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举荐左散骑常侍杜胤。”陆宪回道。
还没等他说完,李明哲便驳道:“杜常侍乃门下省职事官,去年刚刚调任,还没到半年又调武职,哪有这样的道理。况且军中又不是没有带兵之人。”他特意不说杜胤的爵位,而强调他的职位。
陆宪说道:“皇上,臣举荐衡山侯一来他曾领过兵,二来去年他在平定汴州民乱中立了大功,对民乱更有经验。”
下面的官员纷纷附和,皇帝皱了皱眉头,对着靖国公问道:“崔爱卿以为如何?”
靖国公奏道:“杜胤有经验,定能胜任,臣附议。”
皇帝犹豫片刻,终于下定决心,说道:“那就……”
这时大殿太监急匆匆跑进来,向当值的内侍耳语几句,内侍不敢打断朝议,在一旁躬身向皇帝示意。皇帝看见了,问道:“什么事,说。”
内侍呈上一份文书:“皇上,郑州的加急文书。”
皇帝脸色有些发白,难道是那些流民终于忍不住造反了?他打开文书看了一遍,脸上由白转红,眉头也舒展开来,忽地大笑道:“好好好,郑州刺史蒋忠奏报,当地大户踊跃捐粮,司马李湛以身作则,到城外督促赈米发放,已经安抚住了流民,管城外修了一个临时的驻地,现在已经将流民安置妥当,这个事情处理的不错。”
大臣们又开始忙不迭的称颂皇帝英明用人得当。
皇帝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来,他笑道:“要好好的论功行赏,李湛首功。另外立了大功的就是沛国公郑仁,听说恒昌米行是你家的产业,此次赈济灾民,你家公子主动提出捐粮,而且出粮最多,你说朕该如何奖赏你。”
郑仁闻听此言浑身一震,见所有人的眼睛“唰”的一下朝向自己,赶忙出列跪下:“为皇上分忧是臣的本分,微臣不敢居功。”
在形形色色投来的目光中,郑仁只觉得陆宪和杜胤的目光尤其刺眼,不知道为什么,额头上竟渗出细细的冷汗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六章 解套
郑州管城,李湛坐在恒昌米行总号的厅堂里,悠哉悠哉的喝着一碗米粥。
郑锐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抬头看着堂上一块上书“惠民济世”四个大字的匾额冷笑:“李司马做得好买卖,一块匾额就换走我们一仓库的米。”
李湛把那粥吃的干干净净,掏出帕子抹抹嘴,方笑道:“只是借么,再说你也答应了,过两天官粮到了自会还你,放心,一两都不会少的。送你这么大一块匾,吃你家一碗粥还不成么。我已经让蒋刺史上奏的时候将沛国公和公子的善举大大的表彰了一番,等皇上的恩赏下来,说不定你那国公世子封爵也就定下来了。说起来,你还真该请我喝酒。”
“要知道打劫军粮可是死罪!”郑锐咬紧了牙,恨声道。
李湛把帕子塞了回去,皱着眉点了点头道:“嗯,的确如此,那帮贼人实在胆大妄为,竟敢偷盗皇商米库,还好被我们巡逻的士兵碰到了,要不然丢失军粮的罪过,恐怕就是郑家也承担不起呀。”
郑锐冷笑:“说起来这么多天了,李司马竟连一个贼人也没抓到。真是让人不敢相信,捉住汴州民乱匪首的李司马竟然也会束手无策。”
“贼人狡猾,外面又乱,他们混在流民里面,自然不好察觉。倒是贵米行有那么多家丁护卫守着,竟没人看见那些贼长什么样。”李湛似颇为无奈的叹着气。
郑锐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只好“呵呵”了两声:“高手不在,被小人所乘,既然这米在被李司马的人查获,那也应该物归原主才是。”
“这两日不太平。恒昌米行都出了事了,自然不能把米粮放在这么不安全的地方,少不得军中的兄弟要辛苦几日了。”李湛笑呵呵的打着哈哈,吃到嘴里的东西怎么可能再让他轻易吐出来。
郑锐也知道让他交还回来是不可能,冷哼一声:“照李司马看,那些贼人是把迷药下在了什么地方,才让把那么多人一起都迷倒了?”
“无非就是水和米吧,说起来贵号经营入口之物。更是要格外小心啊,这事要是传出去,恐怕只有我敢吃你家的粥喽。”说罢,李湛站起身,掸了掸衣服,便起身告辞了,走到厅堂门口。又回过身来冲着郑锐笑道:“这玉田碧粳米果然是碧粳米中的精品,配上这越窑的青瓷更是相得益彰,让人胃口大开,多谢了。”说罢优哉游哉的走了出去。
郑锐盯着李湛离去的背影,脸上的僵笑渐渐抽动起来,一手将那翠色的菊瓣纹花口青瓷碗摔在地上。
此时身在郑仁下了朝。顾不上回府换衣裳,直接来到陆宪府。陆宪却闭门不见,他只好怏怏的回了府。
次日便接到了儿子郑锐的书信。上面说流民本已经饿的忍无可忍,李湛便果真如前所料,找到了恒昌米行借米赈灾。自己便依计行事,假意推脱不过,同意借米。之后便提出,只能在城内发米。以引流民进程。并且安排好了人手,伺机挑动流民哄抢。
谁知李湛竟不知用什么法子,让米行的人尽数被迷药迷倒,因武功最高的无剑被派回长安传信,米行这边没有高手坐镇。于是中了招。那些人连夜把米仓洗劫一空。照李湛的说法士兵巡逻时恰巧碰到了贼人,贼人见到官兵便把米丢下一哄而散。士兵们不知哪里来的米,便扣下了。带回军营,后来才知道是恒昌米行准备出来赈济灾民的米,李湛说为了避免麻烦,查点之后就不再送回米行,而由自己发放。第二天一早便敲锣打鼓的送来一块“惠民济世”的匾额,还拉上蒋刺史上表请功。现在流民有粮吃,恐怕暂时不会闹了,不过灾民们聚在一处,鱼龙混杂,已经派人潜伏在里面,另寻时机闹事。
郑仁拿着信,匆忙赶到陆宪府。将信递了进去。过了好一会儿,陆宪才同意见他。郑仁一进厅堂才发现杜胤也在。
陆宪半眯着眼睛,望着房顶,也不理他。
“沛国公有个好儿子。”杜胤忍不住先开口出言讥讽。
沛国公擦擦汗:“犬子的失误,不过他已经在尽力弥补了。”
“指望贵公子,哼,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杜胤冷笑。
陆宪开口了:“好了,毕竟还是个孩子。况且开始也没全指着那边,谁想柳正言、薛进这两个老匹夫这么奸猾,让我们两头都落了空。现在汴州仓的官员因搬迁交接,都在管城,要赶紧把其中紧要人物处置了。再让其他的人都闭嘴。想也出不了什么事”
杜胤又重重的哼了一声,答了声:“是。”
分别多日的郑钦,终于回府了。靖国公那边只依之前的说辞,说是碰上了同窗,到对方府上叨扰了几日。
“三哥这些日子辛苦了,怎么瘦了这么多。”涵因听到郑钦派人送信说今日回来,便一直在哥哥的院子里等着。
“我没事。”郑钦笑呵呵看着妹妹,看得出他虽有疲累之色,但精神很好。
郑钧问道:“你是和薛帅一起回来的?”
“我马不停蹄,又抄了近路只花了十多日便从郑州奔回了大军。见了薛帅,原来薛帅前两日已经接到了李司马的信,已经知道了一些事情,看了哥哥的信,当下便有了对策。他让我顶了驿夫的身份,急奔回长安给柳老尚书捎了信,一路沿途换驿马,三日便到了长安。你们回长安的时候,我就在柳老尚书家。歇了两日又替柳老尚书跑了趟管城。这又紧赶慢赶回了来。徐伯就不行了,他到了军中就走不动了,也没跟着薛帅回来,这会儿才刚刚到呢。”
“哥哥可是累坏了,那就赶紧好好歇着吧。等歇好了,我再来看哥哥。”涵因便要走。
郑钦忽然想起来:“哦,对了,李湛让我谢你呢。”
“谢我?”涵因奇道:“为什么谢我?”
“嗯,没错,是谢你。咱们堂兄果然出了损招,想把流民引到城里,然后再伺机鼓动他们哄抢。的亏上次见面的时候,你就提醒过,说他们必然有人作乱,他预先做了准备。终于应付过去了。”
涵因笑道:“我一个小女子能想到,他为官多年又怎会想不到。许是看着哥哥们的面子,顺便夸一夸我。何必当真呢。”
“哎呦,咱们兄妹之间就不用谦虚了,我的好妹妹这么聪明,连男子也比不过的。”郑钦说着话,就开始迷迷糊糊了。看样子是连日紧张劳累,此时这根弦松下来,疲劳就袭了上来。涵因忙叫丫鬟过来伺候他睡觉,自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