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韵秋真的串了珠花,一个集上也不一定卖的了一个。
普通庄户人家过日子仔细,就像林氏只包了青布头巾,也就只有大姑娘小媳妇的出门才会戴了头花,大多也是用花布掐的头花。
毕竟最便宜的珠花也能抵得上三朵娟花了。
娘两个商量了,就先掐些绢花卖了试试再说。
林氏仔细想了想,“布庄有时候会贱卖些受潮发霉或印上了水渍的布匹,咱庄户人家赶上的时候就买回去做衣服啥的。再有就是裁缝铺子那里也有不少下脚料的布条条,平常也有人去试试看,运气好的时候还能碰到快大的做双鞋面子。。。。。。”
韵秋稍稍犹豫了一下就说,“娘,那咱就去裁缝铺看看。布庄贱卖的那种布尺寸大不说,颜色也单一,倒不如裁缝铺子的花色多。”
“好,那咱买了鸡鸭苗就去乔家的裁缝铺子看看。现在的乔裁缝按辈分你得叫声表叔,他娘可是我出了五服的同村姑姑。”虽然话是这样说,可林氏心里确是惴惴的,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了。可也总比一点亲戚关系都没有强些吧?
菜市的人很多,还有卖鸡蛋、鸭蛋和活鱼的。娘仨好不容易挤到了菜市的北头,那里果然有卖活禽的。
不过这些都是论斤卖肉吃的鸡鸭,是卖给酒楼或有钱的人家的。庄户人家一般只有在遇到红白喜事做桌,偏偏自家能宰的鸡鸭不够数的时候才会来买。
她们又往前走了几步,才看到卖鸡苗鸭苗的,还有个摊铺是卖兔崽的。
林氏找了个熟悉的摊贩,先挑出了二十几只个大强壮的小鸡苗,又拿起来看了半天鸡冠,说是为了看看公母,最后才决定只要十五只。
挑鸭苗的时候更是精挑细选的才定下了八只,一只鸭苗可比鸡苗贵了好几文钱。
最后,林氏还价,摊贩留了人情收了二百一十五文。
林氏把鸡鸭苗全放进全哥儿背上的草篓子里,是平时割猪草用的。
二十多只鸡鸭苗都挤在里面,韵秋有些担心,“娘,不会挤死了吧?”
林氏还没开口,摊贩先笑了起来,说道,“闺女,它们都在篓底挤着,又没有说是上面的踩着下面的,不碍事的?”
韵秋有些脸红,林氏笑着说,“可不就是这个理!”
要走的时候,韵秋拉住了林氏的手臂,“娘,咱买几只兔崽吧?”
林氏看了眼摊上的兔崽,笑着说她,“傻丫头,那可是菜兔子,只能吃肉不能剪毛也不能下蛋的。肉吃起来也都尽是骨头渣,没有油水,哪里有猪肉香!你看,村子里哪有人家养,跟鸡鸭比起来太不划算了。”
韵秋低声劝她,“可冬天的时候可以做成风干的腊兔肉,城里人都稀罕,一只最少都一两银子呢!”
“真有这么贵啊?可咱不会做啊?”林氏吓了一跳,好行情的时候一头猪养一年也才二两多银子。就这都是大进项了,这还不算喂猪的粮食钱。
韵秋附耳过去,“娘,我偷看厨娘做过好多回,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虽说商贾人家名分地位低,但能挣钱自然也就舍得花钱,日子过的可比种田的讲究到天上去了。
赵府光厨娘就有十几个,伺候主子们的几个厨娘更是各有各的拿手私房菜。这道腊兔肉也是一位厨娘立身的本事。
有尊贵的客人吃了哪道菜赞不绝口,赵太太就会让人抄了做菜的方子送人情。这道腊味兔肉可算的上是赵府冬天里的一道有名的待客菜了。
韵秋偷看的多了,做法也知道了个□不离十。她确实不敢担保做出那位厨娘的手艺,但也绝对不会难吃到哪里去。
在韵秋的再三保证与缠磨下,林氏也豁了出去,把五只兔崽全给买下了。
卖兔崽的老汉高兴地不得了,他都连着来三集了才算碰到个识货的,一边把草笼子里的兔子递给林氏,一边絮叨起来“她婶子,要不是儿子非要接我跟他去外地享福我还舍不得卖呢!喂好了三个月就能长成,城里的酒楼可稀罕了。。。。。。”
经老汉这么一说,林氏像吃了颗定心丸一样,哪还有刚才的不情不愿。
全哥儿也兴奋,保证道,“那我好好割草,好让他们快快长大!”
眼看都晌午了,林氏说“咱先找个背人的角落歇歇,吃了东西再去裁缝铺子。娘给你俩一人买俩李记的肉包子,好不好?”
全哥儿眼睛亮了,口水也要流出来了,“娘,太好了!”李记的鲜肉包子,可是他吃过的最最香的东西。还是赶年集的时候,娘才舍得给他买了一个。
“娘,只给全哥儿买就行了,我和你一起吃韭菜盒子!”韵秋知道,娘的包袱里带了早上用地瓜面烙的韭菜盒子。
回家这两天,从哥嫂和全哥儿的嘴里,韵秋才知道这些年家里的一贯做法是卖了麦子好存钱。
之前,除了全哥儿吃的好一点,娘和大哥吃的都是黑粮,一年也沾不了几回荤腥。。。。。。冬天怕点灯费油,老早就让吃晚饭。。。。。
自打嫂子进门后家里才开始偶尔吃些白面和地瓜面掺在一起的的二掺面,过年也会买上两三斤肥肉腌了,可直到腌肉都要放坏了才舍得吃完。。。。。。
韵秋知道,娘和大哥节衣素食,为的就只攒赎身钱。
现在,她终于被赎回来了。
而且就算还掉舅舅家的银子,家里还有整整九两银子,这可算是一笔不小的余钱了。
可苦难已经在林氏身心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对她自己个儿依然是舍不得多花一文钱。
争执了半天,韵秋说,“娘,要不就买五个包子,全哥儿两个,咱俩一人一个,大哥在曹屠户家吃的自然不会差,剩下的那个就给嫂子捎个包儿!”
林氏依然固执,“娘就算了,吃习惯干粮了!”
韵秋心酸地坚持,“娘要是不吃,那我也不吃!”
已经过了饭点,在李记包子铺外面的盛包子的大簸箩前面排队等待的人少了许多了。
林氏就要给全哥儿拿钱去排队。
韵秋说,“娘,咱还是进去吃吧!”
林氏犹豫,“还是别吧!”里面自然是有桌子和凳子的,可那都是体面人才进去吃的,一般的庄稼人都是在外面排队买了就带走吃的。
韵秋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就撺掇她,“咱进去了,可以喝点水。这跑了一上午,嗓子都冒烟了。再说,咱买的也不少了,足足五个呢!”
林氏一想,可不就是,李记的包子香归香,可卖的死贵,一个猪肉鲜包子就抵得上一只鸡苗了,心疼的一咬牙就说,“那咱就进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请大家多鼓励!!!
18霹雳
包子铺的小二看到她们有些意外,瞧这没眼色的婆娘小子的,还背着一窝鸡苗、拎着兔崽的就进来坐了。后面咋还有一位根本不像是和他们一起的的俏姑娘跟着?而且看穿戴打扮,尤其是那雪白的脸庞,可是富户人家的闺女。
他顿了一下,仍然热情地迎了上去,“大娘,几位要些什么?”
林氏被他的突然搭腔惊的一时迟疑起来,不知道怎么说话。哪里还有恫吓张婆子的那种护崽子的劲儿。
“小二哥,麻烦给我们拿四个鲜肉包,在打包一个!”韵秋替林氏说了话。
“好嘞,三位请这边坐!”小二殷勤地让她们坐下,很快就端上了热腾腾的香包子,还利索的倒了三碗水。
一直没有看到鄙视的白眼,甚至把她们赶出去,林氏才算松了口气。
出了包子铺的门,韵秋看到全哥儿连着打了两三个饱嗝,就忍不住呵呵地笑了起来。
林氏气的瞪她,“你个败家的死丫头片子,还敢笑!”
韵秋讨好地朝着林氏笑,“娘,咱家现在不是有余钱了嘛!以后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不就是俩包子的事吗?”
林氏气的拿她没办法,“那是俩包子吗?”
原来,全哥儿吃完了两个包子还是眼巴巴的,林氏正要把自己那个还没舍得吃的包子给他,正在啃包子的韵秋就转头招呼小二,“小二哥,再要五个包子!”
林氏惊得差点没跳起来,可又不好喝止韵秋。闺女受了那么多苦,眼看就要出门子了,做娘的哪里舍得让她脸上难看。
而且,自己还在姐弟俩眼巴巴的哀求和“娘不吃我们就不走了”的威胁下吃掉了两个包子,真是香啊!全哥儿这个皮小子一气儿就吃了四个,也不怕撑破了他的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