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柳头脑子也转过来笑道:“我刚想着猪肉赚钱了,没想到这茬。还是你这个孩子脑瓜灵巧。”
一老一少开心地数算着养猪赚多少钱,然后去那边看猪大棚,老柳头要干什么事,那是豁出去的干,一点不像他表面那么温吞吞的。
这些日子来,他改造磨坊、秧地瓜、建猪大棚,那可是一口气不停的,既有效率又有质量,那猪大棚,看着就气派。除了猪圈里的二十几头猪,还有两头母猪,刚下了猪仔,小猪们哼哼唧唧的挤在一起热闹。猪圈里面圈坑上铺着石板,圈沿上铺着干净的麦糠草,定期打扫,那就是圈肥,所以里面很干净。
猪大棚墙外的那些蔬菜也早就种上了,如今正是小苗芽的时候,茁壮成长,等再过个月起了势,蔓子就会爬上圈墙,沿着柱子攀在顶上,给猪猪们搭成一座天然的夏日凉棚。
秀瑶不得不佩服姥爷的行动力,如果自己家爷爷能有姥爷一半的开明就好了,有时候说性格决定命运,也确实如此的,她心生感慨道:“姥爷,你动作真快。”
她又盘算了一下,“这得花不少钱吧。”
老柳头混不在意地笑着:“花了再赚呗,再说了,如今咱们磨坊,赚钱也不少呢。自从你说了做买进卖出的买卖,赚头更大,以前我咋没想到呢,总怕买了砸在手里,钱被套住,现在有本县和邻县那些铺子要,咱买的粮食很快就卖出去,我是一点都不用担心。”
两人说着,这时候柳五推着猪食桶来喂猪,自从老柳头买了他那几亩地,柳五就帮老柳家干活了。起地瓜垄、秧地瓜、盖猪圈、抓猪、喂猪,他都来帮忙。虽然不是主力,却也能搭把手。
不过老柳头也不亏待他,一个月给他一百个钱,那是柳五意料之外的钱,毕竟当初自己老子娘死没有钱下葬,是求着卖了几亩薄地,老柳头多给了钱的。他也没推辞把钱收下,只是每日只要有空就来帮忙,什么活都抢着干,又不多说话,人老实得很。
这么多猪,吃得自然多,一天要喂好几回,否则不能上膘,就不可能早点出栏。这是秀瑶跟老柳头说的,而且为了早点出栏,尽量的不要散养,就让它们在圈里吃睡就好。反正这个时代的饲料都是绿色的,不存在什么注水猪肉瘦肉精的,上了膘只好不坏。
秦业闲不住,也过来看猪圈,他道:“姥爷,我这手没事,我就留下来喂猪吧。”
老柳头严肃地看着他,“我当然是要让你住下的,不过喂猪还是先省了,你的手不能再大意。你先跟着你姥娘,让你姥娘看着你,闲不住就给她打打下手,拿个碗烧个火,带着小正玩玩也行,不用干什么活。等手好了,干多少都由着你呢。”
秦业知道自己让他们担心了,但是事已至此,再难过也没用,他也想开了,“姥爷,我知道了,我会注意的,再也不敢的。”
老柳头又问他,“大业,你爹也没让你干沉活,挖圈犁地刨坑都不用你,你说你咋把手弄坏的。”
秦业忙道:“我,我也不知道,可能就是不注意。”他怎么能说出实话来呢?秀瑶帮着大哥,“姥爷,已经这样了,你怪我大哥也没用呢。”
老柳头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也不是怪你大哥,我是告诉你们,就算咱们再穷,再急,身体是第一位的。没有了身体这个本钱,你什么都赚不出来的。宁愿一时闲着什么都不做,把病养好了也不能逞强,怕人家说自己懒就去干活,再伤了身子。”
秦业肃容,正经道:“姥爷,我记住了。”
老柳头点点头:“那就好,你去家里吧,别在磨坊,磨坊人多事多,你忍不住就忘了。”
秦业只好收拾一下回姥娘家,让姥娘盯着他,免得姥爷不放心再有个什么意外。
☆、165“恶霸”挡路
如今秦扬学习认真;任先生对他要求也高,每天课业很重;除了背书讲书还得习字;一天那练字纸就得十来页;累得睡着了小手还捏着纸;嘴里还嘟嘟囔囔地背诵。
秀瑶觉得他辛苦挺心疼的,就安慰他,“小羊儿累的话就跟先生说,你年纪还小,先生也不会虐待你的。”
秦扬摇头,嘟着嘴,漆黑的大眼里看起来有点委屈,却坚定地道:“那可不成,我不能让人瞧不起。我答应过先生,我会好好读书,不负他和家人的期望。我不能不守信用变大胖子吧。”
秀瑶忍不住笑起来,捏了捏他的小脸蛋,原本肉嘟嘟的脸蛋最近累得都瘦了,这还是姥娘每天鸡蛋,隔几天肉鱼地给他补,否则早瘦成麻杆了。
他现在才不到七岁呢,背得书已经不是秀瑶乐意跟着背的了,她又不做才女,认字算账就好,那些之乎者也,还是给读书人头疼吧。
秀瑶看他睡了,小嘴还滋滋地裹嘴唇,跟小孩子一样,鼻翼煽动,不禁笑了笑,给他掖上被子。秦扬小手立刻一动,就在被子上划拉着写字,嘟囔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先生打人不亦君子乎,……”
秀瑶叹了口气,这小子自从读书也没少挨揍,以前先生说他聪明,那是简单的背背书识识字,真正要学四书五经,奔着科举使劲,那可就不好说。同样的还有二哥,秀瑶觉得二哥还没有小羊儿资质好呢,不过是被人忽悠的成分多,可他坚持,爹娘也就让他试试。
小正正趴在门缝处,“卟滋卟滋,小姑,俺老爷(太爷)叫你呢。”
秀瑶就轻手轻脚地下了坑,拉着小正的小手去了姥爷屋里,见姥爷、大舅二舅,还有两个舅妈都在呢。秀瑶笑道:“姥爷,咱们要开会呀。”
大家也习惯秀瑶一些词汇了,都笑:“等你呢。”
秀瑶就列席旁听,小正悄悄给她一把茅芽,她慢慢地剥了给他吃,间或自己吃根,稍微有点老了,嚼着跟棉花套一样。小孩子却喜欢,小正嘴角流着绿色的汁液,吧唧吧唧地响。这东西也怪,白色的絮,嚼出绿色的水。
老柳头磕了磕烟袋锅子:“前阵子我就想,咱们家里养了两头驴,另外还和你们三大爷家合养两头,如今咱们磨坊不用驴,这牲口就有点多。种地驴又不当事,就是往家拉点粮食,还是得牛。所以我跟你们三大爷合计,把合养的那两头卖了,他家养牛,以后咱们还是合用。咱家留一头驴,攒钱到时候再买一头牛也行。”
今年家里地多起来,买的那几亩沙地,另外还租种了齐风的十亩地,第一年种的豆子,第二年豆茬麦子大丰收。家里沤了肥,肥料足,那十亩地倒是主要的粮食产地了。每年收了粮食老柳头都去送给常婆婆一部分,当做给齐风的地租。
如今这么多地,单只用别人家的牲口也不行,还是得自己家也有牛。牛力气大,耕地耙地、拉车之类的都能干,不像驴那样,只能干轻快活。
大家盘算着,两头合养的驴卖了,自己家能分五六吊钱,自己家那头再卖了,买牛足够的。柳大舅也同意:“爹,那样也好。”
老柳头却又道:“我寻思着咱们那头留下,另外一头给瑶瑶家使唤,他们家没牲口,不说是干活,就是来回地走亲戚也不方便。”
柳大舅倒是没有意见,二舅犹豫了一下,姚氏立刻道:“当然行,咱们现在没攒够钱,攒够了,帮着买头牛也是应该的。”
老柳头就笑起来,“那就这么着。”
秦业想拒绝,不过觉得家里也确实需要,反正自己家是欠姥爷家太多,只能以后报答,现在推辞也没用。他道:“姥爷,大舅二舅,我也不说虚套的话。这牲口我就替俺爹娘要了,回头我们赚了钱,还是要还的。就当我们借的,那时候我们还钱,姥爷你们也别推让。”
陈氏笑道:“大业,你们有了钱,尽管给我们送,我们不会推辞的。”大家都笑起来。
秀瑶却又犯愁:“我就怕这驴去了我们家,到时候不归我们管呢。”
这要是被张氏他们知道,那还不肯定要把驴拉过去他们使唤,喂养却是大房的事儿,秀瑶绝对相信,张氏能干出这种事来。
大家都是一愣,李氏点头同意,“这是个问题,我看得考虑考虑怎么办。虽然咱们不疼他嬷嬷家使唤牲口,不过也要有个度。”
姚氏帮她出招,“娘,这个好办,明儿我去送瑶瑶,我先在他嬷嬷家门口吆喝一圈,看看他们还好意思的。”
李氏摇头,“那可不行,你一去,人家就知道他二姑指使娘家人来逞能呢。”
老柳却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