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种地的庄稼汉多收十斗小麦还打算换个老婆,何况皇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想要换个皇后有何不可?真不知道那些人天天讨论皇后的事情有啥意思!
现在看来,这个比喻很有些不恰当,怎么听都有暴发户的味道,可是在当时的李治听来,却足以令他精神百倍:是啊,一个种地的发了财都可以换老婆,我贵为皇帝为什么不行!
这话虽是由侍从们的口说出,但却不是出自他们的原创,著作权实应归属许敬宗。
许敬宗的仕途颇有些坎坷。早在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他已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并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只是他后来没能拜相封侯,只做了个从事文书工作的国史编撰员。李治即位后他一度当上了礼部尚书,却又因嫁女儿时向男方索要的彩礼过多遭到弹劾,被踢出京城当了个郑州刺史。好不容易回到长安,他因公开支持武昭仪才得以重新官拜礼部尚书。经过一番官场的风云变幻,许敬宗由衷地发现跟着武昭仪有肉吃!
永徽六年九月,李治第一次独立行使了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力:罢免中书令褚遂良,外放为潭州(湖南长沙)都督。
这无疑是对长孙无忌等人的一记重大打击。其集团的骨干成员、堂堂宰相仅仅因为在皇后人选问题上言辞激烈便遭到实质性流放,这不仅严重削弱了长孙派的实力,也极大地鼓舞了反对派的信心。而此时的长孙无忌等人却也只能干瞪眼。
这又是为什么呢?
只因为他们没有可以和李治叫板的实力——军队。
前面说过,长孙无忌过于追求巩固己方的权力,甚至不惜向对手栽赃。战功赫赫的名将薛万彻和李道宗等或是被杀或是被逐,均不得善终。而作为二人战友的李世勣自然兔死狐悲。虽然他不能直接把长孙无忌怎样,但在关键时刻将长孙无忌一军还是可以的。
中国历代王朝大多是由文官把持的,在他们看来,武将们根本就是老粗,只会打打杀杀,缺乏内涵和修养,与自己不在同一层次上。在这一点上,长孙无忌等人也不例外。
然而,当发现自己说话需要足够的底气时,长孙无忌们才意识到,真要讲究实力,拳头永远比笔头成效快。
初次动用权威就很见成效,李治十分宽慰。武昭仪的皇后之路也已基本打通,前景更是一片光明。
除王皇后,武媚娘还将曾经的对手萧淑妃也列入打击目标的行列。
具体她做了哪些工作,现在已很难考证,但结果很明确:她成功了。
在褚遂良被贬一个月后,李治下诏:王皇后和萧淑妃密谋毒害朕,触犯大唐刑律,剥夺其称号和一切待遇,贬为庶人。她们的家人需承担连带责任,免除职务,全部流放岭南。
细看诏书,很有些地方不太靠谱:指责王萧二人企图谋害皇帝,却丝毫不提证据,直接定了性;可是如果这两个女人真的想害皇帝,又岂止是触犯刑律,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杀头都是轻的,怎么一句“贬为庶人”就了事了?更何况大逆之罪,满门抄斩也不为过,王萧二人的家人又怎会如此从轻发落?
然而此时已无人再敢从中挑刺儿。原本忠厚仁爱的皇帝俨然已经真正成为了这个帝国的主人,手握生杀大权的最高统治者。连长孙国舅都不说话,还有谁敢没事找事?
李治的诏书只是处理了活着的人,而政治敏感性极强的许敬宗却连死人都刨了出来:“前皇后王氏的父亲、特进并追赠司空头衔的王仁祐老贼仍握有委任状,其后代可凭此状要求为官(即所谓”萌官“,指高官的子孙可以依仗先人的官位直接做官)。请陛下尽快撤销其待遇。”
对于这种主动想领导所想的建议,李治自然是大字两个:准奏。
虽然立武氏为后的外部障碍已基本清除,但李治和武媚娘心中却仍有一个疙瘩无法解开,而这也正是当时褚遂良批判的重点:武媚娘是先帝的才人,立她为后无法堵住悠悠众口。
须知,要防止一种舆论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抢先用另一种舆论来引导。因此,要想证明立武媚娘为后既不违反人伦,也完全遵从道义的话,就得给出一个足够合理的理由。
这显然不易。但当政治需要时,从来不愁找不到理论家。很快,人们便见识到了理论家的威力。
李治收到百官的联名上书,请求立武氏为后。见“民意”如此,李治顺水推舟地下达了立后诏书。诏书堪称完美,既说明了武媚娘的身份,也注解了立武氏为后的合理和合法性,具体内容如下:
1。武家乃天下名门大族,武媚娘出身高贵:武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武家门庭显赫,功勋彪炳);
2。武媚娘德、才、色兼备:往以才行,选入后庭(后宫),誉重椒闱,德光兰掖(就是说武媚娘进宫后得到了无数的荣誉和好评,非常强大);
3。李治为太子时行为举止端正:朕昔在储贰(当太子时),特荷先慈,常得侍从,弗离朝夕(由于先帝的恩典常常能在身边侍候,日夜不离)。宫壶之内,恒自饬躬;嫔嫱之间,未尝迕目(那意思是说,我当年天天陪在先帝身边,阅女无数,定力极佳,而且很会做人,从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当然,武媚娘也同样言行端正,从未出过差错)。
4。武媚娘可立为皇后:圣情鉴悉(先帝了解每一件事情),每垂赏叹(对我的行为赞叹不已),遂以武氏赐朕,事同政君,可立为皇后。
这“事同政君”说的是当年西汉王朝,汉宣帝的太子刘姡б蛭璋乃韭砹兼凡∷溃辉冈偾捉渌恕K习旨绷耍×宋甯龉盟簟K闼姹阒噶讼峦跽>驼庋鯅'即位后,老爸赏赐的女人王政君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后。
诏书说的是有鼻子有眼的,可是前面基本都是吹嘘。武媚娘之父武士彟是李渊的老部下,太原起兵的功臣之一。说武媚娘是名门之后,出身高贵,也还算过得去。但什么“誉重椒闱”、“德光兰掖”云云不实,否则这么一位先进工作者怎么可能十一年内都没能稍稍进步一点点呢:她在贞观年间一直只是个才人。
至于说“事同政君”,其实根本不同。王政君虽说是刘姡Ц盖缀盒鬯停皇歉龉皇呛盒鄣男±掀拧;痪浠八担盒鬯透拥木褪且桓鲅就罚皇亲约旱腻印4司俸汀逗炻ッ巍分屑帜赴严怂透τ袷粲谕恍灾省6涿哪镌蚴翘宥ざさ牟湃耍抢钍烂竦牡图侗鹦±掀拧
要说起草诏书的人就是牛,在关键问题上用“事同政君”一笔带过,没有花工夫论述李治立武媚娘是不是乱伦,而是直接给出结论,根本不给你质疑的机会——这可是诏书,你敢质疑吗?
就这样,武媚娘从永徽元年的感业寺尼姑摇身一变成了高宗的皇后,大唐的国母。而这个过程,只不过短短六年的时间。这一年,武媚娘三十一岁。
几家欢乐几家愁,武媚娘开心了,长孙无忌很不爽。同样不开心的还有当时极力劝阻李治的韩瑗和来济二人。长孙舅舅或许还并不需要特别担心自己的未来,可是和皇帝非亲非故的韩、来二人则免不了这层担忧。
立后诏书下达两天后,李治笑眯眯地拿出一份奏章给韩瑗和来济。两人是边读边冒冷汗,最后直接磕头请求免除职务,宁愿回家种地。
李治顿时变了脸:胡说什么呢?朕还要好好重用你们呢!此奏不准!
可两位宰相却更加害怕起来。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份奏章?
奏章来自皇后武氏,大意是说当初韩瑗和来济两人在准备册立自己为宸妃时持反对意见,甘冒杀头之险,实乃帝国大大的忠臣,请陛下对二人奖赏并重用。
李治的意思是想告诉两位,不必担心。瞧,皇后很赏识你们。
可是在韩、来二人看来,这封信根本就是笑里藏刀。说是要奖赏,保不准哪天就给自己来个脑袋搬家了。算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凑合着过吧。
新皇后的册立典礼结束后,这事儿也就暂告了一个段落。收获最大的无疑是武后。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她终于成为了大唐帝国的女主人,获得了所有女人梦寐以求的至高地位。那么李治呢?
李治最终的想法和武媚娘是一致的,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放手做一回了。可是目标达成后,他却开始陷入茫然和失落,没有了对手,反而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因为就生活的实质而言,王皇后那里他原本就不怎么去,萧淑妃那里去的也不多,陪伴他最多的女人只是头衔换了,人还是那一个。每每看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