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战神刘封 作者:谢王堂燕(起点中文网2012-6-1vip作品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么一提醒,刘封这才想起当年之事。

相当初,自己还曾犹豫要不要救周瑜,那时刘巴还一力的反对,认为不该留有后患,独有庞统力排众议,坚持要救周瑜,这时再看,庞统果然是有先见之明。

若不是周瑜,东吴诸将,又有谁能让曹操如此忌惮,这般匆匆忙忙的率军东援。

念及起,刘封不禁赞叹道:“当年那招棋,没想到竟然能在今日用上,先生真不愧是料事如神。”

“呵呵一一”庞统手捋短须,眉宇间略有几分得意。

说话之间,南边尘烟起,一行车队徐徐而来。

“一定是兄长到了,咱们走吧。”

刘封策马上前,带着荆襄一千文武迎了上去。

伞盖之下,那面色枯黄,神情委靡的病者,此时此刻,仿佛回光返照一般,他环视着左右,那些熟悉的故地景象,就似是一剂神药,让他本是垂危的精神,这时竟是抖擞了几分。

“兄长,欢迎你回家了。”

刘封勒马于车驾前,兴奋的向刘琦叫道。

在侍从的搀扶下,刘琦颤巍巍的站了起来,抬头远望,昏黄的阳光下,那一座熟悉的城池,静静的沐浴在金黄中。

这一刻,无数痛苦的,美好的回忆,都如过眼云烟般,从脑海中一一浮现。

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这里有他半生的记忆,这里有美好,也有让他痛苦的噩梦。

许多年前,当他被逼无奈的从这里离开时,曾一度以为,此生再也无法回到这故地,却没想到,经过了那么多的曲折,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时刻,终于能再看一眼这里。

此时,刘璃的眼眶中盈满了热泪,千百种感慨,尽在那滚动的晶莹之中。

见到刘璃这般激动,刘封心中也有几分感动,遂道:“兄长,走吧,我陪你进城里看看。”

刘琦却摇了摇头,哽咽道:“先不进城吧,我想先去父亲的墓前拜祭一下。”

荣归故里,先去拜祭亡父之墓,自然也是情理之中。想起自己与刘璃的兄弟关系,无论是于公于私,也该去拜祭一下。

于是刘封便叫车队转向,陪着刘琦,带着一千文武,径直去往城西刘表墓。

那是一座规模并不太,修葺并不精致的石墓,上面已经生长了不少的杂草和藤萝,厚厚的灰尘布满了墓碑。

刘封扶着颤巍巍的刘璃,步履蹒跚的走到了墓前,泪流满面的刘琦双膝一屈,扑嗵便跪倒在墓碑前。

“父亲,儿不孝,现在才来拜祭你。”刘琦手抚着那满是尘埃的墓碑,感情澎湃之下,不觉已是泪如雨下。

“父亲,你的基业,阿封他终于替他夺回来了,你在天之灵,也当瞑目了,父亲……”

刘琦不知是惭愧还是喜悦,声泪俱下,跪在刘表的墓前大哭起来,身后蒯良等辈,不乏刘表1日部,而今看到这般场面,无不为之动容,不少人亦是热泪盈眶。

此情此景,刘封心中亦是大为感动。

他单膝跪地,一手扶着刘璃,一手面对着刘表的墓碑,郑重的说道:“叔父,你放心,有我刘封在,咱们刘家的基业就在,你在天之灵,就保佑我和兄长吧,我们会并肩而战,一同完成你匡扶汉室的心愿。”

“父亲,父亲……”

歹阳如血,旷野之中,那泣声随风飘远。

三天之后,刘封起程了,率领着两万大军,由襄阳而发,先是南下江陵,接着再举兵西进,向着宜都郡浩浩荡荡的杀去。

荆州方面,刘封依1日留魏延镇守襄阳,留庞统和刘巴坐镇江陵,改由陈到镇守公安。刘封本人,则率黄忠以及牛金等降将,率西征大军与马谡会合。

这两万西征军,其中五千是原先的长沙精锐,另外一万五千人,则是整编之后的曹军与关羽军的降军。

大军溯江而上,很快便抵达了位于宜都郡治所,夷道城东南的马谡大营。

在这里,马谡已经率军攻打夷道数月之久,其实由于此前荆州多事,刘封抽不出更多的兵力,马谡的这一路兵马,与其说是在攻打夷道,倒不是在此监视牵制孟达的三千兵马,防止其向东威胁江陵。

“主公,孟达此人颇有些用兵之能,夷道城攻之不易呀。”见着刘封之后,马谡感慨道。在此之前,他也曾试图以一己之力拿下夷道,但在几度交手之后,他才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打算。

“强攻不成,那便只有智取了。”刘封微笑道,似乎早就胸有奇策。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章反复之徒

夷道城。

柔和的夕阳斜挂在群山峻岭之间,孟达站在夷道城角上,举目远望,只见北面的长江上笼罩着一层薄雾,灰蒙蒙的自西向东横在那里,好像沉寂的冬眠大蛇。

低头俯视,离城数里外是规模庞大的敌营,旌旗飘展,营盘连绵,逼城下寨,时时刻刻让他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一年以前,他与法正、张松等人密谋,忽悠刘璋引刘备入川。在张松的安排下,他奉刘璋之命,引三干部曲东下荆州,迎接刘备入蜀。

刘皇叔果然和传说的一样,平易近人,求贤若渴,自己这个在刘璋那里不得志的小角色,却受到了大名鼎鼎的刘皇叔的盛情相待,仅仅初见之下,便将自己引为心腹。

刘备入川,便留他做宜都太守,率这三千兵马驻守此地。

宜都一郡,虽只辖很山、夷道和西陵三县,丁口不过数万,地狭而民贫,是一个名符其实的穷乡僻壤。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穷山恶水之地,却拥有着三峡天险,是连接荆益间最重要的军事要地。刘备将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交给自己留守,对自己的这份信任可见一斑。

改换新主,深得信任,益州指日可下,飞黄腾达近在眼前,孟达一度认为自己的春天就要到了。

然而,一切的美梦,仿佛在一夜之间,被荆州的突变所打碎。

荆州尽失,关羽陨命,原本垂死挣扎,几乎要顶不住的刘璋,这个时候却像打了鸡血似的,拼死的顽抗。

刘皇叔跨有荆益的梦想,似乎因这一场突变,就此要破灭,而自己从龙之梦,或许也将因此而毁灭。

孟达的心很痛。

原本,孙权和曹操的大军压境,刘封的四面受敌,让孟达重新看到了希望,但是,他怎么也料不到,仅仅在数月时间内,荆州,乃至天下间的局势又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孙权撤了、曹操撤了,原本两个想合起伙来对付刘封的诸侯,现在转眼间却又兵戎相见。

如今,刘封亲率大军,挟着新得荆州,逼退强敌的盛势逼城而来,孟达的本就焦虑的心情,此刻更为阴霾所笼罩。

“唉一一”

看着城外浩荡的敌势,孟达不由自主的摇头一叹。

正自感慨之际,只见一骑由敌营而出,飞马直抵夷道城下,隔着护城河高声叫道:“荆州陈震,奉镇南将军之命,特来求见孟子度将军。”

两军交战,在这样一个微妙的时刻,刘封派了陈震忽至,这其中用意,孟达顿时猜到了三分。

犹豫了一下,孟达却道:“打开城门,请他人城一见吧。”

吩咐过后,孟达下城回往了自己府中。

回到府中后,他很卸下了甲胄,很麻利的换上了一身便服。

此时,同样儒衣装束的陈震已经被带到,尚未人大堂之门,孟达便满面堆笑的迎了出去,拱手道:“不知孝起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失敬失敬。”

孟达这般态度,俨然是故友重逢,似乎正在发生的战争并不存在一样。

“冒昧讨扰子度将军,还望将军见谅才是。”陈震也表现得极客气。

二人分宾主坐定,客套了几句后,陈震将一封书信奉上,笑道:”我家刘镇南久仰子度将军大名,特有一封亲笔书信在此,请将军过目。”

孟达将那书信接过一看,原本和气的脸庞,渐渐的便阴郁了下来。

那是一封招降之书。

“我受刘皇叔重托守此郡,刘将军的厚受达虽很感激,但若达就此背叛刘皇叔,岂非令天下人视我为负义之徒。”

“负义”二字,陈震听着心觉好笑,你孟达若是这么在乎名声,当初又何苦背叛刘璋,做这等引狼入室的可恶之事呢。

“将军此言差矣,将军以区区三千之众,死守宜都数月之久,已算是对刘备尽忠。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刻,以将军的智慧,应该知道如何选择一位可以依靠一生的良主才是。”

陈震一席话后,令孟达的犹豫之色褪却几分,但眉宇间依1日留有踌躇不决。

陈震移席近前,低声道:“恕震直言,现今刘备家业已失,益州又久攻不下,锐气丧尽,将士离心,溃灭只是迟早之事,子度你是聪明人,难道真的愿意跟随刘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