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足,反而不如轻型穿甲弹。因此,在“蒙大拿”级战列舰上,每门主炮都配备了30发轻型穿甲弹,以应付近距离战斗。虽然这将增加后勤保障的难度,还会因为两种穿甲弹的弹道不一样,所以瞄准计算方式也不一样,如果炮手搞混淆了的话,必然会导致炮弹无法命中目标。但是,毫无疑问的,在近距离战斗中,初速更高的轻型穿甲弹对付垂直侧甲的效果要比重型穿甲弹好得多。
另外,这也暴露出了“新省会”级的一个问题,即该战舰的装甲不足以挡住自身主炮的打击。“蒙大拿”级使用的主炮威力与“新省会”级的相差不大,也就能够打穿“新省会”的装甲,这无疑是设计上的一个重大缺陷。
“广州”号没有因此而退出战斗,常荐新在收到了“广州”号舰长发来的报告之后,也没有让其退出战斗,到此,常荐新已经认识到,仅凭“南宁”号,是打不过对面的那艘敌舰的,必须要让“广州”号坚持下去。
这个坚持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六点四十七分,“广州”号丙炮塔打出的一发穿甲弹干净利落的还了对手点颜色。这发炮弹正好打中了“蒙大拿”号c炮塔与基座之间的位置,这里是炮塔上装甲最薄的地方,c炮塔被直接炸毁。几乎同时,“南宁”号的炮击也收到了显著效果,一枚穿甲弹打中了d炮塔的正面装甲上部边缘处,但是没有能够击穿装甲,而是被弹了起来,沿着炮塔顶部飞过,结果把炮塔顶部后方的副瞄准仪给直接抛掉了。也就是说,d炮塔已经失去了瞄准能力,其炮击准确率降低了很多。
到此,“广州”号重新锁定了敌舰的a炮塔,而“南宁”号则在继续猛击敌舰尾部的d炮塔,了望员并没有看清楚敌舰d炮塔上的瞄准仪是否已经被打掉,搞得炮手仍然将其列为了首要打击目标。而“蒙大拿”号以三门主炮迎战对手的十五门主炮,这种火力上的差距是无法通过防护能力弥补的,这场战斗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了。
第七十九章 趁你病要你命
除了“南宁”号,“广州”号对付“蒙大拿”号的战斗之外,当时战场上,就数“南昌”号,“南京”号联手绞杀“新罕布什尔”号的战斗最为重要了。
在“新罕布什尔”号冲出港湾的时候,“南昌”号与“南京”号上的舰长就发现,这艘战列舰出了故障,而且都判断出是舵机有问题,转向灵活性受到了影响,而这必然会对其战斗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使战列舰在规避炮弹的时候显得更加笨拙,从而被更多的炮弹击中。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南昌”号与“南京”号能够迅速击败“新罕布什尔”号的话,那么战场上的局面就将对第三特混舰队更为有利。也正是如此,绞杀“新罕布什尔”号的战斗才变得极为关键。
因为舵机出了问题,加上转向的时间最晚,直到六点五十二分,“新罕布什尔”才完成转向,而此时战舰上后面的两座炮塔投入战斗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在前面的十几分钟里,两艘凶悍的战列舰已经让“新罕布什尔”号上的官兵彻底的绝望了。
在跟随“缅因”号转向之前,“新罕布什尔”号已经向南航行了近2000码,同时因为转向角速度太慢,就无法与对手迅速拉开距离。而在己方火力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拉开距离是自保的主要办法,近距离的猛烈炮战对主炮数量少的一方是极为不利的。“新罕布什尔”号的舰长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明白归明白,他却无法改变当时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最终要了“新罕布什尔”号的小命,也让这艘战列舰成为了后面杀出来的三艘战列舰中发挥最差,最没有“价值”的一艘。
从六点四十一分开始,双方的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不到5000码。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5000码大概相当于4500米的距离,而55倍径的400毫米主炮身管的长度是22米(没有计算炮膛等部件的长度),也就是说,这个距离大概只相当于205倍身管的长度,而400毫米主炮的精度在2毫弧度以下,也就是说,在4500米的距离上,方位误差半径不到9米,就算将其他影响到炮击精度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误差半径也不会超过15米。“蒙大拿”级战列舰的正面水线宽度是37米。也就是说,战列舰上的炮手只需要瞄准“新罕布什尔”号水线的中央位置,就可以让炮弹命中目标!
在“新罕布什尔”号还以舰首朝着两艘“新省会”级战列舰的时候,两艘战舰上的炮手设置的瞄准点不是战舰水线的中点,而是战舰司令舰桥的中点。虽然瞄准线稍微高了一点,但是将炮弹飞行时弹道降低的高度计算进去的话,基本上就能保证炮弹落到战舰上了。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这也是当时瞄准目标的一种简易办法。
也正是从六点四十一分开始,“新罕布什尔”号经历了其生命最后关头最为悲惨的十分钟时间。在这十分钟内,“南昌”号与“南京”号将其火力猛烈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其相对薄弱的防护能力并没有受到考验,这也算是最为幸运的吧。
“新罕布什尔”号首先被摧毁的就是舰桥前面的b炮塔。炮手们很快就发现,在瞄准舰桥的情况下,炮弹基本上都会命中b炮塔,结果在b炮塔被摧毁之间,两艘战列舰上的18门主炮一共瞄准舰桥打了三轮齐射,先后有20多发炮弹命中了这座炮塔。实际上,打中b炮塔的第四发穿甲弹就已经使这座炮塔丧失了战斗力。这枚穿甲弹击穿了炮塔的正面装甲,虽然没有爆炸,但是已经让炮塔内部设备严重损毁,根本就无法继续使用了。也正因为这发炮弹没有爆炸,结果又有十几发炮弹陆续砸了下来。到b炮塔被炸上天的时候,两艘战列舰上炮手这才转移了目标。
这三轮炮击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在5000码的距离上,“蒙大拿”级战列舰上装甲最厚实的部位也挡不住26式穿甲弹的直射,也就是说,26式穿甲弹在5000码的距离上,可以打穿倾斜角达到了40度,厚度超过了500毫米的美军标准装甲钢板,而这基本上相当于垂直方向上近700毫米厚的装甲了。可问题是,除了极为特殊的情况外,“新省会”级绝不会跟任何一艘敌人的战列舰在这么近的距离上战斗。至于26式穿甲弹能不能在远距离交战中打查“蒙大拿”级的两层水平装甲,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得到实战证明的。
摧毁了敌舰的b炮塔之后,“南昌”号上的炮手选择了一种相对简单的办法,那就是将瞄准点下压大概5米,这样的话,就可以击中b炮塔前面的a炮塔。“南京”号上的炮手做了一个相反的选择,那就是把瞄准点锁定在舰桥上部的桅杆中间,这样炮弹就能打中舰桥了。从这里开始,两艘战列舰就各自挑选了打击位置。
“新罕布什尔”号的a炮塔并不比b炮塔幸运多少。当时,b炮塔只打出了两排炮弹就被摧毁了,而a炮塔也仅仅只打出了四排炮弹,就被“南昌”号上打来的穿甲弹给击毁。当时,第三枚命中了a炮塔正面的穿甲弹就击穿了装甲,而且在炮塔内部爆炸。炮塔的顶部装甲被爆炸产生的巨大压力给冲到了半空中,如果不是因为炮塔与弹药库之间有自动关闭的装甲滑门的话,那么下方的弹药库也将被引爆。在看到了敌舰a炮塔也完蛋了之后,“南昌”号上的炮手就没有再浪费弹药,重新选择了瞄准点。
“南京”号的表现差不到哪里去。前面两轮炮击因为瞄准点过高,炮弹都擦着舰桥的顶部飞了过去,没有构成威胁,了望员很快就校正了炮手的误差,“蒙大拿”级的舰桥要比“依阿华”级低矮一些,瞄准点应该向下压。在打出的第三炮弹中,就有两枚穿甲弹准确的命中了舰桥的正面。这两枚穿甲弹足够摧毁整个舰桥,连同舰长在内的几十名官兵全部伤亡。“新罕布什尔”号也因此失去了统一指挥。
打到这个时候,“新罕布什尔”号的侧面已经暴露在了两艘“新省会”的炮口下。此时两艘战列舰上的炮手已经有了充足的信心,战列舰主炮炮塔的正面装甲是最厚的,穿甲弹既然能够击穿炮塔的正面装甲,那就肯定能够击穿其他所有部位的装甲。也正是如此,当时两艘“新省会”在将炮口转移到了敌舰的侧面时,瞄准点都压得相当低,主炮的炮手并没有想到要首先摧毁敌舰侧面的副炮,而是准备直接打击敌舰的舰体!
在远距离炮战中,炮弹经常能够击中敌舰的水下部位,可是在近距离炮战中,炮弹很难击中敌舰的水下部位,主要原因是,近距离炮战时,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