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胡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一早,慕容恪将部队分为三队,命令左右先埋伏好,并在阵前树起了一杆大旗指示目标,而冉闵则率领手下抢先向慕容恪的中军发起了进攻。    
  在四月的阳光照耀下,冉闵左手使一柄双刃矛(应该是双头棍那样的兵器吧),右手使一杆连钩戟,坐下一匹名叫朱龙、能日行千里的血红色宝马(有些像上一章里那个左手拿七尺大刀、右手使丈八蛇矛、骑聂骢宝马的陈安),带头杀向慕容恪的大旗。魏军都被冉闵的神勇所感染,他们呼喊着震天的“万岁”口号,奋不顾身地跟随冉闵杀了过来。在常胜将军冉闵的神威震慑之下,燕军都不敢迎战,四散逃命,但却没有冉闵的马快,被他追上后一口气杀死三百多人。    
  眼看冉闵的部队杀到了慕自己的大旗跟前,站在旗杆下的慕容恪命令中军给五千连环马让开道路,魏军初次碰到这种奇怪的兵种,左冲右突都杀不过去。这时慕容恪又下令左右伏兵一齐掩杀过来,魏军被杀得大败。(慕容恪的连环马应该是中国最早使用连环马的记载吧。这是后来著名的金兀术拐子马的前身,后来广泛出现在中国战场上,比如水浒里的呼延灼,还有日本拍的那个《敦煌》里面的剧照。有人说这个兵种太难操控,不大可能应用于实战,其实仔细琢磨一下,这个兵种能有效防止敌人的突击,比较有价值。从前的战车不也是这样子么?)    
  冉闵见势不妙,急忙杀出重围往东逃跑。在朱龙宝马的帮助下,冉闵将追兵甩了二十多里。正想停下来休息休息时,朱龙宝马却因为跑得脱力而突然死掉了。工夫不大燕国骑兵就追了过来,活捉了冉闵。    
  冉闵被押到慕容俊面前,慕容俊大声斥责道:“你是赵国的大将,怎么能灭掉自己的祖国自称皇帝呢?”    
  硬汉子冉闵毫不示弱,回答道:“现在天下大乱,说老实话你们这些蛮夷之邦都想称帝,我冉闵堂堂中原英雄,怎么不能当皇帝(这时候了说话口气还这么硬,不愧是个硬汉)?”    
  慕容俊被冉闵顶得哑口无言,下令痛打冉闵三百皮鞭,然后把他押到龙城看管起来。    
  慕容俊又下令慕容恪就地休整,另派慕容评率领一万骑兵杀往邺城。冉闵的小儿子冉智听到老爸被抓的消息后坚持闭门不出,不久慕容军又率领两万部队前来增援,把邺城内外的交通全部断绝。    
  冉智压根儿就没想到老爹会打败仗,邺城里也根本没什么战时储备,不久就发生饥荒,士兵没东西吃,就抓城里的女人杀了充饥。皇宫里也断粮了,无力奉养从前被石虎搜罗到后宫的那好几万美女。这些宫女都被冉智放了出来,任凭饥饿的士兵捕食。可怜数万手无缚鸡之力的如花少女,不是饿死,就是被无力保护他们的男人们吃掉,一个不剩。    
  很快邺城里就连女人也没的吃了,士兵们只好献城投降,冉智也作为士兵们的礼品,连同邺城的文件档案一道被送到蓟城。自此冉魏国灭亡,历时三年。    
  慕容俊得到冉魏的这些宫廷用具后,暗示文武百官推举他称帝,不久慕容俊就半推半就地当上了大燕皇帝,史称前燕。他任命慕容恪为侍中,阳骛为尚书令,并下令在龙城把冉闵一家老小全部斩首祭祀祖宗。    
  东晋朝廷听说慕容俊登基的消息后,一时还辨不清真假,就派遣使者前来问罪。慕容俊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你那皇帝,我继承了别人的衣钵,现在也是皇帝,和你们的皇帝平级,如果贵国还想和我国友好往来的话,下回的书信要对我使用尊称。”随后把东晋使者轰了出去。    
  前燕独立的消息被证实后,东晋朝廷都不知该咋办好。曾出兵灭掉成汉的荆州刺史桓温要求担纲北伐,但朝廷对桓温很不信任,另找了一个文人殷浩主持朝政,排挤桓温的势力。    
  桓温为人心高气傲,本来就不服自命风流倜傥的殷浩。据说小时候桓温和殷浩在一块儿上学,桓温买了一个竹马,玩够了扔掉后被殷浩捡去接着玩,由此桓温就一直看不起殷浩,两个人一直都在暗地里勾心斗角。    
  这时候羌族首领姚弋仲病死,临终前嘱咐儿子姚襄投靠东晋,被封为平北将军。姚襄对前秦非常不满,上书要求先讨伐前秦。桓温正愁找不到北伐的借口,准备笼络姚襄让他担任自己北伐的先锋官。想不到殷浩也料到了桓温这一招,他充分利用手中的人事任免权,让姚襄担任自己的亲信、豫州刺史谢尚的副将,然后一变脸,自任大元帅,想借姚襄的势力给自己争得威望,命令谢尚进攻前秦盘踞的许昌。    
  大臣们都拿不准文人出身的殷浩有没有指挥作战的才能,大臣王羲之(就是那位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会稽王司马昱都上表请求暂缓本次北伐,殷浩不听,下令姚襄抓紧出兵。    
  姚襄刚接手新的部队,正在抓紧训练,接到出征的命令后就以部队未训练好为由请求暂缓出兵,这让殷浩起了疑心,以为姚襄有叛变之意。殷浩疑神疑鬼,派遣刺客去行刺姚襄,并打算另外派人去接管姚襄的部队。    
  刺客到了姚襄的大营,发现姚襄的部队并没有造反的意思,就去拜见姚襄把实情告诉了他。姚襄被惊了一身冷汗,于是严加提防。殷浩听到刺客叛变的消息后,干脆派遣心腹将领率领五千部队准备偷袭姚襄,又被姚襄识破,设下伏兵将这些人全部歼灭。殷浩恼羞成怒,下命令叫姚襄进京,准备害死他。    
  姚襄的部将权翼作为使者被派到殷浩那里打听消息,殷浩就质问他说:“我和姚襄都是大臣,为什么姚襄不听我的调遣?”    
  权翼回答说:“姚将军拥兵数万,不畏艰险投靠晋朝,就是想做个盛世良臣。现在将军听信谗言,要加害于他,在下认为错在您这里,不在姚将军。”   
  殷浩碰了个软钉子,又强辩说:“既然姚襄真心归从天朝,为什么要杀我的人?”    
  权翼说:“有些小人存心挑拨您和姚将军之间的关系,到姚将军那里捣乱,现在姚将军已经为您剪除了他们,这是一件大好事啊。姚将军也是人,怎么看不出来呢?”    
  殷浩无言可对,只好说:“我并没有加害姚襄的意思,请你放心。”将权翼放走了。    
  殷浩又派遣间谍到长安打探消息,听说前秦将领雷弱儿对苻健不满,就派人向雷弱儿许以高官让他谋杀苻健。雷弱儿假意应承,又把真相告诉苻健。苻健就让雷弱儿将计就计引殷浩上钩(殷浩的谍报工作实在太差劲儿)。    
  殷浩接到雷弱儿的信后命姚襄为先锋,率领七万大军由寿春出发前往洛阳。但晋军还没走到雷弱儿的埋伏地点时,受够殷浩的窝囊气的姚襄就先翻脸,率领手下造反进攻殷浩的部队,杀了殷浩一万多人,缴获了所有的辎重,然后放走俘虏让他们给东晋朝廷捎去了一封信,信中把东晋朝廷上下臭骂了一通。然后姚襄领着族人在许昌竖起竿子,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盘踞在前秦、前燕和东晋的交界处,谁的节制也不受。    
  由此殷浩的名头一落千丈,众大臣在桓温的带领下,墙倒众人推,一齐上书要求查办殷浩,将其贬为平民,所有职务由桓温接替,东晋开始进入“桓温时代”。    
  殷浩在家里还自命风流,经常找名流吟诗做赋,装出一副八风吹不动的样子。但没人看见的时候就坐在椅子上发呆,用笔在空中连续写“咄咄怪事”,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会失败,希望将来还有被政敌桓温起用的一天。后来桓温又想起了殷浩,准备让他当个闲职,殷浩听说后大喜,赶紧笔走龙蛇写了一大通阿谀奉承的好话,精心装到信封里要送给桓温,不料殷浩又疑神疑鬼地担心信笺里有无错别字,反复拆开信封几十次检查,后来竟然把信纸弄丢了,单寄个空信封给桓温。桓温收到空信封后以为殷浩又玩什么花样,就不再征召他,殷浩听说后竟然气死,后来殷浩就成为东晋比喻多疑症的时尚名词。    
  ……   
  截至本章,匈奴刘氏、羯族石氏、鲜卑慕容氏、氐族苻氏、羌族姚氏,五胡当中都有英雄出场了。当过去的英雄离去的时候,新的豪杰为了个人的野心和民族的仇恨,又开始了另一轮的征伐。                         
四分天下大事记     
  公元334年    
  2月,辽西段氏大将段兰慕容翰与辽东慕容氏在牛尾谷决战,慕容氏惨败。慕容翰劝说段兰退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