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陪嫁通房重生记+3番外 作者:月照流霜(晋江vip2013-10-06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氏老两口听了,自是感激不已,满口答应。

    说一千道一万,林氏其实是真心替他们老两口着想,是感念他们老两口对韵秋的好。让韵秋从郭家发嫁,那郭家就是韵秋的半个娘家了,这是摆明了以后要让韵秋多照看老两口。

    韵秋就先回了大槐庄,等婚礼的时候再回到郭家。

    韵秋家没啥和厚的亲戚,除了林大可添了一份厚妆,其余的都是村子里平日有来往的人家,你送一块布,我送一双鞋垫的。

    朱大娘亲自送了几尺尺头过来,林氏欢欢喜喜的接了,两家又恢复了亲热。

    按风俗,女方是在吉日前一天安排答谢宴,还要让客人看新客。新客,就是新女婿的意思。

    李家客人不多,除了林大可和小儿子林宝柱,其余都是村子里相熟有来往的人家。初七这天,李家院子内外摆了四五桌酒席,吴掌柜陪着新客夏子睿来的,镇上的罗家大女婿田大乾引的路。

    “哎呦,高头大马的真气派!”

    “可不是,人也壮实,看着也可靠!”

    “人家还是城里人,有家有院的,李家婶子好福气啊!”

    ……

    看新客的相亲们赞不绝口;林氏面上有光;看夏子睿;可是比看亲儿子还要欢喜。

    热热闹闹地走完了过场,后半晌子夏子睿和吴掌柜他们要回县城,韵秋一家也全都要去郭家。

    明日,就是婚礼的正日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比较平淡!

    话说,我家这边的风俗,就是闺女出嫁的前一天,女方要宴客、看新客!

 82礼成

    林氏是孀居;郭氏又无子。总之,不论她们怎么疼爱韵秋;这个婚礼她们俩是处处不敢插手的;婚姻大事儿不就得图个大吉大利!

    全福人请的是胡同里的曹家婶子,难得的父母俱在、夫妇和睦、儿女双全且孙子孙女满地跑。成亲嘛;就是该多沾沾这样的喜气儿才是!

    嫂子刘氏拧了温热的擦脸巾敷在韵秋的脸上,真是舒服啊!只是很快就被拿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曹家婶子抻直一根细麻绳;中间用一只手拉着;两端分别系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上,麻利地在韵秋额头、脸颊等处快速绞了几下。

    韵秋紧张的咬紧牙齿,好在细细密密的还没有蚂蚁咬了一下疼的感觉很快消失不见了。

    女子出嫁前绞脸;一生只有一次;之后若有改嫁是不会再这样隆重的。

    韵秋心里有说不出的甜蜜,冲淡了她一早上的紧张。前世,她就没有这样的福气,随随便便就被占了身子。今生,真的什么都在改变。

    有几个孩子热热闹闹地在门口探头探脑,郭氏赶紧从喜盘上抓了把花生糖块的打发了他们去院子里玩,转回身就跟林氏站在一起,眼含泪花地看曹婶子给韵秋梳头。

    “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曹婶子拿了桃木梳一下下从韵秋乌黑的发根直梳到发梢,面带笑意,一字一句地重复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祝福。

    接下来,刘氏就帮着曹婶子给韵秋绾发,戴上郭氏准备的银头面,以及夏家下聘的蝶恋花的足金镯子,又在鬓角插上一朵红艳的绢花。

    从今天开始,韵秋就要挽起妇人的发髻了。

    韵秋本就皮肤白皙,只是象征性地敷了些粉,又细细画了眉毛、涂了口脂,总算是装扮完毕了。

    看着镜中乌发齐眉、眼若秋水的丽人,韵秋想,这是不是自己最美的时刻?纵然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可此时此刻,满怀期许憧憬的如花笑靥,竟然美丽至此。

    屋子里的大婶大娘们少不得要一通夸,“哎呀,新娘子这一打扮可漂亮,跟戏文里唱的一个样!这要是掀了盖头,指定让新郎看呆了去了!”。

    韵秋羞涩地低下头,而林氏与郭氏与有荣焉,没办法,俺家韵秋生来长的俏。

    一长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伴随着孩子们的呼喊和喜娘的再三催情,韵秋被盖上盖头,跪在堂屋向座上的林氏和郭氏夫妻拜别。今儿这样的大日子,郭老头早早穿戴整齐地被搀坐在了椅子上。

    感受到林氏那粗糙的手掌传来的宛如割肉般的不舍,韵秋咬紧牙关才没哭出声,只是眼泪已经留到了嘴里,咸咸的味道。

    “吉时已到,新娘子该上花轿了!”在喜娘的催促中,韵秋伏在大郎结实的背上,被稳稳当当地送进了花轿。

    郭夏两家门挨门,这娶亲还用的着花轿嘛?当然用得上,两家早商量好了,花轿围着大半个县城热热闹闹地转一圈再迎进夏家门里去!

    即便上了花轿,韵秋却依旧有种不切实的感觉。这一天竟然就在眼前,猝不及防的叫人几乎怀疑是梦一场,生怕一动便醒了。当年韵秋作为陪嫁大丫头,可是陪在赵梦然的花轿旁走进许翰林府的。

    如今韵秋坐在花轿中侧耳倾听,轿外的唢呐锣鼓声自是比不上那时候诸多礼乐和鸣的讲究,却显得那样质朴和真诚,叫她微微湿润了眼眶。今日,自己不再是绿叶,而是那朵令人瞩目的红花呢。千回百转,又有谁能料的到今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初悲喜迭起,却成了推波助澜,促成今日之喜。在这样的日子里,她情愿忘却所有不幸与悲伤,抛却一切担忧与犹疑,只一心一意盼着未来的日子甜如蜜。

    韵秋犹自出神,思绪万千,轿身却微微一顿将她神游的思绪拉了回来。又是一串鞭炮被点燃,韵秋明白,这是花轿饶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夏家门前。

    忽然轿身一颤,这是行了踢轿门的礼,韵秋只管低头瞅着嫁衣裙摆绣的的红石榴,却见喜帕下伸来一只大手。是他呢!韵秋深吸了口气,白皙纤细的手指轻轻放至他的手中,立刻便被握住,轻微而温柔的一带,那温暖的力道扶她稳稳下了花轿。

    随后,他松开她的手,松开的一刹那稍稍用力捏了一下她的手指尖,韵秋藏在盖头下的俏脸猛地紧张一蹙。他,他是故意的!

    韵秋手中被喜娘塞进红绸抓紧,红绸那一头不用说,自是牵在他的手中。

    夏子睿就站在她身边,她似乎听到他在耳边低声一笑,有力的气息吹得喜帕轻动,有股热度几乎立时透过喜帕吹在她耳边,惹的她双颊霞飞,羞喜中又带来安定。他,是真的欢喜!早先没有他一力的坚持,她怎能这样顺顺利利地嫁了。如今他又如此欢喜,那么他对自己必是满意的吧!

    任他牵着,韵秋虽看不见前方,却放心地在喜娘的搀扶下跨过火盆,又越过门槛上放置的马鞍。身后自有全福人将马鞍抽掉,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双鞍。

    在众人的哄闹嬉笑中,礼仪人声音洪亮地高唱着,“一拜天地!”;“再拜高堂!”,“夫妻对拜!”

    韵秋才知道,拜天地原来不是以前听起来的那样简单。真正的举手齐眉,叩拜行礼,带着十分的虔诚和执著。每一拜,都许以白头相伴的盟誓,盼望着一生一世!

    待礼仪唱到:送入入洞房!

    屋子里观礼的来客大声起哄,一下子更添闹彩。

    韵秋只管随着那道红绸往前走去。

    “夏大哥今日大喜,快请我们看看新娘子的花容月貌?”一男子迫不及待地调侃。

    “夏大郎,咱俩可是光屁股一起玩泥巴长大的,如今我儿子都养了两个了,你不会连盖头都不敢掀吧?” 另一男的假意取笑。

    “掀盖头,快掀盖头!”一群孩子也拍着小手掌凑热闹,闹着要看新媳妇

    感到他回身过来,韵秋坐在喜炕上的身子一紧。

    一杆乌木秤将喜帕轻轻挑开,韵秋大方抬眸一撇又迅速羞涩地低下头去,白皙的娇容映着那艳红嫁衣的妩媚明丽,温婉矜持里透着柔美,如一朵幽兰淡雅绽放,偏偏绰约淡雅处又摄人心魂的楚楚动人。

    在一片起哄中喝下喜娘递过来的交杯酒,夏子睿被一行人簇拥着出了喜房。

    倒是刚刚自持身份不好跟一群粗爷们胡闹的一竿子大娘媳妇们,趁这个空档也来看新娘子,其中就有相熟的吴婶子她们。她们除了看新娘,也是为了看嫁妆来的。相信过后的几天里,她们议论最多的就是娘家和婆家给新娘子置办的东西多不多,跟谁家的比怎样,跟谁谁家的比起来又怎么怎么样。

    韵秋被一屋子女人打趣的羞红了脸,在炕上坐立不安,强装镇定。好在外面很快开席了,一竿子女人就带了孩子们走出新房去吃酒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