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氐酋长虚除权渠听到消息后,立刻率领部下造反,周围的少数民族纷纷响应,不久就纠集了三十多万人进攻长安,由此引发了关中大乱。游子远在监狱里上表请求赦免他们,刘曜大怒,命令狱卒杀死游子远,部将刘雅、呼延晏请求刘曜赦免游子远,让游子远去迎战。刘曜听从了他们的建议,任命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征讨叛军。
游子远亲率部队强攻虚除权渠的堡垒,虚除权渠连败五阵,这时虚除权渠的儿子伊余率领五万部队前来增援。在拂晓之时发动反击,一口气又抢回来了被游子远占领的堡垒。
游子远看到敌军的援兵战斗力很强,就对部将说:“伊余的勇悍世上少有,他的部队战斗力也远胜于我。又因为他父亲刚打了败仗,敌人的气势正在顶峰。不如坚守不战,等他们懈怠了再说。”于是游子远就命令部队挂起免战牌,伊余反复挑衅都不理会。
半个月后的一天夜晚,游子远突然命令部下赶紧吃饭准备出战,凌晨刮起了沙尘暴,游子远大喜道:“这真是天助我也!”就亲自带兵进攻。伊余的部队毫无防备就被击溃了,自己也被游子远活捉。
虚除权渠听说儿子全军覆没的消息后,就打散头发盖在脸上准备投降。刘曜把二十多万氐族人都迁徙到长安,并任命游子远为大司徒。
刘曜平定氐族的叛乱后,认为石勒还很弱小,不是自己的对手,就把精力都放在国内建设上。他推崇勤俭的风气,下令没有官职者不准乘马,不是高级官员的家属不准穿绸缎,秋收后才可以喝酒,不是国家祭祀不准杀牛,违反者一律斩首。又在长安长乐宫东设立了太学,未央宫西设立了小学,招收十三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的百姓一千五百多人入学。(这应该是比较正规的教育制度了,招收学生的原则不是看是否出身高贵,而是看是否聪明好学。这比起东晋的推举作官制度来不知道要优越多少倍。)
国家逐渐富强后,刘曜又大兴土木,给自己大造宫殿,又征发民工建设陵墓,陵墓方圆四里,深三十五丈,以铜浇铸,黄金做棺材。老百姓都嘲笑说“有这一栋楼的财力也能平定凉州了!”侍中乔豫、和苞上书劝阻,刘曜只好命令工程暂停。
刘曜对后方的氐羌势力总是放心不下,过年后又率领大军征讨氐族酋长杨难敌。行军途中部队里开始流行传染病,刘曜自己也得了重病,就派遣使者和杨难敌讲和,准备回兵。
半路上秦州刺史陈安请求拜见刘曜,刘曜以病重为理推辞不见。陈安以为刘曜已经死了,就率部下造反,突袭刘曜的军队。当时刘曜已经先走,负责断后的部将呼延寔被陈安抓获。陈安将呼延寔斩首,又命令弟弟陈集率领骑兵三万追击刘曜。半路上被刘曜部将卫将军呼延瑜拼死拦截。陈集杀死呼延瑜后,刘曜已逃到长安了。陈安就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反叛前赵。
第二年,陈安进攻驻守南安的刘曜部将刘贡,这时少数民族首领休屠王石武派兵袭击了陈安的后方,陈安赶紧转身反击石武。石武敌不过陈安的部队,往后败退,这时刘贡又从背后进攻陈安的后路,消灭了陈安一万多人,陈安只好又回过头来解围。哪想石武一看陈安回头就领兵跑了,而等陈安停止攻击时,他就又粘糊上来,这么折腾来折腾去的,居然把陈安的部队打得大败,陈安只好领着剩下的八千人逃到了陇城(惭愧,我也不知道这是哪里,^O^估计可能是今天的天水一带吧)。
刘曜亲自率领大军包围了陇城,并派遣部将平先围剿陈安在外地的余党。陈安还想逃出陇城去找援兵,就率领五百骑兵半夜突围。平先率领数千骑兵在后面追击,杀死了陈安部下四百多人,最后将陈安和他的十多名亲兵包围在一条峡谷里。
陈安左手拿着七尺大刀,右手挥着丈八蛇矛(看来丈八蛇矛并不是张飞的专利),单人独骑堵住峡谷口,连续杀死对方的五六名骑兵。这时天空下起了暴雨,在电闪雷鸣中,敌人的人马都被陈安的神勇吓住而不敢进攻。平先正好过来看战况,就亲自纵马过来和陈安交战,只三个回合就把陈安的丈八蛇矛给抢了过来(他得跟张飞多学习学习丈八蛇矛的使法),陈安只好狼狈逃跑。
陈安的坐骑叫做聂骢,是西域产的宝马,平先等人根本追不上。但到了半夜下大雨看不清楚山路,聂骢马竟然坠落山谷,陈安只好步行逃跑。平先命令部队把山围起来搜,终于活捉陈安并将其斩首。
陈安平时对老百姓挺不错,和手下将士们的关系也很好,陈安死后百姓都很怀念他。有人写了一首《壮士之歌》来纪念他。
词曰:陇上壮士有陈安,驱干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聂骢交马铁瑕鞍,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战始三交失蛇矛,弃我聂骢窜岩幽,为我外援而悬头。西流之水东流河,一去不还奈子何!
刘曜听了这首歌以后非常感伤,命令众军传唱。又任命亲前赵的匈奴人姚弋仲为平西将军镇守陇西。
刘曜平定陈安的反叛后,命令大将军刘岳进攻凉州。这时候凉州前任刺史张寔已死,弟弟张茂继任。张茂和他的父兄心思不一样,早就想自立为王。听说刘曜要进攻他,就在黄河与刘岳的大军对垒,双方相持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进展。
刘曜就亲率部队讨伐凉州,共发兵二十八万五千人(还有零头呐,看样子这数字可信),沿着河东岸排了一百多里的阵营。早晨敲战鼓的时候声音震天动地,黄河水竟然都被震得偏向河西方(呵呵,有点夸张了)。张茂的守河部队都吓的往姑臧(今甘肃武威,当时是凉州的首府)逃跑,刘曜扬言要在一百个渡口一齐渡河,凉州全境都十分惊慌,人无战心。张茂只好向刘曜上表求和称藩,并进献给刘曜一千五百匹马、三千头牛、十万只羊、三百八十斤黄金、七百斤白银和二十名歌女。刘曜十分高兴,就派遣使者加封张茂为大司马兼凉王,凉南北秦梁益巴汉陇右西域杂夷匈奴大都督(好长的头衔!估计张茂得背好几遍自己才能记住),然后打道回府。(刘曜的这次西征是十六国时期规模仅次于淝水之战的第二大的军事行动,只换了这点收获就把刘曜哄得兴高采烈,连军饷支出都不够。其实只要刘曜动动嘴,攻克凉州还不是易如反掌,牛羊啥的有多少就拿多少,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前赵周围的势力大都被平定,刘曜似乎忘了自己还有个死对头石勒,就又开始启动原先停建的那些庞大的建筑工程。他命令大司马刘雅为太宰主抓建设,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在朝堂的前后增设了四个鼓吹班子,一到上朝的时候就给自己奏乐。又派遣六万民工给自己的父母大造坟墓,墓的规格为方圆二里,墓里用蜡烛照明,日夜不熄。墓上面原本堆积了一百尺高的石头山,讨伐凉州回来又增加到一百九十尺,结果弄得人民怨声载道。游子远又上书请求停止,认为这是徒耗国力,刘曜根本听不进去。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形势就知道刘曜这会儿远没有到天下太平的时候,凉州和前赵关系本来就不睦,这时凉州刺史张茂忽然得病而死,儿子张骏一直不满意前赵赐给自己的头衔,只要有变故就要撕破脸。杨难敌对刘曜更是忽降忽叛,不久他又就地造反,始终没有平定,成为前赵西部边境的威胁。
这时,居住在河套地区、原来依附石勒的北羌王盆句除投靠刘曜,石勒的部将石佗发兵雁门关征讨,石佗俘虏了三千多人准备回国,刘曜命令刘岳追击,刘岳击败石佗,将其杀死,石佗的部下也被杀死了六千多人,其余的人都被刘岳给俘虏了。至此前赵和后赵之间终于有了第一次交锋。两个赵国的领导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因此更激烈的交锋马上就开始了。
四
石勒刚和刘曜结仇的时候形势十分不妙。他的南面和东晋有着漫长的边境线,祖逖的北伐军不断壮大,势头咄咄逼人。山东的原汉国大将曹嶷被石勒封锁后也就地称王,对石勒早就不怀好意。北方状况更糟,鲜卑三虎辽西慕容氏、幽州段氏、代国拓跋氏对石勒的领地不断蚕食。石勒的后赵可谓是四面受敌。
面对窘境石勒听从了张宾的建议,对内休养生息,对外尽量结盟,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石勒首先大赦天下,组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