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山军-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尔逊成立一个国际性的常设组织以解决各国争端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它的成立本身就表面在摆脱1914年之前的国际间无政府状态方面迈出了一大步。如果国联真的按照威尔逊的设想发挥其作用,世界范围内的战争或许真的打不起来了。但国联并不为世界各强国所重视,德国已经战败,没有了发言权,战胜国中英法存了应付的念头,基本是在给美国面子。中国支持但力量有限,日本跟着英国跑,意大利则因在巴黎和会没有捞到好处而心怀不满。令人叹息的是发起国美国最终也出了岔子,因为巴黎和会的最终协定不为美国国会所满意,对于威尔逊带回去的东西,参议院不予批准。其原因既有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力量仍大,对欧洲事务深感厌恶,也有对巴黎和会的决议不满。美国除了发了一笔战争财外,并无实质性(领土方面)的任何好处,参议院顺带连美国加入国联也否决了。

这当然是后话。民主政权就是这样,总统或政府总理在国务问题上的最终决定必须取得国会批准。当时在法国的威尔逊总统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费心费力搞出来的国际性机构却没有美国的参加。

会议的重点是德国问题。法国对此反应最为激烈。因为在西欧的大战始终是在法国领土上进行的,直到德国投降前,德军仍盘踞于法国领土。所以,法国提出了一揽子“惩罚”德国的提案,包括领土问题和战争赔款问题。而美英日澳等国则更关心德国海外殖民地的归属。

首先是领土问题。

法国人最初提出,应在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上设立一个由协约国保护的国家。但遭到中美两国的反对。英国人也认为过分的要求只能是埋下再一次战争的种子。法国人被迫做了让步,但要求英美承诺,一旦法国遭到德国的攻击,英美有义务与法国并肩战斗。当然,法国必须得到实惠,除了战争赔款外,法国拿回了洛林和阿尔萨斯,并且要求萨尔煤矿在15年由法国支配,萨尔区领土在15年内有国联管辖,到1935年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问题。

对于东欧,各国一致同意波兰复国。之前已经说了,西方大国对布尔什维克主义是一致反对的,布列斯特条约已经废止,白俄罗斯地区成为了布党统治区域,建立一个新波兰,有助于在红色俄国与中欧间树立一道屏障。但法英仍不忘惩罚德国,波森和西普鲁士划给了波兰,使得新波兰拥有了出海口。德意志古老的城市但泽成为了自由市,将容克贵族的发源地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隔离了,东普鲁士成为了飞地。拥有丰富矿藏的上西里西亚也被划归了波兰,由于奥匈帝国的解体,苏台德区主要居民是德意志人,他们并入德国的要求被拒绝,成为了一个新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布尔什维克主义,巴黎和会为东欧绘制了一副新地图,七个新国家产生了: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东欧的版图变化巨大,曾经的二元帝国奥匈帝国瓦解了,奥地利和匈牙利成为了无足轻重的两个小国家。罗马尼亚因得到了匈牙利和俄罗斯的一些领土扩大了疆域,希腊也因获得了土耳其的领土增加了版图。

中东地区的政治秩序被改变,曾经的奥斯曼帝国早已消失,土耳其成了共和国,其领土局限于小亚细亚和君士坦丁堡周围地区,奥斯曼帝国的其余领土成为了英法的禁脔,叙利亚和黎巴嫩交给了法国,巴勒斯坦和伊拉克交给了英国。

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归了英法,比利时也得到了好处,德国管理的西南非洲归了南非联邦。

海洋方面,北太平洋的德属岛屿在英国的强烈支持下划给了对大战几无贡献的日本,澳大利亚则获得了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

中国没有获得领土方面的任何好处——除了从旧俄国手里拿回了唐努乌梁海地区之外。中亚所谓的权益还是雾里看花,中国对西部的控制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谁也不在意中国向中亚的渗透。

对于德国领土及殖民地的瓜分,中国和美国是反对者,而中国的反对更为强烈。这给德国代表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完全是被告,没有任何发言权,只能接受裁定。没有人同情失败者,因而中国的态度便更容易获得德国人的感激。

美国主张将德国海外领土交给国联托管,但国联完全是一个虚拟的机构,现在根本无法实施托管。龙谦在秘密和公开的会议上极力主张的尊重历史,尊重人民选择的原则被驳回,比如但泽问题和苏台德地区的归属,中国都主张暂不确定,随后由国联主持公正的公民投票以决定。但没有人理会中国的建议。龙谦主张将北太平洋的德属岛屿交给美国管辖的提议也遭到否决,导致龙谦中断了随后的数天会议以示抗议。

英法现在不需要中国了,或许他们认为中国已经拿到了足够的好处。在他们眼里,中国仍是二流国家,不过是傍上了美国才得以进入七国集团而已。

龙谦在他所住的旅馆召开了记者会,全面阐述了中国关于战后秩序的主张,认为只有尊重历史和文化的传统,尊重人民的选择才能导致真正的和平。否则,巴黎和会带来的不是和平,不过是短期的停战而已。

这个预言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泰晤士报对此做了激烈的评论,认为中国危言耸听,混淆责任,挑拨是非。但德国激进的右翼组织却表示了对中国的感谢,认为只有中国采取了令人信服的公正立场。

跟中国一样心怀怨愤的还有意大利和俄国人,前者因没有获得任何领土方面的好处而大为愤怒。参加巴黎和会的意大利总理奥兰多学了龙谦的做法,不再出席关于德国领土的瓜分会议了。后者则不满波兰问题,高尔察克认为严重侵犯了俄国利益,损害了俄国人民的感情。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将首都迁至莫斯科的布党政权表示绝不承认巴黎会议关于东欧问题的决议,警告巴黎会议诸国必须尊重俄国人民的感情。这是两个俄国第一次在重大问题上发出近乎相同的声音。

关于战争赔款是巴黎和会的另一个重大议题。赔款是必然的,但各国的开价令威尔逊感到目瞪口呆——总额高达1万亿法郎!其中绝大多数将由德国承担。德国拿得出这么多钱吗?他们用什么赔付?理论上讲,德国只有依靠出口贸易才能偿付赔款,但允许德国出口本身又侵犯了英法美意的利益。于是,最终形成的条约并未写明赔款的总数,留待将来设置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决定。但会议还是做出了一些具体的决定,比如德国放弃所有私人海外存款,交出所有商船等,作为第一笔战争赔偿。

中国虽然声明了自己绝不图谋任何的海外领土——此点声明得到了威尔逊总统的高度赞赏。但并非没有要求,其一是战后赔款问题,这是中国的应由权益。将来的赔款委员会必须有中国参加。其二就是列强在新中国建立前强加于中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虽然近几年收回了一部分,但仍存在着——租界问题、香港和澳门问题,以及英国人纠缠不止的西藏问题。唐绍仪副总理就此提出了一揽子要求,要求所有列强归还租界,英国和葡萄牙归还香港和澳门,日本归还旅顺(含南满铁路)、台湾、琉球和澎湖列岛。龙谦发出公开声明,事关中国的尊严和荣誉,必须予以满足。

中国的要求,成为巴黎和会最后几天的主要议题。

正文 第八节 欧战结束和远征军回国(三)

对于中国的要求,日本当然不干。日本认为当年他们为了抗击俄国对中国的侵略毅然出兵满洲,付出巨大牺牲以保全了中国的领土,理所应当得到补偿。日本现在“委屈”的要命,本来日俄战争是他们大陆政策的起点,但由于蒙山军取得政权,日本的后续行动全部胎死腹中了。一场山东战争,重创日本陆军的同时还重创了日本经济,使得中日间的战略形势完全逆转。日本痛苦地承认,由于中国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强大陆军,日本的大陆政策怕是永远不能实行了。日本只控制了旅顺附近一点地方,日本在旅顺至沈阳的铁路(即南满铁路)30里之外根本不能有任何的行动,眼看着中国开采南满大批矿产并组建了新的钢铁集团,日本却无能为力。

日本帝国曾设想过乘中国陆军主力“深陷”俄国之际在南满动手,但冷静盘算两国的军事对比,中国北方军区始终在沈阳布置了重兵集团,在关内外联系畅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