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说这些,不是想替谁翻案,也不是认为李建成如果当皇帝可能会强过李世民等等。这些没有意义,历史就是历史,不会改变。我只想把那些被人为改动或是杜撰的内容尽我所能地去掉,还原给大家历史的真正面目。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皇帝的确称得上是一代贤君,用人得当,治国有方。只是,他修改了历史,找了些为人不齿的家伙给自己涂脂抹粉再蒙上一层高尚的面纱,在这一点上,实在算不上光明磊落。
当然了,李建成对于自己和二弟之间的局面也很清楚,但是作为未来的皇帝,他更倾向于逐渐地削弱秦王的实力,最后全部解决掉。
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个决定无疑是正确的,因为秦王当时文有“十八学士”,足智多谋,武有程知节(更响亮的大名叫程咬金)、秦琼(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等武将,实力绝对雄厚。
反观太子一方,谋臣提的上号的就是魏征、王皀等,武将只有当时还不十分有名的薛万彻等,与李世民的势力相比差距很大。
最能壮大自己,同时削弱对手的招数莫过于挖墙脚。于是,李建成他们开始给尉迟敬德等人送礼,可惜几乎毫无所获。那些人仿佛瞎了眼似的,居然敢拒绝太子送上的好意。
与此同时,李世民一方也在努力挖哥哥的墙角。结果同样收获甚微,东宫的官员们大多也不是利令智昏之辈。
但相比李建成,李世民他们还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宫城北方正门玄武门的驻军站到了自己一边。
当时玄武门守将姓常名何。不少人根据后来发生的玄武门之变认为常何原是李建成的人,却被李世民收买,做了卧底,在李建成之死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根据记载,常何时任中郎将,后来直到太宗即位数年后,他还是中郎将,没有一点进步。而那些在玄武门之变中出过力的,无一例外全都加了官进了爵。可见,常何倒不一定为李世民出过什么力,更可能的是他当时明哲保身,两不得罪,所以后来功过相抵,倒也算保住了身家性命。
尽管为首的将领不一定倒戈,不过驻军却是很明显地为李世民效力的。这一点在玄武门之变的过程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这些已是后话。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来说,既然收买不成,那么就想办法将秦王府的人疏散,孤立李世民,同样可以对他构成致命的打击。
机会很快就来了。
边境守军传来消息:有东突厥部队大举侵入边塞,请求支援。
这次,李元吉取代李世民成为统帅出兵迎战。他借机把秦王府的所有精锐部队编入远征军序列,大名鼎鼎的尉迟敬德、秦叔宝等均名列其中。
更有甚者,还有进一步的消息,说是太子和齐王准备在送行的宴会上对李世民下手,然后把已经划归李元吉指挥的秦叔宝等人活埋,以彻底铲平秦王的势力。
说实话,这个情报的真实性不得而知。不过这件事情只是给火上再浇了最后一勺油而已,此时秦王阵营的杀机已经完全被激发了起来。玄武门的刀光剑影,已然隐隐浮现。
秦王府内,气氛紧张。李世民的铁杆死党兼大舅子长孙无忌等人正极力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杀了太子和齐王,以绝后患。一向以英明神武著称的李世民却犹豫再三,迟迟不作决定。
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提出:找一个人来,以他的意见作为最终的决定。
李世民表示同意。
这个人是谁?为什么李世民也要听他的话?
他姓甚名谁,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是他的职业,以及李世民找他来的原因,这个人的职业是算卦。李世民找他,是因为他想把最终的决定权交给老天。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算卦也分为若干种算法,比如现在还能见到的看手相、算八字、看面相等等。这些在算卦科学中属于技术难度一般的部分,为大事而算卦的,主要是通过高级算卦法——看乌龟壳。
具体做法是,把乌龟壳放在火上炙烤,烤一段时间后取出,由专业人士通过察看壳上的裂纹(即上天的意志)来判断凶吉。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李世民同志还是比较崇敬科学(当时)的。但这时还一定要听从老天爷的话未免有点糊涂:刀都已经驾到脖子上了,你还要先问问老天自己是否应反击?万一老天爷那天休息,你难道就甘心挨那一刀?
幸好,秦王府中有人还不糊涂。此时,一位名叫张公谨的幕僚冲了进来,一把抓起乌龟壳便扔在了地上。他语气坚定地对李世民说:“占卜是在事态不明朗的情况下请神明来帮我们做出决断。可是,现在事态已经再明朗不过,不动就是一个字,死。唯有反击才有成功的可能!”
对于李世民而言,当时的情况已经迫使他不得不做出最终决定,在自己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抢先出手,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也许,李世民自己也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那就干了!秦王终于下定了决心。
第十二章 玄武门之变
正面冲突是愚蠢的,阻力会很大,还会闹得满城风雨,甚至危害到国家的稳定和安全。
最好的方法,是实施斩首行动,首先干掉李建成和李元吉,后面的问题应当可以迎刃而解。
第一步是把两个人引出来,最好还是单人匹马,方便动手。这样也会很快解决问题,让其他人看清楚形势。
于是,李世民一份上疏告到了李渊的案头。被告之人乃太子和齐王,内容是说他们和李渊妃子淫乱后宫,给老爸戴绿帽子。还一直密谋要害死自己。
李渊的反应是安排兄弟几个第二天进宫,当着自己和重臣的面把事情说清楚,也好平息一下事态。
一个男人,尤其当他还是一个九五至尊的皇帝,会允许手下一起来评判自己儿子和小老婆通奸的事吗?
如果李渊真的是这样做的,我很佩服他。这种心态比“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更胜一筹。
这件事的真实性也很值得推敲。
不管怎么说,三兄弟得到圣旨:明日进宫议事。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6月4日,李世民早早带人在玄武门驻军的“下不为例”的许可下进了宫门,在玄武门设下伏兵,只等着猎物进网。
玄武门,在长安城宫城(即皇帝居住之城,类似于紫禁城)正北,各位王爷和大臣们要进宫面圣,此门为必经之路,可谓政变首先埋伏地。
宫中耳目甚多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隐约发觉情况不太对劲,并就对策问题展开过讨论。李元吉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他认为李世民的势力已大不如前,选择在这个时候上疏,很有些孤注一掷的味道。为保险起见,他主张动员本方的军事力量,及早进入戒备状态;同时借口有病在身,先不要入朝,等事态明朗后再做打算。
李建成不以为然。考虑到自己已经占据优势,谅朝堂之上也不会发生大的变故,反倒是拖延进宫更容易让人起疑,授人以柄。于是,他主张依旨进宫,当面锣对面鼓地讲清楚。当然,为谨慎计,他还是部分采纳了李元吉同志的意见:命令所属部队提高警惕,作好战斗准备。
从上述两方的准备工作来看,李建成同志还是相对老实的。可惜,在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老实不仅无用,还很容易加速自己的死亡。李建成万没想到的是,一向表现为忠厚诚善的李世民同志居然敢公然违法,光天化日之下在皇宫内杀人,这可是死罪啊!
如果换了你或我,光天化日之下在皇宫内行凶,除非拥有萧峰的盖世武功,否则只能是死路一条。
可李世民不一样。他要杀的是太子和齐王,除去这两人后他便可以控制整个皇宫,到时候他所说的便都是金口玉言,谁还敢来定他的罪?
下面就让我们来帮忙揭开玄武门之变的历史帷幕!
为了向各位观众比较真实地还原当时各方的准备工作,下面我们的镜头将在以下三幕场景中进行切换:
后宫:裴寂、萧蠫、陈叔达等老臣应高祖李渊的召唤,已经入朝,准备一起讨论李世民的奏章,气氛正常;
玄武门:秦王府的人马已经全部就位,只等待着大哥的一声命令。气氛比较紧张,人马略有些兴奋和不安;
东宫至玄武门的路上:太子和齐王正骑着马,双双往玄武门方向而来,后面跟着侍卫,一路还不时就李世民奏章中的内容交换意见,面色有些凝重,但气氛还算相对平静。
不一会儿,太子和齐王一行来到了玄武门口,按照规矩,两人留下来全部侍卫,只身前往父亲的住处。
李建成看了看四周,并无异常。
马走到临湖殿时,太子和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