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色的麻布衣服上。这件衣服他穿得久了,袖口已经出现磨损痕迹,屁股后的衣服因为经常跪坐,已显得稀稀朗朗,让人看见很不舒服。
赵武盯着晏婴久久不说话,而赵武是个讲究享受的人,他建造的房屋“美仑美奂”,吃的食物“脍炙人口”,穿的衣服嘛……赵武虽然自认为不太讲究穿着,但赵氏特产的棉布与毛纺织品,在这个时代都是奢侈品,而赵氏的印染工艺经过赵城学宫的特意研究,等于这个时代的高科技。所以赵武坐在席位上首,春天了,他一身纯棉布纯色的袍服,自认为已经非常低调了,但在春秋人看来,身穿棉布而不是麻布,就是一种奢侈到极致的浮华。
赵武给晋国公卿的印象也是这样。所以叔向看到赵武不吭气,以为赵武是嫌晏婴穿着过于寒酸,显得极不正式,所以出口抱怨。
晏婴听懂了叔向的话,他抖了抖身上的衣服,仿佛身上穿的比赵武还要华贵,他充满骄傲的回答:“节俭是君子的品德,吝啬是小人的恶德。衡量财物的多寡,有计划的加以使用,富贵时不过分地加以囤积,贫因时不向人借贷,不放纵私欲奢侈浪费,时刻念及百姓之疾苦,这就是节俭。
如果积财自享而不想到赈济百姓,即使一掷千金,也是吝啬啊!简单的说,如果一掷千金,这钱不单单花在自己身上,花再多的钱也不能算是不节俭,但如果把钱只花在自己身上,那就是吝啬了,花再多的钱,依旧是吝啬。”
赵武拍手:“晏子说这话,只是部分正确。你说的节俭与吝啬的道理,大体说来是正确的。尤其是,富贵时不过分地加以囤积,这句话,说明了商业社会的真理。但晏子既然出身于管仲所在的国度,应该对管仲的经营学术非常了解,你怎么会说出那些话来呢?
我听说齐国新任国君(齐景公)继位之后,因为你居住在东市的巷子里,房屋简陋而寒酸,所以打算赐你一座贵族住宅,以便符合你的正卿职位,但你却拒绝了,说:我居住在东市附近,家里平常买东西方便。更况且上下班的时候经过东市,可以倾听一下百姓的谈论,这是了解物价与商业的好机会。我齐国以商立国,商业的兴旺实在关系我齐国的命运。我身为正卿,怎能忽视市场价格变动呢?
从这番话里,听得出你对商业运作非常熟悉。那么你应该知道,只要消费,就不是吝啬,无论他把是花在谁身上。因为钱只有到市场上购买了东西,生产者才可以将他的劳动兑换成现金,收税官才能从这笔交易当中收取到税金,国君才能从税金中获益。而生产者有钱了,才能去购买粮食,购买各种生活必需品以养家糊口,购买生产资料以便重新生产,并在这个过程中向国君交纳更多的税。
所以只要消费了,哪怕这笔钱只花在消费者本人享受上,而不是用来肉包子打狗,不是白扔给不相干的乞丐,都不算吝啬,都是在为国君交纳税金,是在替社会创造就业机会。谁的钱财谁做主!晏子你生长在管仲的齐国,竟然用农民式思维考虑生产消费问题,难怪齐国落后了。”
晏婴想了想:“武子说的仿佛有道理,不过,我比较赞赏执政你的“宽政省刑”。今日我能够亲见执政,请让我为晋国百姓庆贺。”晏婴这是承认赵武说的话有道理,但他代表齐国的“国家体面”,所以他不能直接认错,只好转而夸奖赵武的其它施政方案。
春秋时代进化到这时候,无论是真实的历史上还是赵武所在的时空,华夏文明的各个国家都在竞争中逐渐摆脱野蛮,开始从农业文明走向城邦文明、走向开化。而走向开化的标志就是对人的尊重(人本主义,孟子学说)。所以到了赵武当政的时候,列国都开始不约而同的消除肉刑,减少法律当中对人肢体的残害。
真实的历史当中,晏婴当政后,与赵武做了同样的工作。现代人之所以说春秋末是华夏文明最璀璨的时代,是因为这个时代,除了秦国,所有的执政者都在做同样的工作:宽政省刑。譬如郑国的子产、鲁国的叔孙豹、宋国的向戎、子罕,以及吴、越、晋、楚等国执政,都在加紧变革的步伐。他们的努力使华夏文明从半奴隶制、半封建制,开始向彻底封建制过渡。
晏婴谈论起宽减刑罚,这是赵武最得意的执政策略。他因为此项变革,使自己在平民百姓当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现在晏婴浓墨重彩的夸奖,令赵武心中得意非常,他脸上露出“多夸夸,再多夸一点”的神情,嘴里还在谦虚:“哪里哪里,晋国连年战争,百姓困苦不堪,我这里也是在珍惜晋国的人力。”
晏婴击掌赞叹:“珍爱人力!赵武子不愧于仁义的传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是赵武子首先推行了租庸制,首先与奴隶进行白马盟誓,这次又首先宽减刑罚……以前先元帅范匄总梦想“不朽”,我看赵武子才是真正“不朽”啊!”
晏婴夸赵武“仁义”,这个词不能由一个敌对国家的大臣说,故此赵武沉下脸来,反驳说:“我怎么仁义呢?我这么凶恶的一个人,怎么被人称作“仁义”?我不仁义,凡是惹了我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我猜,惹了我的人夜里都睡不好觉。”
晏婴咧嘴一笑,不予置评。
就在赵武与晏婴谈论他究竟是仁义还是凶恶的时候,南方的楚国露出了凶恶面目。不耐烦吴国的频繁骚扰,知道吴国的季礼已经出使晋国之后,为了打击吴国的嚣张气焰,令尹子木集结起楚国所有的大军,率军讨伐吴国。楚军进兵至离城(在今安徽省舒城县西),吴国军队赶来对峙。
楚军将领建议:“吴国人打仗向来不符合规矩,我们的大将养由基便是因为吴国人的诡计而阵亡。如今我们与吴国对阵,请不要太有礼貌了。”
此时的吴国军队驻扎在一座山坡上,楚军在山下列阵。令尹子木观察了一下地形,回答:“我有一个建议,我军队伍庞大,左军右军已经超出了吴军阵地的正面,不如我们让右军急速向前挺进,左军则稍稍后撤,避开吴军冲锋的锋芒。这样一来,我们左右军就将吴军夹在中间,吴军无论进攻哪一方,都会受到我方两面夹击,我们将立于不败之地。”
楚国将领踊跃要求担当右军,子木摇头拒绝:“我是楚国令尹,右军向前突击,孤悬于吴国军队背后,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这样的任务唯有我当之无愧,不要争了,我带领右军前进。子强、息桓、子捷、子骈、子盂几个将领,帅左军向后退……”稍停,子木又补充说:“这样一来,向前突进的右军必须加强,不如我们将阵式划为左右两个攻击圈,中军拆散,用于加强左、右军。”
山梁上,屡战屡胜的吴军敲响了战鼓,鼓声如山崩地裂。楚军立刻用鼓声回应,答应了吴军的邀战。一通忙乱过后,楚军中军的旗帜撤销,子木的将旗移向了右军。
战场上,鼓声来来往往,彼此试探。稍停,吴军开始冲锋了,他们从山坡上气势如洪的向当面的楚军冲下。楚军节节后退,拼力用弓弩迟滞吴军的行动。
吴军大将冲的顺手,连续逼退了楚军左军十里路,见到楚军退而不乱,吴军大将正在纳闷,左右惊慌失措的高喊:“不好,楚军将军旗插向了我们后方。”
吴军大将回头一望,半山坡上,楚军的旗帜如同茂密的森林,遮盖了他原先的立脚处。吴军大将懊恼的在战车上跺脚:“不好,被夹击了。楚国兵多,我们被包围了,停止冲锋,就地扎营。”吴国军队是晋国大夫进行训练的,他们的战斗风格有点接近晋军,即使在冲锋当中,听到号角,冲锋的吴兵开始整齐有序的退回本阵。紧接着,吴军变换成一个圆形阵式,就在原地扎营了。
山坡上,子木在考虑:“冲锋?还是不冲?这是个问题。”
左右递上来一柄装饰华美的青铜剑,向子木汇报:“令尹,这是吴军在战场上遗失的宝剑,这种宝剑非常锋利,我们的武器被吴军的武器连续砍断,士兵们不能抵挡。”
子木接过宝剑,用手抚摸着剑脊上华丽而繁复的花纹,平静的说:“我听说吴国有著名的铸剑大师。吴人用吴国的语言称他为干将,听说他铸造的宝剑剑脊上装饰着华丽的图案,这图案防锈、防水,不用打磨就非常锋利。在潮湿的南方,吴国士兵因为配备了这样的宝剑,而减轻了许多战场负担。他们说的这就是这种剑吗?果然非常华丽……我听说晋国正在改良兵器,使用“恶金”制作武器。那“恶金”也非常锋利,只是容易生锈。不知道晋国的剑遇到了吴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