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养夫+番外 作者:后紫(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1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金玉听到这里,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又跟她爹胡诌了两句,就回了自己的雕山小筑里。
    一时半会也睡不着,就又想了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
    林浅之登基之后,也没有太大的人事变动,不过是两个王爷都闲了下来,一个是受伤在家迫不得已闲下来的她爹,另外一个闲着的就是赵王了,他是不是迫不得已一点儿都不重要,他的态度却是极其关键的。
    自打葬完先帝回了洛阳,赵王就彻底闲了下来。其实先帝在位的时候,赵王也没有领实职,倒是从不会闲着就对了,常常会做一些讨先帝开心的事刷点儿存在感。
    按理说,现今这个大家都觉得皇帝和赵王已经剑拔弩张的时刻,赵王更应该事事讨好皇帝,至少表面上做出极愿意臣服的模样才对。
    可赵王不啊,也不知别到了哪根筋上面,甭说讨好皇帝了,还摆出了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来,进宫只去皇太后那里。
    皇帝心塞不塞,裴金玉不知道,反正她知道从现在开始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将会是赵王人生中最为黑暗的时刻,会不会一直黑暗下去,她猜……多半是会的。
    裴金玉和她爹的思想不一样,譬如由谁来做这个皇帝的问题,她爹说最好是林枞来当的时候,她不过是一笑了之,把想法藏在了心里。
    皇位谁有能耐谁来坐,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想当初,她为何要让刘铮给林青峦打开了洛阳的城门,不过是因着两个原因,一是已成定局,第二个则是因为卫单实在是不争气,连拼死一搏都是白费心机。
    她当时的想法就是,既然卫单不中用,而林青峦有本事,那就让他来做皇帝。
    她的想法至今不变,如今就是既然林家的人没本事坐稳了皇位,换裴家的人来当,又有什么不可以!
    她爹不想当,她还有两个弟弟呢!
    林枞就是再亲,也亲不过她爹。再说了,当老一辈的人逝去,谁能保证林枞的后代们和裴家的子孙们一直这样亲密下去。
    虽说谁都无法预料身后事,但皇位坐在自己人的屁股底下,总归更让人放心。这就好比,自家的孩子和别家的孩子打架,若非得有一人受伤,那肯定是自家的孩子毫发无损,别家的孩子痛苦倒地。是人都有一个这样的私心。
    是以,裴金玉现在做的某些事情,她不准备事先跟她爹说明,她认为她爹的思想现在是拐进了一个死胡同,拽是拽不出来的,不如先斩后奏,待条件成熟,黄袍加身,他不披也逃不掉的。
    这就是她为何迟迟放不下这里,远走的原因。上一辈子她姓卫,卫家已亡。这一世她姓裴,她不说要裴家千秋万代的风光着,至少得是她能看见的后世无忧呢。
    至于代王,先不说她和他上一辈子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单只说这一辈子,她和他也不是表面上这么平和的关系。
    譬如,代王目前想干的首要事情是做掉朱无涯,而她最先会做的就是要向赵王开刀了,她还要留着朱无涯让他干掉皇帝。
    她要对付林家人,那么代王会怎么选择呢?是和裴家站在一起,还是站在裴家的对立面上去?
    所以,她从来都不相信代王说的“你的决定就是我的决定”,只因她的决定是要搞掉林家,让裴家上位。别说代王本姓林,她就不信他会眼睁睁地看着他夺过来的江山,落到别人的手里。说什么他不想做皇帝,可选来选去还不是赞同了她爹的方案,还不是因为林枞也姓林。
    她和代王会走到哪一步,现在说什么还为时尚早。
    但她知道,若又如上一辈子那样的对立,她一定不会是从城楼上跳下来的那个。
    有些事情,做过一次,就再也不会去做第二次。
    她的骄傲就是这样子,连她自己做过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复制。 就好比,爱,也只爱了一回。
   

正文 第114章 于

按照计划;裴金玉本该趁着代王还未回洛阳城;就对赵王下手的。
    谁知,计划没有变化快;何况这计划本身筹划的并不算周密。譬如说;赵王谋反的证据;时间仓促;大批的刀剑还没有从卫长公主府中的暗道中偷运出来;裴金玉这厢就发现了那条从半壁塔通往皇宫的暗道;好生意外的时候,皇帝那厢也出了变故。
    皇帝亲自下旨;择了十一月初一这个良辰吉日;让赵王和祁福双完婚。
    消息传到赵王府上的时候;赵王正在一个人喝着闷酒,不太相信地问了幕僚:“不是说先帝仙逝,本王要守孝三年的吗?皇帝这是要做什么?”
    帝心难测,连赵王都摸不清他大哥的想法,更何况是别人呢。
    幕僚很为难,斟酌了半天,才说:“不如王爷上表谢恩,然后重点申明自己要为先帝守孝的决心。”
    赵王一想起奏折是写给他大哥的,就很是心塞,沉默了一会儿,才黑着脸道:“就按你说的办,折子你写。”
    交代完这一句,赵王就猛灌了两碗酒,睡觉去了。
    到了第二天早朝,太监四风当着满朝的文武将赵王的奏折这么一念,赵王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样,呆住了。
    赵王在心里将那幕僚凌迟了好几遍,心道:叫他写个奏折意思意思就算了,那句“若不能为先皇守孝,枉为人子,不如一头撞死在宝殿之前”是几个意思?
    万一皇帝要非让他在十一月初一这日娶媳妇,他是不是真的得在宝殿前撞个头破血流?
    不不不,他还想留着命当皇帝呢。
    是以,四风一念完,赵王除了呆立片刻以外,没敢再做任何表示,仿佛那奏折不是他上表的一样。
    皇帝的心思也在这一时半刻之间,转了好几个弯。他起先不过是听信了他老丈人肖宰相的建议,要给赵王的生平再抹上一点儿黑。世家门阀,皆看重孝义,只一件事情虽不会使赵王再无翻身之日,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要坚持不懈,赵王总有被彻底压倒的那么一天。
    就连赵王会上表这种情形,他和老丈人也预料到了,可着实没有预料到赵王会这么激烈。
    皇帝还真想劝赵王几句,看他到底会不会真的撞死在宝殿之前,就是唯恐会被安上逼死弟弟的头衔。
    皇帝纠结了又纠结,在坑一把赵王,还是博一个好名声之间,选择了后者。他忍了又忍,道了一句:“此事还需朕请示过皇太后之后,再行决定。”
    没什么事情,这就退朝了。
    皇帝去了皇太后的宁安宫,赵王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也硬着头皮跟了去。
    皇帝将赵王的奏折往皇太后面前一递,赵王那儿还没进门呢,就听见他娘哭嚎的声音。
    “那个死鬼活着不让人消停,死了也不忘继续害人。”
    好吧,这是在骂他先帝爹呢!赵王悄无声息地迈步进去,就见他娘用帕子摸了摸泪,指了指皇帝,又指了指他道:“哀家不管那么多,哀家只知道皇帝和赵王,一个无后,一个无妻。天家忌讳子嗣单薄,皇帝不许守孝,赶紧给哀家生孙子要紧。赵王也不许守孝,赶紧将正妃接进了门,好好过日子才是正事哩。”
    皇太后一锤定音,皇帝和赵王谁也别想独善其身,要不遵守孝道,还是一块儿吧两兄弟。
    皇帝为没能陷害到赵王,而忧心。
    赵王为不用撞死在宝殿之前,放了心。
    兄弟俩对视了一眼,默默地别过了头,全都别有用心。
    皇太后也不留饭,知道留了也留不住。
    皇帝先走一步,去乾元殿批奏折去了。
    只因那里是他大伯在世之时常用之地,他父皇本来也喜欢那里,后来因为殿中死了人,就废弃了。
    他登基之后,也没怎么修缮,打扫了一下卫生,搬进去了一些个人用品,就在乾元殿中长住了。基本上不睡后宫的女人,吃宿都是在那里。什么死过人了不吉利,放眼皇宫里的所有宫殿,可有一个不曾死过人的地方嘛!
    住在他大伯最喜欢的乾元殿里,才能更好地向他大伯学习。
    赵王因着连续多日不曾来看过皇太后,又多呆了片刻,正要走的时候,皇后跟前的太监喜和找了过来,说是寻皇帝。
    喜和来宁安宫之前,自然是去过乾元殿的,可那会儿皇帝还没有回去。
    喜和在乾元殿扑了个空,来了宁安宫还是扑空。他不敢有怨言,给皇太后行完了礼,就要告退,皇太后多言问了一句:“皇后如此着急寻皇帝,可是有什么急事情?”语气里满是不悦。
    皇太后对皇后不满,这是整个后宫人尽皆知的事情。还不是就因着皇后无所出嘛!
    喜和想了想,皇后只说要将喜讯告知皇帝,没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