烧正旺。一弯月牙在云端忽现,令我想起京城秋日桂树之下,那团龙凤茶;“茶名龙凤团,香字鸳鸯饼……”

    走神之际,鼻中清香馥郁——茶已经泡好。我们辞让一番,陈永华用拇指与食指拈起一盏,以中指托住;笑道:“此为‘三龙护鼎’。”起身饮尽。姚光汉也饮了一盏;向陈永华称谢。我便接了一盏,缓缓品尝,只觉得香气清长;回味悠远。又过一刻,茶汤由清出色,陈永华笑问:“周公子家乡那里?”

    我放下茶盏,“晚辈是顺天府人。”

    陈永华望着我点了点头,问道:“也是有家难归?”

    我心中一动,脸上神色不觉的含了失落,“孑然一身,回与不回,并不要紧。”

    陈永华又品了一口茶,轻轻将茶盏放下,“周公子的身世,光汉对我讲了一些。公子自幼存身满洲宫廷,仍能心系大明,我很是欣慰。”

    我听了此语,心中不知为何,略略发沉,只含笑道:“晚辈命运多舛,苟活于世已经不易。心中对满汉之别——”我说到此,看了姚光汉一眼,续道:“并无芥蒂。”

    本以为这么说姚光汉与陈永华都会不满,谁知他们两人听闻此语相视一笑,陈永华道:“光汉果真说的不错,周公子心思与众不同。你的年纪尚轻,当年没有经历过清军入关南下时的暴行。天下亡与异族,中华前年道统扫荡殆尽。咱们任何一个华夏儿女都不该忘却前事。”他说着,脸色虽然淡然不变,可我却能看出他眼中所含的些许落寞,“数十年前,满清剃发令一下,江南戴发效忠明室者逾八十万。汉族百姓拼尽了性命,保全的不只是衣冠与头发,为的是中原数千年的礼仪人伦。”陈永华将茶盏放下,又续道:“方才饭桌上有一盘春饼,公子可知为何要在正中间摆上春饼么?”

    酒宴席上,圆桌中央正是摆着一大盘卷好的春饼,却无人食用。我摇摇头,示意不知。

    陈永华便看着姚光汉,姚光汉垂目道:“满清攻克福建漳州时候,国姓爷带兵从厦门回攻漳州城。兵围孤城长达半年,只困的城中粒米皆无。城破时,偌大城中只剩下一二百人。战死饿死的人多达数十万,街巷中横尸饿殍遍地。尸体太多,没有棺木成殓,便以芦席卷之下葬。就如同这春饼一样……”

    陈永华点了点头,又给我们一一斟上茶,“死难之人都是我大明百姓,国姓爷生前提起来,都是痛惜不已。”

    我听闻此语,不禁脸色一变,低头想了想便说道:“军师说的这些晚辈也都有耳闻。我从小没有读过多少书,却听说过逐鹿天下的故事。大明江山倾倒便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实无论大明、满洲、闯王还是国姓爷,都是刀俎,天下百姓才是鱼肉。天下逐鹿之时,鹿死谁手未可知时,可人人都知道,鹿是必死的。”又思量半日,抬头正色道:“张献忠入川时将川人几乎屠杀殆尽,成都府被杀的只剩下二十几户人口,老虎在城门上街巷中行走。那张献忠是不是汉人?他杀的又是谁的百姓?据我所知,国姓爷与他也是同盟。李自成攻陷北京,将思宗皇帝逼死,北京城中百姓受尽他的屠戮,郑王爷不是也要与他的部下联合?”我说道此处,看了一眼姚光汉,他只认真的品茶,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陈永华微微蹙起双眉,思量片刻,微笑道:“往事前尘,皆随逝水而去了。天下渐渐平稳,百姓也会慢慢忘记前朝了,兴复大业越来越渺茫。”他端起茶盏,又品了一口,“如今三藩并起,正是反清复明的大好转机。公子在满洲中枢多年,深知清廷细末。以公子看来,满洲与三藩间高下如何?”

    我沉思片刻,心中暗暗思忖语句。正犹豫,姚光汉向我道:“军师面前不必拘束,你想什么便说什么,纵有错处,军师也是能包含的。”

    我闻言便下定决心,将手中茶杯放下淡然道:“晚辈观满洲: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濑,其势如泰山……”犹豫片刻,把心一横,“公等如累卵!”

    陈永华听闻我此语,不禁脸色大变。我看向姚光汉,见他不动声色,只是低头转动着茶盏,嘴角边亦是含着无奈的苦笑。

    我又道:“我从幼年便长在满洲贵胄之家,也许陈军师与各位堂主眼中,我与旗人并无二致。又或可以说是‘涨人锐气,灭己威风’,大约看我也如同宋朝时的‘六如给事’李邺一般,被清廷吓破了胆,染了一身奴才气。可军师也可细思,金兵强大是实,并不因口舌而变分毫。”

    陈永华起身踱了几步,长叹道:“我已经很久没听见过有人这样与我讲话了。”他回头对姚光汉笑道:“光汉,周公子这位说客,你找的很好。”

    姚光汉连忙起身道:“式微言语冒犯之处还请军师原谅。”

    我闻言也起身,疑惑道:“陈军师,我不是大哥的说客……”

    陈永华向我摇了摇手,呵呵一笑,“公子不要介意。数十年来我致力于反清复明,恢复大明疆土。如今双鬓已白,却仍是碌碌,上对不起国姓爷的知遇之恩,下对不起迁入台湾的百万军民……”

    姚光汉此时突然正色道:“属下虽平生未履台湾,也听得会中兄弟称您是‘台湾孔明’。属下少年时读《三国志》,常常感叹蜀汉先主崩后孔明为何要屡屡北伐中原。他若能谨守蜀中,益州未必便疲敝如此。陈军师,前车之鉴在先,您何必重蹈覆辙?”他这一番话说的清晰而铿锵有力。

    我还没有琢磨出他话中的含义,只听得陈永华叹道:“光汉,你熟读经史,也该知道《后出师表》中有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他轻轻拍一拍姚光汉的肩膀,“以我之才,伐贼,才弱敌强;不伐贼,则王业亦亡。我们不能困守一隅,坐而戴亡!两京不复,何谈功业?若在北京,我是大明臣子;若在南京,我亦可称大明臣子;可在台湾,我有何脸面称自己是大明臣子?我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条路。至于成败利钝,非我可以逆睹了……”

    听他说完,姚光汉犹疑一时,说道:“依属下在京中打探的消息,怕是耿精忠就要降清了,那时福建难保。军师,属下劝您不要再将天地会会众南迁,一旦耿氏有变,您手创的天地会就要一败涂地!”

    陈永华一手扶着翠竹,凛然道:“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力保闽地。”

    姚光汉亦是正色道:“恕属下不能从命,我宏化堂与杨大哥的青木堂不能南撤。”

    我见他们争执,只得默然不语。

    陈永华苦笑道:“王爷已经给了你们两人密旨,我都知道。你我都是为了兴复大业,我不怪你。”

    姚光汉躬身道:“多谢军师体谅。”姚光汉说完,向我道:“咱们先告辞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