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b经济 工作重心转城市,发展生产为中心。
社会主义①工业国②,革命胜后有中心。
C思想 基本政策③又规定,警惕“糖弹”反腐兴。
②意义 革命转变④诸举措,解放前夕初确定。
2、粉碎和谈阴谋 “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共新年表决心。
(1949、4) 国府求和有声明,缓兵备战假和平。
划江而治李宗仁⑤,北平谈判⑥定协定⑦。
八项条件⑧为基础,国府拒签战役兴。
3、渡江战役 朱毛发布进军令,百万雄师踏浪行。
(1949、4) 国府统治被推翻,解放南京又南进。
二、解放战争的胜利因素
1、客观因素 政治孤立失民心,统治腐败贪官盛。
国府方面 士气低落军厌战,美援断绝蒋桂分⑨。
2、主观因素 正确领导有中共,马列毛思⑩为指针。
中共方面 武装斗争靠军队,统战团结各阶层。
正义斗争民支持,民主革命终获胜。
'注释'
①社会主义:指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为社会主义社会。②工业国:指把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③基本政策:指规定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④革命转变:指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⑤李宗仁:1949年春,蒋介石下野由李宗仁出任代总统。⑥北平谈判:1949年4月,国共两党在北平举行谈判,国共首席代表分别是张治平、周恩来。⑦协定:指《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⑧八项条件:指中共提出惩办战犯、废除伪宪法,改革土地制度,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卖国条约,召开政协并成立联合政府八项条件。⑨蒋桂分:指蒋介石和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分裂。⑩马列毛思:指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第四章 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1956)
第一节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1949…1953)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10)
1、条件①军事上 大军渡江又南进,解放战争初获胜。
②政治上 国民政府已推翻,人民企盼政府兴。
③理论上 理论路线定方针,七届二中多决定。
《论人民民主专政》,建国条件已奠定。
④组织上 四九举行新政协,决定建国颁纲领①。
选举领导②议国旗③,确定国歌④都北京。
2、成 立 十月一日国欢庆,任命总理⑤初施政⑥。
开国大典阅兵式,庄严宣告举世惊。
3、意义 ①国内 近代百年久抗争,民主革命终获胜。
历史进入新纪元,推翻统治⑦主人新。
②国际 独立民主统一路,社会主义过渡⑧兴。
东方大国站起来,冲破战线⑨保和平。
和平民主大发展,社会主义成阵营。
东方各国受鼓舞,民解高潮达峰顶。
二、全国领土的基本解放(1949…1951)
1、追歼残敌 建国初期歼敌军,华南西南多敌人。
特务土匪猖狂侵,我军南进卷残云。
追歼残敌又剿匪,大陆解放方式频。
2、解放西藏 和平解放云康藏⑩,中央西藏签协定⑾。
台湾诸岛未解放,全国领土初统领。
三、抗美援朝运动(1950、10…1953年夏)
1、原 因 美国称霸兴战争,武力干涉朝内政。
“联合国军” ⑿侵朝鲜,第七舰队⒀台湾行。
美军轰炸东北境,唇亡齿寒运动兴。
2、概 况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江歼敌捷报频。
中朝军民败敌人,朝鲜停战签协定。
3、意义①对内 打击美国破神话,鼓舞反侵保和平。
国际威望空前升,国际局势影响深。
②对内 安全独立有保证,国内建设有环境。
觉悟提高振民心,各项工作勇推进。
四、土地改革运动(1950年夏…1952年底)
1、原 因 封建土地所有制,中华落后有原因。
民主革命反封建,土地改革为中心。
新区⒁农民盼土改,中共土改又施行。
2、概 况 中央颁布土改法⒂,土地制度大变更。
废除封建所有制,个体经济为农民。
新区土改有特征,富农经济得保存。
孤立地主减阻力,有利农业生产兴。
三亿农民喜获地,封建剥削终断根⒃。
3、意 义 彻底废除封建制,农民翻身作主人。
巩固政权赢民心,有利农业生产兴。
有利国家工业化,原料市场皆充分。
五、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10…1951)
1、原 因 建国初期反革命,气焰嚣张害干群。
朝战爆发又兴风,“反攻大陆”怎容忍。
为了巩固新政权,中央颁布镇反令。
2、概 况 朝战同时⒄镇反兴,首恶分子受严惩。
运动一年获胜利,丑恶现象⒅又整顿。
3、意 义 社会风尚气象新,政权巩固国安宁。
社会改革有保证,三大改造有环境。
六、“三反”“五反”运动(1951)
1、原 因 保护私营工商业,建国初期政策新。
①民资“五毒” 不法商人谋暴利,非法手段“五毒” ⒆行。
②干部腐败 七届二中早叮咛,防止“糖弹”“反腐”兴。
部分干部图享乐,官僚贪污浪费盛。
2、概 况 私营企业兴“五反” ⒇,两偷两盗行贿禁。
国家机关又“三反” (21),处死刘张(22)惊世人。
3、意义①三反 三反运动意义深,中共执政为人民。
教育干部纠错误,反腐倡廉队伍纯。
②五反 “五反”打退资进攻,肃清“五毒”守法行。
工人监督资本家,政权巩固有保证。
'注释'
①纲领:指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②领导:指选举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朱德、宋庆龄等。③国旗:指五星红旗。④国歌:指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⑤总理: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长。⑥施政:指中央人民政府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⑦推翻统治: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⑧过渡:指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⑨战线:指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⑩云康藏:建国初期,我军以和平方式解放云南、西康、西藏等地。⑾协定:指中央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⑿“联合国军”:指五十年代初,以美国为主的侵略朝鲜的军队。⒀第七舰队:指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一部分。⒁新区:指新解放区。⒂土改法:指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⒃断根:指建国初期的土改,彻底废除二千多年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⒄同时:都是1950年10月。⒅丑恶现象:指娼妓、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现象。⒆“五毒”:指不法资本家行贿国家干部、偷税漏税、偷工减料、盗骗国家财产、盗窃国家经济情报。⒇“五反”:指反对“五毒”行为。(21)“三反”:指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22)刘张:指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和时任书记张子善。
第二节 国民经济恢复和初步发展(1949…1952)
一、经济形势
1、形 势 建国初期势严峻,通货膨胀民贫困。
生产下降交通阻,经济崩溃多原因。
2、原 因 列强掠夺加内战,国府官僚括人民。
二、经济措施(1949…1952)
1、建立国营经济 中共经济举措新,社会主义有国营。
(1949…1950) 官僚资本全没收①,国府财产归人民。
经济命脉全掌握,巩固政权经济兴。
2、稳定物价、统一财经 建国初期多风云,欺行霸市有商人。
(1949…1950) 囤积居奇抢物资,控制物价扰民心。
银元米棉②中央胜,控制市场民安定。
统一财经解财困,中央统管三平衡③。
收支供求与出纳,财经好转政权稳。
3、调整私营工商业 新民社会④多特征,多种经济共并存。
(1951) 私营经济比重大,“四路进兵” ⑤经营困。
政府调整工商业,公私劳资两调整。
恢复生产利人民,私营经济又前行。
4、农业举措 农村土改民欢欣,互助合作水利兴。
5、国营企业 国营企业多举措,民主改革意义深。
改 革 清除残余反革命,工人阶级成主人。
(1949…1952) 生产改革除旧制,增产节约又革新。
提高工人积极性,劳模代表孟与耿⑥。
三、国民经济恢复发展(1952)
1.财经好转 三年经济大变更,经济好转民安宁。
2.工农商业 工农生产超前人,生活提高价稳定。
经济恢复和发展,计经建设有环境。
'注释'
①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