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纵使薛元音让她如何如何,她也不想搭理自己。
起身让白芍送了如幂出屋,如锦便百无聊赖地在屋子里坐了许久。
从方才如幂的一番话里,她隐约了解到两点。其一是自己的大哥,他与父亲的父子关系貌似并不是很好,对如幂极为宠爱,而反观对自己这个胞妹,却并不怎么给好脸色看。其次,自己对秦枫已经喜欢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这一点纵使如幂说的含蓄,但她也听得真切。
怪不得今早四姐姐见自己表现得一副不在乎的模样会直跺脚,还真是姐妹情深,连钟情的男子都是同一人。
总的来说,在燕京的日子比她想象中的平静得多。
三姐姐那院子里的事情,如锦没有派人去打听。但是总有院子里小丫鬟的谈论声传到她的耳里,说是玉梅园里的阿兰因为昨日打翻了三姑娘的药,所以被打了二十棍子遣到外院里当粗使丫头去了。不过过了一会,又有知情的丫头说,其实不是那样的,是阿兰昨日傍晚去厨房取药回来的时候遇着了匆匆往外的四姑娘。
如锦一听便知,肯定是大伯母怒四姐姐跑去秦府,不好惩罚女儿,便只好拿那知情不报的丫头惩治。三姐姐那么软的性子,凡事都不争不夺,肯定是听人处之。
在三姐姐身上,如锦总是见到前世的自己与綝儿的影子。心里不禁替她惋惜,自己是多么想告诉她息事宁人并不一定就能换来平安。
譬如自己,就很后悔,当初没有放手一搏。
……
对于如锦来说,现在的日子就如同是秋日的天气一般,萧条、枯燥,望着窗外的落叶,如同浮萍一般,不知归去向,似是她现在的心情。伤春悲秋,如锦显得有些闷闷的,这样安逸至无聊的日子没过几天,一天傍晚,廖氏突然派了董妈妈过来,通知她说是皇后娘娘召见,明日一早随她进宫。
董妈妈说了很多话,都是廖氏交代的,无外乎要守宫规,谨言慎行,还有宫中不是其他的地方,处处都是贵人,不可鲁莽冲动,随意任性。
如锦一一记在心上,点头让董妈妈回去告诉母亲,让她放心。
第二日一早,如锦卯时就被白芍白英唤醒了,一番隆重装扮后,去了廖氏的月怑院。廖氏上上下下望了如锦,露出满意地一笑,母女二人携手到国公府的大门外,登上早就备好的马车,一路往那权力之地驶去。
宫门外早就有宫人侯着,如锦与廖氏在宫人的带引下一路往内走去。
皇宫是个威严圣神的地方,高大的砖筑院墙,墙檐下砌筑斗拱,显得古朴厚重。处处红墙绿瓦,宫殿金碧辉煌,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琐,气势磅礴。每隔几步,又能看到一个立得笔直目不斜视的侍卫,手持长枪地站在那里。这样奢华艳丽的皇宫,给如锦的却是一种冰冷的气息。
渐渐地,出现在她眼前的又是另一番景象。内宫繁花似锦,丝毫没有外面秋日萧索的气氛,御花园内,不是春天,却照样百花盛开,紫的紫、红的红、绿叶仍旧那般盎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如锦跟在廖氏身旁边往前走边私下感叹间,突然一阵秋风吹起,也不知是从何处吹来一张泛着墨香的纸张,就这样飘到了如锦的脚下。
第四十五章 赌
众人都停住脚步,如锦低头,上好的宣纸就这样停在她的脚边,定睛一看,面露惊愕。
须臾,就有小太监从远处匆匆跑来,等见着众人,脸色一变就忙先跪了下去。
领路的太监是皇**的大总管张公公,此时见到突然出现挡路的小太监,往前一步就扯开公鸭声的嗓子道:“你是哪个宫里的,这么慌慌张张的,不懂宫里的规矩吗?”
那低头的小太监浑身打颤,匍匐在地上直道:“奴才是新来的,在东宫当差。冲撞了贵人,奴才知罪。”
听到是东宫的人,张公公脸色缓了缓,声音也不知不觉轻了下来。对着他道:“东宫的人不在殿下那伺候着,怎么出现在这?!”
小太监一抬头,眼神四处寻了寻,最后停留在如锦的镶珠绣花鞋前。恭敬地回道:“是殿下与众位公子在沁心亭中作诗,奴才奉命来捡陈三公子的墨迹。”
如锦听后低头捡起,走到廖氏身旁边递与边轻唤道:“母亲。”
廖氏侧头,接过如锦手中的纸张,定神一瞧,只见隐约含糊着只有十二个大字。之所以说含糊,是因为廖氏也看不懂那上方到底写着或是画着的是什么,只觉得似字非字,似花非花,她突然忆起年少时在燕京听说过的一种字体:梅花篆。
那时她父亲喜好书画,书房里珍藏着不少名人笔墨。饶是知晓有这种字体的存在,但却未见人真正写出来过。
见廖氏望着手中的纸张发呆,张公公伸过脑袋客气地道:“夫人可是要过去瞧瞧太子爷?”
印象中,武国公夫人与太子殿下的关系可是很亲密的。
廖氏想了想,抬手让那跪着的小太监起身,又将东西递与对方。还是顾忌着宫规,摇了头对着张公公道:“不必,先见过了皇后娘娘才是。”
张公公一点头,然后继续领着众人往前。
可刚走几步,就听到从假山上方的凉亭那里传来众男子欢笑的声音,“大家说好不好?浩宇,只要咱们中有人念出你这梅花篆上写着的是什么,下次再出去,你可得让我们瞧瞧你那位秘密的红颜知己。”
这方话刚落,就听到爽朗的声音配合道:“可不是?每次都神神秘秘的,让兄弟见上一见又何妨。”
声随风清晰地入耳,伴着这些,竟是还有吵闹走动声。
廖氏蓦地停住脚步,抬头看向假山上,只见帘幔吹舞间,很多举杯的少年走来走去,众人或随意,或不羁,偶尔还有追闹高举纸张之人。廖氏看了胆战心惊,张望着左右,这儿可是御花园附近,平时妃嫔聚集赏花常来的地。
此时太子带了这么多人在这饮酒作乐,先不说传到皇上耳中会有什么结果,饶是遇着了任何一个存心想找事的,就会落人口实。
张公公也早就伸长了脑袋望着那凉亭,额头渐渐都渗出了汗水。这可怎么好?让皇后娘娘晓得了还不得雷霆震怒,这太子爷这么玩下去早晚会出事。心中突然冒出这个念头,张公公脸色一变,自己竟然在腹中编排起主子的事来。
但现在自己是上去提醒殿下呢还是继续带着武国公夫人往娘娘那里去?抬头怔怔地瞧着廖氏,只见她面色凝重,张公公目露期盼。
如锦只抬头瞧了片刻就收回了目光,她心里没那么多想法,这倒不是她想不到,而是觉得自己没必要有那些想法。
廖氏一直住了脚,但没有上去的意思,张公公想着便开口试探性地道:“夫人,殿下宴友,许是薛二爷也在上方,不如上去打个招呼?”
果然,一听到亦然也可能在上方,廖氏立即就点下了头。
张公公心里如释重负,笑着就做了个请的动作,领二人走上台阶,而将其他的一干宫人留在了下面。
沁心亭位居高处,早在三人跨上台阶的时候,上方就有眼尖的人瞧见形势。因而如锦等人到达沁心亭的时候,原本嬉闹的众人都已经收敛了方才的动作,而换成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左右遥望。
除了亭中众人,私下并无侍卫与宫人陪伴。不、其实也是有的,刚刚在半路时见到了先前的那个小太监在那侯着。
如锦还记得那小太监看到自己等人上来时候那着急的模样,抬头往上张嘴预想通报却又不被允许的尴尬。
沁心亭不小,不比一般府邸中的亭阁。此亭占地广,可容纳至少四五十人。东西二处摆着两张上好的青玉石桌,一处放着点心茶果,一处摆着几方砚台与狼毫笔,一叠写满了字迹的纸张落在一旁,随着秋风,发出翻页的声响。
也就在这石桌亭前,以一明黄色长袍的高贵少年为主围满了人,如锦晓得,她便是薛皇后所出的皇家第三子,如今的太子殿下,自己名义上的表哥。
乍见这么多人,如锦收回了眼低头。
太子看到是廖氏,早前的担忧紧张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他还以为是父皇的哪个妃嫔过来了呢,刚刚真的有那么一刻,是以为那个讨厌的人过来了。兴奋的站起身,对着廖氏客气道:“二舅母。”
他这一站,本坐着的几个少年也纷纷跟着站起身来。
廖氏回以君臣之礼,如锦跟在身后只是微微一福身,并不多话。
太子似是很兴奋,离开石凳至廖氏身旁,笑着道:“早听说二舅与舅母一家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