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军嫂有空间.重生之种田有空间+番外 作者:弦歌雅意(jj金榜vip14.5.11完結)-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里有了钱,尚老板就继续投资,把钱留在手里不是尚老板的风格,他喜欢钱生钱。
  而宋慕辉出国之后,最先注意的是国外的电视机,他发现国外的电视机比国内的好多了,还有彩色的,里面的电视节目也好看多了,而且还有很生动有趣的广告。
  尽管这个时候国外也没有出现液晶电视,但是宋慕辉觉得惊奇不已,真是没想到,果然已经发展成这样了,比国内先进多了。
  果然闭门造车是要不得的。宋慕辉再一次感叹。
  宋慕辉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了一封厚厚的信寄回去,没办法,国际长途电话费太贵了,要不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是不会轻易打电话回去的。
  除了电视,宋慕辉发现国外还有很多电器都很普及,像冰箱洗衣机一类的,户外还有自动贩卖机,只要投一个币,就能买一罐饮料,真是神奇。
  宋慕辉觉得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写成一本书了,于是宋慕辉在信里面问如果他写了一本书,自己的妹妹能不能给自己出版?
  宋慕雯接到信,忍不住笑了,宋慕辉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他认知以外的事情,所以觉得惊讶不已,还想写本书来,不过宋慕雯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有人注意到了国内和国外的差距,注意到了才会有所改变。
  宋慕雯回信说,如果要写,当然可以,不过稿费什么的恐怕不会那么多,另外,希望宋慕辉不要写得那么偏向于国外,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开放了,可是大家还是要提防着所谓的资本主义,如果宋慕辉太过于推崇国外的东西,会受到别人的怀疑的,审核的时候也难以通过。
  宋慕辉接到宋慕雯的信的时候已经是半年以后了,新鲜劲已经过去了,不过幸好宋慕辉保留了他写日记的习惯,所以很多见闻和感受他都写在了日记了,尽管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国外的生活,可是那些感受还是记录了下来。
  宋慕辉最先研究的当然是电子方面的,毕竟他的主要专业是这个,他发现宋慕雯给的书上面竟然有这种电视的原理,这让宋慕辉很惊喜。虽然在国外,是能够学到国内没有的东西,但是很多核心技术人家还是要保密的,不然人家怎么赢利呢?
  宋慕辉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宋慕雯会让自己带着这些书了,因为这些书上面都有很多电子方面东西,他不需要去图书馆各种翻找还找不到资料了。其实宋慕雯更想给宋慕辉一个硬盘,里面全是资料,这样就不用拿着死重死重的东西了。
  按照宋慕雯的交代,宋慕辉也在国外淘书,在国外三个月,他的英语真是突飞猛进,现在他甚至能够尝试着翻译书了。
  国内依旧是一片平静。
  出版社虽然是建立起来了,可是宋慕雯还是要盯着一点儿的。陈薇现在也从第二助理荣升为首席助理了,也就是老板的贴身秘书。
  刘丽果然招人了,陈薇趁机也要求招一个,坐上了刘丽的位置,她才知道当初刘丽能够这样游刃有余是多么的不容易,老板的事情太多了,虽然很多事情老板是亲力亲为的,可是更多的事情是需要他们这些人跑腿,所以陈薇也想着自己需要一个人手帮忙了。
  出版社开张,宋慕雯让人在报纸上打了广告,果然有不少人投稿而来,只是大部分稿子都是不能用的,因为故事太单调了,他们不少都是仿写什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类的故事,没什么新意。
  刘丽再一次叹息:“这个故事很好,很新颖,只可惜篇幅短了一点,要是登在报纸上,又太长了。真是可惜了。”
  宋慕雯拿过来一看,原来讲的是一个农村女孩进城的故事,选材很独特,生活气息很浓厚,文中运用了不少的方言,还有很多细节的描写,让宋慕雯觉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跟随着主角的起起落落而高兴而担忧。
  看完之后,宋慕雯赞同道:“确实是个很好的故事,可惜这个故事也不好扩写,写了就没有这么凝练了,也就没有这么精彩了。”
  “可不是?”
  “要不,咱们办个杂志吧!”
  刘丽眼前一亮道。
  宋慕雯还有些意外:“杂志?”
  刘丽一想,又觉得办杂志困难好多,出版社刚刚成立,人手上都还有些紧张,哪里还会有什么精力去办杂志啊。
  宋慕雯却将这个想法存在了心里,办杂志办报纸确实不是什么赚钱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报纸杂志赚钱的不再是它们的发行量,而是靠着广告了。
  可是自己当初成立展望的出发点又是什么呢?当初自己只是想把自己空间里的那些书书拿出来,散播出去,是想借此影响中国,让中国人有所领悟有所学习,而不是为了盈利,自己什么时候变动唯利是图了呢?钱确实是动力,可是自己现在并不缺钱,只要展望发展良好,自己就永远不会缺钱。
  中国的发展,除了自己空间里的那些书能够提供能量以外,人民群众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力量,而自己,最好是把这股力量给挖掘出来,让大家感受到,让大家去体会,将这股力量注入到社会上去,去影响这个社会,去影响那些人的思想,给他们最好的行为方式。
  宋慕雯想明白这一切之后,决定开办一个杂志。
  杂志在中国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民国时期的良友杂志就是发行量很大的一本杂志,而现在,那些将要在中国社会上次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杂志就要或者已经创办。
  自己要办一个什么样的杂志,要怎么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这又是一个让宋慕雯有些苦恼的问题。
  在一个事情没有确定好之前,宋慕雯是不会说出来的,所以大家都不知道宋慕雯还有这样的打算,刘丽说过这样的话之后,自己也忘到了脑后了。
  展望运转良好,81年,总共画出了四期的小人书,发行量越来越大,现在宋慕雯听到好消息的时候,不会再像第一次听到那样兴奋了,因为已经习惯了。
  出版社在日益发展,因为所有喜欢文字的人都希望自己写的东西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展望文化有这个实力,如果他们说签了你的书,能够给你出版,就一定会帮你出版的,而且付稿费的时候也很痛快,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自己的稿件投到展望这边来了。
  至于那些短小的稿件,宋慕雯让出版社那边先留着,当然,如果作者要求自己要投稿给别人,她们也不会强留。
  宋慕雯一切顺利,最苦的是宋慕轩,家里已经有三个孩子结婚了,但是只有宋慕武一个男孩子结了婚,宋慕轩是第二个,宋慕辉在国外,大家管不着,所以家里人就催他,反正现在他也有了事业了,每个月都有几百的工钱,因为他干活干的好,尚老板发工资也不吝啬,宋慕轩真是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所以宋慕轩现在差的就是一个媳妇了。
  宋慕轩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家里天天催他娶媳妇,可是乡下的媳妇已经配不上他了,他又没有像他大哥一样在大学的时候找一个,所以现在已经是大龄男青年了。
  不过这些宋慕雯才不会管他,宋慕轩的事情让他自己好好解决吧,宋慕雯不介意再添一把火的。
  81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发展和跨越的年份,这一年,大家的事业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年底的时候,宋慕雯搞了一个年会,这是总结过去一年,展望未来一年的年会,当然,这年会上还有大家喜欢的美食、节目和发红包。
  展望这一年的盈利不错,所以宋慕雯给大家都发了不小的红包。
  这一次,员工将自己的家人都带过来了。
  刘丽最后还是决定将丈夫和孩子都带过来,因为她想来想去,觉得宋慕雯说的很对,孩子们需要妈妈,在妈妈身边成长,钱可以慢慢挣,但是时光一去不复返,要是不抓紧现在,以后就没有这些时光了。
  总结过去,宋慕雯说了一年的发展,这一年,总结起来,展望确实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业务在扩大,盈利在增多,别人觉得文化工作室是薄利的行业,但是在宋慕雯奇思妙想的运作之下,展望是不同于别人的。
  在展望未来的时候,宋慕雯宣布了自己想要办杂志的事情。
  “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很久了,”宋慕雯道,“杂志叫《展望》我相信大家都没有意见,杂志上要放的文章,我这里也有一些想法,我想放小说,就是出版社那边投稿过来的那些优秀短篇小说,在这个行业咱们还没有经验,所以咱们需要慢慢摸索了,我的目标就是不赔钱,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