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这二百九十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周兴和来俊臣的故事很多也很精彩,“请君入瓮”这个典故便是二位紧密合作的产物。

不过下面要说的却几乎与审讯无关,主要是讲来俊臣的工作结晶——《罗织经》。

《罗织经》是他与别人的合著。传统观念都认为《罗织经》通篇充满了邪恶,是个不折不扣的坏玩意。

确实,从书名来看似乎就是教人如何罗织罪名,而事实上,书里的内容远比这些精彩。

《罗织经》共两千多字,分为十二卷,其中主要是第十一卷《刑罚》和第十二卷《瓜蔓》较为邪恶,讲的是刑讯逼供和顺藤摸瓜。

其他十卷很少提及审讯与刑罚,主要讲如何为人处世(含上下级相处技巧)与价值观取向问题。整书虽是由文言文写成,但因表述清晰、逻辑性强,很是浅显易懂。尽管不是一部劝人为善的布道书,却也算是传统中国社会科学之总结。

为什么这么说?看看下面的摘录就明白了。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成事享其功,败事委其过。且圣人不能逾者,概人之本然也(卷一阅人)。

人主莫喜强臣,臣下戒怀妄念。臣强则死,念妄则亡。周公尚畏焉,况他人乎?(卷二事上)

为上者疑,为下者惧。上下背德,祸必兴焉。(卷二事上)

甘居人下者鲜,御之失谋,非犯则篡耳。(卷三治下)

权者,人莫离也。取之非易,守之犹艰;智不足弗得,谋有失竟患,死生事也。(卷四控权)

人皆有敌也。敌者,利害相冲,死生弗容;未察之无以辨友,非制之无以成业。此大害也,必绝之。(卷五制敌)

世之道,人不自害而人害也;人之道,人不自恕己而自恕也。(卷七保身)

奸不自招,忠不自辩;奸者祸国,忠者祸身。无智无以成奸,其智阴也;有善无以为奸,其知存也。(卷八察奸)

……

这些虽不是出自“子”的口,也没有谈什么崇高的理想抱负,但即使是今天,在社会上混得开的,又有几个是与之相违背的呢?

来俊臣注定要遗臭万年,只可惜了《罗织经》,一份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学,一份中国社会的真实写照。

之所以重用酷吏,并非武太后不识人,也不是被谗言蒙蔽了双眼。只因为她以一个外姓女人的身份独掌李唐王朝的大权,反对之声随处可闻。为了巩固统治,酷吏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一旦政权相对稳定,酷吏则不可避免地要退居台下。索元礼在呼风唤雨一段时间后,因民愤太大,被登基后的武则天下令处斩,成了女皇笼络民心的牺牲品。值得一提的是索元礼在接受审讯时概不认罪,于是审讯官员微微一笑道:“取索大人的铁笼来!”话音刚落,索元礼当即瘫倒在地,并对所有罪名供认不讳。周兴则在老同事来俊臣一句“请君入瓮”后乖乖服软,被处以流放之刑(结果途中就被仇家所杀)。一度席卷全国的告密之风,随着武太后掌权的时间越来越长而变得越来越不受待见,逐渐在事实上消亡了。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十九章 女主当国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武太后接到雍州的特别报告:一位名叫唐同泰的百姓在洛水(河南省的一条河流)河中捞起一块石板,石板上刻有“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目前史学界普遍认为是武承嗣的安排)。

天降祥瑞使她喜出望外,“圣母”可不就是指自己么?

为表示感谢,唐同泰被授予游击将军的官职,石板也被命名为“宝图”。

为表现对上天的敬意,她还昭告天下,自己将择黄道吉日前往洛水拜祭神明。全国的都督、刺史以及所有皇亲国戚都要陪同前往。同时为顺应天意,她还特意给自己加了个尊号——“圣母神皇”。

接到到神都集中的诏书后,众亲王几乎不约而同地产生了一个想法:“莫非是要把我们一网打尽?”

大祸临头的感觉很容易滋生铤而走险的心思,官拜博州(山东聊城)刺史的琅琊王李冲和他的父亲、豫州(河南汝南)刺史越王李贞先后起兵,以解救被软禁的皇帝李旦之名发动兵变。可惜养尊处优多年后,他们已经丧失了先辈那金戈铁马的英雄气概,也没有统一的行动与指挥,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对抗占据绝对优势的政府军。起兵仅七天李冲就被斩首在博州城下,李贞也在抵抗了十七天后自杀身亡。剩下的亲王们再无人敢以卵击石,只能乖乖等待太后的处置。

然而这才刚是开始。随着武太后对李氏皇族不信任感的进一步加深,太平公主和她的夫婿成了政治斗争的下一个牺牲品。

李冲起兵之时,济州刺史薛顗曾积极招兵买马,意图响应这一“义举”。可惜李冲实在失败得太快,薛顗根本没来得及出手,于是他只好偃旗息鼓,继续夹着尾巴做他的刺史。

但很快事情还是败露。薛刺史被斩首示众。同时受到牵连还有他的弟弟薛绪。

人说婚姻有七年之痒,不过太平公主婚后的第七年却没有痒,只有痛:她的丈夫薛绍正是薛顗和薛绪的弟弟!

薛绍究竟是不是薛顗的同谋,史料记载不一,有说薛绍确实参与了,也有说薛绍是被人诬陷。就薛绍自身而言,他的家族是唐朝的名门,与李唐王室渊源很深;另一方面,他又是武太后最疼爱的女儿的丈夫,自然也不会不受重视。反与不反仅在一念之间,现在我们只能说anything ispossible了。

然而,对于武太后而言,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决不能放过,不管你薛绍有无冤屈,先处理了再说。考虑到薛绍是驸马,特别予以优待:杖责一百棍,囚于监狱,食物饮水一概不予提供。可怜大唐最尊贵的驸马竟被活活饿死。

我不知道薛绍被抓这段期间太平公主做了什么,但我相信她应该不会熟视无睹,然而从母亲那里得到的只会是冷冰的拒绝和呵斥。为了权力,儿子都可以杀,何况一个区区驸马?刘备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在武太后看来,丈夫也如衣服,破了再买一件就是了。

杀了女婿和他的兄弟们,接着就是处理其他涉案的亲王。霍王李元轨、江都王李绪等一干嫌犯或被以谋反罪处斩或是死在了押送的途中。

自此再无人敢反抗。

事实上,对于绝大部分百姓和中下级官员来说,皇帝姓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舒服地居家过日子,或者有所进步。无论坐龙位的是谁,日子都得过。圣贤书天天教导要忠君爱国,相信大多数人爱国是有的,忠君则未必。各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我该种地的种地,该做生意的做生意。天地会高唱反清复明,不是因为大明朝真的有多好,而是因为清朝的皇帝是原先的“胡虏”,歧视汉人不说,连发型都要强行更换,心理上无法接受。咋就没听过反宋复唐、反唐复隋呢?所以,当李家的权力越来越小、处境越来越悲惨(相对于原先而言)时,他们悲哀地发现大多数人对此竟然无动于衷,即使自己跳出来也没几个人响应。算啦,认命啦,过一天是一天吧!

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洛阳城中尘土飞扬,各种木料、石材等正从不同方向运往皇宫。市民们惊讶地发现,原本矗立的乾元殿已被夷为平地。旧址上,无数的工匠正如蚂蚁般忙碌地工作着,指挥他们的赫然是一位和尚!

和尚本名冯小宝,本是洛阳街头耍把式卖狗皮膏药的。虽然从事的行当不入流,人长得可是一表人才,身体倍儿棒。

是人才,就得放到合适的地方去锻炼。首先发现他的是李渊的女儿千金公主。在见识到了冯小宝的“厉害”与“特长”后,尽管念念不舍,但是为了讨好大权在握的武太后,千金公主还是忍痛割爱将冯小宝作为礼物“进贡”给了她。

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很快冯小宝便得到了太后的万千宠爱,竟到了寸步都不舍离开的地步。

为了名正言顺地拥有冯小宝,武太后安排他出了家,法号怀义。为了抬高和尚的门第,她又让当时还安享富贵的薛绍认他做了叔父,于是冯小宝便摇身变作了薛怀义。

虽然太后极力想掩人耳目,但和尚每天骑着御马在宫中驰骋,别人想不看见都难。人的好奇心都是很重的,一打听,哦,原来这位和尚比当今皇帝可强多了,连当今太后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于是一般人开始绕着他走,因为薛怀义为人强势又蛮横,看到不顺眼的人拖来便是一顿暴打,打完后往路边一扔了事。趋炎附势之辈则争相与他套近乎,因为与太后相比,和尚的马屁容易拍,而且见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