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这个战乱的年代,粮食,金钱何等的重要,王泽不仅四处碰壁,没有筹到钱粮,还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无法,汪泽只好一路跑到了这里,暂时在这儿养伤。
汪泽在养伤的期间,也没有停止对自己信仰的宣传。很快,汪泽几次煽情的,令人心涌澎湃的演讲吸引了本就想建功立业,扬名立万的张德顺。两人很快就相谈甚欢,短短几天,就相互引为知己。
本来,这也不关原主的事儿。事情偏偏一波接着一波发生了。在进一步深层次的交谈中,王泽先是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前方战士们的担忧,以及自己的忧虑。接着,无意识的说出自己无法筹粮的无奈,愧疚等。
张德顺一听这儿,立马就热血上头,拍了胸脯保证能帮忙筹到粮。
张德顺筹粮的方法,先是号召村民捐粮。可是村民们有的自己都吃不饱,哪会有多余的粮食。当然,除了张虎这个身体的原主外。要说这原主也是个好事的,热血冲动的,再加上对张德顺的盲目信任,原主不顾自家老父老母的劝说,硬是捐了家里一大半的存粮。让老父老母气出了病来。
可是事情到这儿,还没结束。光村里捐得那一点儿粮食,根本就不够。于是胆大冲动的张德顺,把注意打到了这村里唯一的地主家钱家。
张德顺在村里年轻这一辈儿还是很有号召力的。纠集了好几个汉子,当然包括张虎这身体的原主,名目张胆的抢了地主家的粮食,还搬空了不少的好东西。
还在欢呼高兴地这一群人忘了,人都是有报复心里的。钱地主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待张德顺几人一走,钱地主立马就拿钱贿赂了县上的民兵。
民兵再怎么不中用,可也是有几杆枪的。威吓村民们,还是可以的。
事情的结果可想而知,吃亏的永远都是百姓。钱地主最终拿回了自己的东西,也是借着这个名头,张地主趁机挨家挨户的搜粮,所到之处如蝗虫过境一般。特别是出头抢粮的几家,钱地主是不仅抢东西,还把人往死里打。张虎这个身体的原主因为反抗差点被打死。心疼儿子的老父老母,因替原主挨了几下毒打,最终没坚持几天,就身体病逝了。
张德顺也被打了,只是有一个能说会道的汪政委,挨打得倒也不是很严重。
原主性格虽然不是太好,但也很是孝顺的人,虽然经常对老父老母的唠叨有些不耐,但却还是很注重父母的。老父老母的死对原主来说真的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一时间,愧疚,抱怨,自责,悔恨等复杂的情绪,充斥在了原主的心头。连带的,对一向很是崇敬的德顺大哥也有些了不满。偏偏,事后,张德顺还一脸无事样,一点儿愧疚也没有,说什么死得其所,有意义,是为伟大的事业做贡献。本来就有些隔阂的原主,心里对张德顺就更加不痛快了。
面上两人虽仍旧那样,但终究是在心里埋下了根刺。也是由此开始,原主开始慢慢地走上了炮灰的路。
回忆到此,而被打得受了伤的原主一直躺在在家养伤,就在昨晚,张虎穿越到了这里。看着家徒四壁的房子,张虎才了解到原来东西是被钱地主和那些民兵给抢了,所有才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第3章 刘芸的苦
刘芸是个童养媳,是主角张德顺家的童养媳。刘芸是一家从老家一路逃难来到这儿的。因为一路上到处都是战争的炮火,刘芸的父母最终选择在这片少有战火的地方安顿了下来。
很不幸的是,一年时间都没到,刘芸的父母最终因劳累,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去世了。可怜留下九岁的刘芸和四岁的刘田,让这一对幼小的儿女无依无靠。
那时候,张德顺的寡母眼见儿子渐渐长大;不知怎的,就突然操心起了儿子未来的婚事。要说张德顺的母亲也不容易。就她一个寡母的一路不知吃了多少苦才拉趁着儿子长大。他们家的条件比村里一般人家还要差上很多,日子过得也很是不易。这家里的余粮也没剩下多少。
一想到儿子万一没钱讨媳妇,以后打光棍什么的,这张老母就坐不住了。她思量着,早娶和晚娶都是一样,还不如趁这会给儿子早早定下来。随后,张老母这心里的小算盘就打的啪啪响。要说张老母,也是有些精算的,不然,也撑不起这个家。
思量了好久的张母,就把这算盘打到了刘芸的身上。刘芸虽是个哑巴,但干起活来却是个好手,别看这骨架小,没几两肉的,力气却不错。虽比不上男人,却比一般女子要大上几分。不仅人勤快,而且长得也很是清秀,看着比村里的女娃要清秀几分。
刘芸的这些优缺点儿恰好都符合了张母的要求,儿媳是个哑巴,性子看起来也是个软和的,好拿捏,就算不好拿捏,就这一个哑巴,也翻不起多大的浪。长得看着也不错,张母也舍不得委屈了自己的儿子。
当然,也不得不说,张德顺张老母的算盘打得精。那时候刘芸父母刚去世不久,家里的余粮也就够姐弟两个几天的日子。就在姐弟两没粮的日子里,张母上门了。这张母硬咬着牙,拿出了些许余粮,以童养媳的名义收养了刘芸。再用那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刘芸说是会将其弟送去了镇上当学徒。
有些懵懂迷茫的姐弟两就这样被张母给忽悠了,其实,张母暗地里是将刘田卖身给了人贩子,至于卖到哪儿,这就不是张母所关心的了。当然,这样的事情,张母,这老人精做得是人不知鬼不觉的。算一下,进出的钱粮,张母是不仅没亏,反而是赚了些许银钱。同时在这儿村里,张母还赚足了好民声。总之,这买卖,张母做得绝对是不亏。
春寒秋去,已是四年了,刘芸的日子,其实过得并不好。在这四年里,张母就像是残忍的剥削者,压榨着刘芸的身上的血肉。
其实,在农村,童养媳的日子大抵都是很难过的。只是刘芸却因为是个不能说话的任人揉搓的哑巴,所以过得更是连猪都不如。人的劣根性如此,大抵都是欺善怕恶的,张母这一地道的农村寡妇更是精于此道,将这一劣根性发扬得更甚。
刘芸一天的伙食永远都是一碗稀饭,一天两餐,永远都没填报过肚子。喝完了粥,她就得继续干活。有时候,刘芸觉得自己连村头老李家门口拴着的老黄牛都不如,那老黄牛,虽然一天到晚累得半死,但至少不像她,它至少可以不用饿肚子啊。
整整四年里,刘芸的手脚已经粗的不能再粗了,原本还算细腻的手脚,现如今早已硬邦邦的一块一块的,脚上皲裂形成的口子,手上磨出的老茧,干裂的黝黑的肤色,让人惨不忍睹。唯一好点儿的估计也就刘芸那一张脸可以看得过眼,嗯,虽然很黑。
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刘芸就必须早早的起床,然后,给自己未来的婆婆,男人,烧水做饭。等伺候好他们之后,刘芸才能也只能喝一碗只有几粒米的稀饭。然后,刘芸才真正开始了她忙碌劳累的一天。挑水,施肥,种田,喂鸡,做午饭,插秧,放水,锄草,洗衣。。。。。。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无论是例假还是生病,刘芸一刻也不能停歇。饿肚子,打骂,早已是家常便饭的事情。
后悔当初卖身当童养媳的决定吗?要是能够逃走该多好啊。这一念头,一旦在脑海中滋生,刘芸就挥之不去。可是,也只是偶尔受不了的时候,才会想想。生活的苦难,谩骂责打,压得刘芸喘不过气来。麻木,像所有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一样,刘芸早已麻木了。
这一天,刘芸像往常一样,天还没亮,就从柴房里起床。淘米,烧水,择菜,打扫屋子这些活,刘芸做得顺手,做得轻巧,她不能把正屋里的那个男人吵醒。
这些日子,刘芸的日子过得比以往要好一点儿。原因就是正屋里的那个看起来比较斯文的男人。用张老母的话说,这就是贵客。张德顺的寡母,一向惯会做体面活儿,在外人面前,她绝对是一个善良的慈爱的婆婆。
谁又会想到,这是一个面慈心狠的老人,就连张德顺这个亲生儿子,也不知道他的母亲会有那样不把人当人看的很辣的一面。
拖汪泽汪政委的福,刘芸这几天是有史以来吃得最饱的几次。身上被掐,被打的伤痕也少了好些,重活累活,干的也比以往少了一些。
西边破旧的小房门打开了,正擦着桌子的刘芸很是奇怪,婆婆今天怎么起得这么早,要知道平时,婆婆不到太阳晒屁股,是绝对不会起床的。只是这些,刘芸也只是想想,她依旧低着头,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