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爷爷有点娱乐的,会下大梁,爹可不行,一直累惯了。
看来回头得给他找点娱乐活动,下棋、养鸟、品茶、听戏的都可以,反正别让他无聊就好。
不过秀娴的亲事就要定了,秦大福又有事儿忙活,帮着柳氏清点嫁妆等,不过都是忙活秀瑶,因为她要帮着记下来。
家里条件好了,柳氏就想给女儿多陪送一点,反正秀芹和别人不同,自然也不会不舒服的。
老白家条件好,秀芹也不受罪,自然不会计较。
秀瑶写得头昏脑胀的,发现好长一张单子,不说四季的衣裳、被褥这些必须的,比姐姐那时候多了好多。
日常用具、器皿、家具等,都多了不少。
以前是实用但是不那么精致的大衣柜,现在除了大衣柜,还有好看的橱柜。
另外卧房的一些摆设也都算上了,秀瑶算计着,还真是不少,加上到时候的陪送银子起码一百两银子,这要是爷爷嬷嬷知道了,只怕要了不得了。
除了周家,一百两银子嫁闺女,还真是没有。
不过秀瑶也替二姐高兴,以后三姐,还会更多的。作者有话要说:嗯,今天尽量继续加更哈。
感谢8613793,笑笑66、殷尛雨亲的地雷。
☆、226
日子过得风快;转眼过了七月七;宿媒婆挑了个宜说媒的好日子,兴冲冲地就来了老秦家,商量聘礼以及嫁娶的那一套。
对方倒是大方,让秦大福大大地开了眼,简直比老白家还大方得多;只要柳氏提的;媒婆就没还口,还专挑好的。
除了自己家要的,人家高家准备的;也是上上等的。
一座三进的院子,只给新婚的夫妻住;老两口另外有大院子住,家里有四个灶上的,做饭女红不用秀娴。
家里还雇了长工若干,种地也有人,到时候秀娴去了,只要帮衬着管家就好了,粗活细活,一概不用。
秀瑶在当门一听,这不是少奶奶吗?
嫁到周家去,只怕也没这么轻快,还不让媳妇做针线,这婆婆还真好。
不过,会不会答应得太痛快了?
让她觉得跟那时候佘家有点像,但是这个高兴虎他们看了,没有什么问题。
这么想着,她就给柳氏使眼色,让娘不要立刻就答应,他们找时间去看看再说。
虽然说隔着远不方便,可只要有心,为了儿女着想,没有父母会怕麻烦的。
柳氏会意,就答应了,和宿媒婆说话,但是不说一定要定下来的话,说再想想。
宿媒婆的神色就有点急,“大妹子,你可别听有些人说昏话,这时候的人,可保不准按得什么心思。我说媒这么多年,经常碰到戳媒的,好好的姻缘就给毁了,你说有些人也真是烂舌头,人家都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亲呢。”
柳氏笑道:“你误会了,没有人来说,我们不过是要想想,再问问闺女的意思。”
宿媒婆就笑起来,“大妹子一家还真是与众不同,这相亲,哪里有问闺女意思的,都是父母看着就好。”
她就知道,可能自己太急,反而让柳氏怀疑,保不准要去看的,她也不急了,和柳氏说了几句,然后就告辞。
柳氏看天色不早,却不好意思让她就走,挽留道:“时候不早了,不如住一宿,明儿再走。”
宿媒婆倒是乐意,当场就答应了,“那可叨扰了。”
“咱们都这么熟了,说那些外道话。”
宿媒婆虽然住下,但是她也闲不住,吃了晚饭竟然就自己出去逛了。
秋老虎厉害,天还是热的,吃了饭天也还大亮呢,她就四处逛着看看。
走到一条胡同口,这时候两个婆娘朝着她笑,“哎呀,这位大嫂好面善。”
宿媒婆已经五十好几,不过她喜欢装年轻,所以三四十地她都管人家叫大妹子,自然喜欢人家叫她大姐或者大嫂的。
她立刻笑眯眯地看过去。
一个稍微矮点的婆娘笑得很和善,“是去俺大嫂子家了吧,给秀娴说亲的?”
宿媒婆立刻戒备起来,又听那婆娘笑着道:“大嫂子别怕,我们是二房三房的妯娌。”
宿媒婆寻思了一下,的确是有的,就立刻笑起来,“真是好巧。”
三人立刻寒暄上,三婶就热情地邀请她家去说话,三人一拍即合,一起去了三婶家。
秀娟、秀美、秀婷三个在家里做针线活儿呢,宿媒婆一看,就顺口夸了句,“哎呀,真是好……水灵的闺女呢。”
秀美和秀婷一听,立刻得意起来,平日里大家只夸秀瑶几个,从来不夸她们,她就不服气。
娘一直都说自己比秀容好看的,秀婷也比秀瑶好看,秀娟比秀娴好看。
凭什么大家都瞎了眼一样只夸她们?
二婶置气地道:“水灵有什么用,处处被人压一头,连好亲事都说不上。”
秀美可秀婷立刻一副愤愤然的样子。
宿媒婆一听,两眼来了精神,就问她们多大,想找什么样的,笑道:“不是我夸海口啊,我都说了四十年的媒了,还没有我说不成的呢。”
三婶就问她给秀娴说的什么样人家,听了以后,立刻又羡慕又嫉妒地道:“还真是好命,那样的人家,我们秀娟哪里就差了。”
宿媒婆得意地笑,那个柳氏竟然还磨磨蹭蹭的,看看别人,都抢着要呢。
不过她看看屋里破破烂烂的,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两个婆娘穿的也一般,灰突突的,三个闺女虽然长得算还行,可跟人家大房的一比,不说穿着就那模样气度,简直就是丫头都不配了。
高兴虎家肯定不要这样的了。
等宿媒婆走后,柳氏就商量着要去高家庄看看。
就是太远了,不怎么好打听,所以有点犯愁,万一找不到地方,还走差了路就麻烦了。
最后秀瑶给他们出了个办法,先找那些跑远路的货郎,给指一条路,哪里走最安全,路上要在哪里歇脚等等。然后再带着个激灵的小子,腿勤快嘴伶俐的,再带着小黑,足够了。
秦大福喜道:“还是咱们丫头有办法。
夫妻俩收拾了一下,第二天就找人画了路线,想着路过什么村什么村,又请周里正做了保,然后叫了地蛋,带了足够的干粮、咸菜,赶着驴车出发了。
柳氏问秦大福,“说那个高家庄是济南府的还是兖州府的?”
秦大福想了想道:“咱们瑶瑶说的,兖州府在西南,泰安州在东边,东南是新泰,咱们差不多是往北走,去长清县,应该是济南府吧。”
柳氏嗯了一声,“没错,咱们就往那边走。”又摸了摸贴身的口袋,里面有散碎银子,还有各自的身份文牒,要是进县城或者是碰到巡逻的兵士,那是需要检查的。
去的时候,因为路不熟,所以走得慢,一路上虽然辛苦点却也没有惊险,投宿问路,安安耽耽地过去了。
这日晌午过后,三人吃了饭,休息了一下,地蛋带着大黑去探问了一下,欢快地跑回来。
“大娘,大爷,找着了,咱们到了,那边那个就是高家庄了。”
柳氏欢喜不禁,“谢天谢地,可算找到了。”赶紧让秦大福赶了车过去。
他们顺着一条黄沙土路往前走,那路宽敞的,就看到前面一座不小的村子,看那架势和杨柳村差不多,得有个过千户的人家。
那村子也是垂柳环绕,大树耸天,远远的鸡犬相闻,和他们村子没有什么二致。
柳氏心里又满意了一分,只等着见了高家父母,再做最后决定。
他们赶着驴车,看村口有片场,一座场屋子,有个老头在那里晒麦子。
秦大福亲自上前打探,那老头看了他们一眼,见他们风尘仆仆的,衣着普通,但是口音不像自己这里的。
不过,他听他们问高兴虎家,还是非常热情地给指了路,一个劲地说别走错了。
那人称呼高兴虎爹是高家老爷子,他娘为高家奶奶。
看这样子,在村里地位倒是不低的,和周家差不多。
秦大福就顺口问了句他家是不是很多地,是这里的大户。
那老头笑道:“是哩,你们怎么和他们家攀上交情的?”
秦大福就说是做生意,然后道了谢,赶了车去了高兴虎家。
路上也有人好奇地打量他们,看着他们进了高家宅子,都露出很复杂的表情。
对于秦大福夫妻的到来,高兴虎几个显然没有准备,他又惊又喜,“叔,婶子,你们要来怎么也不招呼一声,我好去接你们,这匆匆忙忙的,都没准备什么。”
秦大福寒暄着,心里却道:就是没准备什么才好呢,看得真切。
他们打量这宅子不止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