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锦绣 作者:依依兰兮(创世vip2015-01-24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
  乌先生微微一笑,说道:“不过,在这学堂之上,那便得全心全意的学,该背诵的得背,若是潦草应付,或者使什么花样想要蒙混过关,我可是要罚的,也记住了?”
  “记住了!”姐妹俩又道。
  乌先生点点头,便道:“那就开始吧!”说着,便命她们拿起面前的书本,那是一本百家姓,便开始教她们念了起来。一边念一边随口解说,乌先生的学识的确十分渊博,每个姓氏的历史由来几乎是信口拈来,典故说的头头是道,姐妹两个听得津津有味。小雪还不甚懂,因此不觉得什么,陆小暑却是暗暗吃惊,要知道,这些典故那可真不是一般的读书人都能记住的。即便能记住也不能像吴先生这般浅显易懂的娓娓道来,这份深入浅出的功力,可不寻常!
  陆小暑不由肃然起敬,竟也端端正正的认真学了起来,不知不觉,便过去了一个时辰。吴先生便让她们姐妹朗读背诵等会来检查,自己去看另一班学生了。
  第二天,村里头的人便几乎都知道她们姐妹俩上学的事儿了,一时间不由得当做一件稀罕事儿纷纷议论起来。想想也是,一百五六十户的村庄,又没有别的什么可以娱乐,谁家两口子打架、谁家半夜里进去一只野猫偷吃了家里的鸡仔都能作为谈资让人们津津有味的解闷,何况这么一件大有八卦余地的事儿?
  陆忠和苗翠兰并不觉得什么,自家孩子自家养,想让她们姐妹多识得几个字怎么了?谁管的着呀!
  可是那个一直喜欢同苗翠兰攀比的李大嫂不由也动了心思,第二天果断的将小玉也送到学堂去了。小玉本就爱跟她们姐妹玩儿,眼看自己一下子也成了“读书人”自然也是大喜兼且骄傲的,乐滋滋的巴不得。李大嫂前脚刚走,赵里长的大儿媳妇刘氏也牵着女儿赵溪儿来了来了,乌先生的课堂里,一下子有了四个女孩子。
  然后,平日里一块玩的阿凤、荷花也嚷嚷着家里要上学,便也来了。
  哗的一下风向大变,众村民们不知怎么传说起来的都说陆家有个举人小舅子呢,肯定是他的主意,这举人老爷的主意能错吗?可肯定错不了!不然看看,里长家的孙女都去了呢!于是,众人热烈的讨论起来,接二连三的许多人家都把自家闺女给送到了学堂里要求念书,一时之间竟多达十四五人。
  好了,除了备嫁的、家里条件不好的、重男轻女比较严重的、家里活计丢不开需要帮忙干活的、还没长牙没会说话的,基本上全村的女孩儿们都来了。小的如陆小暑才刚七岁,大的有十二三岁,高高矮矮乌压压挤了一屋子。
  因为这学习的时间比较随意,乌先生不过随意收几个钱,或者一个月拿七八个鸡蛋也就完事,众人都负担的起,这风哪有不跟的?
  乌先生却是十分无奈,暗暗苦笑不已。他其实就是特别喜欢陆小暑,想要好好调教调教一番这小娃娃,没想到好家伙,跟风来了这么多人!可人家来了他也不能说不收了。场地实在有限,便将众人分成两班,一班上午来,一班下午来,这才错开了。
  以至于这件事在四村八寨都成了大新闻,说枫叶村的女娃娃都上了学堂呢!好多外村人还特意跑过来看稀罕。有的脑子灵活的人家,竟遣了媒人来村里说亲,想要将这上学堂的姑娘提前给订了下来。村里人的想法很淳朴,觉得识字的跟不识字的那肯定不一样,识字的都是高级货,不早下手就没了!
  可是那些送了闺女去念书的家庭却傲娇了,顿时奇货可居起来,哪儿肯随意答应?除非对方家庭真的很好,未来的姑爷也很好,便才痛快的答应了下来。短短半个月的时间,村里就做成了四桩婚约,聘出去了四位姑娘。那些姑娘已经备嫁的人家看到这个行情,立刻有种自家姑娘不上学念几天书仿佛不配做枫叶村的姑娘一样,便果断的也送到了学堂,学一天是一天。
  乌先生对此十分无奈,心中暗道,这些女孩子现在还小,还什么都不懂,万一将来学了什么诗词歌赋,看了戏文移了性情,生出别的什么痴念头来,岂不是我的罪过?早知如此,便不开这女学生班了!有的时候懂得越多越痛苦,反不如什么都不懂的好!
  于是想了想,果断的调整了教学方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文贤集这些是要学的,至少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能写简单的家书,然后,便主要往绘画、简单草药应用、药膳养生和农学方面教导。
  这绘画的道理明白了,对于配色、构图、描样都有帮助,绣出来的绣件想必会更好些;识得一些草药药材药性,遇上一些简单的病痛心里也能有个底;至于农学方面,那就更有用处了,农桑辑要、齐民要术等,学得通透了,将来一辈子都是用得上的。
  对那些临时镀金的姑娘们,乌先生这就更无奈,问明白了婚期,只得单独教授认字,教授些绘画技巧和别的方面,不过是粗粗讲解罢了,让她们心里有这个概念而已,若聪明的察觉到这些东西有用,央求到时候抄了书拿回去细看,他自然也是同意的。
  谁知这样一来,姑娘们的学习兴趣不由大增,因为这些知识都是寻常都可以用得到的,就在自己的身边,跟那遥远的四书五经不一样。于是每天上学堂学习,成了姑娘们最喜欢的事情。
  而乌先生自己呢?也渐渐品出些滋味来,他本身就满腹的各种杂学,只不过这些东西他是万万不敢教给男学生们的,因为这些杂学跟考秀才举人的正途没有关系,人家家里送儿子孙子来上学,除了识字,有几个不是奔着功名去的?他若胡乱教授,那会引起众怒的!可对于姑娘们就不一样了,姑娘们又不考科举,正好学这些东西。于是,这教的和学的都怡然自得起来。
  冬去春来,一二年过去,姑娘们的学习渐渐见了成效,不但识字明理了,而且有进山收山货的商人贩子,再也不能把村民们家里上等的山货当成次等、次次等收走了,因为姑娘们薄唇轻启,说的比他还懂行。描的花样子更活灵活现、更好看了,配的颜色也更好了,绣出来的东西,简直就跟画儿似的,怎么看怎么好!家里偶尔有个伤风感冒什么的,姑娘都能山头沟边的拔来一些药草,煎了药汤喝下,一两天就好了。而什么时节该种什么蔬菜瓜果、种的时候有什么讲究,姑娘们比种了一辈子地的农人们更加在行,鸡鸭要怎么养才长得更好、更快、成活率更高,姑娘们也说得做得头头是道……

  ☆、41。第41章 学画画

  除此之外,乌先生有时候兴趣来了还教姑娘们如何酿酒、如何调制更美味的各种酱料、酱菜如黄豆酱、豆腐乳、辣酱、酱油、芝麻酱、麻油等。还把食物本草、饮膳正要、饮食禁忌、调鼎集等中的一些简单家常菜谱、烹调技巧等。姑娘们就更有兴味了。有的姑娘天分颇高,加之自己也喜钻研,出嫁之后,竟有靠做酱菜的手艺发家致富、名声大起,这是乌先生没有想到的。
  不出先前那些聪明人所料,枫叶村的姑娘果然一女难求,四村八乡都以娶枫叶村的姑娘为媳妇而自豪。于是大伙儿送自家闺女进学堂的积极性更高了,好像不上乌先生那里去学二三年,都不好意思说自家姑娘是枫叶村的一样!
  于是,很多别村的人羡慕嫉妒之余便也决定请了先生来教授本村的姑娘,总不能好处都让枫叶村一村给拿了。
  可是谁知道,家长们乐意了、赞同了,这教授的先生不好找啊!
  一听说是请了去是教授女学生的,许多正人君子类的先生听都没听完立刻便拒绝了。开玩笑!谁没事儿去教什么女学生了?他们想教导的是将来能够考秀才、举人,能给他们脸上争光的男学生!
  也有那穷途潦倒的秀才,为了生计勉强答应了,可是教起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啊!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也就罢了,要说绘画、医学、农学、烹饪等旁门左道的“杂学”,不好意思,人家不会,人家只会正儿八经的四书五经。而且主要就是教念,然后是背诵,姑娘们学的苦不堪言,村民们也失望不已,没多久便不了了之了。
  于是,枫叶村的名气不知不觉中变得更大了!
  这个世上,乌先生是只有一个的。
  陆小暑姐妹在学堂中也学了一二年了,小雪愈发温文尔雅、气质文静出尘,陆小暑呢?她只对画画感兴趣,不为别的,只因为她觉得画画画得好了可以卖银子,以后走遍天下都不怕了。而且,前世她在画画上天赋也颇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