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河汉三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捻笔润墨,将原字钩出,一如旧观。
  沈元通获得“百字真经”,无惊无险,全在一个“缘”字。
  他回到客栈之后,不遑赶路,就在客栈之中,试图悟解经文。
  像他这等天才横溢聪慧之人,谁知五天过去,结果一无所得,半字未通。只好自惭地苦笑了一下,起程赶路。
  计算起来,到二月初一日,不过是十几天了。
  沈元通一心要在武当大祭大典之日,当着天下群雄,请求紫虚道长说出罗拱北隐居之处,是以沿途不再停留,迳向武当山奔去。
  ※※  ※※  ※※
  二月初一日,是武当派大祭大典的日期。
  武当山道上顿时人潮涌拥,热闹起来。
  武当道观,本分上下两院,上院三元观,为武当掌门人及派中长老起居重地,也就是各代弟子练习武功的根本之地,非知交好友,绝不接待。
  下院真武庙,为进入夭柱峰三元观的门户,专供善男信女进香和游人墨客游赏。
  武当五年一次的大祭大典,在武林中是何等重大之事。
  因为武当一派在武林中的地位,与少林同被公认为泰山北斗,是以,各大门派以及知名之士,均被邀请观礼。
  此外更有大部份人士,是专为大典后的武技观摩大会而来。
  这个观摩大会,虽然禁止拚命搏斗,注重独自表演,由于法眼名家的公平裁判,武功高强的照样可以扬名立万,为人尊敬,武功稍弱的,亦可借此机会印证偷学,增加功力阅历。
  由入山起到天柱峰,全部行程,平常人土,总得花去一天时光,就一般武林人物来说,也得费去半日功夫。
  好在,武当大祭是在上午举行,多是繁文褥礼,非必到人士,和相邀的贵宾格于情面,非到不可外,简直极少自动前往参观之人。
  主要的人潮,多半是涌向竞技场。
  在摩肩接踵,不绝于途的人潮中,并肩地走着两个英俊无俦的少年。
  一个,自然是沈元通。
  另一个,是谁?连沈元通也还不知道。
  敢情,他们是才在那山路转角之处,碰到一起的。
  他们两人都是生得那样卓而不群,正气凛然。引起了相惜共鸣之感。于是极其自然的交换了姓名,也极其自然的成了朋友。
  曾弼年约二十三四岁,两边太阳穴,高高隆起,气概比沈元通慑人得多。
  曾弼看了沈元通一眼,见他脚下倒也不慢。可是,一身细皮嫩肉,似乎长得太娇贵了一点,心想道:“这位小兄弟文弱得有点可怜,既然走上一道,以后应该多多照拂他才是。”随又关切地道:“沈兄,我们要不要略事休息?”
  沈元通摇头微笑道:“前面就是解剑池,备有休息之所。”
  “你到过武当山?”
  “没有,但听一位老人指点至详。”
  “那么你是受命而来的!为了什么?”
  曾弼的头脑够机灵,心里所触,也就脱口而出。
  沈元通听得眉头一皱,也不否认,坦直道:“拟晋谒紫虚道长查询一事。”
  曾弼耽心地问:“有人引见吗?”
  “小弟是单人而来,没有引见之人,但他老人家必会接见于我。”
  曾弼无法理解沈元通的意思,好奇地道:“为什么?愿闻高见。”
  沈元通微微一笑道:“我只须在观摩大会上,指名请教。你说,他能不见我么?”
  曾弼佩服之极,豪朗地大笑道:“这倒是办法,不过………”
  偶一回头,看到一个三十左右的便装汉子,紧跟不舍,一步一趋,心头不由泛起疑云。朗阔的剑眉往上一扬,细声向沈元通道:“有人跟上我们了。”
  同时脚下加快,直向一株参天古木之下走去,口中大声说道:“兄弟,这一阵急赶,我倒是有点疲惫,需要休息一下了。”
  沈元通跟了过去,转过身来,对着路面坐下。
  这时,那个中年汉子,并未发现曾弼对他起了疑心,也在道旁选了一处所在,故作休息之状,眼睛却不时向沈曾二人瞟去。
  沈元通面色一整道:“武当派也太看得起我沈元通了!”
  曾弼见义勇为,算得上是一个少年侠土,眉头双扬,想出一个办法,起身朝着那个汉子走去,人未接近,口中早就大声叫道:“请教兄台,此处离解剑池尚有多远?”
  那中年汉子就要站起来。
  曾弼脚下缩丈成尺,身子一晃,双手就势搭在那中年汉子两肩,道:“何必客气,请坐下说吧!”
  那中年汉子似乎毫无机心,依言坐下,但觉“肩井穴”一麻,说到口边的话,已然发不出声来。
  曾弼巧妙地在众目逼视之下,将他制在当地,竟无人发现。
  沈元通走去对曾弼附耳道:“小弟一入湖北境内,就在武当监视之下,好在我并无悻进企图,算了吧。”
  曾弼深感沈元通光明磊落,油然升起一种无比的敬佩之心,报之微微一笑,解去了那汉子的穴道。
  沈元通对那汉子吩咐道:“请回告避尘道长,望月坪的老朋友来了。”
  沈元通话一出口,吃惊的倒不是那中年汉子,反而是曾弼了。
  曾弼等那汉子遵命去后,一把拉住沈元通双手,无限兴奋地道:“沈兄,真人不露相,小弟失敬了。”
  沈元通羞涩地道:“小弟年少无知,当日之事,现在想起来甚是后侮。”
  曾弼豪气干云地哈哈大笑道:“就是小弟也不能任人欺侮。”
  他哪里知道望月坪的事,完全是沈元通制造出来的。
  此时曾弼对沈元通更是倾心之极,几次欲询沈元通的师门来历,都话到口边又咽了回去。
  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先行自我介绍道:“小弟在幼年时,全家大小五十五口,突于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被一个功力高绝的魔头偷袭,将全家大小杀去了五十四口,再加一把大火,烧得尸骨无存。
  小弟幸以命大,失足坠落在一条水沟之内,逃得一命。后来蒙思师悟禅大师收录授艺。
  十九载于兹,直到半年前,才奉命下山寻仇。可是茫茫人海,像这种无头之案,又从哪里追寻起哩!”
  说着,说着,豪迈之气全清,悲凄之色顿起。
  沈元通父仇在身,自认为是天下最不幸之人,但是一听曾弼之言,其身世之惨,尤胜自己百倍。深悔自己胸襟太狭,报仇不应自苦,而应自励,必须有不屈之志,才足以担当复仇大任。
  沈元通此时对曾弼同病相怜,又复惺惺互惜,亦有深交之意,遂道:“曾兄……”猛然觉得不对,又改口叫了一声:“前辈!……”
  沈元通“前辈”二字出口,曾弼颜色一变,跺足道:“沈兄如认为小弟不足攀交,请从此别。”
  沈元通一笑拉住曾弼道:“令师悟禅大师与家祖父白发仙翁乃属至交,晚辈礼应如此。”
  曾弼一声朗笑道:“家师方外之人,本无门户之见,你我年龄相若,你如果看得起我这个痴长了几岁的朋友,我们还是各自论交,兄弟相称。否则,小弟只有告退。”
  言语表情是坚决之极,沈元通再无顾忌,俊面微赤道:“元通敢不遵命,谢大哥垂爱。”
  沈元通一声大哥,叫得曾弼喜极跳起来道:“这才是我曾弼的好兄弟,从今日起,你我生死不渝,恕我以后叫你兄弟了。”
  曾弼快意之余,忽然疑容又起道:“令祖沈老前辈与武当紫虚道长交情不恶,元弟……”
  沈元通玉容一惨,将自己一身不幸,完全诉出。
  曾弼听了大叫道:“好!愚兄陪你见见武当高人。”
  “请两位解下兵刃,换取牌号。”一句极好的话,但说话人的语气,显因听了曾弼的话,略有不愉之味。
  沈元通尴尬地一视曾弼道:“解剑池到了!”
  两株老松荫影之下,有口一丈见方,白石为栏的清水浅池,这就是闻名武林的武当“解剑池”。
  平心而论,武林人士上山必须解剑,如果纯在尊崇武当一派的武林地位,和三丰祖师的至高成就,原无厚非之处。
  要是武当派以解剑上山,列为进入该派的规列之一,则有点近乎自大自狂。
  试想,武功一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谁又是天下第一?
  好在,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也就无人多事,视为应该的了。
  近日来上山之人,何止数千。武林人物那个不是兵刃随身!这数千人的兵刃,收集起来,怕不要堆成一座小小的铁山,岂是小小的解剑池所能容纳得了的。
  不但如此,还有随时下山之人,也必须取回兵刀,一交一付,其繁杂又岂是局外人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