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珠一边吃着一边不停地叽叽喳喳,好半天才把张氏哄得脸色好转。
吃完了午饭,一家又在街上逛了逛,张氏买了些针头线脑,油盐酱醋之类的东西,还称了二斤带皮五花肉。看着天色不早了就奔城门口,刘老二的骡子车还等在那里,一家人上了车,路上无话,傍晚时分就到了家。
简单吃了一口晚饭,张氏把猪肉用粗盐腌了,挂在灶上风干,现在气候凉爽了下来,腌过粗盐的肉食这样悬挂着也能保存三五天。
宝珠快速收拾完碗筷,插了院子大门,拖着笑呵呵的陈老爹和张氏来到堂屋。
张氏也笑着看陈老爹。
宝珠早就按耐不住:“爹,快说说,今天卖的木菌子多少钱一斤啊?沈老板说啥了没?”
陈老爹也不卖关子,直接从炕角掏出今天背着的褡裢,敞开口往炕上倒,哗啦一声,一整贯的铜钱和一大把散钱就洒了出来。
陈老爹一张黝黑的脸笑的都是褶子,跟宝珠说:“今儿个我一进去就寻到了沈老板,给他看了咱们的木菌子,沈老板二话不说就全要了。”
张氏坐在炕头一把把的摸着铜钱,欢喜的问:“那到底是啥价收的呀?今儿个还花了一百多文呢,咋还剩这么多。”
宝珠也兴奋,急着追问:“快说啊爹。啥价钱啊?”
陈老爹说:“沈老板说咱们的货好,个头大,又齐整,晒得也干,所以按上等货给的价,二百个钱一斤!呵呵。。”
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兴奋的计划着花销,张老爹说:“农具要修补下,冬麦种子也要买了。”。
张氏说:“明年开春还要再多养几只鸡,再养头猪仔的钱也够了。”
宝珠说:“剩下的攒起来,盖新房子,买田地!”
张氏陈老爹都乐了
张氏把整贯的铜钱放进陶罐,藏进了炕洞,余下的六十几文散钱就收到了柜子里。庄户人家粮食青菜都自己种,无非是买个灯油酱醋啥的,平时没啥大花销。
宝珠这一夜睡的最踏实。
吃过早饭,张氏取了新买的布料给宝珠做衣服,衣样子摆好,石粉画线,干脆利落的几剪子下去就裁好了。挑了同色的丝线,慢慢缝起来。
柳芽儿娘过来串门,看见了新裁的衣服直夸张氏手巧。张氏拉她堂屋里坐下来。
闲聊了几句家常,芽儿娘问:“宝珠娘,老卫家的大兰闺女要定亲了你知道不?”
张氏怔了下:“嗯。。。我听。。。听说了,这请王婆子上门也有一阵子了,说了个啥样的?”
芽儿娘一拍大腿叹道:“要么说好人有好命呢!老卫家这三个闺女就属大兰最懂事,又能干又孝顺,就是给生生给耽误了。。。。这下好了!千里姻缘一线牵呐!”
原来,给大兰说的正是王媒婆娘家村子里的一个后生。那村子隔了牛头村二百多里的山路,那边距离城镇远,土地薄,出产更少,比牛头村要穷的多,大半人家连饭都吃不饱。前阵子王媒婆回娘家探亲,正好遇到了老邻居赵家的大儿子,赵大郎。一问才知道,这赵大郎都二十五岁了还没说亲。
要说也是可怜人,老爹早早去世,兄弟姐妹四个,全靠老娘一个人拉扯。大郎是长子,老爹去世那会儿就他刚刚成年,帮着老娘照顾弟弟妹妹,长兄如父。眼看着弟弟妹妹们成家的成家了,该出嫁的也出嫁了,以为能松口气,结果老娘又瘫了。在床上一躺就是两年。
大郎一个人悉心照顾,端屎端尿。直到送走了老娘,发完丧,这家里就剩大郎孤零零的一个人呆着了。
王婆子也是热心人,立即答应了给他说门亲事,找个媳妇一起过日子。赵大郎也不挑捡,讲明了只要人好啥条件都行,就算是小寡妇也不要紧,带了孩子过来他也当自己亲生的养。
王婆子心说那哪成啊?这赵大郎虽然过了岁数,但是人长得可不差,高高壮壮的脾气也好,家里家外的活计都能干,怎么着也不能给说个二婚头啊。
心里有了成算也没多说,满口答应让他放心等消息。结果回家路上一拍大腿就想了起来,卫大兰啊!
王婆子一回到牛头村就马不停蹄的去了卫家,把赵大郎的情况一说,卫守业皱眉,李氏撇嘴,刁老太太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王婆子也赶紧的托人给赵大郎捎信,大郎也满意,一来二去,两三下回合就说成了!
张氏感叹:“这还真是千里姻缘一线牵啊!”
第十三章 亲事
更新时间2013…12…14 22:03:52 字数:2136
那边张氏在家里裁衣裳和柳芽儿娘聊家常,宝珠抱了衣盆去河边。
张氏心疼闺女,总是舍不得让她干重活。做饭时候只让她烧柴禾看火,他们夫妻的大件衣服也不肯让宝珠去洗,说她小细胳膊小细腿的,哪来的力气搓衣服?
几回争执,宝珠也不再坚持了,好在陈家人口简单,也没太多家务要做。但是宝珠自己的衣物却坚持要自己洗,毕竟也十二岁的半大姑娘了,总不能一点家务也不做不是?
宝珠来到河边,远远的就跟河边洗衣服的婆子媳妇打招呼。今儿个宋媳妇也在,看见是宝珠过来,忙招呼她过来跟自己一起洗。
宝珠笑着应了声,正要过去,旁边有个温和的声音怯怯的说:“宝珠妹妹,过来这边洗吧。”
宝珠转头看过去,见是个年轻姑娘,容长脸,杏仁眼,纤瘦的身材一件半旧蓝裙子穿的干净利落,虽然肩膀上打了补丁,但是针脚细密平整。
宋媳妇说:“对对,宝珠妹子快过去,跟大兰妹子一起,你们姐俩一块儿也亲近亲近。”
宝珠心道,这就是卫家的大兰?
自从上次和李氏动手,然后揭露身世立契约以后,宝珠在村里也见过几次李氏,互不理睬,还被李氏的白眼瞪过几回。
有次还遇到个细眼睛的白皙姑娘,远远走过来就一脸嫌弃的瞪宝珠,柳芽儿旁边悄悄的说那是卫二兰。
但是张氏和陈老爹每次看见卫家人却都要招呼一声。宝珠虽然不爽,但是也明白冤家宜解不宜结的道理。
这还是宝珠第一次见到卫大兰,既然对方表示友善,自己要是还迁怒她不肯答话,那也显得太记仇了些。于是就冲卫大兰点头轻笑下,抱着衣盆过去,在卫大兰身边蹲了下来。
宋媳妇拍手大声笑道:“这就对啦!饭勺哪有不碰锅沿的时候?一个村儿住着,咱们不都是吵过就忘啦?”
“是啊,是啊”周围几声附和。
“前年我还和大兰她娘打过一场架呢!现在怎么着?还不是有说有笑?过去的事儿早就忘啦!”一个粗壮婆子大声的说。
有人问:“那到底为啥打的架啊?”
那粗壮婆子呸了一口说道:“还不是那臭娘们儿不讲理,偷捡了我们家鸡蛋还。。。。啊。。哈哈不说了不说了,早忘了哈。。。”
婆子自觉失言,马上又住了口,周围一片哄笑。
卫大兰轻声说:“宝珠妹妹,娘。。。。。。。。她就是那个脾气,其实也没啥坏心的。”
宝珠笑笑,没说话。
卫大兰抿了下嘴:“其实。。。。那时候家里穷,实在是养不起了,所以才。。。”
宝珠忍不住了,转头看着卫大兰:“那卫大宝呢?生闺女养不起,生儿子就又能养得起啦?”
卫大兰听得一怔,立刻双颊羞的通红,一时间呐呐的不知怎么回答。
宝珠捶着衣服说:“卫家大姐,过去的事儿就都过去了,契约上咋写的你知道吧?以后就不要提了,我和我爹娘都没放在心上。”
卫大兰低低的嗯了一声,不再说话,默默的漂洗手里的衣服。
大兰手快,一会儿功夫就洗完自己的一大盆衣服。看着宝珠还没洗完,伸手把木盆拽过来就要帮忙洗,宝珠赶紧推脱说不用,争来争去,宝珠坚持,最后大兰无法只得松了手。
卫大兰抱着衣盆闷闷的往家走,一进家门就看见卫二兰在院子里站着。
“二兰,爹娘呢?你咋在这儿站着?饭做熟了没?”大兰问。
二兰冲大兰比划个手势,示意她轻声,招招手,自己先走进西厢的屋子里。大兰不明所以,只好放下盆,跟着她走了进去。
“大姐,刚才王婆子来了,说你的婚事了。”二兰开门见山的说。
大兰羞涩,垂着脸扭捏着不说话。
二兰瞟了大兰一眼说:“姐,咱爹娘担心你将来嫁过去受苦呢。”
大兰抬脸急说道:“咋能叫咱爹娘担心呢!我没事儿,我。。。。。我能吃苦。”说完又红了脸。
二兰哼笑一声:“姐啊,不光是你吃苦,咱爹娘还跟着你受累呢!刚才王婆子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