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阮玉怎么觉得整个府里都知道她干了什么?既然如此,明天她还要不要继续?
“所以今儿个就把这事交给了我。”姜氏的神情变得郑重:“老爷五十四了,虽非整寿,可也不能差事,到时各方有生意来往的人都会前来道贺,还有一些八竿子打不到影的亲戚,这些都好应付。只是我记得这两年,来祝寿的还有一些官员,虽然品级不高,却也不能轻慢。而现在,咱们又有了弟妹,今年怕是……”
的确,看在丞相的面上,金成举这次寿宴怕也简单不了。
“所以我就愁啊,”姜氏苦了脸:“今天太太提起,说是就把这活儿派给我了,可是我哪成啊?我嫁入金家虽然年头长,可开始是太太管家,后来又是二奶奶管家,根本就不让你插手,我能知道什么?”
里外里都是李氏的错。
“不如……把二奶奶叫回来?”阮玉“提议”。
“那可不成!”姜氏瞪起眼睛:“她操办的是丧事,还是横死的,不吉利!再者,若是叫她回来,那边撂下的事,是你去?还是你去?”
眼睛挨个在阮玉跟秦道韫脸上逡巡,就不说自己献身。
“所以我就跟太太说,既然是老爷做寿,那就让咱们三个来合计,不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么?”
二人顿时一惊,而后面面相觑,心里都明白,顶什么诸葛亮?姜氏无非是怕把事办砸了,拉她们一起受罚,更或者是关键时刻,拿她们顶缸。
二人就要拒绝,姜氏已经抓住了她们的手可劲摇晃:“好弟妹,你们就忍心看大嫂为难吗?你们说说,你们哪个不比大嫂强?三弟妹出身名门,知书达理。人家都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按理,这事就应该交给三弟妹。太太也有这个意思,还是我帮你拦下的,我说三弟妹虽然看得书多,可平日是个淡泊的性子,而咱们这寿宴要的就是热闹,这不是为难三弟妹吗?”
秦道韫便不好开口了,只得望向阮玉。
岂料姜氏又把目光殷勤的投向阮玉:“要我说,这事交给四弟妹是最合适不过了。可是四弟妹刚过门,对家里还不熟悉,大嫂还记得,前段时间,二奶奶让四弟妹帮忙管家,四弟妹都推辞了,大嫂又岂是不识趣的人?可是话说回来,四弟妹是相府千金。丞相又是什么人?所以四弟妹自小就见多识广,这样的人才若是闲着,岂非是……抱着甜物舔(暴殄天物)?”
阮玉跟秦道韫当即就笑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夏季敞窗敞门,是倾听八卦的好时节
小改了
再改,有个氏错了
☆、064妯娌齐心
姜氏也知道说错了话,顿抽了下嘴,露出一脸可怜兮兮:“你们瞧,就我这水平,我怎么好往人前站?也给咱们府丢脸啊。而咱们府要是丢了脸,你们也跟着没面子啊。人家会说金家放着能人不用,也可能说,咱们妯娌不和,这不成了笑话吗?”
姜氏说得也有道理。
不管怎样,她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躲是躲不过去了。
见二人不再反对,姜氏乐了。
“这就对了。他们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依我看,妯娌齐心,不断金也得断块银。”
不能不说,跟没有文化的人说话,亦有一种别样的乐趣。
二人笑后,不免以小卖小,求姜氏给分个轻松的活。
姜氏神秘一笑:“太太是今天才把事交代我的,我得去问问每年二奶奶都是怎么办的,到时再与你们说。三弟妹,你是嫁过来几年了,当是有印象,别忘了提点着我。”
秦道韫点点头。
气氛方方松快,姜氏就又皱了眉头:“这些还是后话,目前是大老爷这回走,本来咱们已经不打算出银子了,却偏偏赶上他家摊上了事,结果……”
看姜氏痛惜的表情,便可知金成事等人这回又拿走了不少。看来此前金家上下做的工夫,是白费了。
秦道韫早已见怪不怪,只淡淡一笑。
“前面又是四弟的婚事……唉,我方才去了账房,先生说账面只剩下三万两银子。若说操办寿宴,倒也够了,就怕稍后有什么事……”
阮玉皱眉,是要让各房分摊银子吗?
秦道韫弯弯唇角:“看来大奶奶当真是没有操心过这种事。既是寿宴,有出的,自然有进的,来的人非富即贵,哪个好意思让别人笑话?又何必多虑?”
阮玉不曾想,一向不食人间烟火的秦道韫竟是把人情世故看得这般通透,一下子便堵住了姜氏的嘴。她亦随之灵机一动:“老爷的寿辰是在下个月初十,也就是入了腊月了。到了腊月,各个铺子不是要收账吗?如此又是一笔进项。”
她想到的是查点庄子跟铺子时,庄头跟管事曾说,年底是收账的时候。
姜氏脸色一变,看看这个,又瞅瞅那个,阴阳怪气的来了句:“这顿饭还真不白吃啊。”
二人相视一笑,借着酒劲继续以小卖小:“是大奶奶当局者迷。”
“只有大奶奶这样整日里操心的人,才来不及去想太多,哪像我们两个闲人?”
几句话,说得姜氏又乐了。
这也是姜氏的一个好处,就是永远没有李氏爱算计,更难缠。
不过在喝了盅酒后,姜氏又来了个想法:“四弟妹,不知这回都有哪些官宦人家来贺,四弟妹在家时,都跟哪些府的小姐走得近呢?”
阮玉知道,姜氏这又是起了让她做媒的心思。
金宝娥这孩子的确挺可人疼的,但若让她做媒,好了坏了的,她可担不起那个责任。
她提了青瓷琢莲花凤首酒壶,给姜氏斟了盅酒,慢慢道:“其实我在家时也是少与人来往的,还是嫁到府中,才跟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多说了几句话。”
姜氏脸上便现出不满。
“不过人与人的交往,是个缘分。到时来的人多,大奶奶又是主事之人,自可多说说话,也可带着娥姐儿出来走走,让她跟着学着点。毕竟将来出了阁,就要担起一家的重任了,若像大奶奶这般临时抱佛脚,好在摊上了咱们这样好说话又体贴懂事的妯娌,否则岂不是太过为难?”
几句话,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就把事推了,却解决了姜氏的难题,又捎带夸奖了自己跟秦道韫,逗得姜氏去掐阮玉的脸:“让我看看这张嘴,怎么这么会说话呢?”
秦道韫陪着笑,看向阮玉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深思。
姜氏笑过后,又正起神色:“两位弟妹,别的事都可以往后放放,眼下我要说的可是迫在眉睫。”
姜氏准确用上了一个词,不仅没有令气氛紧张,倒现出几分轻松。
“老爷做寿,各房各人都要表心意,我想问问你们,要拿怎样的心意?”
话音落,姜氏跟秦道韫都看向阮玉。
其实秦道韫今天一直想问这个问题,然而问了便俗了,好在有姜氏,直性子的人倒也不必有许多避讳。
阮玉有些犯难。
早前查点嫁妆的时候看过两只盆景,后来定了蟠桃的那盆。
蟠桃祝寿最为妥当。
但是她睇向秦道韫……
秦道韫的一切都是金玦淼给的,按理,亦无可厚非,可是她的性子……
先前书香提及那些书的由来,她就已经很尴尬了,若是再要她拿个什么重礼……
阮玉皱了眉,看秦道韫认真又略显紧张的样子……莫非这个寿礼是想自己出?可是她能出个怎样的礼呢?
再看姜氏……
姜氏目光闪闪,明显是想知道她打算送什么,没准还要事先传扬出去,到时弄得尽人皆知,一是没了心意,一是会让人觉得她有多爱显摆似的。
事实上,作为新妇,阮玉送什么都不过分,但是她的身份决定此礼不可简单。
然而春分的教导亦非没有道理……今儿送重了,明儿又当如何?
而现在,那俩人都眼巴巴的瞅着自己。
她若送重了,又要她们如何?
想了想:“其实无论送什么,都是当儿媳的一片心意。家有万贯,拿出一千不算多。家徒四壁,哪怕是只拿一片鹅毛,亦是重如千钧。” 她这话,是对着秦道韫说的。
秦道韫飞快的垂了眸子,也不知在想什么。
阮玉又道:“其实送什么礼,怎么送,都是给外人看的。真正的孝心都是在平日,在一点一滴。平日如何,老爷太太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我想无论送上什么,老爷跟太太都只有高兴的份,是不会同咱们计较的。他们心里啊,比谁都清楚……”
然而不由暗想,卢氏会怎么想她呢?
姜氏一拍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