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老夫人也不断念着“阿弥陀佛”。
书瑶惊疑地看了柳妈妈一眼,这么快?柳妈妈不是刚刚才放了信号出去让人传播“小道消息”吗?她以为最快也要明天中午左右才能有点动静呢。
柳妈妈轻轻摇了摇头,她很确定,这不是她的人做的。很明显,还有人在盯着慕容府。
此时,皇宫的御书房里。皇上看着跪在地上哭泣的丽妃,脸上是不可捉摸的“深意”。
在丽妃快扛不住的时候,皇上轻叹了一声:“既然提前回来了,就抱病吧,以后不要再出雎鸠宫一步。”
丽妃的呜咽声嘎然而止。张了张嘴,看到皇上那双似乎能洞察一切、此刻明显带上厌恶的眼神,又闭上了。她想到今日离宫前,皇上那句“莫名其妙”的问话,心越发地虚了,脑袋却清明起来。
想明白了一切,丽妃很庆幸皇上只是禁了她的足。她相信,若不是因为一双儿女,皇上很有可能让她去住冷宫了。
果然,皇上冷冷地说道:“为了六丫头和小九,你还是留在雎鸠宫里多念些经比较好,至少也能求个心安。以后每月十五,你可以见他们一次,其他时间还是好好念经反思吧。”说完扔了一张纸过来:“回去自己抄一遍吧。”他真是一刻都不想再看到这个女人了。
丽妃木木地拾起一看,是一份与慕容紫烨断绝关系的声明。
……
待丽妃被人送回雎鸠宫,皇上长长叹出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这场大戏,最终还是要由他来决定结局。皇上很佩服自己,竟然有耐心跟这些人玩到最后。
皇上嘴角扬起一丝冷笑,慕容尚书谋算了一生,所为何来?君臣一场,或许慕容尚书应该感谢他这个君主为他惩治了不孝不义的儿女。
自从上次宁王(大皇子)带着九皇子在皇上面前向书杰讨要“灵丹妙药”,“幽冥”就盯上了慕容府,慕容紫烨整日忙忙碌碌地做着各种准备,却不知道自己身后一直有一双眼睛盯着。
当皇上看到幽冥的报告,知道宁王弄来了“苟活”给慕容紫烨时,冷笑连连,这就是他的儿子、他的臣子,为了利益,人伦天理都不顾了,忠孝都抛之脑后。
皇上当时幽幽说了一句:“为了他的野心,如果有机会的话,想必他也会非常乐意把‘苟活’用在朕身上吧?”
吓得唯一的“听众”大福子赶紧噗通跪下:“圣上有神灵庇佑……”
这几个月,皇上一直冷眼看“大戏”,等着看慕容府怎么唱结尾。所以,当丽妃从皇后那里得了出宫牌,双眼红肿、无限哀伤地出现在他面前辞行时,却一点儿也没有引起他的怜惜。
当时他只是幽幽地问了一句:“现在才去吗?会不会晚了点?”
丽妃怎么能想到皇上话里的“深意”?只能懵懵地答道:“臣妾毕竟是后宫嫔妃,郎中确定父亲无法救了,才通知臣妾,希望臣妾能出宫再见父亲一面。”
……
第二日一早,围在慕容尚书府门口丢臭鸡蛋烂菜叶的人们迎来了宫里传旨的太监。
传旨太监首先大声宣读了丽妃娘娘亲笔写的声明,摘清了丽妃与“苟活”事件的关系:丽妃娘娘惊闻父亲死亡真相,不能容忍兄长慕容紫烨大逆不道的恶行,当众声明与慕容府断绝关系。
接着是皇上的圣旨,令慕容府迅速安葬慕容尚书。慕容紫烨不孝不义,品性败坏,剥夺官职,永不起用,慕容府这一支三代以内禁止为官,不能参加科考。
因为慕容紫烨毕竟是在慕容尚书死后给他下的毒,不算杀人,没有罪名可套用,只能是道德上的惩治。
慕容老夫人惨叫一声,两眼一翻,向后晕死过去。
慕容紫烨安安静静地跪坐在原地,没有表情,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昨晚,他就已经想到这样的结局了,还有什么好惊讶?
慕容紫烨的弟弟以及两个庶弟不服,大呼冤枉,说他们并不知道“苟活”一事。宫里来的人轻蔑地冷笑了几声:“慕容府没有分家,作为儿子,长长数月时间里,你们连自己的父亲死了没死都不知道?还配为官?配入仕?”
传旨太监一行摘下“尚书府”的招牌,踏了几脚,才扬长而去。
围观众人大呼皇上圣明,此等不孝不义之人,岂能为官高高在上?像慕容紫烨那等牲畜不如的混蛋就该自裁,向自己父亲的在天之灵告罪。
义愤填膺的人、以及曾经受到慕容府“欺负”的人都纷纷冲了上去,狠狠地踩踏那块“尚书府”的门牌。现在的慕容府,同他们一样是市井小民了。不,他们的子女只要努力,还有科举出仕的机会,慕容府可比他们不如。
人群外,一辆素净的马车悄悄地停在角落里。一早刚刚从庄子里赶回来奔丧的贾巧娘一脸震惊和意外,怎么会这样?“苟活”的事除了丽妃和慕容紫烨,就只有她知道,怎么泄露的?
贾巧娘昨晚刚刚得知自己报了部分大仇,高兴得一夜没睡,只是惋惜没有如愿将甄府的酒楼拿来,还有,竟然让朱氏肚子里那个孽障逃过一劫。
贾巧娘暗骂秋菊(慕容芷的贴身丫鬟)的动作太快了些,破坏了她原先的计划。现在慕容芷这颗棋子废了,慕容府和甄府的关系也断了,她还得另外想办法在甄府埋设毒桩子。
无论如何,她一定要让甄家万劫不覆,只有那样才能平息她心里的仇恨。
她昨晚一直在兴奋地计划着将如何继续,却没有想到,在她兴高采烈的同时,慕容府里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市井小民”?人群中零零碎碎的字眼从马车外传来,贾巧娘喃喃念道,难道她又要回到没有权势倚仗的生活?那她还怎么报仇?她的两个儿子将来如何做人上人?
贾巧娘这边还在愣神,马车外又再次传来嘈杂的声音:“让开,让开,慕容紫烨,你这畜牲不如的混帐东西,我们于家瞎了眼,才会将妹妹嫁于你,快快签了这和离书,从此我们于家与你们再无任何瓜葛。”
正文 第341章 赠药(二更)
慕容府不敢耽搁,一来,皇上圣旨“迅速安葬”;二来,为了能留下慕容尚书的骨灰带回祖坟安葬,慕容紫烨终于还是决定将尸体送去寺庙里火葬。
大周朝的人过世后,多是土葬,讲究“入土为安”。但因为佛教的盛行,仍然有很多虔诚的佛教徒选择火葬。
佛教的信仰,不仅使其门下僧侣死后采用火葬之法,而且寺院往往还主持火葬,大力宣扬火葬,并免费为百姓办火葬场,即化人亭,埋葬各类无主尸体,以来普渡众生。
因此,火葬在大周并不是惊世骇俗的事情,此刻对慕容府来说,还能让他们留下慕容尚书的骨灰,带回大名府去,这恐怕是他们现在能做到的唯一能弥补、安慰慕容尚书在天之灵的方法。
火葬那天,已经和离回于家的于曼莲也出现了,同僧众一起为曾经的公爹慕容尚书诵经,倒是为她自己挣得了不少同情和赞誉。
于曼莲很感激她的两位兄长没有抛弃她,虽然她再次成为了“莲居士”,总还是官家人,也不用陪着慕容府的人遭到世人唾弃。在火葬那天的出面,更是让善良的人们完全将她从那龌龊的事件中洗脱出来。
不过,人总是喜欢比较的,有人在谈到慕容府前后三位大夫人时,突然“恍悟”:“甄氏出身最低,却最是旺家旺夫旺子女,是有福之人;小丁氏就别说了,绝对的灾星啊,连生下的子女都是;至于莲居士,那个所谓有福气的人,好像也没有什么好表现嘛?既没旺夫、成亲三年了也没生个一男半女,呃,也许只是她自己有福吧?夫家出事了,还能和离回娘家去。
连着几日躲在自己院子里“念佛”的于曼莲好不容易平复心情,取了自己的绣品去寻两位嫂嫂联络感情,就正好听到了这一番比较:
“啊呀大嫂。小姑跟人家甄氏能比吗?人家死了还能被追封为一品候夫人呢。再看看人家的孩子,啧啧,福星郡主、雍亲王府准世子妃。我们家小姑成亲也三四年了吧,却……”
“行了行了,你也别泛酸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好过那个小丁氏不是?老爷和二叔可都是很心疼这个妹子的。好在小姑本身名头上没有什么损失,在府里呆着倒也没什么影响,以后让她几个侄儿养着就是。”
……
于曼莲一脸苍白地退回到自己院子里,身后的亚心、圆心两个贴身大丫鬟紧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