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笑道“是的,其实,这个时候,他们的国家正在经历一些转变,我们叫做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就是说,从农业转变成工业的国家。你知道,我那个时代管现在这个时代叫什么么?”
“叫什么?”
“是封建王朝。而西方经过工业革命之后,渐渐会演变成资本主义社会。换句话来说,商人更多,农民更少。因为可以制造一些机器来代替人工。”
“哦?可是民以食为天,自然应该是以农为主的。”
我笑道“是的,所以现在皇阿玛的政策是闭关锁国,重农抑商,对不对?但是胤祯,时代是会进步的,若是一味的固步自封,是会落后的。”
“睿儿,我一直都没问过你,我大清王朝,能传承多少代?听你的意思,你那个时代必不是我大清的天下了,是谁在统治?”
我一愣,“胤祯,你可知道,我在现代的时候,最怕学哪一段历史?”
胤祯摇摇头,“清末的历史。那是一段让我觉得不忍直面的历史,你确定你想听?”
胤祯点点头“清朝一共有13位皇帝。清朝出现过一个盛世,史称康乾盛世。这个盛世,维持了一百多年。很厉害。只是后期,就像我刚才说的,西方工业崛起,而我大清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后来的皇帝也不像是皇阿玛一样爱好西洋学术,所以我们很多技术都落后于他人,导致在最后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割地,赔款。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我所处的时代,没有皇帝,只有政党。不是一人之天下,而是天下人之天下。而且也不是世袭制的,而是由人民选出来的。做最高的领导人的任期最长不超过十年。即便做的再好,也要下台换另外一个人。”
我看着胤祯越来越紧张的表情,宽慰他道“这是历史的车轮要前进,要进步。胤祯,那是后辈的事了。你操不了那个心,但是你我所处的这个时代,是清朝最发达昌盛的时代的开端。”
胤祯点点头,“睿儿,你知道的真多。我要是有机会能去你那个时代看看就好了。我觉得新鲜的很呐。”
我咯咯笑道“傻瓜,你若是真能去了,那我是真的要开心的晕过去了。”
自进入五十六年,准格尔部的首领,策旺阿拉布坦遣一直蠢蠢欲动,朝廷派出去的6万大军在青海遭遇葛尔丹部的伏击,几乎全军覆灭。胤祯每每在书房看兵书之时都说“若真能有一日能够亲自征战葛尔丹就好了。”
我看着他踌躇满志的样子,几次欲张口告诉他,明年他就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话到嘴边,总是说不出来。私心想着,能够照夕相处的时光就这么一年多了。还是让我自私一点吧。
十二月,皇太后病重,不久,薨于宁寿宫。这位孝惠章皇后是顺治的第二位皇后,一生无子,与顺治更谈不上有情爱可言。可是老康跟她的感情却是十分深厚的。皇太后薨逝不久,康熙坚行割辫之礼以尽哀思,(满人极为看重自己的头发,所以割辫礼仅用于皇帝崩逝。)之后不久,老康也病重,而且来势汹汹。几位阿哥轮流前去侍疾。这次的病,整整持续了2个多月,才算是完全好利落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康熙如此病重都没有再提立储一事?反而将两位主张把太子放出来的大臣,拉出去砍了头。我不信他一点都没有思考过,但是帝王心,海底针,我等小民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也就不想再费那个心神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很不开心,勾搭编辑未果,所以提前更文,想尽快把这一篇小说结束了。
☆、出征之前
由于皇太后的薨逝,还有康熙的大病初愈,五十七年的除夕夜宴取消了。我私心想着,这样也好。每年的宫中夜宴,吃也吃不好,光是磕头就磕的我头昏眼花,还要应付那些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奉承。
处在国丧,不敢大张旗鼓的过大年,关上府门,叫上八爷,九爷,十爷,一起带着孩子们,怀着简单的心过大年。我特意去街上买了几串糖葫芦,发给大家,这样酸酸甜甜的味道,在冬日里会显得格外幸福。我明白五十七年年底,胤祯会带着军队出征。这一征就是3年多。所以我希望能给他一个温暖幸福的年。
除夕,晚膳我备的是火锅,特意让人制了一个鸳鸯锅给我,下面备上小炭盆,清汤用上好的鸡汤做汤底,放入枸杞,蜜枣,葱姜,辣汤呢,就用九爷醉仙楼里川菜厨子的秘制豆瓣酱炒香加入鸡汤。看着咕嘟咕嘟一个一个的冒出的泡泡,和热气腾腾的蒸汽,我觉得温暖极了。他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锅底,新鲜极了,九爷直说要把这点子拿到他的醉仙楼去。我笑这打趣他“从我这里挖走了不知道多少新鲜点子,也没见给我个分红。”大家落座,推杯换盏,好不快乐。几个孩子更是疯成了一团。
刚刚过完年,表哥罗延泰要赴任江苏,芷若过两年要选秀,想着寄养在我这里,也好多学一些规矩。我心下明白,他大概是想着,放在我十四贝子府,能攀个好亲事吧。不过芷若那孩子,也是极可人疼,算起来,也要叫我姑姑,便欣然答应了。弘明过了年就满13岁了,眼看着就长成了大小伙子,他继承了胤祯的大个子,样貌,神态是越发的像胤祯。一样邪邪的笑容,一样墨黑的眸子。几年在老康身边的历练,让他比起同龄的孩子心智上更是成熟了几分。我暗叹,我十三岁的时候在干嘛?貌似还傻不拉唧的成天拉着小伙伴们跳皮筋,扔沙包呢。
自从芷若进了府,我有意无意都会让他俩多多接触,可是弘明这孩子,好像是在这方面极其不开窍一样,该照顾的时候照顾,但是也不多看芷若一眼。胤祯看我成天上窜下跳的要撮合儿子和芷若,就笑道“我的小傻瓜,你难道不明白这缘分是不可强求的么?”
我撅嘴“什么嘛,这不是天赐的机会嘛,我明明知道他俩以后会在一起,若是没有感情,我儿子不幸福,我这个做母亲的又怎么能开心的起来?”
可是胤祯却一本正经的看着我“我也希望弘明幸福,但是,你不可以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哦。”
我靠在他的怀里,闷闷的说“其实,他俩是近亲,实在不适合成婚。”
胤祯有点奇怪我的理论,“为什么?”
我想了想,尽量用他能懂的语言表达方式,“经过现代医学的研究,血缘靠的太近,容易生出身体不健康的孩子,容易出现弱智,发育不全的小孩,所以也会容易夭折。这也是为什么清朝后期的皇帝身体普遍孱弱的原因之一。”
听到我提到大清王朝的根基,胤祯显的有点紧张,“睿儿,你说的可是真的?这可是亲上加亲的事啊。”
我笑着摇头“你知道吗?在我那里,要结婚登记,首先问的就是,是否是直系血亲和旁系三代以内的血亲 ?意思是说,你们所谓的表哥,表姐,堂姐,堂哥都不可以结婚。这是违法的。因为很容易生出痴呆儿童,或者带有其他疾病的孩子。只是,这里的风俗就是这样,我说的话,大家也不会相信,所以我只能奉行亲上加亲,希望他们能够互相真心喜欢。能够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
胤祯扳过我的身子,眼睛紧紧的看着我“睿儿,答应我,以后不要再这样费神了。我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而且,如果这是注定,那也都是弘明必须承受的。大不了,以后他自己娶一个喜欢的侧福晋。”
我撇撇嘴“你看你看,你们的理论,女人嘛,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打紧的,不喜欢就养着,再娶个喜欢的。”
胤祯使劲揉我脸上的肉“你看你这个额娘,我是在宽你的心啊。我对你的心可是没变过。”
我吐吐舌头,对着他扮了个鬼脸。
入了夏,知了没完没了的叫个不停,周平来信,杭州的别院已经整理完毕,也请了个老实可靠的管家去打理,而且这些年颇挣了些银子,看账本,也有小30万两银子的入账了。我看着信,想着,这周平果然是把做生意的好手。一开始时,我和洋人接触,谈货品的进口,看周平每月寄给我的账本,谁知这周平竟是个伶俐的,在我手下干了这么多年,竟摸出了其中的门道,另外他是实地操作者,更加知道什么东西好卖,什么东西不好卖。我给他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