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作者:喜是言非(潇湘书院vip2013-12-06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揉陶泥并不像是揉面粉那样简单,他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揉泥的技巧有两种,一种是菊花形揉泥法,另一种是羊头形揉泥法。

    菊花形揉泥法就是在揉泥过程中,所揉的陶泥由外到内,比较饱满,形如菊花。所以,称作菊花形揉泥法。

    这种菊花形揉泥法虽然能更好的把陶泥揉好,但是比较难掌握。

    而羊头形揉泥法就是在揉泥的过程中,所揉的陶泥形状如羊头,是比较简单和普遍使用的揉泥方法。

    揉泥的目的主要是去除泥土中的空气气泡和杂质,防止烧制过程中气泡里的空气升温而引起爆炸。

    而且,揉泥还能使水和泥土充分融合,富有韧性,这样能更好的成型!

    制作陶器前,揉泥的步骤很重要。如果你的泥没揉好,里面还有气体的话,那么放进窑里烧制时肯定会爆炸。只要有一个陶器爆炸,那么这一炉的窑里面的陶器大多数都会毁了!

正文 第七十二章 爆炸

    姜婐教得仔细,小家伙也学得认真。两人都没注意到身边也多了两个人。

    姜冉和姜明在姜婐刚才教小不点的时候过来的,虽然只听了一半,不过两人也听得认真。

    “四哥,你回来啦!”姜婐抬头,便见四哥的大黑脸凑得特别的近。

    今天一大早,姜冉就去叫上姜明一起去挖高岭石了!两人忙到现在才回来。

    “小叔叔,明叔叔!”姜启仰起小脸,张着小嘴唤道。

    姜明闻言,伸手拍了拍小家伙的脑袋。

    “婐儿,你再说一遍,这泥要怎么揉?”姜冉没听明白。

    “四哥你要帮我揉泥吗?”姜婐闻言,弯了双眸笑问。

    “是啊!”姜冉瞪圆双眸。这还要说!

    姜婐见状,来了精神,迅速的站了起来,指挥道:“四哥,你先把这些石头敲碎!”

    “敲碎后呢?”姜冉拿起石锤砰砰砰的敲了起来,一边敲一边问。

    姜婐拿过放在桌子上的平滑的木棍,把姜冉敲下的一些大的石颗粒擀成粉末状。

    “这样呀,把这木棍把敲下来的颗粒擀成粉末状,这样会好揉些。”姜婐手里的动作不停,继续解说道。

    姜启两手扒在桌子的边缘,双眸一眨都不眨的看着姜婐手里的动作。

    待把高岭石都敲成粉末后,姜婐才开始教四哥揉泥。

    “先加些水,把它揉成泥后就这样,”姜婐先把陶泥揉成一个圆柱形,接着说道:“把手这样放在两边,然后这样两只手一起往中间往前压。”

    姜婐说的是羊头形揉泥法,因为这种揉泥的方法比较简单好学,也更好掌握些。

    姜明看了一会儿,对姜婐说道:“君女让我来试试?”

    “好啊!”姜婐转头,弯了嘴角笑着应道。

    “这样对吗?”姜明试着揉了两下,问道。

    “嗯,对,就这样揉!”

    “婐儿,这泥要怎么样才算揉好呢?”姜冉在一旁揉着另一块泥,问道。

    刚才听小妹和小不点说,把这泥揉好,好像还有要求呢!

    姜婐闻言一怔,说了句等等,便进屋去了。姜启见状,也跟在姜婐的屁股后面去了。留下姜冉和姜明两人不明所以的面面相觑。

    待姜婐出来后,手里多了一条丝线。

    鉴定陶泥是否揉好,泥里是否还有空气的方法就是用一条牢固的线把揉好的泥团从中间划开,然后看看切面是否平整。

    如果切面有洞的话,那就表示这陶泥还没有揉好,泥里面的空气还没有全部揉出去。

    切面上的洞越大越多,表示泥里面的气体越多!这样就越不能放进窑里面烧,因为肯定会爆炸的!

    “明哥哥,让我来揉。”姜婐走了回来,对姜明说道。

    姜明闻言,连忙让位。

    觉得陶泥揉好了便要收尾,收尾就是把揉成羊头形的泥土揉回成圆柱形。

    姜婐接过陶泥后又揉了几下后,便把羊头的尾巴收了起来,揉成一个长长的圆柱形。

    接着姜婐伸出两手分别握住圆柱形的两头,开始慢慢的往里收,把长长的圆柱揉成一个短短胖胖的圆柱形。

    然后,姜婐把圆柱立了起来,用她从屋里拿出来的丝线从圆柱的中间开始割开。

    姜婐拿起割开的一半,查看切面,发现上面有两个大大的洞,便指着切面上的两个大洞说道:“呐,像这样有洞的肯定就不行了,要像这些地方一样,整个切面都光滑没有洞的,这样泥才能算揉好了。”

    “为什么?”姜冉闻言,不明白为什么有洞的就不行了,没洞的就可以了?

    “因为它这里有洞的话,放进窑里烧就会爆炸的!”

    “君女,爆炸是什么?”姜明问。

    呃!

    姜婐闻言一愣,哑巴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爆炸这个词语是怎么解释来着的?

    姜婐还没想好爆炸这一词语怎么解释,一旁就传来姜启小不点的问话声。

    “姑姑,什么是窑?为什么要放进窑里面烧,为什么不能直接用火烧?”姜启仰着小脸,小嘴一张一合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这话问得比姜明问的有深度多了,也好答多了!

    姜婐闻言,很开心的蹲下身子对小不点解释道:“窑呢,是用泥做成的一个很特别的小屋子。而把这陶碗放进窑里面烧,那是因为烧陶碗要用很高很高的热度才能烧成哦。”

    姜启眨巴着眼睛,没听明白。

    “窑里面有很高很高的热度吗?”

    “对呀。”姜婐摸摸他的头,继续说道:“呐,姑姑问你,我们在屋子外边烧火和在屋子里面烧火,哪个更暖和呢?”

    “在屋子里面!”姜启闻言,亮了双眸。这个他听懂了!

    “答对了!启儿真聪明!”姜婐夸赞。

    姜启闻言,得意的扬起了小脸蛋。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有深有浅

    日已当空,此时,部落里,在陶窑的一旁,姜冉和姜明几人正在努力的劈柴!

    塔卡、塔卡…。

    石斧高高举起又重重落下。

    姜冉已经劈了一个早上了,都没停过,现在已是满头大汗。

    “四哥,先喝口水吧!”姜婐端着陶碗走了过来说道。

    姜冉接过,一口喝干。他快渴死了!

    “婐儿,还要劈多少木柴啊?”姜冉喝了水,喘气了两口气,才有力气问话。

    “差不多了,劈完这些就够了。”姜婐看了一眼一旁堆得像小山一样的木柴说道。

    接过姜冉手里的陶碗,姜婐又给姜明倒了一碗水。

    “明哥哥,喝水。”

    “谢谢。”姜明道谢才接过陶碗。

    凑到嘴边,鼻子便嗅到一股清凉。姜明细看,发现陶碗里的清水泛着些绿色。刚入口,一股沁凉便由舌尖传开来,立马感觉身体里的闷热少了不少。

    “君女,这陶碗里的是什么水?”姜明端着陶碗问道。

    “用薄荷泡的水!明哥哥,好喝吗?”

    “薄荷?”

    “就是这个!”见姜明不懂,姜婐从小背包里拿出一片薄荷叶子说道。

    姜婐很喜欢喝用薄荷泡的茶水。

    用薄荷叶泡茶喝,泡法同普通茶叶一样,饮用有清凉感,还可以清热利尿。

    “原来是凉草!”姜明见状,恍然。

    “对呀!”姜婐笑得开心,“明哥哥要不要再喝一碗?”

    “不了。”

    姜明把碗里的薄荷水喝完便递给了姜婐继续砍柴。

    姜婐接过陶碗,给其他人都送了水后就回家去了。

    昨天盘好的陶碗今天已经干了,她得回去给那些陶碗上釉。

    给陶器上釉,可以使器具表面更加的光滑,便于拭洗。

    昨天盘好陶碗后,姜婐便把它们都搬进了小屋里,回来后,姜婐便直接进屋去给陶碗上釉了。

    光是调釉浆姜婐就调了好久,直到姜冉他们砍柴回来,姜婐都还没有调好。

    调好釉浆,姜婐由开始忙着制作毛笔。

    给陶器上釉的方法有很多种,而最简单又最不浪费釉浆的方法就是涂抹法。涂抹法就是用毛笔沾了釉浆往做好的陶器上抹均匀。

    姜婐手里的拿着一小簇绿色的毛,用细绳绑了头正往细竹管里塞。

    这一簇绿色的毛是她昨天晚上睡前从球羊的身上剪下来的,正好今天拿来做一只毛笔。这只毛笔并不是拿来写字的,而是用来沾釉浆把它抹到陶碗上的。

    做好了毛笔,姜婐用它沾了釉浆细细的往陶器上抹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