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外侵略转危机,“大陆政策”早制定。
2、列强方面 英美侵华需帮手,列强纵容助日本。
德法乘机夺权益,俄国“中立”存戒心。
3、清朝方面 清朝腐败望调停,“万寿庆典”求和平
避战求和定国策,消极抵抗败局定。
4、直接原因 近邻朝鲜兴义军①,清军赴朝日增兵。
二、概况
1、第一阶段(94、7—9)丰岛牙山袭清军,中日甲午兴战争。
①平壤战役 平壤御敌左宝贵,志超狂逃到国境。
②黄海战役 黄海战役起风云,重创日舰主力存。
致远经远沉碧海,民族英雄②照汗青。
舰队受命退威海,黄海海域日逞能。
2、第二阶段(94、10…95、4)战火燃烧到国境,两大半岛炮声声。
①辽东战役 辽东御敌聂土城,日军占领九连城。
敌寇登陆花园口,占领大连屠旅顺③。
②威海战役 威海提督④求歼敌,鸿章军令违军心。
北洋舰队全军没,洋务富强梦未成。
3、胜负因素 甲午战败多原因,封建落后为根本。
①主观 避战求和望调停,将领溃逃乱军心。
②客观 日本先进久备战,日军残暴装备新。
三、影响
1、《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李伊⑤订,割占三岛⑥赔白银⑦。
(1895、4) 开设工厂免收税,苏杭沙渝⑧泊日轮。
2、条约影响
①政治方面 割让领土给日本,中国主权不完整。
刺激列强来瓜分,民族危机渐加深。
②经济方面 巨额赔款民负增,便利列强经济侵。
开设工厂输资本,民族工业遇敌人。
内地口岸通航运,列强势力内地申。
③总体方面 分割世界输资本,社会性质⑨又加深。
3、三国干涉还辽 远东态势大变更,日本强盛三国惊。
干涉还辽俄法德,日本勒索'10'苦国民。
4、台湾人民反割台抗争(1895…1945)
①原 因 条约割台给日本,台湾人民发檄文。
反对割台建义军,誓与台湾共亡存。
②战 役 抗日领袖刘永福,大甲溪边战日军。
义军彰化鏖战急,嘉义大摆地雷阵。
徐骧殉国曾文溪,清朝封锁日占领。
抗敌五月百余战,歼敌三万立功勋。
③意 义 维护统一爱国情,反对侵略显精神。
英勇斗争五十年,争取回归久抗争。
'注释'
①兴义军:指朝鲜东学党起义。②民族英雄:指邓世昌、林永升等人。③屠旅顺:指日本在旅顺屠杀两万多人。④提督:指海军提督丁汝昌。⑤李伊:指李鸿章和伊藤博文。⑥三岛:指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⑦赔白银:指清朝赔款二亿两。⑧苏杭沙渝:指苏州、杭州、沙市和重庆。⑨性质: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⑩日本勒索:指日本勒索“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
第四章 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1919)
第六章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与失败(1924—1927)
第三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第一章 国共政权的十年对峙(1927…1937)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
第三章 人民解放战争(1945、8…1949、10)
第五节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98…1900)
一、背景
1、政治原因— 九十年代列强侵,民族危机达峰顶。
民族危机 救亡图存各阶层,农民阶级亦抗争。
日英德国①侵山东,齐鲁大地起风云
2 直接原因— 侵华侦探传教士,勾结官府欺百姓。
传教士暴行 洋教遍布山东省,教会猖厥民抗争。
二、概况
1、兴 起 山东冠县旗帜明②,攻打教堂杀洋人。
(1898…1899) “扶清灭洋”声震天,反帝爱国最鲜明。
有利争取各阶层,盲目排外不防清。
2、发 展 山东反帝列强惊,清朝镇压③民赴京。
(1900年春夏) 运动受挫赴直隶,席卷津京震清廷。
东交民巷西什库④,处处杀敌快人心。
清朝改剿为“招抚”,对外宣战八国侵。
3、高 潮 八国联军⑤兴战争,廊坊杨村败敌人。
(1900年夏) 联军增兵犯天津,联合御敌聂士成。
保卫天津立功勋,德成攻打紫竹林⑥。
中外争夺老龙头⑦,殖民统治设衙门⑧。
北京陷落慈禧遁⑨,八国联军多罪行⑩。
4、失败原因 运动失败多原因,农民局限为根本。
中外联合齐镇压,运动虽败功绩存。
5、历史功绩 农民反帝新高峰,粉碎列强谋瓜分。
清朝统治受重创,民革高潮⑾终来临。
三、影响
1、《辛丑条约》 ①政治 反帝组织被查禁,反帝官吏受严惩。
(1901)②经济 赔款⒀四点五亿两,修订商约利船行。
③军事 大沽至京拆炮台,驻兵雄关⑿到北京。
④外交 六部为首外务部,东交民巷驻外军。
2、条约影响 ①政治上 扶植工具为大清,列强侵华代理人。
②经济上 赔款勒索括人民,经济凋谢民贫困。
③军事上 禁止反帝又驻兵,列强控制压人民。
④外交上 使馆外务控清廷,策划侵华大本营。
⑤总 体 条约签订新标志,社会性质⒁终确定。
'注释'
①日英德国:指日本侵略山东威海卫,英国强租威海卫和德国强租胶州湾并把山东划分“势力范围”。②旗帜明:1898年秋山东冠县赵三多首次举起“扶清灭洋”大旗。③清朝镇压:1899年山东巡抚袁世凯血腥镇压义和团。④东交民巷西什库:指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⑤八国联军:1900年夏,英、法、美、德、意、日、俄、奥组成联军侵华,首领先后是英国中将西摩尔和德国元帅瓦德西。⑥德成攻打紫竹林:指义和团首领张德成指挥部众在天津攻打紫竹林租界。⑦老龙头:指义和团首领曹福田率领团众与八国联军在天津争夺老龙头火车站。⑧衙门: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成立都统衙门,实行殖民统治。⑨慈禧遁:指慈禧从北京逃往西安。⑩多罪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设立司令部,分区占领,烧杀抢掠。⑾民革高潮: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辛亥革命。⑿雄关:指山海关。⒀赔款⒀:指《辛丑条约》规定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⒁社会性质: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章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和十年文革(1956…1976)
第六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21世纪)
第四部分 世 界 近 代 史
西欧中世纪社会特征
欧洲中古夜沉沉,封建社会多特征:
1.经济方面 经济自给又自足,封建庄园广盛行。
2.政治方面 教会世俗封建主,共同统治压臣民。
3.思想方面 封建神学禁异端,控制文化独专行。
4.外交方面 世界各洲联系少,社会发展不平衡。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
第一节 新航海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15、16世纪之交)
A、新航路的开辟(15、16世纪之交)
一、背景(原因)
1、经济根源 资本主义初兴盛,黄金铸币量激增。
2、社会根源 欧洲社会“寻金热”,需求黄金各阶层。
马可著书①富东方,西人梦求去淘金。
3、商业危机 欧人东去路不畅,东方物品难西行。
控制商路奥斯曼,西欧远航辟蹊径。
4、有利条件 航路开辟有条件,经济发展作后盾。
a 客观方面 地圆学说渐盛行,航海使用罗盘针。
造船技高装火炮,远洋航行有信心。
b 主观方面 西葡传播天主教,王室支助忙远征。
二、概况
1、葡萄牙 航路开辟起葡人,绕过非洲到东印。
迪亚士达好望角,伽马②到印初殖民。
2、西班牙 扬帆西行哥伦布,发现美洲第一人。
环球航行麦哲伦,地圆学说非谬论。
三、影响
1、商业革命 商业革命多表现,各地各族交流频。
欧美亚非联系多,欧洲市场多商品。
商路中心西转移③,意西葡英有衰兴。
2、价格革命 西方殖民掠金银,金银价降物价升。
资产阶级获暴利,地主衰落民贫困。
商业价格两革命,资本主义渐兴盛。
3、殖民扩张 航路开辟殖民兴,地圆学说成铁论。
B、早期殖民活动(16世纪)
一、葡萄牙
1.殖民地区 航路开辟殖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