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将门风华 作者:扬秋(起点封推vip2013.9.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大奶奶想了下,她和二弟妹身边都有娘家给的嬷嬷,声二奶奶的大高嬷嬷那可是个厉害精明的,任何对二弟有意思的丫鬟,统统被她扫除干净,亏得二弟由着她主仆两折腾,相公对那些莺莺燕燕没兴趣,她怀孩子时,曾打算给他准备通房丫鬟,他却推了,直言跟她说,他不想有庶出的子女。
    她大惊,丈夫却苦涩的道:“致三弟你是知道的,因是庶出,虽然读书了得,却被人轻瞧,不过他算好运的,因为他是唯一一个逃出生天的庶子,蓝家兄弟姐妹原不止我们兄妹五个,慕越行七,她上面有六个姐姐,其中有四个是庶出,慕攸行六,但他并不是我家最小的儿子。”
    远大奶奶叹口气,丈夫很隐讳的告诉她,严氏手底下的冤魂不止慕雪一人是蓝家血脉。
    “大嫂若是觉得自己不好出手,找六嫂身边的沙嬷嬷谈谈,由她出手较好,免得二嫂知道了,跟大高嬷嬷一起念叨你。”
    远大奶奶笑了,“回头我提点沙嬷嬷去,对了,你二嫂让人送节礼进京了,明儿就会送东西过来,送礼来的管事说。你三哥的姨娘病了,我在想,要不要跟他说一声。”
    “让大哥写信跟他说吧!说起来,许姨娘到现在都还没看过她孙子、孙女呢!”
    “你别说,父亲也没见到那对龙凤胎。”
    慕越说起了何妈妈说给她的往事,“早年,我爹还不是驻守在宁夏城,而是在前卫所,你别小看跨院里的那些姨娘,她们跟着我娘,那都是吃过苦熬过来的。”
    “是吗?”
    “别人家的姨娘兴许会闹腾,但我们家那些会闹腾熬不下去的姨娘,早就被打发出去了。我娘说,能当正头娘子的,为何要委身作妾?有的是想攀高枝,有的则真是苦命人,没法子只能作妾。”
    “娘倒是个大度的。”
    “呵呵,嫂嫂被骗了!娘才不大度呢!”慕越笑弯了眼,“听何妈妈说啊,娘也跟那些姨娘斗气过,跟爹吵过。”
    远大奶奶也是,婆母会怀着身孕,奔赴西宁卫寻夫,岂是个揉得下砂子的,公爹自小就是个娇贵公子,纵使禁得起苦,练就一身好武艺,但不代表他脾气好,会哄女人,夫妻两个,肯定为府里那些姨娘争执过,只是后来,她如何容下这些女人,还让她们生下儿女的?
    跨院里的那些姨娘们,现在是很安份,但当她们青春正盛时,必定也曾为争男人宠爱而闹腾过。
    她后院现在是清静,但谁能保证丈夫一辈子都不会收房纳妾呢?丈夫现在年轻忙着打拚前程,待功成名就,年纪再大一点后,会不会像当年父亲收了那么多姨娘呢?
    想到这个,她就想到内府送来的那些宫女,忍不住问慕越的打算。
    “嫂嫂放心,我心里有数的。”
    “那就好,还有,你府里这些侍候的,可得抓紧时间梳理一番,把宅子清干净了,才好准备生孩子。”
    想到声二奶奶当有怀蓝以蘅时,严氏的陪房还做了手脚想谋害声二奶奶,幸而有慕越和她在,父亲也压着严氏,否则谁知严氏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慕越也想到一块去了,郑重的点了头,“我知道的,大嫂放心。”
    远大奶奶迟疑了一会儿,问:“你可知薛家被弹劾了?”
    “知道,不过薛家有皇贵妃在,不怕。”
    “那可不一定,听大伯父说,御史上奏后,陛下在朝上震怒,只怕气得不轻,人都气晕过去了。”
        
第四百八十二章 震怒 二
    气晕了?她身为儿媳,怎不知皇帝在早朝时晕过去了?可是这种事,大嫂不会拿来骗她,慕越转头满眼疑惑的看着远大奶奶。
    远大奶奶叹了口气,“这是今儿早朝的事,事情应该还没传开来。”还没传开,那远大奶奶又从何得知的?
    不等慕越问,远大奶奶已道:“大伯父刚领了差事要出远门,趁着回家打点行李的空档,把我和你大哥找了去,让我们跟你和王爷说一声,太子现在还在宫里守着,也许顾不上通知你们。”
    大伯父是怕这个时候,他出了门,她和阿朔少一个能商量事情的人,才让大嫂来通知她的吧?慕越心里一暖,随即想到,皇上晕倒是大事,太子要守在病榻前也是应该,不过真没人通知阿朔吗?那倒未必,或者,皇上在作态,薛缮晋犯得事,若搁在以前,肯定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过现在不然了,皇帝既知薛家势大,为了太子,他势必要对薛家出手,好留下清明的朝堂给太子。
    “大伯父领了差事要出门?”
    “嗯,与户部几位官员要赶过去与汾王他们会合。”远大奶奶很含蓄的看了慕越一眼,慕越眼珠子一转,就明白过来了,“薛缮晋被弹劾了,他要回京来?”
    “皇上说,让他在朝堂上自辩。”远大奶奶掩着嘴轻笑,薛缮晋此行的罪证可是罪证确凿,人证、物证俱全,其中尤以王知府一家最引人注意。
    “御史这回备得齐全,就不知他们那来的本事搜证的。”远大奶奶很讶异。她也是官家出身的,官场上的事情多少也了解一些,御史们有很多是沽名钓誉之徒,弹劾各级官员。实证往往不多,是捕风捉影的流言占大多半,但是这些不妨碍他们弹劾人。他们义正词严,他们正义凛然,他们还擅长引经据典,把人绕得头晕眼花,摸不着边儿。
    言官们自己也知道,有很多弹劾的折子是经不起推敲的,更多的时候。是在表现一种态度,有时表示的是皇帝的心思,有时却也将朝野的想法表述给皇帝知情。
    不过这次弹劾薛家的事证,却是明确得令人咋舌,暗惊薛缮晋的愚蠢。御史台的老御史摇头,见过蠢的没见过这么蠢的,薛老太爷怎么会让长子出来混朝堂啊?还是以前在秦王手底下好日子过太多,人一安逸就变呆了?
    慕越暗道,那些事证应该都是隐龙卫搜集的,她知道太子妃在汾王妃行前,送了个老账房及老嬷嬷随行,老嬷嬷是为照料他们夫妻饮食的,老账房的用途。就不言可喻,怪不得这次能这么快就把事证拿到手,这位老账房功不可没。
    慕越没接话,反把话题转了,“说起许姨娘,何妈妈跟我说过。她的女红做的好,小时候三哥身上的衣服全是他姨娘做的。”
    “是吗?”远大奶奶与公爹的这些姨娘们完全没接触,她是晚辈,不好过问,知道许姨娘是谁,但她还真连她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慕越点头。“何妈妈说,有一年天寒得早,不过九月中就下了雪,京里送的军需寒衣却出了问题,新进的兵丁拿到寒衣,穿了却不御寒,仅仅一夜,就冻死了近百名弟兄,父亲震怒,把那些寒衣拆来看,才晓得里头填的却不是棉絮。”
    远大奶奶讶然,“怎么会……”
    贪墨的事处处可见,只看贪墨的人运气好不好,像薛缮晋这样,早就盯牢的人少,那年户部、兵部互相勾结贪了银子,往年虽也偶有为之,但天候正常,倒也无事,那年若非气候异常,没冻那么多人,这事也不会被揭穿。
    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不是蓝守海的事,但保住军士小命,却是他责无旁贷的事。“何妈妈说,娘一知道此事后,就与城里的军户一起赶制寒衣,几位姨娘们也帮着制衣,好不容易才把寒衣赶出来。”
    “怪不得常有太太、老夫人们一知道我是谁家媳妇,都抢着与我说起当年母亲的事。”
    “嗯,听说那几位姨娘都是强悍的,有一年父亲领军追击来袭的蛮族,北胡人和拜月族可贼了,竟趁此时来偷袭,娘就带着家里的女眷迎敌,有一位最擅厨艺的蔡姨娘就是为了护住大哥,而被北胡人砍死的。”
    远大奶奶也听丈夫说过,“蔡姨娘是母亲的陪嫁丫鬟?”
    “不是,听何妈妈说,她那会儿与娘斗得最凶,可是看到她为了保护大哥而亡,娘那几日眼泪就没停过。”
    远大奶奶鼻头一酸,婆婆的性子还真……“你打算何时梳理王府?人手可够用,若不够用就说,我回头跟祖母那儿说一声,先跟她老人家和郑老夫人借人来,先顶着用,你好买新的,可靠的回来,慢慢教,还有啊!我听说,你那天自己去处理那些争吵的宫女?”
    “是,是啊!”慕越没想到大嫂会知道这件事。
    “是方才我过来的时,遇上了顾嬷嬷,她托我跟你说一声,她不好直接跟你说。”
    “我知道啦!那天处置完回去,我就知道错了。”
    远大奶奶没打算让她混过去。“知道错在那儿了?”
    “我不该自己出面,她们怎么说,在府里都是妾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