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起苍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

复兴公司并不缺乏人才,自己培养的身家清白的华人许多都成了可独当一面的老师傅,部分勤奋好学,聪明伶俐的已经成了高级别技师。之所以还要进行招聘,主要是为了沙砾中筛选黄金般的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埋没的人才,甚至是奇才。

倔强的日本人仍然在想着办法,但他们并不清楚,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安保处所掌控,可怜的毫无所知。在李秉衡用后世教材培训的安保处反间谍组人员眼里,这些所谓的同行,只不过是些卑微的蚂蚁而已。

“一些重要技术与图纸等资料我们即便进去也没有办法拿出来,舰炮光设计图纸就能装上几个房间,如何取得对方的舰炮技术,只能寄希望于打进他们内部,并且拥有极高的级别。”日本人刚开始雄心万丈,如今几番挫败后,只希望能够取得对方的舰炮技术就大功告成,谢天谢地了。

“难道我们眼巴巴的等着国内的那批毕业生的训练结束后才实施行动吗?况且国内的专业技术并不一定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能不能打进对方内部还是个未知数。”立即有人提出了异议。

黑木元扶了扶眼镜,貌似忠厚的胖圆脸像蛤蟆般的鼓起,狡诈的眼神一闪而过,低头沉思着,仍然无奈的说道:“这次的任务的确很艰巨,我们应该从长计议。”

一干人都垂头丧气的各自散去,收拾行李。应聘失败后,他们也将由工作人员带出工业基地。只有取得该地区户籍与临时户籍的人才能在这里定居或者租居,许多外来人员都由单位提供住处。

他们唯一的去处则是坤甸,但仍然需要重新通过日本商务办事处办理相关的手续与证件,不然的话,他们连在坤甸都没有落脚处。这就是兰芳国让他们无比郁闷的一件事情,就是不能随便的在兰芳各个地区来往,外国人甚至是外来人员无时不刻不在政府的管制之下。可以说,兰芳国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情报人员所不愿意进入的的一个地方。

但这并不难得到神通广大的日本人,在兰芳的顽固势力、帮派势力、买办与投机商人势力等可以拉拢的对象没有被清除前,他们可以在这些人的支持下藏匿身影。所以,日本人对这些新朋友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希望他们能够掩护日本人在兰芳的各种活动。

坤甸码头的一处仓库内,暗黄的灯光下映着两张无力的苍白的脸。其中一人活动了一下酸痛的手脚,病恹恹的哼哼,“小六,这帮天杀的日本人该不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吧?真是一朝失足,千载难返。哎,狗日的被他们可害惨了。”

另一人抬起头发乱蓬蓬的头来,脏兮兮的脸上满是晦暗,“想我们在安保处的时候可多风光啊,就为了点破事,这么的陷了进去,真是悔不当初啊。”

两人一个叫陈六林,一个叫于存义,都是坤甸本地子弟,正是他们在日本人与隆成木材公司的唆使下铤而走险,企图逼迫崔恒立交出木料抓斗以及其他码头机械的专利技术,结果落到这个地步。其实这也怪不得别人,两人在安保处待了半年多,早把尾巴翘到了天上,吃喝嫖赌,样样精通,在日本人的特工的策划下,一步步的走入了歧途。

日本人早就把这两人顺手抛弃,任其自身自灭,之前看着他们安保处的身份有利可图,如今两人不过是丧家之犬,毫无利用价值。

安保处早就查到了两个叛徒的藏身之处,但并未实行抓捕。为了不打草惊蛇,任其逍遥法外,只为了能够牵出他们背后的支持势力。

况且这几日安保处也没有心思去多理睬他们,由于孙中山先生准备赴欧演讲之前来坤甸访问,安保处的工作人员忙着准备到时候的安保工作。

值此兰芳方面与同盟会之间微妙的关系,要是同盟会几位大佬在坤甸出了事情,说不得又是一场风波。

第128节 我的中国心

天寒地冻,码字不易啊。兄弟们看在我认真码字的份上,多砸票啊,拿出上星期的劲头来啊,拜托了。如果今天成绩好,明天说不定会多更一章。

孙中山对坤甸的来访是陈其美一手促成的,之前虽然兰芳对于同盟会在国内的支持仍然没有中断,但双方的关系始终隔着一堵墙。

曾经的西南战略随着两方关系的转淡而暂时的搁浅,这让许多有识之士为之扼腕。

早在李秉衡力主向荷兰人开战时就有许多同盟会中人对他骂声一片,即便后来将荷兰人打得一败涂地,重新恢复了华人在兰芳旧地的统治,仍然不得谅解。而兰芳建国前后与英国人的较量,更是让同盟会中几位元老提出了将李秉衡逐出同盟会以撇清关系的建议,由于孙中山与黄兴力排众议才作罢。

即便有兰芳支援的许多武器弹药以及银饷,同盟会在广西与云南两地的起义仍然遭受了许多挫折,声势已大不如前。

熊克武在四川提议发动广安起义,但在熊成基的劝阻下,暂时作罢。熊克武与喻培伦、黄晓晖、佘英、彭家珍等人相交甚笃,在喻培伦的大力邀请下,其余几人相继到了兰芳任职,而熊克武也听从喻培伦的建议,一直协助温生才与熊成基经营会理六县,与熊成基并称四川双“雄”。

同盟会中人普遍认为应该督促四川发动起义,以重新恢复当初李秉衡定下的西南战略,牵制清廷注意力,以减轻云南与广西的压力。

陈其美主动提出居中调解,促成李秉衡与同盟会的再次合作。由于李秉衡的支持,虞恰卿等人的帮助,他在上海的经营很成功。他本人是同盟会中支持孙中山的中坚力量,又有豪雄之气,在同盟会中颇有威名,他的胞兄陈其采在兰芳又得重用,的确是拉近兰芳与同盟会两方关系的最佳人选。

陈其美常对人言道:“我平生最服的,唯孙先生与光华二人。我所以听从两人的建议,决不是盲从,是因为我现今已经实在清楚此刻中国有世界眼光、有建设计划、有坚韧不拔精神的,唯此二人。放眼我所认识之人,能为孙先生接班人的,唯有光华。所以,我的意愿是大家摒弃成见,消除误会,重新建立信任。唯有如此,我革命声势才能重新浩大。”

当陈其美与孙中山等人踏上坤甸码头的那刻,整个码头陷入了空前的欢呼。两艘巨舰(“新加坡”与“泗水”号)轮番鸣笛以示欢迎,码头上礼炮齐放,彩带飞舞,盛况热烈。

热烈的欢迎气氛使得随行的谢持、张继与汪精卫等人松了口气,而他们也注意到李秉衡等兰芳高层全部列队前来迎接,并没有摆出国家领导人迎宾的仪仗与规格,这让心气高傲的几人暗自赞许李秉衡的识趣。对方是国家领导人,而自己该至于何种地位,实在是有些尴尬。

孙先生却全然不顾这些,只看到人山人海全是欢声笑语的华人同胞,码头气象一新规模宏大,李秉衡等人快步而来,早已是满心欢喜。在他眼里,兰芳也是华人的国家,也是中华的一部分,真心的为兰芳的新气象感到骄傲。

陈其美在旁微笑而立,卓尔不群,与谢持与张继等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也许只有孙先生才有这样的博大胸怀吧,他微微翘起嘴角,默默的想着,眼睛里却流露着几分激动神色。

李秉衡带着秋瑾、徐锡麟、朱执信与居正等人快步而来,双方在码头上顺利会合。他大步上前,脸上满是真诚,刚伸出手,孙中山的双手就抬了起来,两人的手有力的握在了一起。

周围的人群中发出了震天般的欢呼声,陈其美与秋瑾等双方的随行人员也都是被感染,发自内心的露出笑容。

孙中山目光中满是赞许与温暖,两人握手许久,无声胜有胜,还是李秉衡抢先说道:“当初一别,已是年许,好久没听到先生的教诲,此次前来,我已期盼已久,还望先生赏光,好好的在这里看看,走走,顺便讲讲革命道理。”

孙中山此刻完全忘记了同盟会与兰芳之间的芥蒂,真心的为着兰芳如今的盛况而感到激动,诚恳的说道:“光华,我是一开始就知道你是有远见有精神的,更有我等不擅长的建设,如今果然看到了你的成果,这码头与军舰还是表里,等我好好在坤甸走走,说不定还有更多更好的在后面,能使我更加高兴更加自豪。”

随行众人许多也都是相熟的,这时混作一团,互相攀谈别后诸事,同学之谊同乡之情,欢乐的气氛冲去了初见面时的几许猜疑。

李秉衡一一为孙中山介绍着其他随行的兰芳高官与华侨富商,有许多孙中山见过面的,更是驻足慰问几句,短短的时间气氛便被烘托至了高点。一时你说我笑,宾主尽欢。

当走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8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