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河汉三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但如此,还有随时下山之人,也必须取回兵刀,一交一付,其繁杂又岂是局外人可以想像得到的。
  武当派有见及此,想出一个别开生面的办法,不但固步自封地保持了上山解剑的自我尊荣,也解决了退还兵刃的麻烦。
  在形式上,凡是上山之人,经过解剑池,都得交出随身兵刃,换取副牌一面,空手入山,行至回头崖,凭那副牌取回原有兵刃。以后,便任人携械上山了。
  解除兵刃,和退回兵刃。不过是一种自我陶醉的形式,武当派并不真怕上山之人生事扰乱。这种既合例规,又复通权的措施,真是两全其美。
  由解剑池到回头崖,空间直线距离,约六十丈左右,较迂回曲折的山道,要近上二里多路。
  武当门人利用地形上的特点,由三代弟子分成六组,等分直线距离,先选定立脚地势,以隔空投运的方法,转递兵刃,因为投运甚速,所以到达回头崖之人,都能迅速无误地取回自己的兵刃,落得人人称道。
  沈元通解下腰际布裹洞箫,换取了一面号牌,龙角短剑原是佩在儒衫之内,心想:“像这种形式上的过门,缴出一件,已是于礼无亏。”故未一并取出。
  曾弼的兵刃,是一柄普通青钢长剑。
  他们两人循着崎岖曲折的山道,步步登高。
  沈元通等走在山崖凸出之处,自然可以看到,投运兵刀发出的精光银芒,耀眼生花。但走入曲折的阴道里侧时,那就只可闻到兵刃划过长空的刺耳啸声了。
  两人随谈随走,离开解剑池,不过百丈左右,眼睛所接触到的,尽是奇松怪石,欹嵌盘缺,不可名状。颇能令人,心畅神怡。
  突然,一声清啸划过长空,接着便是惊呼怒叱不断传来,二人因恰好行于弯道里侧,目无所见,也未在意。
  待转出峰腰谷口,触目之下,最使他们迷惑的,是呆滞惶然的武当门下,和惊诧瞪目的猬集群众。
  人人脸上虽然神色不定,收发兵刃工作并末停止。
  领取兵刃的人,依然有条不紊,只是得到兵刃之人,并不立即离去,似在等待着什么事件的来临。
  沈元通递出取件号牌,服务人员按号查对一遍。满面羞赧地道:“少侠,请稍候!”
  其他的话,似乎想说,又不便出口,摇了摇头,神色沮丧的陪侍一侧。
  沈元通和曾弼对望了一眼,信口问道:“什么事?”
  有那好事嘴快之人,便把刚才所发生之事,说了出来。
  原来有一件布裹之物,傅运到第四站时,蓦地,从斜刺里,冲起一条灰白人影,有如浮云掠空,轻灵巧快,伸手攫去那件兵刃,脚不沾尘,平飞十丈,一声长啸,便在众人头上,飞入山中不见。
  沈元通一惊道:“是否失落了我的兵刃?”
  那个随立身侧的武当弟子,面色一红道:“业已查明,所失之物,正是少侠所有。”
  沈元通剑眉一轩,叹了一口气,认为那小道士不是说话的对象,故也没有开口。
  曾弼为友热情,反而较沈元通更是光火,冷冷地道:“强人解剑,却无护剑之能,倒令我兄弟领教了。”
  本来含笑站在沈元通身侧的武当弟子,听来字字如针,刺心入肺,更是无地自容。
  忽然,从山上飘飘纵来数人,领头之人便是武当七剑之一的何泽龙。当他目光触及沈元通时,不由心头一悸。
  他到底不失名门正派风度,先向沈元通招呼过后,才转身问武当门下道:“什么事?”语音至为严肃。
  那小道士惶悚地将事情始末详尽说出,又道:“所失兵刃,埂是这位小侠所有。”
  何泽龙闻言,神色剧变,万般无奈地对沈元通道:“少侠请先上山,所失之物,容面禀掌门人后,定有所报。”
  沈元通想起望月坪痛下煞手之事,心中尤有愧意,此时更不便逼人过甚,莫可奈何地对曾弼道:“弼哥哥,我们走吧!”
  曾弼却丝毫不放松地问道:“兄弟!你那布裹兵刃究是何物?能否先向武当朋友说明,免得事后不肯认帐。”
  何泽龙玉面生寒,恨恨的瞪了曾弼一眼。
  沈元通微笑道:“算不了什么贵重之物,一只碧玉洞箫而已。”
  何泽龙久闻碧玉洞箫之名,惶然问道:“是否华老前辈故物?”
  沈元通一点头,拉着曾弼不顾而去。
  其实,沈元通失ꗈ碧玉洞箫,心中思潮哪能平息下去,默默地循着山道行未片刻。
  陡闻一声“着打”!从路侧密林中爆出。旋见黑光一闪,直击沉元通面门。
  沈元通若无其事的一挥手,接住袭来暗器。忽然,神色大变,煞聚眉梢。霍的,长身而起,捷如一缕轻烟似的,向密林中掠去。
  曾弼和沈元通虽是并肩而行,但对沈元通接物入林之事,连念头都未转清,又见沈元通已从密林中飘回原处。面色庄穆,怔怔的握着那件布裹兵刃,一言不发。
  沈元通所表现的那身轻功,已是叫他自叹不如,尤见他取回兵刃,更是如堕五里雾中,不由急口问道:“这可就是你的兵刃?”
  “就因为这个,我才追入林中,那人忒是狡诈,想必在此物出手之前,即已预留脱身之计。”
  “兄弟,这只碧玉洞箫是何来历?你似乎爱之甚切!”
  沈元通解开布套道:“请弼哥哥先行观赏!”
  话音一落,布套褪去,一道白色亮光,熠熠生辉,照耀得曾弼欢颜悦色,赞口不绝道:“色泽制作,精巧无俦,名手名箫,他日定必大放异彩!……”
  他忽然一顿,双目转注沈元通迷惘之色,诧声问道:“兄弟!有什么不对?”
  “此箫已非小弟原有之物!”
  曾弼大着眼睛惊问道:“这不是你的碧……”他神思一定,看着手中白色玉箫,心中了然,无须再问下去了。
  沈元通激动情绪,迅即平息,缓缓道:“按说此白玉洞箫与小弟原有碧玉洞箫,系出同一名手琢制,故形式、长短、琢工,完全一致,轩辕并重,只是玉质更佳更美,为当世三大名箫之冠。”
  曾弼直觉地道:“此箫既然冠绝为首,留用算了,何必深思过虑,到时自会真像大白。”
  沈元通喟然一叹道:“也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不过此箫之出现,却叫小弟心绪难宁。”
  “兄弟,你满身都是谜,我真不知如何说起。”
  “弼哥哥,这话说来太长,我们且走且谈吧!”
  沈元通还箫入囊,扣在腰际,两人继续登山,随着登山步履,沈元通将白、碧、紫三箫来历说明道:“据传言,约在欧治子同时,有一位琢玉名手,姓陈名巧,曾经历尽千幸万苦,觅得上好美玉三方,色分白、碧、紫,均是玉中之精。
  其中,又以白玉最上,碧玉次之,紫玉又次之。”
  “陈巧独运匠心,琢成一式三箫,长短大小,刻划精细,无不雷同,除了色泽各异之外,简直就无法分别。
  三箫玉质已是人世少有,又加完全一式,更是旷古绝今。千百年来,时隐时现,历尽沧桑,不知凭添了多少慷慨悲歌的英雄事迹,和儿女柔情。
  近百年来再现江湖,白玉洞箫落在玉箫仙子手中,碧玉洞箫剐由华叔祖转赐小弟,紫玉洞箫由紫髯神魔用以济恶。
  你想白玉洞箫乃是玉箫仙子之物,这次出现换去我的碧玉洞箫,岂能平凡得了。
  再则,小弟碧玉洞箫在武当门下手中失去,如今原有布囊在握,虽说箫非旧物,这种分辨不清的是非,真叫小弟有口难言。”
  曾弼豪笑道:“管他,我们本就不是怕事而来!”
  第 三 章 百字真经
  武技观摩大会会场,设在倚天崖右侧,一片平原之上。
  依着山势搭了一座二丈四尺高的演武台,高台对面,另辟了一处可容二百余人的特别招待处,黄土垫基,竹几竹椅,陈设的颇为脱俗,专供应邀贵宾之用。
  在贵宾席舆演武台之间,足足相距十丈左右,是一般江湖朋友参观之所。
  沈元通与曾弼进入倚天崖,已是中午过后,离表演时间,不足半个时辰。
  他们刚一进入场地,便见避尘道人对面迎来,满面堆着笑容,似乎已经淡忘了捿霞望月坪之事,笑哈哈地招呼道:“少侠莅临,武当之光,请贵宾席入座。”
  沈元通本不是被邀的贵宾,可是栖霞一役之后,武当已认他为危险人物,自他进入湖北境内,早在监视之下,可是在未查明他确实身份之前,武当派仍请他坐入贵宾席,以示宽宏气量。
  避尘道人引导沈元通等入席后,连连看了沈元通腰中兵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