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罚罚俸就完了的小事,祖母把朕叫过去,朕也不能拂了祖母的意思,不过这件事若是这么糊弄过去也不好。”皇帝想的是,如果这次放过了,以后那些官员还以为他默许了呢,更肆无忌惮。
刘公公笑着出了主意:“其实罚归罚奖归奖啊,皇上。”
皇帝转过身子看着他笑道:“这怎么说?”
“郑国夫人借其夫之官位以权谋私,这个该罚,以儆效尤,不过她是为救表嫂,千里传药孝悌友爱,此该褒奖。”刘公公看着皇帝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道。
皇帝一拍大腿,说道:“对啊,朕要赏罚分明,就这么办。”
当罚俸加上奖赏的诏书发到凉州的时候,李湛和涵因也收到了宋国公府和靖国公府的信,感谢涵因为治疗萧若华出力,并且说被弹劾一事觉不会让唐国公府一家承担。四大国公府虽然一直有联姻关系,但是在朝堂上分属不同派别,关系若即若离的,保持着一种微妙-的默契,既不能让皇帝轻易动他们,又不能让皇帝感到忌惮。
这次的事情一下子牵扯了三家,虽然一般情况下,他们并不会管李湛怎么样,但是这个时候如果李湛被弹劾倒了,三家的面子一起丢,以后,也许就会有人得寸进尺,而且他们不说话,会显得不仁不义。
所以这次连宋国夫人都出面了。
涵因把信放到一边,拿起李湛带回来的那张弹劾折子,看了一遍,笑道:“这人文采也不怎么样,我还以为他有什么惊世宏论呢,也不过是拼凑来的,‘古人云: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气泄针芒……,这不是抄人家陈宠的原话么····`·”
李湛笑道:“年末了最后一个月,他们怕是要凑十篇八篇弹劾折子上去,你以为他们还会琢磨章句啊。现在都是凑数的。只不过朝中有人刻意整我,所以一有点什么事就阄得满城风雨的。”
“这样也好,这次萧家都出面了,以后他们也得收敛点。”涵因冷笑。
“我还当皇上就把这事抹过去算了,没想到弄成一赏一罚,罚俸半年,赐银百两。”李湛笑道。
“皇上是要敲打你的,只是其他几家的面子也要给。所以就弄成这样了。应该说这叫恩威并施。”涵因笑道,过年给李湛添堵,简直一定是皇帝的风格。
李湛冷笑:“呵,随他吧,反正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甭管敲打还是安抚,受着便罢了。”
这些日子,天气干冷,不停的有冷风吹袭,却没有半片雪花掉落下来。这样的天气很容易生病。如李令辰这样的小孩子。
令辰发烧了,晚间忽然发起的热,一摸小额头,烫的要命。涵因急坏了,赶紧命人急请郎中,郎中开了药,可令辰吃了药却总是吐。
结果郎中也没有办法。涵因着急得嘴上起了泡,火燎燎的疼,却顾不得这些·整天陪在儿子身边,不停的用冷毛巾放在他的额头上,给他降温,并且把酒拿出来·涂在手心、脚心以便降温。
早晨起来,令辰的烧会退下去,那时候他便跟平时一样,瞪着乌溜溜的眼睛,趁着奶娘、丫鬟不注意,到处爬,但到了晚上·烧又发起来,整个小脸都变得蔫蔫的,眼睛也变得没有神采,让人看着好心疼。
涵因想了好几种办法,给孩子把药喂进去,但过一会儿就呕了出来,小脸憋得紫红,令辰刚刚会说话·只会说“妈妈”“娘娘”“爹爹”这种简单的词汇,难受的时候就不停的叫,叫的李湛和涵因心都快碎了。
涵因怨自己·上上辈子怎么没好好学学儿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不过,其实就算她学会了儿科,在这个时代也没有能够用的药物。
正在涵因和李湛着急之际,忽然府外来了一个游医,说自己是神医路敬宁的师兄,声称自己能治好李令辰的病。
涵因心里一动,这人不会是提出用雪莲给萧若华治病的那个人吧,他怎么会到了这里,不过想想·此事已经过了一个月,他从长安那边到凉州也差不多需要这个时间。于是忙让人请进来。
来人是个仙风道骨的老者,头发都白了,但双眼明亮有神,让人见之忘俗,涵因一下子明白·为什么老太太、大太太会让他给萧若华看病了。
李湛和涵因一起见的他。
“先生若有办法,还望不吝赐教,湛夫妇不胜感激。”李湛说道。
这人却是个怪脾气,理都不理李湛,对涵因说道:“我听说陇右有传言,夫人是菩萨转世,有医千百人之能?据说同样一场大战下来,西北大军从前少死一半的人。夫人可有什么神通在身。”
涵因说道:“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我若有这个本事,为什么不把自己儿子的病治好。我的那些雕虫小技,也并不是什么秘密,先生若想知道,回头随我去伤兵营走一趟便知道了。先生可否先去看看犬子。”
游医笑道:“呵呵,这是自然。”于是跟着李湛涵因进了内堂。
看过之后,游医笑道:“敢问小公子是否一吃药就吐?”
涵因点点头:“是,所以什么药都用不了。”
游医又看了看先前的方子,笑道:“我先要给他施针,再开方子。吃上两副就应该差不多了。”
涵因点点头:“但凭先生处置。”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那游医捋着胡子笑道。
“先生请说,莫说一个要求,就算是十个百个要求,我们夫妇也会尽力满足。”涵因说道。
“也没什么为难,我只想在夫人说的伤兵营里谋个缺,有些事情要借都督和夫人之力。”游医笑道。
李湛和涵因自然是忙不迭的答应了:“先生若愿意屈就,李某和拙荆求之不得。”
“我也不会多待,该走的时候自然会走。”那游医笑道。
“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涵因问道,说了半天都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
“在下姓孟。”那游医只说了个姓,便不再答了。
李湛和涵因知道他不想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便不再追问。
那人当日便给李令彦施了一次针,李令彦果然不吐了,又服了药,当晚便不再烧了,又施了几次针,喝了三服药,便全`好了。
李湛跟涵因感激不尽,自然对孟先生的要求无所不应。
涵因亲自待她参观伤兵营,给他讲解伤兵营处理伤患的每一道流程,涵因便随口问道:“先生对伤兵营有什么建议,请不吝赐教。”
孟先生毫不吝惜自己的夸赞:“原先听说西北大军得了夫人的护佑,伤亡减少,还以为他们夸大其词,要么就是装神弄鬼,如今看来,却是夫人天纵才,相出这些法子,在下佩服。”
“先生过奖了,只是不知道先生来此,所谓何事?”涵因又问。
孟先生的表情一下子严肃起来:“我观近日之气候,以我的经验,西北快要发生大的疫情了。”
正文 第五百零七章 春日
涵因听了孟先生的话,也吃了一惊,说道:“先生何出此言啊?”
“夫人一定以为老夫在妖言惑众,不过夫人没有发现,这一年入冬之后,天暖,西北无雪,夫人可记得《礼记月令》所说:仲冬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如今不是正合此天时。”孟先生说道。
涵因知道他说的很有道理,古人经验总结出来的时令、天象、五行都是很准的,于是问道:“那先生觉得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老夫来这里,就是想要看看夫人如何控制伤患,以此为借鉴,找出控制疫病的办法。”孟先生说道。
涵因想了想后世控制的手段,说道:“疫病又叫时气,因此必然是经口鼻扩散,如果能先一步把发病之人隔离开来,也许就能阻止传给其他的人。还有,有些是因为鼠。如果是鼠疫,那就是天地间的一场浩劫了。”
孟先生说道:“老夫也这么想,所以希望都督和夫人能够早作预防,造福黎民。”
李湛说道:“可是如果没有大疫发生,岂不是劳民伤财。”他是有疑虑的,毕竟如果没有大疫,又建了这个,浪费钱财不说,还会落了别人的口实,什么以百姓之血汗沽名钓誉之类的。何况,他能不能在凉州继续呆下去还是另一回事呢。就算会爆发疫病,那也要等到明年的春夏。说不定自己已经被调走了。
孟先生看着涵因,知道这位夫人说话有分量,希望她看在自己帮她救了儿子的份上说句话,一般来说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