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晓乐很是激动,觉得宏远爹娘对自己实在是太好了。为了赎回剥夺人家亲生女儿生命的罪过(其实这完全怨不着她),决心好好干,加倍努力,以辉煌的业绩来报答这一家人。
神位设在了家里的东厢房里。
东厢房是里外两间,原先是家里的厨房。现在吃食堂不用了。宏远爹找人拆除了中间的断间墙清除了灶台,用白石灰挨着刷了一遍,裱糊了屋顶,屋里便格外亮堂了起来。
神位安在了南面,靠南墙放了一张八仙桌,上面按石六儿的布局,摆放了三个香炉。宏远娘还依样学样,做了一个圆形的棉布垫,放到八仙桌的前面。又在屋内摆了一圈沙发、椅子,预备香客们坐。
因为没有神像香炉后面光秃秃的。有人就说:“应该把安的神像也贴出来,那样正规。”
梁晓乐想想也是。可是,贴谁的画像呢?要说自己最受益的应该是奇典大神,其次是小玉麒麟。
可是,大凡民间的神职人员,供奉的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神,比如玉帝、王母、赵黄天尊等等,奇典大神民间不熟悉,也没有他的画像。要是贴个名字上去,那自己就成了每个香客的解说员了?!
小玉麒麟更不行!还没听说哪个香官(神妈儿妈儿)供奉神兽
猛然想起宏远娘信奉老天爷爷阳光养老院又聘老天爷爷为院长自己虚构的师傅也是个白胡子老爷爷,何不也借用老天爷爷这个头衔儿来为自己壮威呢?!
老天爷爷是指天上的太阳。既然立神位,那就把名字写的文雅一些吧!
于是梁晓乐找来一条黄纸,上面用金色写了“太阳之神位”五个字,恭恭敬敬地贴在了那个大香炉的后面。
还别说,这一通鼓捣下来,一个很像样的“神堂”出现在人们面前。
一切准备就绪,宏远爹娘看了个好日子,按照石六儿的吩咐,给神位开光。
先是宏远爹准备了一只大公鸡,用针扎进公鸡的鸡冠子里,往碗里滴了几滴血,和朱砂掺水混在一起。然后让梁晓乐上场。
梁晓乐用一支毛笔沾了沾,写了一张符,烧掉,念了几句石六儿教给的经文,然后开始上香。
香炉里妁灰是宏远爹让梁晓乐从石六儿那里取来的。他打听设坛听人说,这样做有继承香火的意思,对给设坛的人有利,能够增加修行。石六儿人虽然没有亲自来,但方法是人家教给的,这个恩情不能忘。
香上上以后,宏远爹又在门口放了鞭炮·········
神坛正式设好了!
梁晓乐设坛供奉老天爷爷(太阳神)的事,很快在梁家屯以及四外村里传开了。
并且人们还把宏远娘受老天爷爷照顾,能与老天爷爷“沟通”扯在了一起。人们纷纷议论说:
“这个家里的大人孩子,都是受老天爷爷特殊照顾的人,天大的事到了人家手里,也就不成问题了。”
“那是,地到了人家手里,庄稼也疯长狂收!”
“老天爷爷就是管天下五谷的呀,还不是想让他们打多少(粮食)就打多少?!咱把地租给他们算是租对了!”
不过,梁晓乐并不经常在里面。没人的时候,她还是待在自己的西里间屋里学习、修炼。只有来了香客她才进去。
渐渐地,梁晓乐的如意算盘便被打破了。因为来看病问事的人一个接一个,根本就没有闲着的时候。
设了神位,这香火钱无论如何是要撂下的了!
谁知,梁晓乐却别出心裁,对人们宣布:老天爷爷(太阳)主管天下五谷,最看重的是土地。只要把地租赁给这个家里的人家,一律免费;没有租赁的户,可以以租赁地代替香火钱,租赁亩数不限,只要有租赁合同,以后看病问事也一律不收任何费用。
梁晓乐的这一举措,受到四外村民众的极大拥护。因为有很多人想把地租赁给宏远爹,却苦于找不到适当的理由而被耽搁下来。那些想出租地又没有“事”可问的人家,便以“问事”为由,来梁晓乐这里,驴唇不对马嘴地说个事由,被梁晓乐说破以后,便“哈哈”一笑,签订上一份租赁合同,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因为这是互惠的事情,谁也不责怪谁。
不承想,为此还闹了不少小笑话。
且说离梁家屯村十来里处有个小锣庄村。村里有个庄稼汉子,姓崔,名大成。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孩子,种着六亩地。由于崔大成勤劳,又会算计,日子过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崔大成听说了梁晓乐给人看事看病不收钱,只要租赁给她地就行,便动了心。对妻子说:“我看把地租给她家合算:一年三百斤租粮,粗、细、杂粮随便挑。咱自己种,一年也比租粮多打不了几十斤,还得风里来雨里去的。把地租给他们后,我就用咱的小驴儿车给人搞运输,一年也不少挣钱呢。”
他妻子说:“这是好事,占便宜的事,你还不赶紧去?!听说只要租了地,往后看病问事什么的,还不要香火钱了哩?!”
“巴巴地跑了去,光说把地租给人家,多难为情?!哎,要不你装病,咱让她去看,然后把地租给他们?”
妻子白了他一眼:“你咒我呀,好好地让我装什么病呀?!你不会编个别的理由?就说······就说咱的猪没了,或者咱的驴跑了,让她给看看,去哪里找,不就得了?!”
“嘿,这个办法好!”崔大成高兴起来:“明天我就去。”
第二天,崔大成来到梁晓乐的“神堂”里,吱吱唔唔地说,他是小锣庄村里的,姓崔名大成(梁晓乐接收石六儿的教训,凡来看病或问事的人,必定先问明家庭住址和姓名)。
他家的驴昨天上午跑丢了,找了一天一晚上,也没找到,让梁晓乐看看还能回来不?去哪个方向找去?!
怎奈他庄稼汉子心直,不会说谎,一张嘴便露出马脚。梁晓乐心中暗笑,心想:你糊弄我,我也给你来点儿弯弯绕。见他嘴上起了两、三个大燎泡,知道是胃火大,便对他说:“这驴你不用找,你到中药铺里买一剂泻药,回去全都吃了,驴就能自个儿回来。”
“这一剂是多少呀?”崔大成问。中草药论剂不假,但那都是郎中开了处方,药铺伙计安方抓药所得。他虽然并不真去买,但问问显得心诚不是。
这一问倒把梁晓乐给问愣了。她没学过医,更不知道一剂泻药是多少。她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为了逗他玩儿,因为她知道他没丢驴,更不会去中药铺买泻药。就是真去买,吃点儿对他身体也没坏
可是,又如何回答他呢?
正文 第297章 找驴
“十全十美。那你就买十文钱的吧。”梁晓乐想了想说‘回去全都吃了,驴就能找到。记住,十文钱的,不能多也不能少。要不就不是十全十美了?!”
崔大成谢过梁晓乐,签订了租赁土地的合同,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到了傍黑,崔大成的妻子问他:“你从梁家屯回来后,把咱的毛驴儿拴哪里了?”
“我没骑毛驴儿去。怎么,不见了?”
“怎么?你没骑去?”妻子慌张起来:“自从你出了门以后,我就没看见它。我还以为你骑走了呢?咱快着去找吧!
夫妻二人村前村后岭南沟北找了个遍,也没找着他们的小毛驴儿。
“了怪了,我谎称丢了毛驴,怎么回来就真丢了呢?”崔大成懊恼地说。
“都是你这个臭嘴闹得?”妻子责怪道:“好好地说丢驴干什么?这可倒好,把挣钱的门路也丢了。”
“你先别急,让我想想。”
崔大成回忆了一下在梁家屯村的情景,忽然一拍大腿说:“那个小姑娘真是神了哎,她早算出咱的驴今天要丢来着。她还说咱的驴不用找,到中药铺里买一剂泻药,回去全都吃了,驴就能回来。”
“那你还不快着去?!”妻子催促道。
崔大成颠颠地往中药铺里跑去。
也是合该有事。
近些日子,药铺门口经常有一个算命先生在那里摆卦摊打扰的药铺掌柜的不胜其烦。大街之上,大家共有,又不能撵他走。
今天傍黑的时候,药铺里没有买卖,药铺掌柜的心生一计,对算命先生说:“先生,你给我算一卦,算算我在关门之前,哦就是半个时辰内,能卖多少钱?算得对,卦摊你继续在这儿摆,算得不对,你的卦摊搬个地方。”
那算命先生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