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慈航玉女卜秀兰秀眉双蹙,深知玉箫仙子不好说话,只好苦笑不言。
就在此时,玉箫仙子脑中一动,暗忖道:“慈航玉女为什么到大洪山来,莫非英儿出了什么麻烦?”她熟知覃英的习性,真还猜了个十不离八,不由脱口问道:“小徒覃英,是否仍在庐山?”
此话颇令慈航玉女卜秀兰难以作答,因为轻重都易使对方发生误会,不由沉吟了片刻,始兢兢地道:“老前辈如何知道覃小姐到了庐山?”
这一反问,玉箫仙子不得不先将遇见沈元通之事说出,同时也毫无保留的表示出她对沈元通的好感,覃英之能够受到庐山的接待,她内心甚觉高兴。
慈航玉女卜秀兰从玉箫仙子口中听到爱子的近况,颇为欣慰,也就因话答话,说明庐山几位老人家对覃英都甚喜欢,更特别强调青衫老人华得梦对覃英的关爱。
最后,才婉转的说到覃英离开庐山之事,同时加以判断道:“令徒可能是心念元儿太切,才偷偷的离开了庐山,晚辈急急追踪赶来,想不到她已出了意外。”
玉箫仙子默默的听着慈航玉女的述说,有时也偶而皱皱秀眉,表示责怪覃英的顽皮不驯,但当她听到覃英发生了意外,不禁神色紧张地问道:“出了什么意外?”
慈航玉女卜秀兰将玉箫仙子带进了草庐,也不及点燃灯火,便把桌上的留言指给玉箫仙子看。
好在她们功力深厚,夜暗睹物,如同白昼,桌上之字,看得甚是分明。
玉箫仙子看完桌上留言,从内心发出欢娱的笑声道:“这是英儿天大的福缘,你倒吓了我一跳。”
慈航玉女卜秀兰嘘了口气道:“莫非是那一个老前辈看上了英儿?尚请赐告,以广见闻。”
玉箫仙于神采飞扬地道:“说起来这位老前辈,乃是老姐姐师祖的一位知交好友,老姐姐随师学艺之时,曾见过他老人家数次,甚得他的宠爱。”
她想起自己儿时之事,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候的情景,脸上绽出了纯真的笑容,自言自语地道:“那段日子太好了!”
她在回忆里,重温了片刻过去的美梦,余味犹存的缓缓又道:“那位老前辈长得一付异像,头大身子小,因之也就练就了一身特别出奇的功夫,家师祖常常摇头叹着说:袁逢异人奇工夫也奇,只为长像古怪,不为世俗所近,故在江湖上寂寂无名。
如今算起来,他老人家应该是壹佰五六十岁了,想不到依然健在,竟会看上了英儿,这丫头的福份比我好多了。”
慈航玉女卜秀兰见玉箫仙子发自内心地快活,也凑趣道:“说来说去,还是元儿的福气大!”
玉箫仙子眼中奇光一闪道:“你这算是求婚么!”
慈航玉女卜秀兰趁机道:“请老前辈俯允!”
玉箫仙子笑了,慈航玉女也笑了。
不想就在这时,却更有一个第三人的声音笑道:“别尽在得意,沈元通都快完蛋了,你们赶紧替他办丧事去吧!”
玉箫仙子和慈航玉女同是一惊,二人不约而同,朝发话的方向纵去,而那个声音却又变了方向,遥遥的传来道:“沈元通现在山麓,迟则不及矣。”
那人一身工夫,显然比玉箫仙子和慈航玉女二人要高出一筹。
玉箫仙子和慈航玉女二人不及多想,这时任甚么也及不上沈元通生死之事要紧,是以直觉的接受了那人的警告,根本不论其是善意和恶意了。
她们二人意念如一,身形同起,朝着出下,疾驰而去。
原来,沈元通和罗惜素离开了古槐山庄,折回江西,一路上传言纷纭,根本就无须打听,就能知道覃英和慈航玉女先后的行踪。
沈元通闯过武陵别府之后,又换回他平素所喜爱的月白色儒服,这种眼色,最能显露他的清雅和俊朗。
罗惜素一身装束,完全是浅紫色,衬着她的花容月貌,和沈元通走在一起,当真是金童玉女下凡尘。
他们二个人情话绵绵,你怜我爱,不知羡煞了多少青年男女。
这天,他们离开大洪山已是不远。
一路至此,沈元通已可断言覃英和慈航玉女都是奔向了大洪山悬钩峰,玉箫仙子隐修之处。
覃英对她师父隐修之处,任谁面前也没有露出半点口风,唯独偷偷的告诉了沈元通一人。
沈元通此时又告诉了罗惜素,罗惜素道:“娘和英妹一定会在悬钩峰相遇,我们紧赶一程!”
沈元通点头同意,二人脚下加快,不久便赶到了大洪山下。
他们到达山下,天色已黑,大洪山区远宽广,他们人生地不熟,如何能在夜暗中找到悬钩峰。
于是只好找寻食宿之地,准备渡过一晚,明早再觅道进山。
山区没有市集,当然也没有酒楼饭店,食宿问题,只有向当地的居民求助解决,他们寻了半天,看中了一家独立住户。
他们叩门进入,说明了求饭借宿之意。
主人夫妇满口答应。
这一家老少大小共只四口。
一对老年夫妇便是这家的主人,带着一个三十左右的独子,和一个五六岁的孙女儿。
却不见那小女孩的妈妈,沈罗二人当然不便询问,也未介意。
小女孩活泼可人,叔叔姑姑叫个不停,逗得沈元通和罗惜素二人乐不可支。
真还看不出,这对老年山民,竟能做出几样美味可口的小菜,沈元通和罗惜素吃得赞美不止老年夫妇却只是微笑不言。
饭后,老年夫妇让出了他们自用的卧室待客,带着小孙女,申言要到一里之外的邻家去共宿,那位中年男子,自始至终,未发一语,这时对沈元通和罗惜素笑了一笑便也走了开去。
山居人家,习于早睡早起,他们饭后即睡,原是非常自然之事。
沈元通和罗惜素进入卧室,掩上房门。
罗惜素蹙眉叹道:“我真累了!”
沈元通讶道:“以你的一身功力,会累?”
罗惜素懒庸庸的道:“我也觉得非常奇怪。”
沈元通由于年来的江湖生涯,已大大增加了见识,当时脑中电闪,心想:“莫非中了人家的暗算?”
他推门出去,己找不到一个人了。
沈元通急闪回房,只见罗惜素一脸娇红,委然倒在床上。
他抓起罗惜素的玉腕,三指一搭她的寸关尺,不由神色大变,连叫了两声:“素妹”道:“我们已中了人家的暗算,快打起精神来,千万不可入睡。”
罗惜素灵智未失,只是昏昏欲睡,听了沈元通之言,抬了一抬头,只觉得眼皮重似万斤,睁不开来。
并觉自己的身子慢慢的上升,上升……
一颗心也在飘荡,飘荡,不住的飘荡……
沈元通医道果然通神,他很快查出罗惜素中的是什么毒,同时也察知自己遭了同一的命运。
只因为他功力深厚,发作起来,要比罗惜素慢得多而已。
他深悔自己大意失荆州,以他的功力修为,只要运起玄功,便可百毒不侵,可是,如今在疏忽之下,毒性已渗入血液,同样是一件难了之局。
他迅快的取出“千年鹤涎”,倒了三滴在罗惜素口中,本来自己也想服用一滴,但当他一看瓶中的存量已经不多,只得牙关一咬,收起玉瓶,不作服药之打算,决定在救醒罗惜素之后,损耗十年内力,慢慢自行炼化。
为使药力加速行开,又助了罗惜素一掌内力。
待得罗惜素醒来,沈元通自己已经感到疲惫至极,幸好功力深湛,尚能勉强支持,对罗惜素道:“我们一时大意,被人下了‘千日醉’之毒了,素妹你已服用‘千年鹤涎’,解去醉毒,请即提高警觉,为我护法,以免为人所乘。”
罗惜素奇道:“你自己为什么不服用‘千年鹤涎’呢?”
沈元通叹道:“‘千年鹤涎’所剩无几,覃老前辈身陷血石山,亟需此药脱困,我们岂可浪费,我自信还有力量炼化体内之毒,你放心为我护法好了。”
罗惜素秀眉紧皱,却未再开口。
这时屋外正有一个骨瘦如柴的老者,听了沈元通的话,一阵激动,闪身退了开去,他原是闻讯赶来警告沈元通的,想不到迟到一步沈元通等已经遭了毒手,这时听沈元通有了对症之药,不肯自用,却为别人作想,这种胸襟,使他大是感动。
他本可以在屋外为沈元通等护法,但因心中另有打算,不愿过早暴露身份,是以赶往悬钩峰,向玉箫仙子等报讯。
罗惜素一面暗自调息,恢复体力,一面凝神戒备,以防突变。
在这宁静而紧张的气氛之中,一个时辰过去了。
沈元通汗出如浆,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