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你以后可以有个良人托付,不过朕相信唐天霖一定会好好为你挑选的,就算选的人你不满意,你也可以用朕那个恩典,挑一个你自己心里喜欢的。还有这个……也是要给你的。”
元帝的手颤颤巍巍从玉枕底下拿出了一个龙佩,交到了思芸手中。
“前朝有丹书铁券,朕这里有两块这样的龙佩,一块先皇赐给了当年的靖国公,后来靖国公家破落,那龙佩也辗转失落,如今不知是在何处。还有一块,朕今日便赐给了你,有此龙佩,便能保家门平安,若将来发生什么事情,可保你和你一族人平安无忧。”
思芸听了忙道:“皇上,臣女受不起。”
“你若只是臣女,自然受不起,可是芸儿,你是朕的亲骨肉,如今朕能为你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以后的事情难以预测,你就当是拿着防身也好啊!”元帝郑重地握住思芸的手,他只希望这个女儿以后的日子能够过得安乐和美一些。
走出玉龙殿,天上已经飘起了细雨,手里的那块龙佩还带着微热的温度,握在掌心,分量是沉甸甸的。
她和元帝之间并没有太深的父女之情,可是虽是短短的几次,他想要弥补的心情却也是十分明显的。
思芸心底里有些难过,将龙佩珍而重之地放了起来,向天祈求,希望老天能再多给元帝几年寿命,让他再多享一享儿女之福也是好的。
这天晚上,那块龙佩放在思芸枕边,她翻来覆去,却是如何也睡不着,便起了身披上一件外衣,也没叫醒玉翠、玲珑。独自从泠汀阁出去,往祠堂那边走去。
夜晚的侯府已是一片宁静,秋风乍起,到了晚上,还是起了阵阵凉意,思芸将身上的衣服拢了拢,加快了脚下的步子。
走过百芳园的时候,西面也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丛微弱的灯火透了过来。思芸心下奇怪,这么晚了,是什么人?
于是往一旁的树荫下站了站,却发现管家正带着一个男人往父亲的书房走去。虽灯火微弱,可是思芸却还是看到了那个人的样子,那不是曾在紫阙台夜宴上见过的国公府的大将军沈随吗?
这么晚了,他怎么来了?
待沈随走后,思芸才走了出来,继续往祠堂走去。只是心里边也存了一个疑窦,说起来从云州回来之后,仿佛有许多事情接踵发生,一件一件都与侯府有关,她心里总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侯府的祠堂在赵姨娘的南园西边,思芸进去的时候,发现里边居然亮着灯火,大门也虚掩着。
“母亲,你怎么在这儿?”
思芸走进去,瞧见李氏正跪在祠堂的牌位前面,双手合十,虔诚地不知在祈祷什么。
李氏回过头来,看着思芸的眼神带着一丝柔和:“芸儿,这么晚了,你怎么来了?”
思芸到李氏身边的一个蒲团上跪了下来道:“睡不着,所以想来同姨娘说说话。”
李氏顿了顿,拉着思芸的手柔柔问道:“芸儿,你如今也大了,你可知道为何当日你姨娘过世可以将牌位也贡在我侯府的祠堂里,为何我这个当家主母不但没有阻拦反倒赞成呢?”
思芸抿了抿唇,李氏继续说道:“芸儿,从前我同你父亲一直瞒着你,可是今日皇上宣你进宫想来也都告诉了你实情。”她指了指上面白姨娘的那个牌位,上面没有写唐门白氏,只是简简单单的“白灵珊之灵位”几个大字。
“你姨娘,原本该是进宫当娘娘的啊!”
“母亲,这是姨娘自己的选择,也许真的进了宫,姨娘也并不会开心。”
李氏点点头,颇有些感慨地说:“芸儿,只是这些年要你一直呆在侯府却是委屈了你了。”
“母亲千万别这么说,这些年父亲和母亲待芸儿如同己出,一直珍之爱之,芸儿心中都是知道的。”
李氏慈爱地抚摸着思芸的头,顿了顿道:“眼下是非常之期,咱们一路回来也出了不少的事儿,就是芹丫头那日受了惊,这两天也一直呆在她的院子里头,好在大夫来瞧过,说没什么大碍,我这才放下心来,过来求祖宗保佑,家门能够一切平安。芸儿……今儿皇上召见你,都……同你说了些什么?”
“也没什么。”思芸心想,李氏既然已经知道皇上跟自己说了身世,那定是父亲回来说的,虽说唐天霖夫妇将自己养大有着莫大的恩德,自己心里也是心存感激的,不过却还是没先将那块龙佩的事情说出来。
李氏倒也没再追问下去,只是说:“芸儿,虽说我们只是女眷,不该过问朝廷大事,但是眼下的情形,咱们自是要小心谨慎,不能出了一点的差错。我想着再过一阵便是你要及笄的日子了,也有好多事情要准备起来了,你若是这阵子常进宫见皇上,倒是不妨听听皇上说该怎么给你办这件事,想来皇上也是不会慢待了你的。”
思芸点点头,却总觉得李氏仿佛有点欲言又止的样子,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却遮着没说出来。
之后的日子,三皇子和六皇子二人轮流侍疾,元帝又准许思芸可以时时进宫。
她来探望了元帝两次,每一次都只是陪着他坐一会儿,这些日子元帝已经没有多大的气力说话了,更多的时候是躺在床上,闭着眼睛静静地听思芸念些诗词给他听,听着听着,便就睡着了。
直到第三次思芸进宫的时候,这一天,下起了倾盆大雨。
这场雨突如其来,没有一点征兆,快走到玉龙殿前的思芸顿时浑身都被淋湿了。
还没来得及找个地方躲雨,只听玉龙殿里传来哭声一片,执事太监尖利哀戚的嗓音从里边传了出来,在整座皇宫的上方弥漫了开来。
“皇上——驾崩!”
作者有话要说:宫斗肯定不是重点,这几章就会过去的~~~
求花花~~~
67、沈家受封 。。。
一声雷响劈过长空;将**的思芸怔了一怔;她站在雨中,眼帘前是迷蒙的雨水;淅淅沥沥从眼前滑落。
“皇上……驾崩!”这四个字就像一把锤子一般狠狠砸在思芸的心上,两只脚如同灌了铅一般;重重地被定在地上;仿佛再也没法子向前走了。
“翁主,还愣着做什么,快跪下啊!”一旁的领路太监扯了扯呆呆站着的思芸的衣袖,让她赶紧跪下。
这个时候;整座皇宫一片哭声,随着雨声凄凄切切飘散在整座皇宫的上空;听得人心里一阵一阵空落起来。
这氤氲不绝的哭声,有人真心有人假意,思芸知道,这是一个结束,也是一个开始。
她的手在微凉的雨中慢慢攒了起来,眼角还是落下了两行热泪。
蓦地想起了已经过世许多年的白姨娘,想起当年她对着还很小的自己自言自语说过一句话。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若是没有别离之苦,那她也许不会郁结于心,如花般的生命那么早就陨殁了。那么现在,她和元帝在另一个未知的世界,又会不会再次相逢,再续前世未解之缘。
元帝驾崩,举国服丧。
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元帝驾崩之后,唐天霖遵照元帝当初的吩咐,宣读了遗诏,在金吾上将军沈随的支持之下,六皇子承奕登基为帝,奉穆贵妃为皇太后。
一切看起来顺顺当当,三皇子那边的人甚至都没有一个站出来有一句反驳之声。可是越是这样的顺当,越是这样表面上的谦恭平和,却越让人觉得心里不安起来。
承奕登基之后,先是大赦天下,免去百姓三年粮税,继而又开始大施仁政,想要大刀阔斧改革一番,正和手下的谋臣们商议着要搞一个新政。
穆贵妃的胎已经六个多月了,虽说之前元帝驾崩的事情也闹得她好一阵心伤,只是将养了几天倒是也没什么大碍了。如今她登上太后的宝座,这后宫之中便是她的天下了,什么舒贵妃,从此往后再也不在她的眼里了。
林氏进宫探望穆贵妃,自然又是好一阵的阿谀奉承。穆贵妃人逢喜事精神爽,听林氏话中的意思,仿佛是想要替她的大儿子沈书瑾讨个一官半职,这不是什么大事,穆贵妃笑说回头跟承奕说了,过两天便给大郎在朝中找个合适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