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筒挥孟胱诺惫倭耍【褪堑绷斯俦鹑艘部茨悴黄穑�
万历听着狼群仔仔细细的汇报,不禁在心里感叹着,这样的人才是现在自己最需要的人呐!能够经受住时间的如此考验,对自己如此的苛刻,如若不是大贤,定然是大奸之徒!再无任何考虑,立刻遣狼群去请人,而且要求必须恭恭敬敬,是请而不是绑架!他可是对狼群的作风太清楚了,生怕把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给丢了。
王锡爵确实是名不虚传,在京师各地转悠了几天,就把官声民情给摸了个底朝天,心里立刻就有了数。这件事情,关键还是在皇自己的身。他随即给皇呈了封密信,在信里,他言辞极为恳切,也极为急迫:眼下的情形不是一般地危急,皇您必须在明年册立太子,现在就得发圣旨正式表明立太子的时间表,不然立刻就无法控制了,臣再也无能为力!
朱一刀这会儿却呆在京师右所驻地,百无聊赖地听江飞给他讲着大明朝历代的皇族规矩和祖训。当江飞讲到,一般情况下,皇子继位的之前必须要册立太子,而册立太子的规矩却是立嫡不立长,也就是说,只能立皇的正室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而不是以皇子的长幼为顺序来立。但是如果实在是没有嫡子,那也只能变通着立长子,而不能随意而为。
可现在皇没有嫡子啊,老朱突然想起了这一点,皇后至今都没有生育,皇长子也不过是个妃子生的,就连三皇子也不过是妃子生的,而且郑贵妃也是在生了三皇子之后,才被封为贵妃。这皇后一个儿子都没有,这事情可不好办呐!
但这却是一个机会!一个大好的机会!朱一刀一下子想到了什么,顿时一蹦三尺高!
万历这回学精了,不再让那些不靠谱的内侍们送信了,而是改成了狼群,深夜乔装给王锡爵送去了回信。可当王锡爵打开密信一看,顿时石化在那:“朕深为汝之忠诚所感动,然朕说过,明年才行册立之事,此事既出朕口,当为圣旨不再变动。但朕昨晚读祖训,太祖有训曰:立嫡不立长。今皇后年纪尚轻,若将来诞了皇子,为之奈何?封太子否?封王否?若封王,则有违祖训,于礼制大不合;若封太子,岂非有两个太子乎?朕深感为难,寻思一宿,不若将三位皇子皆封为王,数年后,若皇后实在无子,则立长子未迟也。如此般,既不违祖制,又能将此事了结,善莫大焉!汝不妨如此办即可。”
这……王锡爵觉得有些头晕,可情况确实如此啊,皇后现在不能生,不代表以后不能生嘛!万一以后生了皇子,现在早早的就把太子给立了,那将来岂不是更加地麻烦?不过也不能完全按皇的意思办,他左思右想,拿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案:不如让皇长子拜皇后为母,这样既是长子也是嫡子了,这下事情就解决了;实在是不行了,再把三个皇子都封为王万历其实已经这么干了,他把三皇子封为了福王,只是仅仅是名称,并没有给封地和府邸等,仅限于在皇宫内称呼而已。目的也就是为了让大臣们放心。可就是这样,才让大臣们感觉惶惶不可终日,现在再不立太子,恐怕就晚了!
这下正和万历的意。王锡爵英明了一辈子,这下却彻底地被皇给绕晕了,中了万历的圈套。经过一段时间的谋划,万历突然对天下下了圣旨:“朕有三子,长幼有序。太祖训曰,立嫡不立长。然现今无嫡子,皇后年纪尚轻,日后若诞嫡子,也未可知。不若将三子皆封为王,将来若有嫡子,则立嫡子为太子;若无,则立长子。此事朕已定,将昭告天下,汝等皆按此照办便是。”
这圣旨一发到礼部,立马就引起了滔天巨浪!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事先一点动静也没有?那三皇子确实是被称为福王,可大家都以为,正是因为皇没有立他的打算,才在称呼早早地把他称为王爷。可现在这算什么事?居然连皇长子也要封为王!这太不正常了!内阁怎么会通过这么一个馊主意?
于是礼部为首的几个人一合计,干脆就直接跑到了内阁去质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结果到了内阁,看到这样一封圣旨,赵志高和张卫也傻了眼。什么圣旨,什么三王并封,自己是一点都不知道哇!王锡爵大人睡着了么?他怎么能绕过内阁的其他人,擅自就把这圣旨给发下去了?礼部的大人们一看这场面,敢情内阁的另外两个人也不知道,那就肯定是王锡爵干得了!
这不是扯淡么?万历临幸皇后的次数,五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再者皇后本来就不能生育,虽然并没有确认,可这的确是后宫的一大丑闻!至于生儿子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个什么三王并封,压根就是扯淡的事情,是皇不愿意立太子而故意干的,王锡爵你好歹也在朝廷混了这么多年,怎么连这也看不出来?
满朝再一次被震动了。这下不仅仅是言官们,连内阁六部六科甚至地方大员,都紧张兮兮地等着,下一场暴风骤雨的到来!皇帝居然想出这么个馊主意,还拿祖训说事,什么立嫡不立长,祖训也没说,三皇子并封为王啊!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皇帝拖着不立太子,这不是要天下大乱么?
第137章
可怜的王锡爵这才反应过来。不过为时已晚,他已经被万历彻底地拉了贼船。
光禄寺丞朱维京第一个冲在最前线:“祖训是说过立嫡不立长,可祖训什么时候说过可以三王并封?皇您金口玉言,说话怎么能不算数?怎可以如此愚弄天下人?”他很是光棍地直接质问皇帝,皇帝也很光棍地直接就把他革职充军了。这个革职充军,绝对要比罚工资和降级别,以及发配边疆更要可怕,其他几个措施好歹都还有机会回来,可革职充军就意味着一辈子也翻不起来了。
一天的时辰还不到,刑部给事中王如坚接过朱维京手中的旗帜,继续摇旗呐喊:“皇您之前还承诺肯定要立皇长子为太子,可这没过几天就又变成了三王并封,如此朝令夕改,以后臣民们该听哪一句?”
这话说的,连质问都不算,直接质疑起万历的威信来。朕不办他就不姓朱!一道圣旨挟着雷霆万钧之势奔到刑部,王如坚也被革职充军了。
不过这会大家也都习惯了,什么罚工资啊,降级啊,发配边疆啊,革职充军都见识过了,这官当的过瘾呐!等到自己老了以后也可以很雄壮地跟自己子孙说,老子我当年什么情况没见过?就差拍着桌子骂皇帝了!放在以前,罚工资还能收到奇效,可是现在呢,罚工资不要紧,罚多少,相关部门主动就给补多少;降级没关系,咱们都记住你了,等到风头过了,保证你还回来;发配边疆更没关系,给你算军户,级别相当于百户千户,以后你儿子孙子还能世袭,这辈子最起码保证你衣食无忧!革职充军就不是个事,你一天校场也不用去,该拿多少军饷一分钱不会少,只管在家睡大觉便是!
不过这会儿最尴尬最无奈最感到愤怒,是礼部的诸位领导们。皇帝下了圣旨,既然内阁没有封还,那就说明这个圣旨是合法,符合大明律的,就必须要执行。可是不能执行啊,如今这风口浪尖,谁敢执行这个圣旨?谁办谁倒霉!立刻就成了国家公敌!但是又不能不办,于是在死了无数个脑细胞后,领导们决定,宁得罪皇,也不能得罪群臣们!这可是要被吐沫星子淹死的事情,我一家老小总不能出门就被人扔鸡蛋?
不能得罪群臣,那就只能得罪皇,礼部又加以修改的圣旨让万历很不满意,什么叫在三王并封的时候确立太子?朕要的就是不立太子,礼部下这么多人难道就不明白朕是什么意思?绝对不行!
于是这事就这么拖了下来。群臣们伤脑筋,皇也痛苦,唯独朱一刀最开心!总算是重建天日了,这阳光不是一般的明媚啊!刚回到右所驻地的那天,所有的人都来给他接风,他又酩酊大醉了一次,但是这次他却醉的很舒服,在里哪里有现在的自在?虽说也没有什么人去管他。小屁孩也喝得满脸通红,一边依偎在朱一刀的腿边,嘴里还不停地嘟嘟囔囔:朱千户我还以为父皇不管你了呢!好久都没人给我讲故事了!
老朱很是无语,弄了半天就为了让我给你讲故事啊?江飞看他醉的好笑,故意逗他道:“不好了!朱千户又被抓走了!”
小屁孩那到处乱转的眼珠子顿时瞪得溜圆:“谁……谁敢带走……朱千户?”
“奴婢是司礼监的李莲雄,皇让奴婢把他带走呢!”王石也凑过来打趣道。这段日子是他最没有负担但也是最累的日子,每天跟着这群丘八跑步训练,他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