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河汉三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坏!你走吧!这里你己不再是客人了!下次相逢,你最好回避一下。’我虽想分辩,但是时机未到,我看了李师姊一眼,脚下并未移动。
  李师姊扑到李伯伯怀中,呼道:‘爸爸!在这深更半夜你叫素妹妹到那里去呀!’李伯伯铁石心肠,一推李师姊道:‘你以后也不准再回武当了!’又反问我道:‘罗小姐,你好意思留下不走么!’此时,我虽有忍辱的心情,和平反家祖受冤的勇气,但是,我没有这个机会,只好一顿足,回身就走。
  李师姊在我背后啼叫道:‘妹妹……’
  我不敢回头去看她,含着眼泪低头疾走,当时,我真想一头碰死在石头。”
  避尘道人惊呼了一声道:“师妹!”
  龙虎异丐魏晋见了避尘道人着急之情,笑道:“你师妹死不了的。”
  “我走得甚快,几乎冲倒含悲失神,立在洞口的沈伯母,我神智一清,心想:‘好险,差点便错过了这个进言的好机会。’于是叫了一声:‘卜老前辈!’
  原来沈伯母早就到了洞口,知道了李伯伯事前并不晓得沈伯伯被害之事,心气一平,变得非常和气的拉住我道:‘孩子,这事与你无关,沈家的仇人,只有一个。’我被感动得不知如何开口,又为祖父担起心来。
  我默默地跟着沈伯母走回洞内。
  李伯伯怒视了我一眼,缓缓的道:‘弟妹,愚兄甚是惭愧!’他似乎只有用缓缓的语调,才可以抑止住悲愤的怒火。
  沈伯母又带我们回到原来那座简陋的洞府中。
  大家经过了片刻的沉寂,悲伤的气氛极浓,都不知从何说起。
  我知道是我说话的时候了。”
  避尘道人心急道:“你能说甚么呢?”
  老花子又瞪了避尘道人一眼。
  “我请示沈伯母道:‘晚辈有几句话,想请教梅山二位大侠。’沈伯母带泪含笑道:‘罗姑娘尽管请便。’
  我转问梅山二友道:‘请二位大侠将会见家祖之情形,详细见告一下好吗?’梅山二友亦是豪爽之人,由王乙坤说道:‘事情是在正月初六日那一天,我兄弟二人,投宿在栖霞山附近一家小客店之内。晚饭用得甚早,离开上灯时候,还有一段时间,我们不耐在店中枯坐,遂一同出外访游栖霞寺,迎面碰上一位伟岸高大的老人,身穿酱色青袍,头如巴斗,童颜红发,步履矫健,绝无古稀老人之态,擦身走过。
  当我们再回到店中,又看到那位高大红发老人,据桌大嚼,桌上空盘酒器罗列,显见老人食量惊人。
  此时,那位老人将如霞红发一甩,敞声大笑而起,神态豪迈过人,道:“痛快!痛快!想不到这荒村小店,有此美酒佳肴,真是老夫三十年来第一快心之事。”
  晚辈兄弟闯荡江湖有年,双眼稍能识人,一瞥之下,便知那位老人家必是前辈异人,只是一时想不起是谁。
  正当我们猜测之时,那老人已向我们兄弟招呼道:“二位小兄弟,想必也是武林人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来!来!来!请同坐一谈,以消良夜如何?”
  其实,我们兄弟二人,年纪均己在四十开外,被人叫为小兄弟,心中颇不是味,老二已是形之于色。我却忍不住好奇之心,向那老人答礼请教,那老人偏不回答我兄弟问话,反先问晚辈师门来历及姓名。
  晚辈兄弟两人行走江湖从未作过亏心之事,无由隐密身份,自然据实相告。那老人听说家师姓名后,一阵高亢大笑道:“陆繁藻那毛孩子有了徒弟,真是难得难得,这样说起来,你们也不是外人,总该知道我是谁了!”
  那老人边说边幌着大脑袋,那如同彩霞似的满头红发散布开来,劲风飒飒。这时我们猛然想起他是谁来,惊讶得失措叫道:“你老人家莫非是罗……”
  那老人并不让我们把话说完,道:“既已知道我是谁!放在心中好了。”
  于是,我们陪同他老人家畅谈了半个晚上。
  那天晚上,晚辈兄弟在武功方面得益不少,算是平生一大奇遇。
  第二天,临别之时,他老人家才命晚辈兄弟,为他传送这份口讯。
  我们自然不便拒绝,也不敢追问其中内情。’梅山二友说完后,一脸惶然之色。
  我从梅山二友前后的话中发现了二处可疑之点,为了慎重起见,又加强语气地追问道:‘二位大侠所见之家祖,可是满头的如火红发?’沈伯母对我微笑道:‘令祖满头如火红发,天下皆知,三十年前我曾见过数次,梅山二位大侠,说得一点不错。’梅山二友点头同意。
  我的心情更是踏实了。”
  龙虎异丐魏晋诧道:“梅山二友口中的罗老前辈,描述得活神活现,不是他还是谁?不知你发现了什么漏洞?”
  罗惜素神色湛然道:“我想了一想之后,并不当场指出我心中的疑点,却想先抑平大家对家祖父恨怨的情绪,于是道:‘晚辈离开家祖父,已经一年有半,在这一年半中,家祖父之言行,因未亲身目睹,晚辈不敢妄言置辩。
  但家祖父平日对于沈老前辈一生言行侠骨,至为钦敬,经常告诫晚辈,他日行道江湖,应以沈老前辈作为典范。
  另有一事,只怕晚辈未说之前,各位前辈一定不会知悉。由此一点,即可证明家祖父的为人,和对沈老前辈敬佩之深了。’说到此处,我默察沈伯母似在静心倾听,于是放心地又说下去道:‘家祖父归隐之前,曾经暗约沈老前辈在泰山之巅,作了一次印证武学的较技。
  听家祖父说:那次较技,家祖父以一柄南明离火剑和沈老前辈一双肉掌,剧斗千招以上,未曾占得半分上风,最后还是胜负未分。家祖父深知沈老前辈掌下留情,回家以后,经常挂在口中,赞佩不绝,毫不为耻。请想,以家祖父那等名望,如非极端敬服沈老前辈,怎会逢人乐道,口服心服。不但如此,家祖父还曾预言,那次比武较技之事,如果不从家祖父口中说出,只怕世间再无第三人知道。’我用求询的眼光,注定沈伯母脸上,希望她一言证实。
  沈伯母果然道:‘家翁确未说起此事!’
  我信心更增,又道:‘以家祖父对沈老前辈情谊之深,他凭甚么会谋害沈大侠呢!至于“离火令”之事,想各位前辈谅也知道,共有三只,其中两只,目前便在晚辈身上。’我取出囊中‘离火令’,请大家过目,然后又道:‘另外一支,在家祖父赴泰山途中,送给一位曾姓武师,作为保家之用。那时,那位曾姓武师正被一个世仇追杀之中。泰山一会之后,家祖父和沈老前辈一样,不再行侠江湖,于是那面“离火令”,也就未曾收回,事后托人打听,也终无所护。
  随沈大侠之死出现的“离火令”,自然就是那未收回的一支了。
  还有,梅山二位大侠所遇见的那位红发老人,晚辈可以断言,他绝不会是家祖父!因为家祖父的“六阳罡指”和“离火神功”,经三十年的不断精进,已达最高境界,一头人人熟知的红发,早在一年半之前化红为青了。此事如果不是晚辈说来,江湖之上必定无人知晓。那位化装嫁祸之人,必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但是,他却不知道家祖父红发业已转青,露出了马脚。
  只有一事晚辈无法分辨,就是暗伤沈大侠的功力,明明与家祖父的“六阳罡指”震伤后的特有征象相同。’我这席话,有佐有证,有轻有重,沈伯母和李伯伯虽未完全抛去对家祖父的仇视之心,但也对此事起了怀疑。
  之后,我们合力推论研讨,除了一点可疑之外,全体同意我的意见。
  并且约定分头密查暗访,在七月十五日,齐集魏老前辈帮中,交换所得,并同赴阴谋者八月十五日黄山紫金崖之约。
  晚辈负责追查曾家那只‘离火令’的去处,并转报家祖此事因果,同时知会魏老前辈,暗中维护沈小侠,不要让他遭了人家的暗算。
  至于他向家祖父寻仇之事,表面上尽可由他去做,以吸引奸人视听,以沈小侠的功力,自无伤得家祖父之可能,家祖父更不会对沈小侠有所危害。但,有便时,仍请老前辈暗中开导于他,叫他不要把我罗家和武当派肯定为不世仇人。”
  罗惜素说完庐山之行,凄容渐去,豪气又生,两目神光奕奕的注视在龙虎异丐老花子脸上。
  龙虎异丐魏晋似在用心思维,最后乱鬓一摆,长吁一声,心情也似开朗起来,道:“好!我完全相信。现在咱们各自分头行事。”
  老花子有心就走,罗惜素却忽然娇颜微红,道:“晚辈之事急不在一天时间,请老前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