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凰之誓不为妾 作者:睢竹(瀟湘vip2014.06.08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任由左贤王发展,兰陵王定无反手之力,只能任其宰割。”严峻熙缓缓道来。
  她接过他的话,说道:“正因为如此,我才极力主张与萧牧野议和,若没有他,左贤王最多三年五载,必能统一草原。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养虎为患。”
  “你就那么肯定,萧牧野能按照咱们的意愿来?”
  旁边一人站出来,说道:“再说,如今萧牧野的实力远远比不上左贤王,即使与其结盟,恐怕对大魏也没有什么好处。”此人是枢密院副使——王将军。
  “正是…”朝堂上一众大臣迭迭称是。
  “不!我们不是要和萧牧野结盟,是要永远站在弱者的那一边,维系西北草原上的平衡。”她的声音坚定而沉稳,气势逼人:“谁落了下风,我们就去帮谁,务必使辽国的两大势力缠斗不休。”
  舒大学士急忙摇头叹道:“如此,岂不违背了圣贤的精神,怎可做此背信弃义之事,这与蛮夷何异?”
  “迂腐!”安雅终于忍不住怒斥道:“难道有人将刀架到了舒大人的脖子上,你还要和他谈论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大贤吗?”
  舒大学士直楞了半天,竟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那开放边城,两国互市,资助粮食,又是为何?”严老将军终于忍不住问道:“这难道不是为辽国谋利吗?”
  “将军,您驻边多年,应当知道,每逢秋冬季,正是辽军打草谷的时候,而夏季草木茂盛之时,却鲜少发生。”因了这严将军是严峻熙的亲爹,安雅的口气缓和了不少。
  “确实如此,可这有何资助辽国有什么关系?”严老将军不解的问道。
  她踱了几步,挥动着广袖,神采奕奕,不知吸引了多少人的目光。“辽军年年扰我边境,并不是因为其本性残忍嗜杀,主要还是为了满足冬季国内的粮食供应。”
  ------题外话------
  亲爱的小伙伴们,动动手,收藏收藏吧…
  睢竹的眼中噙满了泪水啊!哭求,泪奔…

☆、第十三章 战群儒(二)

  “辽国的粮食供应基本依赖于牛羊,夏季饲料充足,当然不足为虑,但秋冬季节,草木凋零,西北草原上天气极寒,不要说是人,就是生存能力远强于我们的动物也多有冻死,间或找不到草料,活活饿死。”她思考了一下,接着说道。
  “百姓无法果腹,自然是要将目光放到与其相邻富庶,有余粮的大魏边境。”
  “辽国的百姓是死是活与我们何干?关心他们做什么?”
  “王大人,你身为御史台的谏官,也是饱读诗书之人,目光怎能如此短浅!”她丝毫不理会王大人的嘲讽之声,接着说道:“我们现在将仓中积存的旧谷放到边城出售,换取战马,不仅能充实国库,更能免除战火,何乐不为?”
  那王大人不满的问道:“仓中稻米,虽多为往年存粮,间或亦有霉变的谷稻,但若是遇到灾年,却是可以救灾民于水火的,你怎可将这百姓救命之物,卖与蛮夷小人!”
  安雅挥了挥手,不以为意的说道:“我有一法,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将如今的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三熟。”
  她从袖中拿出一张图纸,递给门下省的各位老臣们传阅,“我已托小严将军在其京郊的庄园上进行试验,想必再过数月,至多半年,就能有消息传来,到时还请诸位大人到场验查。”
  “这…”这些老臣虽说思想迂腐,不知变通,可若论真才实学,比之现代的各种“砖家”、“叫兽”要好了不知多少倍,看到安雅的图纸,俱是啧啧称奇,叹为观止。
  主管农业的张大人更是激动的连话都说不清楚了:“安大人,你方才所言当真。”
  “自然。”她点点头说道,“若是诸位不信,再有半年便可有结论,互市之事到时再定,亦无不可。”
  说罢,又拿出几张图纸,递给门下省的众大臣:“这些分别是用于灌溉,耕种,乃至水利设施,若能推广全国,粮食产量当不止翻一番。”
  安雅暗道:“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你们这些古人哪能和我比?随便放出几个过时的技术,也是你们闻所未闻的。”
  此言一出,就连李智宸也是坐不住了,急切的问道:“众卿家,安大人所言是否属实?”
  张大人疾走几步,说道:“皇上,既然安大人已在严将军的庄园上开始试用,老臣以为不如将图纸上所绘制之物也令造坊制作出来,局部试用。若果如安大人所言,当是不世之功,足以载入史册。”
  这张大人委实是个忧国忧民的好官,一边说着,一边竟是激动的流下泪来。
  李智宸调笑道:“我看这些东西让老大人哭的如此伤心,倒是不要也罢。”
  张大人急忙说道:“此物确实是好东西,怎可因老臣一人之故而遭弃,那臣岂非千古罪人。”
  “哈哈…”这下不止是殿中的诸多大臣,就连李智宸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张大人摸了摸头,这才意识到被皇上开了玩笑,不好意思的退到了一边。
  舒大学士却仍是坚持:“西北蛮夷狼子野心,岂是如此就能满足的,若是开放边境,蛮子趁虚而入,犯我大魏河山,安大人要如何?”
  “辽军若敢来犯,我安雅誓将其赶回草原,全歼辽国,让其寸草不生,一人不留!”她的声音是何其豪迈,何其狂妄,她咄咄逼人的气势竟是将这殿中一众老臣惊得无话可说。
  舒大学士刚想辩驳,却想起此次国难,正是凭了她一己之力,孤军深入草原,全擒辽国皇室,又独自一人,直入百万大军之中,最终迫得萧牧野退军。
  此番战事,几乎只靠她一人之力,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她确实有这样的资格。
  只见安雅屈膝跪下,双手举至眉前,拜道:“皇上,国家大计,社稷安危,必须要依靠有主谋,能成事的人,而并非那些夸大其词,无理狡辩之徒。”
  她再拜道:“保国家之安危,扶大厦之将倾,应仰仗足智多谋的将军和不畏生死的士兵。商定国策,匡扶社稷,应听从那些视百姓为子民,无畏强权,秉公执法之人的意见。官员各司其职,各营其事,我大魏怎么能不强大?”
  她起身,迎着殿中那些迂腐的老臣,声音清冷,早晨的朝阳笼在她的身上,愈加的庄重:“那些以虚荣自欺且欺人者,坐议立谈自以为无人可及者,而临危应变而百无一能者,不堪大用,不能为百姓之表率,不可称之为国之栋梁。”
  此番话,后来被记入大魏的史书,被称为定国之策。
  勤政殿中,门下省、枢密院并尚书省各官员,共计百余人。经此清议,有人对安雅真心佩服,亦有人心中郁结难下,暗中图谋,此为后话。
  “诸位臣工都是我大魏的擎天之柱,日后朝堂之事还要仰仗诸位。朕以为安大人的提议可行,着日安排与辽国的议和事宜,各款项由尚书省礼部制定,通商互市之事归户部管辖,朝会后各自制定条疏,三日内呈给朕过目。至于和亲人选,由朕亲自从辽国皇室中选定。”李智宸平稳的语调,给这次清议定下了一个基调,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心怀愤懑,都无人再敢提灭了辽国的话。
  经此一事,很多大臣都认识到了安雅的圣宠竟是到了此等的地步。凡她所奏之事,无有不准者,一时之间巴结逢迎之人络绎不绝,让她头疼不已。

☆、第十四章 和亲公主

  “咦?选和亲的公主和我有什么关系,不就是给皇上他自己选小妾么,为什么非要让我去?”安雅不满的嘟囔着。一旁的公公目不斜视,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不满归不满,总归只要不是让她给李智宸做妾,她是一点意见也没有的。
  她不情不愿的拖着脚向宫中的花园走去,此时正值盛夏时节,皇宫里的花开得正好,本是个赏花的好日子,可因为那炎炎的酷暑,一干待选的公主只好坐在远处的八角亭里轻轻地摇着美人扇,品着酸梅汁。
  安雅倚在远处的柱子上看着这些个形态各异,各怀心事的女人,不由得有些感慨。
  辽国皇室人数众多,光是适龄的公主就多达十五人,各个花枝招展,打扮的明艳动人。她眯起眼睛,想起这些女人刚到大魏时那哭哭啼啼的样子,这才不过数月,竟是贪图中原舒适、华贵生活至此,一有机会便削尖了脑袋也要留在大魏。
  真是…
  她站着的地方正对着太阳,迎着耀眼的光线向八角亭中望去,轻纱薄裙,五彩纷飞,宛如林间飞舞的彩蝶,娇艳可人。“年轻真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