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拨人说得兴起。掌柜的也不制止他们,只招呼丫鬟给自己续茶,他们正说的热闹,忽然隔壁卖杂货的店老板腆着肚子进门来,三两句就搭上了话,丫鬟见状便退到后院去,准备煮中饭。却听见那店老板压低了嗓门道:“你们听说了没,顺王大婚的日子订下了。”
“咦?订了?几时啊?”
“好像是十月,十月初三。”
“十月?今年啊?”
“是今年没错!”几个大男人挠着头道:“这也太赶了吧?寻常皇子成亲不是都得准备上一年的吗?怎么汾王等不及兄长的孝期过了才娶妻,现在顺王也这般急吼吼的?”
“蓝将军还在外头领兵打仗哪!”
“诶?不会是怕蓝将军他们吃败仗,才急急把人嫁过门吧?”
“呸!若是这样的话。皇帝不会肯吧?”
“我看皇帝是怕媳妇的老子要是再建大功,才把她娶进门,会把压自己儿子一头,所以要趁现在赶紧把人家闺女娶进门,好让亲家在外头好好的打仗。”
他们这里胡猜一气,掌柜的却不知何时,与那店老板一起消失了身影,过了不久,两个人才从货架边的一道暗门里出来。小厮趁大家在聊天,跑到适才迟花生的空木箱那儿掏花生,见到这一幕,不由微愣了下,他竟不知那儿有道暗门,他个头小。站的位置又被货架挡着,光线又阴暗,所以掌柜的和店老板从旁走过去,都没有发现他。
他像发现个大秘密,蹦蹦跳跳的去了后院,与正在切菜的丫鬟说这个大秘密。
丫鬟闻言眼中微闪,面上却关怀备至的与小厮道:“你出去可别乱说。”
“我又没跟人胡说,我只跟姐姐说。”
“知道,虎子乖,一会儿等人散了,你再指给我看暗门在那儿,可不能给掌柜的知道。”
小厮点点头,丫鬟给他盆菜豆,让他帮忙捡菜,她心里却在想,还真是走运,竟让虎子误打误撞看见了那暗门,自己在这儿待了几个月,竟都没发现货栈里有暗门。
北安门外的一处山坡上,伫立着两个穿着华丽的男子,其中一人冷眼看着那长长的车队辘辘前行,另一人则是面露愁色的道:“西宁卫有了这些轻重,可就如虎添翼了,蛮族可抵挡得住?”
“挡不挡得住,子青不知道,不过大哥以为,朝廷只有这些东西送过去而已?”
“难不成还有?”富昌侯世子惊呼,手指颤抖的指向那长如游龙的车队。“不仅这些而已?”
“南边那些不中用的己经被人家摆平了,就看北边的北胡和蛮族的表现,北胡王死于非命,虽然那个什么大将军的把罪推到了西宁卫的人头上,可是北胡的百姓也不是傻的,北胡王明知西宁卫的人有异状,还会找他们进宫吗?”
富昌侯世子没说话,看着车队渐去,回头问:“你派出去的那几个,真能哄住宫里头那位?”
“哄不哄得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哥你想跟他和下去吗?”
他双眼明亮的回视富昌侯世子,富昌侯世子被他那双利眼瞧着,几有种衣不蔽体的狼狈感,他讷讷的道:“不与他一道,难道还能另投他人?”
子青不言不语的看着他好半晌,才慢慢的道:“过些日子,是师父九十大寿,我已数年未回师门,这次是定要回去为师父贺寿的。”
“九十大寿,这是高寿啊!妹夫打算去多久?礼可是备好了?”富昌侯世子像想掩饰什么似的,连珠炮似的问道。
子青淡淡的回答:“这次兴许要留久一些,阿菱和孩子们都没见过师尊,我师父特意传信要见他们。”
“应该的,应该的,是该去拜见老人家…。。子青不是姨娘家门的吗?”富昌侯世子说着说着,忽地记起,子青是二妹外祖派来的,难道不是她外祖父门下?
子青淡淡的道,一双美丽的眼睛看向远方,那是西南方,他定定的看着那苍茫的林子,似乎透过那林子望向千山万水之外。
太子府邸,太子妃正在议事厅里听嬷嬷回事,听到小丫鬟来报,顺王大婚之日订下了,她还不以意,待问明后,不免有些错愕。
“这是怎么了?一个两个都这么急着!”太子妃身边的丫鬟不禁喃道。
“汾王那是要冲喜,逼不得已的,可是顺王……怎么日子也挑得这么急?”
“你们懂什么。”太子妃瞟她们一眼,“就要出秦王的孝期了,这一年过得实在不吉利,陛下是想藉顺王的婚事喜庆一下,而且他年纪也不小,再拖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娘娘说的是。”
太子妃却有些头痛,汾王的婚事,是宁嫔操办的,太子看重顺王,对他的婚事肯定上心,可是太子事忙,顺王这事,肯定是要落一半在自己身上的。
“禀太子妃,金嬷嬷求见。”金嬷嬷是如妃当年留下的老宫人,一向在太子身边侍候着,太子开府之后,就将她一并带出宫来,不过她仅在太子妃刚进门那会儿,曾提点过她一阵子,后来,金嬷嬷就像道影子似的,住在太子充作内书房的小院里,管着内书房的一应事宜。
不想她今日竟会出来见自己?
“可知金嬷嬷何事找我?”
来报的小丫鬟摇头不知,太子妃只得让人将金嬷嬷请进来。
金嬷嬷也不跟太子妃纠缠,明言道:“听闻陛下为顺王的婚期择定日子了?”
“是。”太子妃不由有些侧目,这老太婆的消息真露通。
“老婆子不才,想自请为娘娘分忧。”金嬷嬷恭敬的道。
“你……你想帮顺王操办婚事?”太子妃愣了下,道:“可这事未必会落到我身上。”
金嬷嬷微微一笑。“娘娘端庄娴淑,陛下甚为看重,皇贵妃连丧二子,此痛非比寻常,之前请她为汾王择妃,已如是在人伤口洒盐,陛下仁德,断不会再委由她来操办顺王大婚,德妃、贤妃等人就算想,陛下也不好让人越过皇贵妃,最好的人选,就是娘娘了。”
太子妃笑着倚在椅中,看着眼前金嬷嬷,金嬷嬷年约五十,却保养的好,年轻的时候,应是个美人胚子吧!只可惜,她们跟的主子出了事,她们这也没了盼头,幸好还能跟在皇子身边侍候着,不过,如妃去时,身边应该还有一批人吧?
太子妃想到金嬷嬷管着太子的内书房,心里头就有些怪怪的,觉得应该与自己最亲的人,却是有什么地方是不让她知道的,也不许她碰的。
金嬷嬷看着太子妃的脸色数变,心里微叹,觉着有些遗憾、有些难过,太子对太子妃不可谓不好,但,太子妃毕竟年轻,有很多事情只看表面,未及深思个中缘由。
她住在内书房里,因管着一些事情不好擅出,这一位面上看似对自己恭敬,几次想刺探,自己应付她几句,她便记上了,再见到她,总是淡淡的,让人亲近不起来。
想到在永宁山庄的几位老姐妹,信里提到那位准顺王妃,金嬷嬷不由笑了起来,听说那是个挺贴心的姑娘,知她们有风湿,每个月总会拖黎内官回去时,给她们备了药。
她们这些在宫里待久的,见着人总是防着三分,胡嬷嬷她们在信里,对她却透着股亲热劲儿,所以她得知顺王将大婚,便忍不住想借机见见她。
太子妃瞧着金嬷嬷良久,才轻声道:“若父皇交办下来,可就要劳烦嬷嬷,与我分忧了。”
金嬷嬷恭敬的道:“谢娘娘。”
第四百零二章 佳期 三
婚期订在十月初三,皇帝令太子夫妻操办顺王的婚事,蓝府得知消息后,老太爷夫妇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蓝老夫人也开始加入筹备慕越婚事的行列中,大夫人等人稍松口气,有老夫人在上头坐镇,她们算有个主心骨了,顾嬷嬷虽忙着教导慕越关于宫廷中的礼仪、应对,但遇上老夫人她们有什么决断不了的,总会来找她帮拿主意。
至于男方那边,有太子妃管着,内府的人川流不息的往太子府走动,就有朝官上书,请太子夫妇移居东宫。这事之前就有人提过,只是碍于秦王死在庆毓宫,皇帝压着不理,太子夫妻也无话,才被搁置下来,不过现在秦王的孝期都快过完了,太子也该挪窝了吧?
再说皇宫里头,那座宫内没死过人啊?
堂堂太子还在意计较这个?
这一次皇帝还是没表示意见,太子却有个正当理由,太子妃要帮打理顺王的婚事哪!住在宫外头,她要去顺王府方便。
理由很正当,但宁嫔不也同样为子操办婚事吗?可人家在宫里都能办得有声有色的,就有人跳出来说,那怎会一样,汾王的新房可是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