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并且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成为埃及的统治者。在埃及,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祭司们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
公元前331年春,亚历山大又率军从埃及回师亚洲,假道腓尼基向波斯腹地推进,寻找波斯军队主力决战。10月初,亚历山大的大军在底格里斯河东岸的高加米拉以西与波斯军主力相遇。大流士此时已组织了较强的新军,集结的军队来自24个部族,号称百万,有战车200辆,战象15只。联军仅有步兵4万,骑兵7000人,双方进行了激烈的骑兵战和肉搏战。联军骑兵主力纵队利用缺口迅速楔入敌阵,直逼大流士大营。大流士仓皇逃遁,波斯军惨败。联军乘胜南下夺取巴比伦,占领波斯都城苏萨和波斯利斯,以及米底古都埃克巴坦那,摧毁了大流士政权。
在战斗中,亚历山大军队掳掠金银和其他战利品无数。据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利山大动用了骡子大约有2万头,骆驼约5000只驮运财宝。公元前330年春,亚历山大引兵北上追击大流士,大流士被其部将谋杀,古波斯帝国及阿契美尼德王朝灭亡了。马其顿军队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了。
但是,亚历山大并没有就此止步,他的目的是整个世界。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公元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他还企图征服恒河流域,但是经过多年远途苦战,兵士疲惫不堪。由于印度人民的顽强抵抗,加之疟疾的传染、毒蛇的伤害,兵士拒绝继续前进,要求回家。亚历山大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公元前325年7月从印度撤兵。
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会师。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1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多瑙河。
促进东西方的交流
亚历山大东侵与有些战争相比,时间并不算长,但其独特的进攻和远距离机动作战方式,却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他孤军深入,以进攻为主连续战斗,进行了数以百计的抢渡江河、围城攻坚,以及山地、沙漠地和平原地作战,多次以速战速决战胜优势之敌。他在诸兵种的运用,特别是骑兵运用、陆海军协同作战、进军路线选定、战斗队形编成、作战指挥和后勤保障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做法。
亚历山大远征,洗劫和烧毁了亚洲一些古老的城市,将成千上万的劳动人民掠为奴隶,以野蛮、残忍、落后的手段毁灭了许多东方文明。但是,亚历山大远征,也具有更多的积极历史意义。
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但是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的、应该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庆祝他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
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还整编一支庞大的军队,将3万波斯青年编入马其顿部队,并准备继续进行远征。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就匆匆离开了世界。
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他的母亲、妻子与儿女都被反对党杀死。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
影响
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著名的大海港。亚历山大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为后代那些雄心勃勃的统治者所效仿。
第一部分 汉谟拉比法典第12节 阿育王的顿悟
公元前325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由于他出身在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
到了旃陀罗笈多儿子宾头沙罗统治时期,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区域。阿育王就是这个强大王朝的继承者之一。
阿育王的传奇
阿育王的登基颇具传奇色彩。阿育王的母亲天生丽质,聪慧过人,也正因如此,在她进宫后,受到了宫里妃子们的忌妒,被分配做了剃须师。但此女并无怨言,她巧妙地利用了一次为宾头沙罗剃须的机会,得到了他的宠幸,被纳为王妃,并身怀有孕。正值国王母丧除忧之日,生下一个男孩。宾头沙罗便为他取名为阿育(“无忧”之意?雪。
虽然阿育从小就聪慧过人,而宾头沙罗却认为他品性顽劣粗暴,不足为爱。但奇怪的是,阿育竟受到了众大臣的拥戴,并在一次占卜国王继承人的仪式中被相师选中。但宾头沙罗却不愿让阿育继承王位。
公元前273年,宾头沙罗身染重疾。此时他的长子修私摩被派往德叉尸罗公干。宾头沙罗命令阿育速去叫回修私摩,要把国事托付给他。但大臣们却不愿这样做,他们给阿育涂上黄姜汁,说他有病不能前去。宾头沙罗心中忧愤,病情加重,奄奄一息,大臣们却又拥着阿育前去觐见国王,说:“这是王子,愿大王授与王位。”宾头沙罗惊怒交集,一言不发,众人便把王冠戴在阿育的头上,国王长叹一声阖然而逝。阿育于是登上了孔雀王朝的王位。
阿育王刚登上王位,他的几位哥哥便对他的登基表示反抗。他们逃出都城,会同从德叉尸罗返回的大哥修私摩,纠集了队伍,公开对阿育王宣战。战争一直继续了四年,阿育杀死了他的99个兄弟姐妹,才最终于公元前268年举行了正式的登极典礼(灌顶信仰式)。
血光中的顿悟
胜利后的阿育王过起了昏天黑地的奢华生活。像他的祖父和父亲一样,他在宫庭里大摆宴席,同贵族大臣们开怀畅饮、不醉不休;他在自己豪华的园林中与妻妾们恣意作乐,通宵达旦;他常常率领他庞大的军队跨出都城,仅仅是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