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氏在王府对面的门口站定,门房厉声叱道:“闲杂人等,不得靠近!”章氏这才看到,此地也是一个高门大户的宅子。
章氏往路中间走了走,尽量不靠近这些高门大户,章氏心中感叹,京城和庆都城果然不一样,这些大户人家,远比他们小县城里那些富贵人家有气势多了。
等了大半个时辰,王府中没有出来一个人。
章氏看到日上中天,叹了一口气,转身往回走。
走了一段路,不见轿子或者马车,章氏靠在墙边的榆树,准备歇一会儿。
老远的,章氏见到了姚广政走在路上,章氏吃了一惊,他来做什么?上王府来接孩子么?他有银子吗?
章氏躲到树后面,悄悄看着姚广政。
姚广政左顾右盼,看到王府大门,眼睛一亮,疾步走了过去。
姚广政来到门口,还没上台阶,就被门房拦住,“你是什么人?”
姚广政作揖道:“小人是庆都城来的,来找文氏,哦,文氏是小人的儿媳妇。”
门房一瞪眼,呵斥道:“休得胡说,文家小姐怎么会是你的儿媳妇!她还尚未婚配!快走,若是再啰嗦,就把你送到衙门去!”
姚广政掏出一小锭银子,想塞给门房,门房冷笑道:“这点银子就想贿赂我么?快滚!”
姚广政无奈,他只带了五十两银子,一路上省吃俭用的,还是花了一半的银子,若是福娘心眼儿好,说不定会给他们一些银子作路费,若是福娘生他的气,他这些银子,要带著两个孙子回到老家。
门房转身回去,关上了大门,一门之隔,一边是富贵无边,门外却是贫穷落魄,姚广政叹凭一口气,他姚家竟败落至此,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若是时光能够倒流,他一定会改邪归正,好生教养儿女,奉养双亲,维护姚家的名声。
这一路走过来,他不仅吃了很多苦,还遭了很多白眼,在庆都城,别人还会给他留着几分面子,或许是看在钱的份上。
但是,这一路上,他没银子,一身落魄,谁人认得他,所以,这一路上,他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也让他看清了大半辈子都没有弄明白的事情。
姚广政的肚子咕噜咕噜的响起来,四下看看,都是高门大户,没个店铺,他想吃东西,就得返回去。
无奈之下,姚广政只好往回走。
章氏远距离跟着姚广政,见他到了闹市区以后,在路边摊买了两个酥饼,又要了一大碗水,蹲在路边吃着。
谁能想到,在庆都城耀武扬威的举人老爷,竟然变得像短打的人一样。
章氏一阵冷笑,想不到姚广政也有今天。
章氏进了路边的一家食肆,要了一碗馄饨,一笼羊肉包子。
她这个位置,能见到外边,外边的人却看不到里面。
章氏不紧不慢的吃着,姚广政吃了两个酥饼,似乎是没吃饱,京城的东西又贵又小,若是在他们庆都城,买两个酥饼的钱,都够买一笼肉包子了。
姚广政犹豫了片刻,又掏出三文钱,递给小贩,买了一个酥饼。
酥饼摊的小贩看了一眼姚广政,同情的问了一句,姚广政呐呐的回了一句,小贩犹豫一下,又递给姚广政两个酥饼,还建了一个鸡蛋给他夹上。
姚广政哈著腰,千恩万谢。
曾几何时,姚广政逛青楼的时候,随随便便打赏一个大茶壶就十两八两的,现如今,人家给了他两个酥饼,他就感恩戴德的,真是世事无常。
章氏心中鄙夷道:“姚广政啊,人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看看你现在,和一个下田的佃农,路边打短工的苦力,有何区别。”
章氏吃饱喝足,付了钱,姚广政也站了起来。
姚广政谢过小贩,小贩不知道跟他说了些什么,姚广政还给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才转身离去。
姚广政顺着原路回去,来到王府附近停下了脚步。
四处看看,在一座宅子门口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只要王府中出来人,他就上去想办法拦住,总能有办法见到福娘的。
福娘不是那种冷淡心肠,再说自己是真心来接孙子的,只要他诚心求得福娘原谅,福娘一定不会不近人情的。
章氏跟在他的身后,姚广政停下来以后,章氏躲在了大树后面,见着姚广政。
等了大约一个时辰,不见有人出入,姚广政叹了一口气,他的驴子从早期到现在还没吃东西,也不知道客栈的伙计会不会给她喂草料。
姚广政失望的往回走,望著他步履蹒跚的背影,章氏冷笑不已。
章氏到了闹市以后,雇了一顶轿子,回到静慈庵。
常洁看她回来,笑道:“,施主,你回来了,刚刚有位客人来找你,还给你留了一张字条,他说是你的亲戚。”
“亲戚?”章氏狐疑道:“亲戚?妾身在京城举目无亲的……”
“不可能啊,施主,那位公子说,他老家也是庆都城的,还说他的母亲和夫人是至交好友的。或许夫人看到那位公子,就知道他是何人了。”
章氏牵强的一笑,心中却在反复的想,来找她的究竟是何人?
常洁最善察言观色,看她并不高兴,心中疑惑,今天,她也去问了几位贵妇人,无一人愿意帮忙引荐章氏去王府,其中,就包招左丞相的夫人。
且不说皇上,就是昭云公主,也是她们不敢冒犯的,昭云公主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比任何一个皇子还重要。
而且,现在接近文氏,一定会引起皇上的猜忌,没有人愿意拿自己夫君的前程开玩笑。
春在溪头荠菜花 第三十二回 【泄露】
当今皇上信奉道教,所以,佛教徒的日子并不十分好过,好在皇上并不禁止佛教,这全赖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支持。
京城的贵妇为了取得皇上和皇太后的信赖,道教也信,做足了面上的功夫。
常洁心慈面善,又能言善道,且从不会把那些贵妇的心事泄露出去,所以,京中贵妇,多把常洁当做知己,倾诉心事,尤其是那些被妾室欺压的主母,更是寻常洁作为军师,常洁帮他们之后,主母的日子,会比原来好过很多,所以,静慈庵常年香火鼎盛,客似云来,是京中诸多寺庙庵堂中日子最好过的一个。
听了章氏的哭诉,常洁很想帮她,那些贵妇曾经说过,那个文氏,就连皇上也说他是恶妇,可见其人的确很刁蛮,她只不过占著命好,认了欧阳先生做义父,皇上现在倚重欧阳先生,文氏自然跟著得宠,否则,一个女子,怎么会得到皇上的偏爱。相信京城那些传说,都是人们添油加醋,口口相传后的谣言而已。
现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帮助章氏呢?
章氏心底里很失望,看得出,常洁是真心想帮她,只是有心无力。
章氏恨自己的软弱,这辈子,不但碰到一个喜新厌旧的夫君,还有处处欺负她的婆婆,甚至那些妾室都不把她放在眼里。
这一生,值得她留恋的日子委实不多,儿女跟她不亲,那个石翠娘,以为跟她是真的有感情,却原来是利用她而已。
章氏恨恨的攥了攥拳头,老天,你何其不公!
门外传来敲门声,是小尼姑悟真。
悟真就是扫地的那个小尼姑,她很喜欢章氏,章氏回来的时候,真的为她带了点心,冲着她笑的时候,就像师太那样慈详和蔼,悟真想,她的母亲,就应该是这样子的吧?
“施主,门外有位施主来找你,他说是你的亲戚,主持已经把他领到客堂。”悟真笑道。
章氏道声谢谢,跟着悟真来到客堂。
那人正对着门口坐着,门帘一掀开,那人站了起来。
章氏与他对视后,皱起了眉头,她并不认识此人。
那人以晚辈的礼节向章氏行礼,“姑母,许久不见,姑母一向可好。既然来了京城,怎么不找侄儿呢?”
章氏听得一头雾水,她明明不认识此人?
常洁笑道:“这位章公子,已经等了许久,夫人,诺大京城,能碰到亲人,也是夫人的福气,不如夫人和章公子谈谈,贫尼这就让人给你们准备一些茶点。”
常洁丝毫没有怀疑眼前人,此人面目和善,温文尔雅,行为举止,一看就是个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
“你是什么人?”
“夫人,在下是姚公子的好友闻道生,因为怕夫人不愿见外人,所以假托是您的亲戚,还请夫人见谅。”
“这么说,今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