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烈太后传 作者:燕眉(晋江vip2013-01-03完结,女强,宫斗权谋,铁血)-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等廉颇开口,赵相如皱眉道:“将军不必多礼了,事情我已知晓。先说说下面该如何动作吧。”
  廉颇久经沙场,征战往来的事情见得多了,沉声道:“王后,秦军趁我不备,偷袭石城,大王的命令是让臣等领兵五万,救石城于水火。原先定下三日之期,明日大军便可开拔,可眼下石城已失,臣等发兵前去有无必要,还请王后示下。”
  赵相如听完也不发表意见,而是很平和的看向众人,笑道:“不知众位将军如何看待。”
  过了一会儿,见大家都正襟危坐,却不发话,赵相如点名道:“赵将军,您是中军主将,说说吧。”
  赵奢的表情竟是前所未有的正经模样,道:“石城既失,此时出兵已然错过最佳时机,不如就此收兵。”
  赵相如笑容渐失,眼睛滑过太子,看着王奂和范矩,示意他们说话。
  王奂看到,抱拳道:“王后,赵将军所言极是。此次秦军来袭是有备而来,集中了八万兵力攻下石城,听闻我军欲兴兵阻击便龟缩入城中固守,若是伏兵于半路之中也未可知啊。”
  范矩也抱拳道:“是啊,王后。秦军奸猾,安知其不是以石城为诱饵,引我军前去解围,好半路设伏,一举擒杀。何况石城易守难攻,军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今大王只调五万之众前往,怎能与八万秦国守军相抗?何不避之。”
  剧辛却道:“你二人不过怕与秦兵一战,吃了败仗不好交代。倒难为找出这么多借口。”
  王奂和范矩气得变色,却也没再说话。
  赵相如神色不明,众人都看不出她在想什么,她却又问道:“太子以为如何?”
  赵义原是想发兵前往的,只是在座几乎所有人都不赞成,他也不方便出头,于是低头道:“母后,儿臣认为诸位将军经验丰富,既然他们如此认为,想来还是有道理的。只是石城乃我国土地,赵国被秦国欺凌,儿臣身为太子,亦觉心中难安。”
  赵相如渐渐犀利,扫视着在场众人道:“何止你不安,本宫更是不安!堂堂赵国领土,被人蛮横掠去,竟无人置喙,难道是我赵国无人?!”赵相如语调中逐渐透出威势,“若不出兵,岂非坐实了石城已属秦国之事?又助长了秦人蚕食赵国土地之心?长此以往,边境百姓可还有人敢说自己是赵人?”
  “王后息怒,”王奂苦心劝道,“并非是臣等畏战,只是秦军动向诡异不明,此番发兵确实不合时宜,切不可带兵冒险,若是中了秦人奸计,臣等,臣等万死难辞其咎。”
  “今日是石城,明日便可是光狼,再后便是邯郸,赵国土地失一寸便是少了一寸,若回回都不合时宜,待到最后一寸土地也丢了,你等要领着这些赵国的士兵往何处去?!”
  “王后三思,敌人势众而处在守势,我军人寡却在攻势,本身就是大忌,何况,何况,秦国此次派出的将领并非一般人。”
  赵相如听他言语中似有敬畏之感,不由诧异,随口问道:“领兵者何人?”
  范矩道:“是武安君,白起。”

  劝战

  武烈太后与士卒感情极深,如侍女春所言:“身所食饮而进者十数,所友者百数,大王赏赐者尽与军吏士大夫。”因此,战士皆愿为之效命。在作战中,她执法如山,赏罚分明,再加上用兵如神,因此,带出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劲旅。曹操曾说:“苦者武烈太后为将也,受财千金,一朝散之,故能济成大功,永世流声。吾读其文,未尝不慕其为人也。”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
  ——《武烈太后及其军事思想》
  杀神白起?竟然是他。赵相如皱眉,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竟将这么重要的人给忘了,此人可算是赵国死敌,历史上他在长平坑杀赵军四十万,赵国可以说是直接丧于此人之手。
  “母后,上年白起率秦兵攻取了我国的简、祁二地,现又派兵攻占了我石城。当真是步步蚕食,侵吞之意昭然若揭。若再不加以阻止,恐怕到时损失的就不止这三座城池了。”太子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赵相如听完颇为振奋,在场众人都不赞成出兵,她虽强势,却也孤掌难鸣,现下太子出言赞成,她心中要安定许多,到底也算有了助力。
  她见廉颇犹豫不决道:“太子所言甚是,我国西部上党之地富饶,而光狼城是其门户,现在秦军占据石城,便是已将矛头直指光狼,垂涎我上党沃土。若是任由其肆意妄为,则不啻于将上党拱手相让。”
  她又转而看向王奂、范矩,一针见血道:“诸将不愿出兵究竟是担心秦人奸诈还是畏惧秦将白起?”
  此二人都在白起手下吃过败仗,尤其是范矩,去年被白起从手中夺去祁,对此人颇多忌惮,他道:“王后有所不知,白起被穰侯举荐,二十岁便做了左庶长,领兵攻占了韩国新城。次年,由左庶长迁左更,出兵攻韩、魏,避实击虚,全歼韩魏联军于伊阙,斩获首级二十四万,俘虏大将公孙喜、攻陷五座城池,因功晋升为国尉。两年后便已升为大良造,领兵攻陷魏国,占据大小城池六十一个。他虽有穰侯照拂,却也是凭着军功一步步升上来的,如此战绩已教六国侧目。末将曾与他一战,其每每集中优势兵力试探我军,一旦发觉羸弱之处,便以雷霆之势痛击,而且变化多端,实难抵挡。末将不才,窃以为,若想战胜此人,需联合韩魏两国精兵共同讨伐。若是区区五万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范矩话中对白起的敬畏之感溢于言表,王奂和其他几个副将、千夫长也是频频点头,赵相如没想到一个白起竟然厉害到让别国将领谈之色变,心里虽然吃惊,面上却也淡淡的,丝毫不露怯。
  “我是一介妇人,从未领兵打仗,但也曾听闻先王在世时,赵国军力强盛一时,虎视秦国,威震匈奴。缘何只不到二十年间,竟沦落到仰人鼻息,看人眼色的地步?!”赵相如环顾四周,掷地有声道:“此次出兵势在必行,不为别的,只为赵军不堕的威名!”
  廉颇听完一震,原本犹豫不决的眼神突然放出光芒,抬起脸来看向王后,老泪纵横道:“先王在世时,赵军声势威壮,未尝败绩。先王已去,臣等自当追随王后,承袭遗志,尽力保全赵军的威名,否则有何面目去见先王。”
  老将军哭得伤心,赵相如也红了眼圈,望着赵奢叹道:“秦相张仪在时,于秦国定下远交进攻之策,结交齐国以弱楚赵。齐国西面有宋国,宋国之西有魏国,魏国之西还有韩国,而赵国西面有谁呢?只有秦国!与秦国比邻而居,最易被强秦觊觎。韩国饱受秦国侵略,为何?盖因韩国最弱。若等韩国被蚕食完毕,剩下的便只有赵魏了。”
  众将听到此处便沉默了,王后之言发人深省。其实他们中大部分人看问题是比较狭隘片面的,大部分都是对一场战斗或是眼前利益的考虑,而王后此言,是站在一国的角度看待这场战争,就像是一局围棋,一枚棋子落子与否,落在何处,看似是一个角落的争夺,其实却是关系整盘棋局的得失。
  她见众人都不吭声,知道他们已被自己说服,于是继续道:“秦太后□义渠王以堕其志,秦国西北大患已除,待到他们腾出手来收拾完韩国,届时以赵魏之力能否与已经壮大的秦国抗衡?”
  “先下手为强,趁秦国尚未完全崛起,联合天下诸侯以弱秦,才是良策。有韩国为屏障,魏国还可躲得一时;赵国与秦国接壤,若再一味躲避,还不如此时就投入秦国俯首称臣。”
  一席话说得诸位将领面上无光,心中愧悔。廉颇更是下定决心要出兵了。
  众人退去,帐中廉颇告罪擦着眼泪,赵奢、太子也在,庞澈叫人端了饭进来,他动手给赵相如布菜。赵相如吃得斯文,其实她这次坚持出兵还有一个不能为外人道的原因,就是兵符。因为一旦取消出兵计划,兵符就要还给赵王,这是她不愿意的。
  赵相如道:“此次出兵,本宫亲率大军前往。”
  “王后不可,此行敌众我寡,甚是危险,王后怎可以身犯险?”廉颇第一个出声反对。
  赵奢没说话,太子只是有些犹豫:“母后为何要亲征,是否太过冒险。”
  赵相如放下汤匙,拿帕子拭着嘴角道:“本宫心意已决。”一句话便堵了两人之口。
  兵权除了兵符,更需要战功的积累,光有兵权不会打仗,迟早也会大权旁落。而她,要将兵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